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雞鳴驛古城,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是一處建于明代的驛站遺存。驛城占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墻周長1891.8米。城墻表層是磚砌的,墻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墻四周均勻分布著4個角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雞鳴驛城,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筑分布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雞鳴驛城是中國郵傳、軍驛的寶貴遺存,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p> <p class="ql-block">萬字碑,仔細看,和德國希特勒的萬字,方向相反。</p> <p class="ql-block">白虎</p> <p class="ql-block">青龍</p> <p class="ql-block">歷史悠久的水井,用轆轤打水。只是井里早已沒水了。</p> <p class="ql-block">文昌廟里的勸世良言</p> <p class="ql-block">由于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慈禧太后聞風而逃。慈禧太后逃亡的最初幾天并不敢到驛站居住,只能在野外風餐露宿。幸虧慈禧太后逃跑的時候正值夏天,如果慈禧太后在冬季逃跑,以慈禧太后的身體狀況,很可能會被凍死在野外。在經過兩天的逃亡后,慈禧太后終于確認了八國聯軍沒有追上來。這時候慈禧太后又開始重新打起了太后的招牌,大搖大擺的進入了直隸省的懷來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懷來縣令吳永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慈禧太后未來肯定會重新掌權,于是吳永拿出來一切好吃好喝的招待慈禧太后,讓慈禧太后重新體驗到了大魚大肉的滋味。慈禧太后也對吳永非常的感激,封吳永做了西逃隊伍的前鋒糧食官。慈禧太后在懷來縣休整了幾天,又帶著西逃隊伍進入了山西。慈禧太后進入山西之后,山西的商販爭相巴結慈禧太后,地方官員看到吳永受到重用,也都拿出來山珍海味招待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很快又恢復了奢侈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在山西居住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由于山西距離八國聯軍的控制區域比較近,慈禧太后最終離開山西前往西安。10月26日慈禧太后到達西安,清朝皇室的西逃之旅就此結束。盡管在很多民間傳說中,慈禧太后的西逃之旅都是十分的狼狽。然而從清朝末年的史料記載來看,慈禧太后在西逃過程中并沒有受太大的苦。除了西逃的前兩天風餐露宿之外,慈禧太后在西逃的大部分時間里面都沒有受多少苦,仍然維持著奢侈的生活作風。</p> <p class="ql-block">老式的房屋群里,還保留著慈禧西行曾住過的院子“賀家大院”。賀家大院最初是當年的指揮署,也是整個驛城中規格最高的建筑,如今的賀家大院,也是一個很小很小的院落了。因為它的很多的主建筑,都已經拆毀了。這個院子,是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慈禧和光緒皇帝去西安避難時留宿過的一個地方。院內全都是雕龍畫鳳的磚瓦房,至今二進院的山墻上還留有刻磚"鴻禧接福"四個楷書大字,作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記念。</p> <p class="ql-block">鴻喜接福,是根據慈禧題詞雕刻的。</p> <p class="ql-block">突然想起元代詩人劉秉忠的一首詩, “居庸春色限燕臺,山杏凝寒花未開。 驛馬蕭蕭云日晚,一川風雨過懷來。”</p> <p class="ql-block">早發過雞鳴驛是日至宣府</p><p class="ql-block">清代:劉曾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雞鳴傳古驛,到此恰雞鳴。路狹斜臨澗,山高遠見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風鄰北口,人語雜西聲。回首關南道,寒云一望平。</p> <p class="ql-block">題雞鳴驛</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屈大均</p><p class="ql-block">馬飲洋河春水肥,雞鳴山驛曉霞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漢皇宣府馀歌管,遼后花園滿翠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紅草溝邊朝會獵,鴛鴦泊上暮開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愁來不飲燕姬酒,清淚將同露濕衣。</p> <p class="ql-block">雞鳴驛,因背靠雞鳴山而得名。雞鳴山,《水經注》里說,趙襄子殺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歸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因名其地為磨笄山,每夜有野雞鳴于祠屋上,故亦謂之雞鳴山。《明·一統志》里則說,唐太宗北伐至山聞雞鳴,因名雞鳴山。</p> <p class="ql-block">雞鳴驛城城池四周磚墻包皮,周長699丈,高3.5丈,城內明清建筑廟宇達17處之多, 大多保存完好,其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和郵驛價值吸引了國內外大批參觀考察者和影視劇作家,同時也引起了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關注。雞鳴驛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8月,國家郵電部為紀念中國郵政創辦100周年,發行了紀念郵票《古代驛站》一套兩枚,其中一枚就是雞鳴驛。</p> <p class="ql-block">旅游與美食自然地融為一體。從高德地圖找評分高的飯店就餐。</p> <p class="ql-block">果然沒讓我們失望。油炸鵪鶉是福泰樓的特色小吃,味美酥脆,唇齒留香。</p> <p class="ql-block">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主要以保護懷來縣官廳水庫及上游永定河區域濕地生態環境為主,總面積13538.8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3079.87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96.61%,公園西起下花園區洋河進入懷來縣境內交界處,東至懷來縣與北京市延慶縣交界處,南北均至官廳水庫庫堤。</p> <p class="ql-block">從空中鳥瞰,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碧波萬頃水天一色,一個橙色的圓環懸空在綠地,360·融于湖水與綠地。這就是中國懷來濕地博物館,寓意“漂浮之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18米,地上2層,圓環直徑70米,濕地博物館設計定位為低排放、微影響和全循環。此設計獲得第六屆國際主動式建筑獎,是中國綠色三星級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進博物館,660平方米的序廳內,主題影片、主題藝術裝置、藝術浮雕,展示的是懷來縣地貌特征、水資源、交通、文旅資源。</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廳,壁掛模型中,懷來盆地地處南北兩山夾裹中,地殼運動,盆地沉陷而高山上升,自然形成官廳山峽,古代的官廳湖也自然消失,成為后來的永定河。漂浮的水草、古老的城墻、清澈的湖水,隨著官廳水庫建設,具有1300多年的懷來古城永沉水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展廳,逼真的地貌圖、科普展圖,為我們呈現了自然保護體系下的中國濕地。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是以人工庫塘濕地為主的濕地保護區域,總面積20.3萬畝,濕地率96.61%,全國罕見。318種植物、236種陸生野生動物,192種野生鳥類,整個濕地公園全貌盡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天迎來北歸的天鵝等候鳥,夏天秧雞等鳥類在這里繁殖,秋天各類鳥兒齊聚于此,冬天喜鵲和啄木鳥一起過冬……3D動圖、聲音,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這里是水鳥賴以生存的家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說第三展廳是對濕地的介紹,第四展廳則是為大家呈現的是懷來縣的規劃和空間布局,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團隊里最小的兩位團員,心情美美噠。</p> <p class="ql-block">團里的大姐大。</p> <p class="ql-block">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及管理服務區,實行分區管理。</p> <p class="ql-block">濕地共有陸生脊椎動物236種,其中鳥類種類最為豐富,共有191種。</p> <p class="ql-block">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礼县|
商南县|
扎囊县|
仙居县|
土默特右旗|
靖江市|
彰化县|
纳雍县|
黄山市|
昌江|
西安市|
汶川县|
无极县|
嘉禾县|
原平市|
阳东县|
同心县|
嘉义县|
太白县|
南川市|
电白县|
新安县|
瑞昌市|
东兰县|
邵东县|
莲花县|
博客|
吉木萨尔县|
穆棱市|
崇文区|
英吉沙县|
沾益县|
田阳县|
肇源县|
合肥市|
宣武区|
英山县|
海盐县|
四平市|
滨海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