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物保護碑(圖1)</p> <p class="ql-block">北宋官窯因至今未發現窯址,已經成為中國古代陶瓷史上的一大懸案,多年來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古陶瓷愛好者的極大關注,并由此形成對立的兩派,一派認為,多年來一直找尋不見,是因為古代文人的杜撰;另一派認為,北宋官窯肯定存在,只是暫時找不到窯口,因此也有人把寶豐清涼寺窯列為北宋官窯,還有人把張公巷窯列為北宋官窯。因學術觀點各異,并各自著書立說,造成古陶瓷界的認知一片混亂,至今不能平靜,且造成后來者無所適從。</p><p class="ql-block">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和掌握的大量詳盡的實物資料,曾撰寫了《北宋官窯就是汝窯,窯址就在段店》一文,披露了北宋官窯真實的存在以及其窯址所在的具體地理位置。此文發表后,引起國家有關單位和廣大古陶瓷愛好著極大的關注,當地政府也加大了遺址保護力度和下一步開展考古發掘的前期準備工作。</p><p class="ql-block">最近筆者又陸續搜集到一些有關北宋官窯的實物資料和信息,現予以公示,以饗關注北宋官窯的同行們。</p> <p class="ql-block">一,北宋皇家寺院萬壽寺在段店</p><p class="ql-block">段店村北頭有一處古代寺院遺址,該遺址現為縣級文保單位,村民們都稱為其“萬壽寺”。現遺址地面上已經看不到寺廟建筑,前些年一直是鄉村小學校的校址,因撤并辦學,該校址業已荒廢,遺址門前現立有國務院和省級段店窯文物保護碑(圖1)。據說該寺院在唐時香火就很旺盛,到了宋時達到鼎盛,但該寺院在何時衰敗現無考。據村民講,該寺院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蓋學校時在地下曾挖出過大量的帶文字石碑和龜狀石碑底座,后又重新埋入地下。另據說有人幾年前在寺院遺址挖地發現一通殘碑,見上面刻有“皇家萬壽寺”字樣,后此碑又被復埋(圖2為該碑復埋前外地考察者的參觀照)。雖有皇家萬壽寺字樣,也可證明該寺院的性質,但是,是何時的皇家寺院?是唐?是宋?還是其它朝代?現因信息不足,還難以確定。</p><p class="ql-block">多年來段店窯出現過不少帶有字款、年款的汝瓷,上面也發現有“萬壽寺”的字樣,但這萬壽寺還不清楚與皇家寺院有何關系。除了出現“萬壽寺”字款外,還發現有“開寶寺”、“清涼寺”等以寺廟名為字款的汝瓷器物。其中“開寶寺”應是北宋皇祐年間在東京開封府興建的一座皇家寺院,該寺早年被毀,遺址現存一佛塔,因塔上琉璃瓦呈鐵褐色亦稱鐵塔,遺址后被辟為城市公園,即現在的開封鐵塔公園。有“清涼寺”字款的亦并非現在的寶豐清涼寺,應為宋時南京(歸德)清涼寺即現商丘市梁園區清涼寺,此寺為宋時皇家寺院。該寺始建于北魏,輝煌于北宋,因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曾就任歸德節度使,再因歸德之地屬春秋時宋國,也是趙匡胤的發祥之地,其立國后改國名為宋,便不足為奇了。清涼寺是其常去之地,所以就辟為皇家寺院,這在《歸德府志》和相關碑刻均有記載。</p><p class="ql-block">據以上事實推論,段店萬壽寺也應為北宋時期皇家寺院。</p> <p class="ql-block">拍照寺院遺址殘碑(圖2)</p> <p class="ql-block">二,記載有御賜內容的瓷板 </p><p class="ql-block">近些年段店窯還發現有不少記述皇家御賜的瓷板,大部為青瓷類,尺寸大小不一,有十幾厘米到三十多厘米長不等;字有刻上去的,有用彩料書寫上去的;刻字的分為生瓷刻和釉上、釉下刻,書寫的為釉下彩工藝;字體分為宋體、篆體、隸書等;背面據時期不同分為無釉麻布紋素面和滿釉;御賜主體均為戰功卓著的封疆大吏,香火鼎盛、恩澤四方的寺院,忠于皇家、有獨特貢獻的文人。能發現各類御賜文字內容器物的窯址,恐怕只有皇家官窯莫屬。現將幾塊有關北宋官窯內容的御賜瓷板即內容展示如下:</p><p class="ql-block">1,仁宗皇后萬壽寺求嗣賜物瓷板(圖3),此板高31厘米,寬21厘米,厚 1厘米,汝青瓷釉面,背部無釉,面部上飾有四塊銅紅斑,內方框也以銅紅釉飾之,釉下刻字,內容為:“<b>慶歷四年皇后曹氏為求嫡嗣后裔特請旨蒞臨皇家萬壽寺祈福八十一日以昭其誠特令魯山段家窯御供汝瓷一百六十件供奉東殿大宋慶歷四年”</b>。這字的內容有兩個關鍵詞很重要,一個是<b>皇家萬壽寺</b>,一個是<b>魯山段家窯御供</b>。在這里已經明白無誤的說明在宋仁宗慶歷年間的萬壽寺是皇家寺院,魯山段家窯是皇家的御供窯(真正皇室建立的官窯是在徽宗時期)。經查閱有關史料,瓷板記載仁宗皇后曹氏終生未育確有此事。</p> <p class="ql-block">圖(3)</p> <p class="ql-block">2,賞賜梅堯臣汝瓷板(圖4),此板高30厘米,寬21厘米,厚1.5厘米,汝青瓷,背部無釉,版面部中間素胎刻字,邊框汝釉,其內容為:“<b>御賜帝詔梅堯臣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以賞奉汝瓷一百八十六件祠天大宋皇祐年間”</b>。梅堯臣(字宛陵)為仁宗時期著名詩人、文學家,歐陽修、和王安石、劉敞、以及更后的蘇軾都受到他的熏陶,并對他以高度的崇敬,歐陽修更是始終稱堯臣為“詩老”,表示對他的欽慕。他對于北宋詩壇起過巨大的影響。他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現存《宛陵先生集》60卷等遺篇。他在地方為官,深受到人民的愛戴。他因此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才受到仁宗皇帝的嘉獎</p> <p class="ql-block">圖4</p> <p class="ql-block">3,御賜戍邊大將章楶器物瓷板(圖5),此板高31厘米,寬21厘米,厚1.5厘米,汝青瓷,背部無釉,版面中間素胎刻字,內容為:“<b>戍邊大將軍章楶喜獲平夏城大捷其驍勇善戰鎮邦安國功不可沒特任命為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瑞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賜汝窯瓷器二百件金器絲綢若干元符元年”</b>。經查得知,章楶原朝中文人,神宗時期被委任為西北鎮邊大將,那里常受西夏黨項人騷擾,邊境不穩,他諫言主動進攻西夏,以保邊境長期穩定,皇帝采納了他的建議,在平夏一役大敗夏軍進攻,生擒西夏統軍,夏主震駭,從此邊防鞏固。此役受到仁宗皇帝嘉獎。</p> <p class="ql-block">圖5</p> <p class="ql-block">三,宋官窯和皇家印記的印章</p><p class="ql-block">近些年來段店窯陸續發現一部分印章型器物,其釉面有青釉、哥釉、官釉,形狀為長四方型,長度為12厘米到15厘米不等,章頂部裝飾有龍、蹲獸、生肖等(圖6),章面字體以方篆字為多,均為陽刻工藝,字體有反正,出現有燒制前刻和燒制后刻的情況。這些章面內容分別為“<b>修內司”(圖7)、“段局修內司印”(圖8)、“內府圖書之印”(圖9)、“御書房珍寶藏”(圖10)、“桃花店段家御窯章”(圖11)、“趙家官寶大宋御印”(圖12)、“既壽永昌”、“受命輿天”(圖13)、“開封府之印”、“萬壽寺方丈寶”(</b>圖14)、<b>“大宋段嗣御鑒”</b>(圖115)、“<b>紫宸殿御書寶”</b>(圖16)、“<b>樞密院樞密使之印寶”</b>、“宣撫處置使隨軍司印”等。這類瓷章到底是使用器還是觀賞把玩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不過僅憑這些字面不用過多解讀就知其含義——均與北宋皇家有關。如“<b><i>桃花店段家御窯章</i></b>”這枚印章,其字內容“段家御窯”比較好理解,“桃花店”不好理解,而且現在也無此地名,但經查閱明嘉靖《魯山縣志》,可得知桃花店為始于西晉的古地名即相當現在的鄉鎮機構,就位于現在的段店村附近,且在宋時轄制段店村。有修內司字樣的印章,就可以認定所謂北宋修內司官窯的真實存在,即為皇家服務段家御窯。“<b>既壽永昌”、“受命輿天”</b>這八個字是戰國時秦王用和氏璧打造的傳國玉璽上的內容,因該玉璽經上千年流轉,終在宋以后失傳,據有關資料記載,北宋后期的徽宗曾按此復制過多套印章以示喜好,此兩枚印章是否為徽宗所復制,這有待進一步考證。“<b>趙家官寶大宋御印”</b>上的趙家看字面應為大宋朝皇家之姓即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只有趙家才能與大宋御印合為一體。“<b>萬壽寺方丈寶</b>”此枚印章也很獨特,皇家寺院的方丈也享有與皇室一樣的待遇應該不難理解,萬壽寺是宋時皇家寺院也就可落座而定。一個遠離京城的偏遠小山村里競坐落著一座北宋皇家寺院,簡直不可思議。細想看,皇家寺院緊挨的就是名揚四海的皇家御窯,修內司的官員和皇親國戚經常光顧著這塊神奇的土地。皇家寺院鼎盛的香火,伴隨皇家官窯燒制的神秘汝瓷,這塊土地也給大宋的輝煌做出了難以替代的貢獻。</p><p class="ql-block">以上的實物資料和所述,再加以前文章的有關披露,可以認定魯山段店窯就是歷史記載的、多少代人苦苦尋覓的北宋官窯。那些所披露的帶有皇家色彩的實物證據也從未在過去任何一個窯口出現過,也可以這樣認為,也不會在今后的其它窯口再次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段店窯還會有重要的實物證據發現。近幾年來,魯山段店窯已經引起國內外各有關方的密切關注,來窯址考察者絡繹不絕。欣聞文化部、國家文化強國委員會在2014年9月就已把魯山段店窯的汝瓷官窯復興工程列為國家十大文化工程之一。我們期待著國家的考古部門早日進行考古發掘,使湮沒千年的歷史明珠早日重現光彩,到那時千年之謎即可大白天下。(完)</p> <p class="ql-block">圖6、7、8、9</p> <p class="ql-block">圖10、11、12、13</p> <p class="ql-block">圖14、15、16</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乌拉特前旗|
利川市|
棋牌|
鄄城县|
兴城市|
祁阳县|
裕民县|
肇庆市|
洛浦县|
西盟|
容城县|
朝阳县|
德清县|
吉安县|
龙门县|
修文县|
休宁县|
东阳市|
安图县|
乌拉特后旗|
天镇县|
中超|
张北县|
屯门区|
斗六市|
海晏县|
改则县|
北碚区|
通山县|
北安市|
吉林市|
陵川县|
察隅县|
嘉祥县|
巨野县|
大同县|
垫江县|
泗洪县|
阜康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