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活動組織:彩虹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講人:顧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篇制作:孫曉洋</div>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7日晚,CPCA彩虹小組在愛詩伍德小廳舉辦了一次印象派藝術講座。主講人是資深藝術愛好者及對歐美藝術造詣頗深的顧睿老師。這次講座的主題是會員們非常感興趣的"印象派"繪畫藝術,除了眾多彩虹小組的組員報名參加,還吸引了很多CPCA喜愛繪畫攝影音樂等興趣小組的會員參加。當晚還有十多位聽眾通過Zoom遠程參加。</p> 主講人顧睿老師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英美文學專業。研究歐美藝術多年,曾多次研訪過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館及畫展。(顧睿老師簡介見后)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彩虹組組長潘仁積的開場介紹后,顧睿老師在講座一開始用“什么是印象派”的問題開場。</p> <p class="ql-block">他從“沙龍為什么在巴黎出名”講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發展, 1860年代的巴黎,成為世界的文化藝術中心,全世界最好的藝術家都聚集于此,巴黎吸引了無數藝術家前來朝圣。特別是每年都會舉辦的藝術沙龍,藝術家都希望可以在這場世界級畫展中獲得名聲。就像現在的新影片都要送好萊塢參加評選最佳奧斯卡金像獎一樣。</p> 沙龍是畫家們提升社會地位、進入藝術市場的最重要途徑。能否入選沙龍展,決定著一個藝術家的命運,關系到畫作的銷售、經濟收入、藝術圈地位。1725年沙龍正式入駐盧浮宮,并稱為巴黎沙龍,專門展示巴黎美術學院的學生作品。1737年沙龍展面向公眾。1748年成立沙龍評審團,展出的作品由10 -15人組成的評審團挑選。學院派的大師們執掌著沙龍的準入標準。在創作主題和繪畫技法上,學院派都沿襲著古典規則,提倡描繪古代歷史、神話、宗教、英雄人物,要求作品具有精致寫實和完美的形式。 顧老師用《評審團在評審送展作品》為例,詳細介紹了沙龍評審的過程,評審團當時用舉雨傘投票的方式投票。舉雨傘頭兒表示同意入選,舉雨傘尾表示反對。 顧老師從第一幅風景畫開始,通過自己對世界各地多個博物館的深入研究和總結,嚴謹的介紹了印象派誕生的大的社會和歷史背景。 顧老師繪聲繪色的講到法國最后一任皇帝拿破侖三世,為了平息數千名落選畫家的不滿,決定為沒有入選的畫家舉辦一個“落選者沙龍”展來平息紛爭的歷史事件。<br><br>1863年有3000名藝術家提交了超過5000件參展作品,988名畫家的2217件作品入圍,2000多名畫家和作品被官方沙龍拒之門外(作品背后被蓋上“<b><font color="#ed2308">R</font></b>”),引起了眾怒,消息傳到拿破侖三世,為了“維穩”,皇帝同意舉辦“落選者沙龍” 。法國官方的“世界箴言報”宣布在5月15日舉辦“落選者沙龍”,有430名藝術家在“落選者沙龍”the Salon des Refusés 展出了作品。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是在那里“出名”的。 顧老師用馬奈的落選作品《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為例與一張當選作品《The Birth of Venus》進行了對比介紹。 “落選者沙龍”引入了多種展覽的民主概念,打破了官方沙龍“一展獨秀”的壟斷局面。 <div>顧老師接著又從社會進步等方面介紹了印象派的起源。其中,歐洲工業的崛起、照相機的發明及管狀顏料的誕生都對印象派的產生有催化劑的作用。</div><div><br></div><div>發源于英國的工業革命使歐洲各主要國家先后進入蒸汽時代。蒸汽火車的問世,縮短了城鄉之間的距離。照相機的問世 ,肖像畫的生意一落千丈,倒逼畫家走出畫室。錫管顏料的問世(顏色在錫管里混合好,如紫色),便于外出寫生。</div>上述這些組合,讓印象派在野外寫生,追蹤瞬間即逝的光影,成為了可能。<div><br></div><div>在錫管顏料發明之前的幾個世紀里,藝術家們習慣于將顏料儲存在豬膀胱中。基于豬的膀胱有輕質、可拉伸容器的特性,可以填充和系緊,適用于畫家裝顏料。當藝術家準備使用顏料時,他們會在氣囊上刺一個小洞,擠出所需數量的顏料,用完后他們再補上洞,比較麻煩。錫管顏料的產生,極大的方便了畫家使用和攜帶顏料,給當時喜愛戶外寫生繪畫的印象派畫家們提供了方便。</div> 顧老師選擇了三張不同類型的印象派作品詳細介紹了印象派的全新繪畫題材。印象派開創了看待世界的一種全新模式,他們強調光線在風景畫中的瞬間效果,同時也開始描繪百姓的普通生活,涌現出像卡勒波特的《地板工》,德加的《芭蕾舞小演員》和莫奈的《卸煤工》等以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作為繪畫主題的佳作。 當習慣了學院派繪畫藝術的觀眾看到印象派的作品時,如同習慣了精致下午茶的貴婦,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餅油條豆漿,感到驚愕不已。 學院派認為印象派的作品尚未完成 “Lack of finish” ,印象派在畫布上畫的僅僅是“印象”而已,猶如草稿。通常,這些速寫只是初步的印象,是用來幫助記憶的,把這些“速寫”帶回畫室,在畫布上繼續打磨,直至成為一幅杰作為止,這才是學院派繪畫的正道。官方沙龍認為印象派的“作品”沒有達到參展的要求。經過多年的被拒遭遇,他們別無選擇,這才催生了第一次印象派畫展。 評論家路易斯·勒羅伊Louis Leroy 稱自己對“印象派展覽”的諷刺性評論是受克勞德·莫奈的畫作《日出·印象》啟發。勒羅瓦的名字因為發明了“印象派”這個標簽而“流芳百世”。 因貶義得名的“印象派”與1863的“落選者沙龍”一樣,聽起來都讓人感覺灰頭土臉。到了第三屆印象派畫展,既然一直免不了被媒體嘲諷,不如躺平接受,干脆以“印象派”自居,死豬不怕開水燙! 顧老師也“曬”了一張自己在《日出?印象》前的打卡照片。 在印象派受到排擠和質疑的時候,法國著名作家左拉對印象派的支持是不容忽視的。他的《杰作》是對左拉與保羅·塞尚的友誼的虛構描述,也是對19世紀中葉巴黎藝術世界的一個生動的寫照。左拉在書中除了描繪19世紀巴黎的藝術世界外,還探索了現實主義和印象派在繪畫中的興起,描繪了一系列人物,包括藝術家、作家、藝術交易商等。 接下來,顧老師介紹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舉辦場地免費提供人是著名攝影師納達爾 Nadar。第一屆印象派畫展于1874年4月15日開幕,趕在5月份的沙龍之前。年輕的印象派畫家從1874年開始在傳統沙龍外展出他們自己的作品,不設評審團,自愿參加,賣出畫作的10%用作發展基金。 第一屆印象派參展畫家有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奧古斯特·雷諾阿 August Renoir、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貝爾特·莫里索 Berthe Morisot、阿爾弗雷德·西斯萊 Alfred Sisley、阿爾芒·基約曼 Armand Guillaumin 和保羅·塞尚 Paul Cezanne 等30位前衛藝術家,共有165件作品參展。印象派畫家展示了46幅作品,其他畫家有119幅作品參展。 顧老師很全面的介紹了參加參加第一屆印象派畫展的藝術家的繪畫生涯。其中不乏許多幽默的故事,比如:塞尚的“用一個蘋果,就可以顛覆整個巴黎”的故事。<br> 顧老師從繪畫色彩、光線、背景及習俗等多個方面詳細介紹每一幅他精心為講座挑選出來的作品。<div>雷阿諾的《舞者》將主題的傳統定位與印象派畫家典型的繪畫風格相結合。塞尚的《現代奧林匹亞》運用大塊顏色,從而以鮮明的色調為作品增加了亮度。莫里索的《搖籃》筆下無處不在的時間的感覺和母愛及和諧性。</div> 顧老師不時提問和聽眾們互動。比如《舞蹈教室》這幅畫中的水壺是做什么用的? 顧老師還說,說到印象派,必須提到在1830至1860年期間著名的“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走出巴黎畫室到這里來寫生,創作出真實的自然風景畫,其中的佼佼者是卡米耶·柯羅 Camille Corot (1796-1875) , 泰奧多爾·盧梭 Theodore Rousseau (1812-1867),以及農民題材畫家佛朗索瓦·米勒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后來的印象派大師如莫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以及梵高都曾經從巴比松畫派中汲取靈感,深受巴比松畫風的影響,巴比松畫派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他接著介紹了學院派和印象派兩種繪畫的不同繪畫主題。學院派多以歷史戰爭,神話和圣經故事為主,印象派多以風景和人物肖像為主。 顧老師在介紹兩個流派的不同表現風格。 <div><br></div><div>顧老師特別介紹了一位對印象派畫家情有獨鐘的畫商保羅·杜蘭-魯埃爾(Paul Durand-Ruel)。從1870-1922年,他在巴黎為印象派舉辦過200次畫展。杜蘭-魯埃爾畫廊收購了近12,000幅印象派的畫作,為支持和推廣印象派畫家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法國評論家說:"這些印象派畫家瘋了,那個買他們畫作的畫商更是瘋了!"。 畫商魯埃爾幽默地說:"如果我60歲去世的話,1891年將有一大堆被低估的寶藏。”</div> 多年征戰在藝術品交易市場,魯埃爾的銷售技巧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運用混搭銷售策略:把成功的沙龍藝術家作品和尚未成名的印象派藝術家作品一起展覽銷售,甚至還把印象派作品安裝在18世紀的鏡框里,產生一種純法國作品的效果,加之有了大藝術家的背書,藏家對于新面孔的印象派藝術家作品就更容易接受,正是他的高超運作,印象派畫家才逐步獲得了聲譽并在經濟上猶如咸魚翻身,贏得了尊重。雷諾阿曾感慨地告訴他的兒子:“沒有他,我們不可能活到今天。”<br> 擁有印象派畫作如今已成為頂級富豪的身份象征。飲水思源,魯埃爾無疑是印象派第一個重要的幕后推手。與藝術家們相比,他對印象派的貢獻毫不遜色。魯埃爾曾冒著多次破產的危險,推動和提升法國印象派繪畫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影響力。更是憑一己之力,他幫助和推廣了許多關鍵的印象派藝術家,如莫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等,并逐漸改變了大眾的藝術品味。 <p class="ql-block">法國1900年的世博會Universal Exposition 舉辦了大型《法國藝術百年展》Centenary Exhibition of French Art ,首次將學院派和印象派的作品置于同等地位展出。</p> 印象派受到當時中產階級的追捧,他們認為印象派畫筆下的都市生活和鄉村風光作品與他們所處的生活十分吻合,能感受繪畫帶來的樂趣。 <p class="ql-block">顧老師最后還不忘致謝下列美術館,就使用過的圖片向這些美術館表示感謝,具有保護知識產權的理念,值得提倡。</p> 顧老師還推薦了即將在NGV舉行的冬季大師皮埃爾-博納畫展。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是問答互動環節,大家踴躍提問。喜愛音樂的聽眾的問題:"學院派和印象派的關系就像音樂里的美聲和通俗唱法,對嗎?”講座在聽眾的笑聲和顧老師的肯定回答中圓滿結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加的會員們非常感謝彩虹組潘仁積組長精心組織安排這次有意義的講座,讓大家度過了一個十分有印象的Easter Friday。</p> <h5>部分聽眾與顧老師合影留念</h5> <p class="ql-block">講座后微信群里討論也持續不斷,以下為部分感言和討論:</p> 本美篇背景音樂采用了法國印象派音樂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的《月光》。您是否覺得這首曲子與印象派繪畫很契合呢? 美篇大部分圖片及文字說明均由顧睿老師提供,在此特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楚雄市|
辽阳县|
绵竹市|
陈巴尔虎旗|
马鞍山市|
越西县|
高台县|
陵水|
明星|
彩票|
积石山|
卢氏县|
安乡县|
沽源县|
西和县|
布尔津县|
柞水县|
马关县|
冕宁县|
崇礼县|
孟州市|
平定县|
板桥市|
巫溪县|
吴忠市|
榕江县|
加查县|
海安县|
汾西县|
伊宁市|
浪卡子县|
肥东县|
汪清县|
开远市|
如皋市|
民和|
惠东县|
沅江市|
天祝|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