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磡頭村位于安徽省績溪縣家朋鄉,山環水抱,村民沿溪谷兩岸依山筑舍,就勢造房,石階奇多,甚至有的房屋從門口到床上也須拾級而上,所以村名俗稱“磡頭”?!按|頭磡,上床三檔磡”八字民謠,將磡頭村跌宕起伏的地形地貌描繪得淋漓盡致。</p><p class="ql-block"> 磡頭,古代名叫“澗洲”,也叫“云川”。磡頭村建村于明宣開二年(1369年),村內古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為明、清和民初所建。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磡頭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磡頭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p> <p class="ql-block"> 云川溪水蜿蜒曲折,由南向北呈“S”形穿村而過。云川溪兩岸是長長的水街,溪兩岸的兩條街道,名為“水街”,用花崗巖條石鋪成,是典型的徽州古道,沿街而上,即可看到六座山峰環峙著村落,民居沿溪谷兩岸依山而筑,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兩邊的街道有許多巷弄,深邃幽長。</p><p class="ql-block"> 許氏宗祠,坐落在磡頭村的中間地方,它面積有一千多平方米。坐東南朝西北,面臨云川溪。面寬有七間,進深有四間。硬山式的屋頂,外圍是封火墻,也就是徽州的馬頭墻。棱柱、丁頭拱、垂蓮柱、荷花駝峰、卷云叉手、月梁下肚還飾以雕刻,是傳統的徽州至今保存的明代祠堂的建筑,在整個徽州也是比較少見的。</p><p class="ql-block"> 聽泉樓位于許氏宗祠旁的聽泉樓更是別致顯眼。清咸豐年間(1859年)仲夏,縣令王峻題贈的匾額至今依然掛在樓上。樓角懸有四串風鈴,隨不同風向而發出不同音響,可以聽鈴聲而知天氣變化。夜晚登樓,能聽到樓底溪邊泉水汩汩而出,有如擊佩之聲。</p> <h1> “徽州毛豆腐,打個巴掌都不吐”。相傳古時有一名叫王致和的舉子,多次科舉落第,自認只有賣豆腐的命,便接過父輩的豆腐坊,做起了豆腐生意,結果一日天氣悶熱,豆腐滯銷,他順手將多余的豆腐鋪在稻草上,灑上鹽水,打算日后自家食用,過幾日因為事多,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待記起,那豆腐已是色變毛長,茸茸密密,他自認晦氣,打算倒掉,不經意用手掰下一點用舌頭舔嘗,居然嘗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咸粘味,于是他便放些油及佐料下鍋煎烤,一時奇香四溢,出鍋口食,更是鮮美無比,從此潛心做起毛豆腐的生意。</h1> <p class="ql-block"> 撻馃是績溪傳統特色面食,相傳,古時徽商出遠門,為便于攜帶、保質,用面皮包干菜做成餅,放在鐵鍋里文火烘烤,便成了又香又脆、保質期又長的績溪撻馃。咬一口撻馃,入口芳香、軟硬適中,在口齒咀嚼間,感受濃郁的徽州氣息。</p> <p class="ql-block"> 磡頭千年古村,簡稱”坎頭“村。3月底時油菜花開,來一次坎頭村。夜間的鄉村還是很寂靜的,徜徉在水街,仿佛穿越了一般。</p> <div align="right">圖文:笑遨江湖(俞小將)18795927263<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闽侯县|
密云县|
西林县|
太原市|
天长市|
许昌市|
武鸣县|
托里县|
漳州市|
越西县|
革吉县|
龙川县|
城口县|
渝北区|
潮州市|
宝丰县|
鱼台县|
中方县|
永定县|
和龙市|
宣化县|
江孜县|
崇阳县|
公主岭市|
卓尼县|
阿拉善右旗|
大庆市|
汾西县|
和平区|
珠海市|
连城县|
靖边县|
栾川县|
伊宁县|
兴安县|
满洲里市|
平安县|
莱阳市|
伊吾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