<p class="ql-block">在海南待久了,出于好奇、愛好,遇到奇花異草多愛拍照查詢,久而久之在手機上累積了許多北方大陸少有的植物,收集整理自娛一下。</p> <p class="ql-block">海南諸多植物中,棕櫚一科種類繁多,比比皆是。有椰、棕、葵、檳榔、桄榔等,形態名稱各異。</p> <p class="ql-block">海南四處遍布椰子樹,被稱為“椰島”。我國其他熱帶地區也有椰子樹,但很少結果。獨海南椰樹四季結果,果實累累。尤以文昌椰子為多,有“文昌椰子半海南”之譽。大多椰子樹高大挺拔,但在海邊風口,也常能見到風姿綽約,形態各異的椰樹。</p> <p class="ql-block">當下海南的田間路邊多可見到矮化椰子。其成長也速,定植3~4年即可開花結果;其結果也繁,平均每株每年可結果40~60個。我也聽人講高產椰樹一年可結果多達200個以上,不知真假。</p> <p class="ql-block">椰子有青黃之分。似乎近幾年黃金椰越來越多,隨處可見。青椰汁更清爽一些,黃椰的肉多而味濃,做椰子飯尤佳。就個人而言,我更喜歡喝青椰的汁,吃黃椰的肉。</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種“黃金椰”,據說來自泰國。果黃金色,個小,果穗繁,汁甜有奶香味,價格稍貴。</p> <p class="ql-block">狐尾椰和大王椰是海南道路和院落常見的綠化樹。二者相似,常被混為一談。細觀之,狐尾椰樹相對矮小,樹葉蓬松狀更似狐貍的尾巴;大王椰又稱大王棕,樹干高大挺直,狀如“導彈”,是古巴的國樹。</p> <p class="ql-block">檳榔現在已是海南第二大農業支柱產業。猶其近二十多年發展很快,隨處可見。這可能與食用檳榔人群增長及檳榔產業發展有關。</p> <p class="ql-block">檳榔有真有假。區分真假檳榔不易。一般而言,連片種植,果大而綠,節間較長,干長葉處色綠,似竹,老葉不向下垂,新葉向上指天的是檳榔;假檳榔多作綠化觀賞用,果小而紅,節間較密,長葉處為灰白色,干接地處較粗壯,老葉彎曲下垂,新葉四仰八叉。</p> <p class="ql-block">檳榔葉腋下的花苞猶如婦人懷孕,慢慢鼓脹起來,直至花苞散開,開花結果。</p> <p class="ql-block">桄榔不多見。儋州東坡書院的桄榔樹,一串串的果實,猶如帝王的冕旒。</p> <p class="ql-block">棕櫚科植物大概有2800多種。除椰子檳榔外,尚有許多棕和葵類,不好辨認劃分。</p> <p class="ql-block">旅人蕉,是馬達加斯加的國樹。其干如棕櫚,是鶴望蘭類植物。葉如展開之折扇,更似開屏之孔雀。原產馬達加斯加,其葉基部可儲水,旅人渴而刀刺之可得水救命,故名。</p> <p class="ql-block">散尾葵是叢生灌木,在華南西南多有種植。北方地區在室內亦可越冬。</p> <p class="ql-block">林刺葵是高大喬木。在行道邊和庭院常見。其干通身被糠秕狀褐色鱗秕,一排排種植,甚是壯觀。</p> <p class="ql-block">江邊刺葵在園林中或行道旁常見。它叢生或單生,一兩米高,灌木狀。上端葉基部常宿存殘葉基柄,狀似饅頭。有直有彎,姿態不一。</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常見的——蒲葵。蒲扇就是用他的葉柄加工而成的。蒲扇因其質輕、價廉而在我國應用最為普及廣泛。</p> <p class="ql-block">海芋是南天星科一種大型常綠草本植物。在海南野外多可見到樹蔭下泛濫的海芋。在一些道路兩邊和庭院也有人工栽植的海芋。它特別耐陰,在樹下生長很旺。在野生環境中為了爭取更多的陽光,葉子特別大,猶如盾牌;而種植在盆中的葉子就小多了,名字也改稱“滴水觀音”。它還有其它別名:山芋、姑婆芋。但切記,它有毒!勿當芋頭誤食。</p> <p class="ql-block">火焰樹也叫火焰木,是紫葳科喬木植物。原產非洲,是加蓬的國花,在海南廣有種植。猩紅的花色和妖艷的花朵,形如火焰,故名之。其花總是開在樹的頂冠上,顯得格外的招搖。又因其倒立鐘形的花朵可儲雨水露珠,供人飲用,也被稱噴泉樹。</p> <p class="ql-block">鳳凰木遠觀有點像火焰樹,近瞧又像合歡樹。它雖與合歡都屬豆科植物,但不是一屬。合歡花形如絨球,多為粉紅;鳳凰木花大而艷,呈大紅色。</p> <p class="ql-block">木棉樹和火焰樹、鳳凰木被稱為“熱帶三把火”。其樹干挺拔高大,主干被刺,樹姿巍峨,花紅似火,被稱為“英雄樹”。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女戰士跳舞的背景就是此樹剪影。木棉科植物有180多種,還有一種從國外引進的美麗異木棉,在南方各地均有種植。海南昌江縣每年二到三月是木棉花集中綻放的時期,田埂河畔,滿山遍野,十分壯麗。</p> <p class="ql-block">紫繡球在多處可見。它是紫葳科植物,學名玫紅櫟鈴木。它的樹干高大而通直,樹冠廣傘形,花開壯觀艷麗,枝繁葉茂,實為園林綠化之上品。</p> <p class="ql-block">與紫繡球同為一科黃花風鈴木原來是一家。后來被植物分類學家拆分到兩個屬里,從“櫟鈴”改為“風鈴”。在路邊庭院亦不少見。花開時節,一樹黃花壓海棠,格外耀眼。</p> <p class="ql-block">無憂樹是豆科喬木植物。樹形優美,枝葉深密,幼葉形如成串花穗,隨風搖曳,顯得無憂無慮。</p> <p class="ql-block">使君子科的大葉欖仁因其果實貌似橄欖而得名,又因其葉似琵琶而被海南人轉音稱為“枇杷樹”。它是高大喬木,在庭院道旁多有種植。瓊海市政府所在地的嘉積鎮南堀村囗有一株古樹,冠如華蓋,遮覆數百平米,被認定為頭號保護樹木。</p> <p class="ql-block">與大葉欖仁相近的是小葉欖仁。顧名思義,小葉欖仁葉子小。但因其株高、干直、冠幅大的特點而成為重要綠化樹種。它最大的特點是側枝水平輪生,與主干呈近乎90度夾角。層次分明,質感輕盈,樹冠疊層傘形。生就的板根特性使得它有極強的抗風性,成為海濱防風綠化重要樹種。</p> <p class="ql-block">糖膠樹是夾竹桃科里的高大喬木。此樹無太多特點,多處作行道樹。其乳汁香甜,有膠性,是制作口香糖的原料,故名“糖膠樹”。</p> <p class="ql-block">爪哇決明是蘇木科植物。聽其名就知來自“爪哇國”。它是個雜交種,另一個名字很好聽——“彩虹旃那”。落葉喬木,干高枝細,其花有紅似白。我居所門前種有一株,花開時如粉如黛,非常養眼。</p> <p class="ql-block">同叫“決明”,但此決明非彼決明。翅莢決明為豆科決明屬植物。與爪哇決明分屬兩科,一高一矮,一喬一灌,相差甚遠。原產美洲,常在園林綠化的路旁、林緣、湖邊使用。</p> <p class="ql-block">雞冠刺桐原產巴西,也是豆科植物。其花紅形奇,狀似雞冠而得名。所見都為小喬木,樹干蒼老古樸而柔韌,樹態優美,煞是好看,在公園庭院偶能遇見。</p> <p class="ql-block">雞蛋花的樹形婆娑勻稱,枝干肉質。花分紅白兩種,葉落后光禿的枝干蒼勁挺拔,花開滿樹皆紅、皆白,甚是美觀。但愛它要有底線,它是夾竹桃科植物,樹干枝葉有毒,其汁液接觸皮膚會過敏。</p> <p class="ql-block">橡膠樹是大戟科喬木植物。因其葉、干無什么明顯特征、特色,且在島內所遇不多,乏善可陳。但見到成片樹木樹身上有斜切刀痕,亦或見到其下方有桶罐收納白色橡膠汁液的就是它了。</p> <p class="ql-block">朱纓花象一顆紅色絨線球,是豆科多年生灌木。因其花形與合歡很像,常會讓人誤認為合歡。花境路邊多植。</p> <p class="ql-block">在五指山熱帶雨林棧道口,看到了少見的艷山姜。它是姜科山姜屬植物。花開甚美,含苞尤佳。</p> <p class="ql-block">爵床科的赤苞花是常綠小灌木,原產在拉丁美洲的雨林地帶。現在粵、桂、閩、滇、瓊等地少量引種栽植,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紅遍大地。</p> <p class="ql-block">一看就知道是狗尾巴草,別名“狗尾紅”。但它與我們常見的狗尾巴草看著像,實則差的遠。它的學名是紅穗鐵莧菜,大戟科的,從國外引進;而狗尾草是禾本科植物,本地土生土長。</p> <p class="ql-block">桃金娘科的美花紅千層原產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因其株形緊,樹形美,花色濃而在園林中呈流行之勢。</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見到爆杖花是在瓊海街道的樹上。它是紫葳科藤本植物。靠攀爬上位,花開累累成串如鞭炮。</p> <p class="ql-block">不獨有爆仗花,還有爆仗竹。興隆熱帶植物園里的爆杖竹,植株狀似木賊,花紅似火,是玄參科植物。</p> <p class="ql-block">這個不常見——蔦蘿,也叫“蔦蘿松”。旋花科的花朵通常都顯著而美麗。它的花蕾常呈旋轉折扇形或鑷合狀。嫩綠細軟的葉子,大紅色的五星花朵,白色的花蕊格外醒目。可攀架、可爬墻,美的讓人不忍觸摸。</p> <p class="ql-block">茜草科植物多分布在熱帶或亞熱帶。其中許多被用作觀賞,龍船花就是一種,在海南最為常見。盛開的十字形花紅為一片,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很多街道和院落多用“龍船花”作綠籬。</p> <p class="ql-block">隨處可見的三角梅是海南的省花。雖然全國有十多個城市將三角梅定為市花,但我以為海南的三角梅開的時間最長,花最艷。三角梅在紫茉莉科內,學名叫“光葉子花”,也叫簕杜鵑。它的真正花朵并不起眼,一般是在頂端花梗上長出的三朵白色或淡黃綠色并不起眼的小花。而被人們喜歡欣賞的是緊貼在花梗上的三片苞葉,也就是葉子,呈現出迷人的五顏六色。陵水南灣花鎮的三角梅主題花海有80多個品種40多萬株,盛花時節萬紫千紅,只是可惜迄今未曾去過。</p> <p class="ql-block">這是蘭花草,多用于花境。學生時代的校園歌曲“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耳熟能詳,每次看到此花還是有一種特殊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天門冬科的朱蕉在庭院園林綠化上應用較多,一種是亮葉朱蕉,頂部葉片鮮亮。還有一種醬紫色的朱蕉,其形也不嬌、色也不艷,灰頭土臉,顯得臟兮兮的,竟然也多有應用。</p> <p class="ql-block">隨處可見的“五爪金龍”不太受人待見。它貌似“喇叭花”,其實不然。它與內地的喇叭花都屬于旋花科,但不是一屬,為多年生草本,有紫、粉、白等顏色。而內地喇叭花是牽牛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五爪金龍是外來物種,侵占性很強,在海南廣泛蔓延,能抑制當地物種,對生物多樣性和園林景觀會造成危害。</p> <p class="ql-block">木瓜有兩種,即現在大行其道的番木瓜和傳統的木瓜。兩種瓜因外形象而都叫木瓜,實則相差甚遠,不是一科的植物。詩經里“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木瓜是薔薇科的。而現在市場上的木瓜幾乎都是番木瓜科的番木瓜。“華農1號”轉基因番木瓜2006年獲得農業部頒發的安全證書后,得到大面積種植推廣。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番木瓜是轉基因產品。</p> <p class="ql-block">一提荔枝便會想到“一騎紅塵妃子笑”。它歷史上曾有“百果之王”的美稱,是無患子科植物。在嶺南廣有種植,海南亦不例外。荔枝有豐富的營養和多種保健功能。但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有些特殊體質的人不能食用,會發生意外。過量食用有害,建議成年人日食用一般不超過300克,勿空腹吃。想當年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那得有多大的勇氣和多好的身體。現在的荔枝一般單果20~35克,算算一天吃多少合適呢?</p> <p class="ql-block">釋迦果又叫番荔枝,外形似荔枝,故有番荔枝之稱;又因其果象佛頭而被稱為佛頭果或釋迦果。它是世界有名熱帶水果,具高熱量和豐富的營養,是野外人員喜好的水果佳品。</p> <p class="ql-block">龍眼和荔枝猶如姐妹倆,是同一科植物。一般可種荔枝的地方都可種龍眼。古人把圓溜溜的球狀果實以眼喻之:大的“龍眼”、次之“虎眼”、再次之“鬼眼”。如今一律“龍眼”名之。龍眼雖然營養多,但和荔枝一樣,切不可貪食,物極必反,過猶不及。</p> <p class="ql-block">山竹有個不常見的名字——莽吉柿,是藤黃科植物。它酸甜適當,最合吾味。山竹果子頂部的蒂瓣數一般都與果子內瓣數吻合,不信試試,實不欺也,被稱“良心果”。</p> <p class="ql-block">這個又像山竹又像無花果的植物叫大果榕,桑科榕屬植物。它似乎在身體任何部位都可結果。其果實多集中在樹干基部或老莖的短枝上。果實不知作何用。</p> <p class="ql-block">最早知道芒果是文革時期。1968年毛主席將外國友人贈送給他的一籃芒果轉送給清華大學工宣隊,讓工宣隊再轉送有代表性的工廠。一籃芒果十幾個,很快送完。隨后有人制做出仿真塑料芒果分送全國各地工人階級。一時間各地掀起迎芒果的熱潮,并有“芒果精神”一詞。足見當時芒果是個稀罕物。現在海南種植面積最大的熱帶水果是芒果,達百萬畝,產量80多萬噸。走過路過能見到大量的芒果田都種植的新品種,且多套袋生產。</p> <p class="ql-block">芒果也有書寫為杧果,是漆樹科植物。它香甜味濃,營養豐富,但中醫認為它濕氣重,體濕之人少吃為佳。金煌芒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產品。它是臺灣果農黃金煌先生育成并推廣的一個優質芒果品種。個大、核薄、肉嫩、味甜、香濃等優點,頗受消費者喜歡。</p> <p class="ql-block">芒果中的巨無霸——大青芒。個大、皮青、肉厚、核小,汁多味美使得青芒在市場上很受青睞。</p> <p class="ql-block">貴妃芒享有“中國果后”之譽。又名“紅金龍”,為臺灣選育的品種。</p> <p class="ql-block">澳芒。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舶來品,來自澳大利亞。在芒果中長得最不像芒果。個大果圓,甜而不膩。</p> <p class="ql-block">小臺農,又是一個臺灣的品種。個頭較小,很接地氣,好吃好賣。</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個小個子。看長相似辣椒,看果色又像貴妃芒。它叫辣椒芒。核小到沒有或細如牙簽,味道不錯。</p> <p class="ql-block">百香果是西番蓮科藤本植物,形似雞蛋,也叫雞蛋果。有黃紫兩種,其味馥郁芬芳,有菠蘿、香蕉、草莓、荔枝、芒果等多種水果香味,百香。富含維生素、多種氨基酸。可直接食,一般做果汁用,有生津潤喉止咳之效。</p> <p class="ql-block">菠蘿是鳳梨科陸生草本植物。因其果生于葉叢中,果皮似菠蘿蜜而黃色,汁甜而酸,尖端有綠葉似鳳尾,鳳梨。</p> <p class="ql-block">菠蘿加個尾巴就是菠蘿蜜,桑科植物。它世界上個頭最大的水果,一般單果5~20公斤,最大的可達50公斤,那可是100斤呀。它掛在樹上像菠蘿,又叫“樹菠蘿”,還有人叫它“牛肚子果”。</p> <p class="ql-block">榴蓮和菠蘿蜜猶如一對雙胞胎,實則二者相差甚遠,它是錦葵科的一種。區分他倆要從個頭大小、皮質等方面入手:榴蓮個頭小,皮有尖刺扎手,果肉有特殊香味;菠蘿蜜個頭比榴蓮大,外皮有釘狀物,果肉香臭香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許多人接受不了,飛機上禁帶。因菠蘿蜜亦有淡淡的臭味,現在飛機上也被禁止攜帶了。前次朋友精心挑選的果子被無情地留滯在機場。</p> <p class="ql-block">蓮霧是桃金娘科的植物,又叫洋蒲桃。食之酥脆清甜,在臺灣被稱為“水果皇帝”,十分暢銷。在海南市場上有一種紅得發紫,紫得發黑的品種十分熱銷,被稱作黑金剛。</p> <p class="ql-block">楊桃是酢漿草科喬木植物。相傳陽桃是晉朝傳入中國。因其從洋而來,果子掛在枝頭是“挑”,因名之“洋挑”。后歷次筆誤而為洋桃,楊桃,陽桃至今。按酸甜度分為酸陽桃和甜陽桃兩大類。</p> <p class="ql-block">紅毛丹像荔枝而有毛,似楊梅而有殼,又被稱為“毛荔枝”。是無患子科大型熱帶水果。其樹木亦常作園林觀賞所用。果實酸甜可口,實是一個經濟園林兩全之樹木。</p> <p class="ql-block">火龍果是仙人掌科天尺屬攀援肉質植物的果實。其樹形奇特,攀附支架而長。蜿蜒的身軀猶如游龍,果實被鱗片而紅似火球,火龍果實至名歸。它有紅白兩種,紅肉果子更甜。</p> <p class="ql-block">燕窩果又名麒麟果,也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屬的植物。看樹看果與火龍果似無二致。但它較火龍果有更多營養和更高的價錢。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水溶性膳食纖維、植物蛋白,又有花青素等多種對人有益的營養成分,所以賣的貴。</p> <p class="ql-block">人心果,山欖科植物。聽著挺怕人的。因它果形像人的心臟而名。我看它更像獼猴桃。</p> <p class="ql-block">石榴本是從西域引進的水果,應該是番果。而番石榴則是由南美洲經歐洲而來。它本與石榴無任何“親戚”關系,只因其外形像石榴,便在本是番果上再加一“番”字。果肉有白紅兩色,我未吃出它什么好來。</p> <p class="ql-block">牛油果也叫鱷梨,樟科的一種。一個鱷字把它與鱷魚聯系起來。因其果皮凹凸不平,糙如鱷魚皮而得名。它原產美洲,果子不酸不甜,水分不多且有股牛油的味道,網傳它的營養價值高而受捧。</p> <p class="ql-block">咖啡是茜草科植物。它與茶、可可并為世界三大飲料。海南咖啡種植歷史長,飲用咖啡的氛圍濃。高、中、低檔茶樓酒肆均有不同檔次咖啡出售。飲者既有西裝革履的人五人六,也有袒胸露趾邋遢之徒。品種、產地、烘焙、研磨和沖泡手法是決定一杯咖啡優劣幾個關鍵點。</p> <p class="ql-block">海南是巧克力之母——可可在我國種植最多的地方。可可樹為錦葵科熱帶常綠植物,他的果實為長橢圓或紡錘形,有點像木瓜或橄欖球。初果時為綠色,成熟后轉變橙黃、褐紅色。果實內有種子(可可豆)30~50粒,經發酵烘焙加工,研磨成可可粉,是巧克力的主要原料。</p> <p class="ql-block">海南是我國最大的胡椒產區,面積達33萬畝,產量占全國86%。胡椒是胡椒科攀援藤本植物,其果實是一種重要香料。胡椒因其來自外邦稱胡,又因其味辛辣似椒而名椒。黑胡椒和白胡椒其實都是一種,只是采收加工工藝不同而已。黑胡椒是采未成熟的胡椒曬干,其辣味淡、香味濃,適合西餐使用,黑椒雞排牛柳是也。白胡椒是待種子成熟后取皮風干,其味柔和中庸,除腥去膩,適合中餐燉煮之用,胡辣湯是也。</p> <p class="ql-block">海南島是我國最大的熱帶地區。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孕育生長著豐富多彩的各類植物。其植物多樣性在我國僅次于云南,為世界六大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今后隨著在海南生活的深入,走一路學一路,還會不斷有新的收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贡觉县|
长子县|
乌拉特后旗|
新巴尔虎左旗|
师宗县|
邵阳县|
文登市|
周至县|
科技|
泰兴市|
巨野县|
英德市|
黄平县|
正宁县|
南陵县|
万载县|
乐至县|
丹凤县|
金昌市|
黑水县|
卢氏县|
上高县|
柳林县|
房产|
天峻县|
甘德县|
高台县|
富平县|
沙坪坝区|
六枝特区|
海口市|
公安县|
靖宇县|
北辰区|
临洮县|
开封县|
屏东县|
垫江县|
屏南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