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一個臺灣老兵的傳奇人生

鄉關冷月

<p class="ql-block">醴陵人物散記</p><p class="ql-block"> 一個臺灣老兵的傳奇人生</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在組織部牽頭開個聯席會,與會的是統戰部與武裝部。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為一個臺灣老兵落實政策并做好安置工作。</p><p class="ql-block"> 這個老兵的名字不記得了,暫且叫他“老兵”吧,他那時75歲左右。老兵說他是醴陵富里(今李畋鎮)人,從臺灣回醴陵,想在老家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但老兵有個訴求,他說他曾經參加過紅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是中共黨員。老兵提供的證據,是臺北憲兵司令部的一份判決書。判決書寫著他曾是國民黨退守臺灣時,在金門島戰役中被俘的解放軍士兵。后來我們經省公安廳鑒定,這份判決書是真實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組織部、統戰部、武裝部三家決定為此展開調查,武裝部調查落實他的軍籍,組織部負責落實他的黨籍,統戰部和民政局負責落實老兵的安置問題。</p><p class="ql-block"> 隨著對老兵問話和調查的深入,這位臺灣老兵的經歷,就像一部人物傳奇故事,沿著歷史的軌跡,逐漸展現在我們眼前······</p><p class="ql-block"> 據老兵回憶,民國時期,他家很窮,有10個兄弟姐妹,他是小弟,沒上過學。他才16歲時就被國民黨抽壯丁。有次行軍途中,他和幾位醴陵老鄉半路脫逃,隨后加入過紅軍。沒多久,在一次反圍剿中,老兵又被國民黨俘獲,然后在國民黨部隊服役,被編入廖耀湘兵團,至于部隊番號,他只記得二排三班。</p><p class="ql-block"> 1948年,遼沈戰役打響。戰役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攻克錦州和長春。第二階段是遼西圍殲戰。第三階段是解放沈陽和營口。其中的遼西戰役,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余人。兵團司令廖耀湘和軍長李濤、向鳳武、鄭庭笈被俘。老兵也被俘獲,并被編入解放軍。被俘后,老兵一再聲稱他是湖南醴陵人,曾經是一名紅軍戰士,因戰斗失利被俘參加國民黨部隊。在遼西戰斗中,老兵因作戰英勇,加上貧苦農民出身,被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p><p class="ql-block"> 遼沈戰役之后,老兵隨解放軍部隊一路南下,直打到福建金門島。那是1949年10月,老兵參加解放軍第10兵團向金門發起進攻。先是3個多團的兵力乘木帆成功搶灘登島。但渡船全部被國民黨陸??樟Ⅲw火力摧毀,致使后續4個團的登陸部隊無船登陸,先期登島部隊在與數倍于己的敵軍浴血奮戰二晝夜后失利,老兵又因此被俘,隨后被送往臺灣。</p><p class="ql-block"> 到臺灣后,老兵因中共身份被判刑坐牢,后來提前釋放。在醴陵老鄉的幫助下,老兵被安排在臺灣一所大學當工友。</p><p class="ql-block">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兩岸關系開始松動,但臺灣島內管制依然嚴密。有次老兵偶然從香港文匯報頭版上看到一幅鄧小平的大照片,心想說不定多久兩岸會實現和解。他將照片翻拍下來,洗成數張,叫幾位醴陵老鄉揣在身上,并跟老鄉說,倘若有機會回大陸,我們就拿照片回去請功,說我們在臺灣一直在從事地下活動。不久,此事東窗事發,老兵又被臺灣當局抓獲,被判刑15年,就是臺北憲兵司令部那個判決書。但判決書剛要執行,兩岸就開始“三通”,此事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隨后臺灣開放大陸探親,老兵在外顛沛流離幾十年,一心想回故鄉醴陵。他金戈鐵馬一生,始終是一名普通士兵,還多次遭受牢獄之災,一生幾無積蓄。醴陵老鄉們聽他說想回老家度余年,于是東拼西湊,幫他籌助路費和生活費。老兵最終踏上回故鄉醴陵之路。</p><p class="ql-block"> 老兵回醴陵后,首先得解決安家問題,但老家富里那邊,兄弟姐妹全都過世了,只有幾個侄兒孫。他曾幾次上民政部,請求幫助解決安家和晚年的基本生活費,民政部也給他解決了。剩下的問題,就是我們開頭敘述的內容。</p><p class="ql-block"> 后來武裝部到福建省軍區調查老兵的檔案,一無所獲。也許老兵不過普通一兵,身份太渺小,查不到檔案情有可原。軍籍無法落實,老兵的中共黨員身份也無法查實,我們也只能遺憾地向老兵表達歉意。</p><p class="ql-block"> 查不到檔案未必說明老兵沒有那些身份。在與老兵的交談中,他的話語和神情里,始終有著一種坦誠的態度。老兵講述自己的經歷與故事時顯得很坦然 ,似乎故事就像發生在別人身上一樣。他傳奇般的人生,讓我們十分感嘆。</p><p class="ql-block"> 過去戰爭年代里,一些農民出身的士兵,沒有文化,也沒有多少見識。他們從軍,無非就是“當兵吃糧”。他們在戰爭的裹挾中出生入死,對得失看得很淡泊,只求個安身之所。后來在民政部門的關照下,老兵在富里安了家。</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夕,醴陵有3000多國民黨官兵去了臺灣,他們思戀故鄉,想念親人,并在那里成立了醴陵同鄉會。同鄉會的會長彭佩良,還是我母親的同學。他多次幫助過像老兵這樣的醴陵老鄉回家鄉省親。</p><p class="ql-block"> 許多年過去了,或許老兵已不在人世。他孓然一身離開醴陵,又孓然一身回到家鄉。留下的只有戰爭年代的烽煙,坎坷的人生,以及矢志不移的歸鄉夢。</p><p class="ql-block"> (撰文:劉放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万年县| 霞浦县| 交口县| 柞水县| 德格县| 南乐县| 孟连| 刚察县| 无锡市| 达孜县| 沽源县| 普格县| 军事| 铁岭市| 来凤县| 达孜县| 汉中市| 满城县| 永康市| 襄樊市| 砚山县| 贵德县| 收藏| 壶关县| 句容市| 莱阳市| 湘阴县| 平果县| 凤庆县| 衡阳市| 电白县| 什邡市| 浦县| 金华市| 松阳县| 建瓯市| 侯马市| 朔州市| 乃东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