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 <p class="ql-block"> 四月青草合,星城春水生。暮春時節,風輕草綠,一半花香一半蔥蘢,好似光陰的柔情都在這個時刻放縱,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在這個季節集結,最美人間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四月,有繁華次第開;四月,有和風滿人間;四月,有教育追夢人。春草綠綠,研途勤勤。慕“和美”之名,4月14日下午,在劉巧靈副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長沙,赴一場春天的“和美”之約,目睹名師風采 ,瞻望教育遠方。</p><p class="ql-block"> </p> 相約和美? 相約經典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春風送來了溫暖的陽光,四月的陽光帶來了明媚的天氣,滿懷期待,我們早早地坐在大廳等待享用數學精神盛宴。</p> 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強震球、顧志能、</span> 俞正強,吳正憲、蘇明強、黃愛華,徐斌等十位名師用前瞻的視野 、生動的課例和精彩的報告呈現最新的研究成果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課堂新樣態。把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給我們</span>指明了新課程背景下學科高質量教學方向 。 一堂堂生動的示范課讓我們領略到或幽默睿智,或專業深刻,或個性獨特,讓在場的每位聽課者真正享受到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強震球老師的《體積單位》結合大單元教學,構建小學階段圖形與幾何中的單位測量體系 ,由線到面再到體,緊密聯系,層層遞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他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回到認知起點,自己來探究得到體積單位,脈絡清晰。他注重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的學習探究,啟發引領孩子們做知識遷移,由長度到面積到體積,一維二維三維自然建立理解。學生經歷用非標準單位測量比較物體,體會統一計量單位的必要性;把認識單位概念作為核心內容,統一表述,并通過操作活動建立單位觀念,建立空間表象,注重學生積累用標準單位進行估測的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即量感.關注核心目標,真正把“體驗”落到實處,注重思維的參與,致力于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習經驗的改造和提升。</p> <p class="ql-block"> 顧志能老師帶來的《容積練習》全程<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問引學,充分體現</span>了他的生問課堂理念,是學生提出問題的課堂,也是生長問題意識的課堂。</p><p class="ql-block"> 顧老師指出: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可以錘煉數學眼光 ,培養創新意識,落實核心素養。生問課堂的價值在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推動課堂的面貌轉型。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的,解決的也是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習起來更有成就感。長此以往,學生的提問能力將會越來越好,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將得到大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 俞正強老師的經典課《認識速度》讓我耳目一新,俞老師的課堂雖然沒有精美的課件也沒有華麗的語言,他的課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幽默有趣又不失內涵,天真稚嫩的孩子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在俞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輕松愉悅地通過“比一比”輕松得出“時間相同比距離,距離相同比時間”的兩種結論。<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來速度有兩種模樣,而我們只局限在了一種,既可以是“相同時間單位的距離”,也可以是“相同距離單位的時間”,學生的思維和視野一下子開闊了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俞老師的講座《從活明白,想明白到學明白》指出</span>孩子們在學習某個新知時很困難以至于不會解決相應的問題,那么這個痛點一定會往前追溯到某節課,所以小學老師要認真研讀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教材,以此避免孩子們所學的知識是片段化的。他呼吁,重視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思考知識,并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世界。</p> <p class="ql-block"> 蘇明強老師執教的《除法復習》一課,注重學生分類思想、推理能力及超前意識的培養,讓學生不僅復習了知識,加深了理解,而且感悟了思想,積累了經驗,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感受到了千變萬化的除法。連孩子們都不禁感嘆,“通過蘇老師的這節課,我們愛上了除法,愛上了數學。”這就是蘇老師的教學魅力,也是課堂的魅力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黃愛華老師執教的《三角形》就像說評書一樣,不斷引發學生一個又一個的好奇心。看似無奇,實際是層層鋪墊。老師的問題如此巧妙,在不經意間,已經讓學生的思維高潮迭起。</p> <p class="ql-block"> 徐斌老師帶來的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這是一堂無電腦課件,無生活情境,無固定教案的運算思維家常課,完美詮釋了他的“無痕”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吳正憲老師帶來的是《分數解決問題》,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注重在分數問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模型意識。她的課堂</span>呈現出來的學生真實思維水平,不修飾,不隱藏,是原汁原味的動態課堂。課后她深刻解讀了新課標對數量關系的調整,讓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正應了和美課堂的理念。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個性與統一,存異與和諧,理念的多樣性多元化,成就課堂的精彩紛呈。</p> 思想有聲,行動留痕 <p class="ql-block"> 觀名師課堂之精彩,尋自我教學之不足 ,不需揚鞭自奮蹄是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時光里趕路,在學習里收獲。二</span>天的學習,我們堅持不早退不遲到,認真聽課,課后積極交流,并將在課堂收獲述之筆端。時間雖短,收獲頗多,感謝學校給予我寶貴的學習機會。此次觀摩研討會,不僅是一個汲取先進教學理念與優秀教學經驗的平臺,更是一個促進對自身教學反思的良好契機,讓我們且思且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p> 瞻望遠方,一路前行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經看到這樣的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確實如此,名師啟發了我們,我們這次與名師近距離接觸,聆聽他們的教育思想,目睹他們的教學風采。學習的同時,我們深刻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文化底蘊以外,還要有良好的教育素養和深厚的教育情懷。我們深感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唯有學習學習再學習,思考思考再思考,豐盈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擁有詩意課堂,享受教育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名師的課堂,帶來的不僅僅是精彩,更多的是思考。每一次學習都是提升的過程。專家的智慧點亮了一群先行者,而這些先行者們將會照亮所有求知者的啟航之路。</p><p class="ql-block"> “教”以潛心 ,“研”以致遠,教育是成長和修行,成長、蛻變,從研修路上開始。仰望別人,做好自己;追逐進步,踩實腳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盈盈寸草心,悠悠教育情。時光清淺,歲月如歌,唯有研語的芳華,沉香流年。尋找成長支點,瞻望教育遠方。攜行,最好的時光在路上! </p> <p class="ql-block"> 撰稿 : 張艷玫</p><p class="ql-block"> 審稿 : 戚小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布拖县|
旺苍县|
英超|
门源|
江源县|
出国|
扶风县|
虎林市|
常宁市|
邹平县|
师宗县|
吉木萨尔县|
昌乐县|
湖南省|
南召县|
百色市|
白玉县|
张家口市|
马鞍山市|
济南市|
孟州市|
沁阳市|
伊金霍洛旗|
杨浦区|
台北县|
乌鲁木齐县|
静宁县|
和硕县|
宝鸡市|
鄄城县|
涿鹿县|
台北县|
邵东县|
隆化县|
赫章县|
永顺县|
灵石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新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