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首歌,一個故事;一種心情,一種回憶。最經典最好聽的音樂,與您分享,溫暖心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過了臘八節,故鄉的年味漸漸濃郁起來。</p> <p class="ql-block">腌魚、臘肉、香腸掛滿屋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屋檐連著屋檐,巷子牽著巷子,這香味彌漫了整個村莊。</p> <p class="ql-block"> 故鄉的人,每逢隆冬臘月,即“立春”前都有做臘肉傳統習俗。過去的年代沒有冰箱儲存,用這種方法保存肉類食物,以備不時之需,過節有肉吃,客人來有肉招待。</p> <p class="ql-block">那時我在西北工作,每當年關了,就想起故鄉的臘肉早已在風中飄香,那香味里蘊藏著年月的醇厚,那香味里散發著一縷濃濃的思鄉之愁。每次回家,當要返回西北黃土高原時,母親總是依依不舍,把最好的禮物塞給我,其中包括自己精制的臘制品?;氐絾挝?,我與同事分享,大家品嘗美味、個個贊不絕口。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臘肉已不再是稀罕之物,商場常年都能買到。然而,如今,臘肉的飄香,臘肉的回味,帶給人最多的是時代的回憶,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 隆冬,有時,北方的冷空氣會吹遍大江南北,鋪天蓋地的下起雪來,故鄉的大地披上了白茫茫的銀裝。這是一個好兆頭,預兆著來年是個豐收年。</p> <p class="ql-block">故鄉的大地披上了白茫茫的銀裝。</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田野荒涼又寂寞,</p> <p class="ql-block">只有鳥兒還在飛翔,它們看看大地,或望望天空,扇動著翅膀,在尋找它們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有山鵲、紅嘴烏鴉、更多的是山麻雀,成群結隊的飛舞;</p> <p class="ql-block"> 陽光下,院子里大爺們坐在青石板旁,安閑地喝茶、抽煙、聊天,講述著他們聽到的、看到的見聞和故事;因為,那時候的農村還沒有電視機,文化活動少,娛樂生活匱乏。</p> <p class="ql-block">金華浬浦蒲塘王氏宗祠。歲月蹉跎,光耀大地;金華一中著名校長、一代名師:王宗元校長舊址。2017年11月7日攝.李平。</p> <p class="ql-block"> 在爆米花機旁,一群孩子圍著大叔,雙手護著耳朵,緊張地在聽爆花機的響聲。</p> <p class="ql-block"> 老式爆米花機給幾代人留下了深刻記憶,小時候家里較窮,無錢買零食,有爆米花時,我們會拿一些大米或玉米,爆一點,爆一次夠吃幾天。</p> <p class="ql-block">傳統爆米花,沒什么添加劑,都是原滋原味,這樣的爆米花是最香的。隨著科技的進步,老式爆米花行當、早已不見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街頭小巷隨處可見,現在,而是變得可遇不可求了,只能在農村集市上偶爾見到。</p> <p class="ql-block"> 鐵匠師,篾匠師,戥稱匠,鑿磨匠,磨刀老人,修鎖補鍋老人,爆米花老人,這群老藝人,這些老行當,童年時期的記憶,他們走村串戶,艱辛的工作,都是為了養家糊口,都是為了活下去,這是中國人苦難的日記。</p> <p class="ql-block">鐵匠師打鐵。</p> <p class="ql-block">蔑匠師,用毛竹編織籮筐,簸箕。</p> <p class="ql-block">戥稱師傅,制作傳統的稱。</p> <p class="ql-block">鑿磨師,打造石磨。</p> <p class="ql-block"> 義烏的雞毛換糖,永康的補鍋修鎖,他們走南闖北走街串巷,己成為歷史,現在,"雞毛換糖"成為激勵人們的一種精神,說到底就是艱苦奮斗精神。義烏小商品舉世矚目,做大了,做強了,也輝煌了。</p> <p class="ql-block">就是艱苦奮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而永康,原來貧窮的小縣城成了著名的"五金之都"。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老百姓苦難的日子過去了。</p> <p class="ql-block"> “年”真的越來越近。芝麻條、凍米糖己切好,整齊地放置在石灰壇里。年糕也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凍米糖,香甜可口。</p> <p class="ql-block"> 想當年,每當大寒過后,村東村西總會響起一兩聲尖利的嗷叫聲,劃破寧靜的夜空,那是村民在宰殺大肥豬。殺豬過年,是故鄉過年的傳統習俗。每到臘月間,離大年二十幾天的時候,故鄉的人們便把自家養得豬宰殺迎接新年。熱情大方的主人會把大鐵鍋里的豬血燒熟、濃縮,切成一塊一塊,放上佐料,然后,一碗碗送給左右鄰居品嘗。豬血好吃,營養價值高,口感細膩,非常鮮美。鄰里間,和睦相處,互相關照,人心??的。</p> <p class="ql-block">大鐵鍋用柴火燒燙。</p> <p class="ql-block"> 殺豬過年,是故鄉過年的傳統習俗。</p> <p class="ql-block"> 準備好過年的肉,還要在村口池塘里捕魚。池塘里的水,不像現代用抽水機通上電抽干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用的是木制腳踏水車,用腳踩踏轉輪,帶動水箱里的蓄水閥,一節一節地往上送水,人雙臂扶貼在護桿上,腳踩轉輪,嘴里有時還哼唱著。</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腳踏水車有二人的、三人的,還有四人的,大家齊心協力,只見清水嘩嘩地帶上來。</p> <p class="ql-block"> 當年學校里組織學生下鄉學農勞動,我們爭著上車出力,新鮮好奇,雖然費力又費時,卻很有趣,很開心。</p> <p class="ql-block">池塘見底了,然后用漁網或網兜撈魚。</p> <p class="ql-block"> 青魚、花鰱、鯽魚、黑魚等活蹦亂跳的裝滿一籮筐,爛泥沾滿一身。</p> <p class="ql-block">鮮魚滿盆。</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池塘,有的魚潛伏在塘泥底下,需要人下去捕撈。</p> <p class="ql-block"> 冰冷的水,刺痛著雙腳雙手也不在乎。這一天,村里非常熱鬧,大家沉醉在年年有魚的氣氛中。</p> <p class="ql-block"> 過年穿新衣,童年時的情景,總是揮之不去。家境雖貧寒,做父母的一年中總要積攢點錢,為孩子做一套新衣服。</p> <p class="ql-block"> 年初一那天,從各家走出來的孩子穿戴一新,大家笑著跳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比一比誰的衣服好看。</p> <p class="ql-block">天真快樂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那個時代,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有的,大孩穿了,接下來給小孩穿,真的夠節約的;</p> <p class="ql-block"> 而現代可不一樣,年年換季季換,穿新棄舊,趕新款,爭潮流,春夏秋冬件件新衣,用不著自己做,</p> <p class="ql-block">只要喜歡,都市柜窗各色新款任你挑選。</p> <p class="ql-block"> 時代在改變,家庭富裕了,經濟寬松了,年輕人消費觀念在變。適當的消費,合情合理。有的人過份奢奓,追求過分享受,揮霍浪費,不可取,老祖宗留下的、勤儉節約優良傳統不能丟,不能浪費。</p> <p class="ql-block"> 一切準備妥當,年就來啦。除夕夜祭祀祖宗,這是中國人千年不變的傳統。</p> <p class="ql-block"> 然后,一家人圍坐在八仙桌前,吃著紅燒肉、清?魚、白切雞、八寶菜,還有粽子饅頭等。金華蘭溪一帶的饅頭可不一般,松軟帶甜,饅頭里夾上油油的大肥肉,吃得滿口流油、滿嘴留香。</p> <p class="ql-block">金華特色,大酵紅印饅頭。</p> <p class="ql-block"> 團圓飯后,平時節儉的母親會打開抽屜,給孩子發壓歲紅包。這是一年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日子,也是母親最溫馨,最快樂,最開心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雖然,現代人,網絡游戲,微信紅包,鋪天蓋地,滿世界飛,非常瘋狂,瘋狂過后留下什么呢?除了一時的感情沖動,留下更多的是空虛!我覺得,母親給我們的紅包才是真正的分量重,感情深、情義重。</p> <p class="ql-block"> 可惜,遺憾的是,我沒有給過母親紅包,只有她給我的,我多么想也給她,那怕只一個…。你給過母親紅包嗎?趁著母親健在,給吧!否則會遺憾一輩子。</p> <p class="ql-block"> 故鄉的年味,我無比喜歡。這樸素幸福的“年”的味道,現在想起來,一切是如此的溫暖,幸福也如此簡單。</p> <p class="ql-block"> 老母親,辛苦一輩子,情最深,義最重,付出最多,對人無微不致,做事任勞任怨,默默地奉獻一生。"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ⅲ欢?,身為子女的你我能理解多少,又能做多少!</p> <p class="ql-block">現在過年簡單了,年三十,到餐館預定就是了,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時間也短了,各忙著做自己的事。電腦、手機、游戲,剩下老人落寞地坐在電視機前……</p> <p class="ql-block"> “守歲家家應未眠,相思那得夢魂來”?!澳辍逼鋵嵤且环N召喚,無論你貧窮或富有,無論你身處何地,“年”召喚著我們相聚、共赴一場歲月的盛宴。我多么希望當年過年的忙碌、充實、溫馨、淳樸能在我們的下一代繼續延伸。 </p><p class="ql-block"> 走著,走著,都回不去了。愿諒時光,記住美好,"無論時間流逝,歲月變換,心底的感動,美好的回憶,都伴隨我們左右,永遠,永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吉水县|
满城县|
北流市|
谢通门县|
陆丰市|
商丘市|
安泽县|
葵青区|
土默特右旗|
九寨沟县|
正宁县|
若尔盖县|
綦江县|
会昌县|
咸阳市|
石楼县|
景谷|
双江|
兰考县|
禄丰县|
江孜县|
绵竹市|
邓州市|
商水县|
章丘市|
长宁区|
沙雅县|
潞西市|
迁安市|
定日县|
兴业县|
双鸭山市|
扎赉特旗|
长岭县|
基隆市|
靖州|
开平市|
汝南县|
唐河县|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