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都西安</p> <p class="ql-block">西安是中國古都之首,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西周、秦、西漢、新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加上遷都西安的東漢和西晉兩個朝代,因此西安也被稱為十三朝古都。</p> <p class="ql-block">這次的西安之行主要是看博,二十多歲時游過西安,那時青春年少走馬觀花不懂觀賞,這次出行彌補年輕時沒有用心去欣賞那些國家寶藏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2022年百強博物館排名</p> <p class="ql-block">看到小紅書上描寫的永寧門的晚霞特別美,毫不猶豫選了永寧里亞朵酒店作為西安住宿首選,果沒讓人失望,酒店位置就在永寧門城墻邊,出門右轉東側就是書院門步行街,西面連著南大街,向東的盡頭靠近碑林博物館,明、清兩代陜西的最高學府“關中書院”就位于這條街上。古色古色的街道旁,處處都是字畫店鋪和經營文房四寶的小店,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于右任先生故居也在書院門步行街上。</p> <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西安幾大博物館文物實在太多了,故單獨為之做一篇隨記。</p> <p class="ql-block">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預約最火爆的博物館之一,經常會預約滿而約不到,所以得提前做好功課確保預約成功,預約攻略可參考小紅書,寫得很詳盡的。</p> <p class="ql-block">陜博我預約了大咖說,原本想約含壁畫館五小時解說的,但是含壁畫館講解日期和我安排時間沖突了,只能約不含壁畫館的,再自行參觀壁畫館了。</p> <p class="ql-block">Day2:</p><p class="ql-block">陜博參觀的人流可謂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大清早陜博就排長隊等開館了,好在跟著大咖說老師,開館進入展廳后直接電梯從樓上往樓下的順序參觀,和正常參觀人群從下往上參觀打個時間差。</p> <p class="ql-block">闕樓.儀仗圖(部分)</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陜博的18件鎮館之寶,因壁畫館里不允許拍照,所以18件國寶中的壁畫圖片我是網上下載的。</p><p class="ql-block">1、鑲金獸首瑪瑙石杯</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在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唐獸首瑪瑙石杯高6.5cm,長15.6cm,口徑5.9cm,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唇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畫微小精準。唐獸首瑪瑙石杯是迄今所見的唐朝唯一一件巧雕玉石雕刻,是唐朝玉石質量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國內第一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會珍貴文物。</p><p class="ql-block">2、 旟(yu)鼎</p><p class="ql-block">1972年陜西眉縣楊家村出土。通高77,口徑56.5cm。</p><p class="ql-block">旟鼎沿襲商朝圓鼎設計風格,造型設計厚實莊重,紋樣十分精致,所刻符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主要歷史資料,具備珍貴的歷史時間及藝術價值,加上鑄刻時期確立,被公認為周康王后的標準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時的國家寶藏。</p><p class="ql-block">3、五祀衛鼎</p><p class="ql-block">1975年岐山縣董家村出土,通高36.3,口徑34.3cm。</p><p class="ql-block">五祀衛鼎是研究西漢中后期社會經濟發展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對史學界和法學家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p><p class="ql-block">4、 多友鼎</p><p class="ql-block">1980年陜西省長安縣下泉村出土。通高51.5cm,口徑50cm。</p><p class="ql-block">多友鼎的腹內腔鑄符文二十二行,記載了西漢還擊獫狁侵害的一場戰爭,是重要的上古文獻,針對科學研究匈奴人史及那時候社會發展的政治、經濟發展、國防和民族關系,擁有重要的科學價值。</p><p class="ql-block">5、皇后之璽</p><p class="ql-block">1968年陜西咸陽市韓家灣鄉狼家溝出土。高2,周長2.8cm,重33克。選用珍貴的和闐玉做成。螭虎鈕,四側刻云紋圖案,印面陰刻篆體#34皇后之璽#34四字。其發覺地址距漢高祖與呂雉合墓長陵僅1000米左右,故有可能是呂雉用章。它是已發現的最主要的古時候璽印之一。此印型制與印文與漢制相配,為漢王后呂后的東西,是漢朝王后璽的唯一實物資料,難能可貴。</p><p class="ql-block">6、鎏金銀竹節熏爐</p><p class="ql-block">1981年陜西興平縣豆馬村出土。通高58,口徑9,底徑13.3cm焚香用品。</p><p class="ql-block">熏爐原是未央宮的東西,后來被賜予給漢武帝劉徹姊陽信長公主家。古代中國銅香爐,以漢晉間流行的博山爐更為精致,而此爐又為所聞博山爐中最精致者,是古代罕見的工藝品。</p><p class="ql-block">7、鎦金舞馬銜杯紋銀壺</p><p class="ql-block">1970年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朝窯藏</p><p class="ql-block">國內第一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會珍貴文物。高14.8cm,口徑2.3cm。造型設計選用北方游牧民族外表樣子,銀茶具兩邊選用凸紋加工工藝各營造一匹盡在翩翩起舞的馬兒。銀茶具舞馬品牌形象與史料記載相互印證,是難得的珍貴文物佳品。是唐朝中原漢族與北方地區契丹族文化交往的證據。</p><p class="ql-block">8、客使圖</p><p class="ql-block">此圖縱184cm 橫342cm。界面一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代鴻臚寺高官,均著初唐朝服,呈三角狀站起。后邊三位,為代表一人推論應該是來源于東羅馬的使臣。正中間一人推論是來自朝鮮韓國的新羅使臣。最后一位應來源于中國東北靺鞨族。此畫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鑒賞使用價值,而且也為科學研究唐朝東西方相處狀況帶來了珍貴的材料。</p><p class="ql-block">9、闕樓.儀仗圖(2組)</p><p class="ql-block">1971年陜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闕樓儀仗圖是懿德皇太子李重潤墓里的墻壁畫,這幅圖以其可以詳細反映出唐朝皇家建筑的雄偉姿勢,為考古學和建筑學專業帶來了難得的研究資料,繪師精湛的技藝使它變成唐代壁畫中場景最大的傳世佳作。但是,一幅至寶背后是一部讓人嘆惜的皇家不幸,它主人家,帶上無盡的遺憾與懊悔,埋葬于奢華陵墓當中。</p><p class="ql-block">儀仗圖雖人物諸多,構造繁瑣,但整體合理布局卻顯得秩序井然,主力陣容嚴整。界面顏色也艷而不俗,惟妙惟肖,具備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p><p class="ql-block">10、宮女圖</p><p class="ql-block">《宮女圖》是唐朝佚名創作的墻壁畫,于1960年陜西乾縣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繪于唐永泰公主墓墓前處理室東壁南端,共9人。高176cm,寬196.5cm。為代表一人頭梳單刀半翻髻,目視前方,雙臂交叉于腹前,抬頭挺胸發展向前,芳容華麗優雅。之后一人頭梳螺髻,回過頭似在向別人囑咐事兒。其他7位婢女頭梳半翻髻、螺髻或雙螺髻,手上各自擁有獨臺、團扇、稱心、方盒、高足杯、拂塵、負擔等物,側臥緩行。在其中除2位著男土袍衫外,其他7位皆著窄袖袒胸短襦,肩披絲帛,下穿紅、黃、綠等色曳地長裙,腳著稱心云頭履,界面形象生動,恍若伺寢的景象。</p><p class="ql-block">11、馬球圖</p><p class="ql-block">馬球圖為唐朝的珍貴文物,1971年出土于陜西省乾縣章懷太子李賢墓,界面高229cm,寬688cm。現珍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圖繪于墓內西壁。有20余騎著馬人物,均著濃淡雙色窄袖長衫,戴幞頭,穿黑靴。墻壁畫突顯五個持偃月球表面杖的騎者驅馬搶球。前一騎作反身發球狀,其他縱馬迎擊。后10余騎人馬,旅人騎棗紅馬,或山中奔行,或縱橫馳騁翻空。止者著翠綠色長衫,紅立領,佇目入神,無球杖。環境襯波動峰巒,五顆孤零零的老樹點綴在空曠的畫面上,與墓內東壁的#34出行圖#34里的老樹遙相相匹配。此圖是相關馬球運動最早的品牌形象材料。</p><p class="ql-block">12、 捕獵出行圖</p><p class="ql-block">1971年陜西乾縣李賢墓出土。高100-200,總長890cm。</p><p class="ql-block">捕獵出行圖,原照揭取時分成數幅,界面以青山綠水松林為背景,四十多個騎著馬狩獵者攜弓帶箭或持旗或持馴豹鞭,擁簇主人家縱馬馳向獵場,殿后的還有兩匹重量小駱駝,構圖法大氣磅礴,宏偉壯觀。是唐墓壁畫中上品作品。</p><p class="ql-block">13、14、鴛鴦戲水蓮瓣紋金碗(倆件)</p><p class="ql-block">唐鴛鴦戲水蓮瓣紋金碗是唐朝金飾,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現珍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唐鴛鴦戲水蓮瓣紋金碗共出土倆件。一件高5.5cm,口徑13.7cm,足徑6.8cm,重392克;一件高5.6cm,口徑13.5cm,足徑6.8cm,重391克。二碗器壁捶做出左右雙層向凸出鼓的蓮花瓣紋,各層十片,左右輪廊相配,每一個蓮瓣模塊里都鏨刻有花紋圖案,頂層主題是動物紋,下一層是單一的忍冬花花紋圖案。二碗內腔各自墨書#34九兩截#34、#34九兩三#34。</p><p class="ql-block">唐鴛鴦戲水蓮瓣紋金碗有可能是皇家用酒器,就已出土的唐朝金碗來講,這兩件唐鴛鴦戲水蓮瓣紋金碗是僅見最富麗堂皇的金碗。</p><p class="ql-block">15、 鎦金小鸚鵡紋提梁銀罐</p><p class="ql-block">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高24.2,口徑12.4,足徑14.3cm。</p><p class="ql-block">鎦金小鸚鵡紋提梁銀罐是迄今為止已經知道唐朝銀罐中較大氣和精美的一件。不但可以領略到唐朝金銀器的技術水平,都是唐朝審美觀時尚潮流、生活觀念和精神風貌的一種映射。</p><p class="ql-block">16、 三彩載樂駝</p><p class="ql-block">1959年西安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通高58cm。</p><p class="ql-block">典型的盛唐時期的作品,制做工藝精湛,形態逼真惟妙惟肖,稱得上唐三彩里的絕品。有利于大家科學研究盛唐時期的音樂、歌舞表演,尤其是在塞北舞樂對內地的危害層面,加深了實感性的掌握。唐三彩小駱駝載樂俑為科學研究唐朝雕刻藝術、舞蹈音樂、人物屬實帶來了珍貴材料,它既是唐朝文化創意、加工工藝比較發達興盛的主要證據,也見證了古絲綢之路里的交流與結合。</p><p class="ql-block">17、 青釉提梁倒注瓷壺</p><p class="ql-block">1968年陜西彬縣出土,高18.3,腹徑14.3CM。</p><p class="ql-block">這一件提梁倒流壺是著名的耀州窯(窯址在今陜西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商品。此壺造型設計古香古色,制做整齊細致,紋紋繁褥綺麗,特別是設計構思獨特,設計方案惟妙惟肖,被稱之為世界各國存在耀州窯陶器中最為精美的一件。</p><p class="ql-block">18、釉液滴碗</p><p class="ql-block">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高24.2,口徑12.4,足徑14.3cm。</p><p class="ql-block">這一件黑釉#34液滴#34茶碗具備典型的北方地區瓷窯的工藝特點,尤其是環布瓷碗的液滴色斑,晶瑩透亮,增加迷人的顏色,稱得上瓷中佳品。是至今所聞類似器皿中規模最大的一件。</p> <p class="ql-block">大咖說老師盡心盡責盡力講解了五個多小時,讓我對陜博有了一定的了解,真的是一朝入西安,一眼望千年!</p><p class="ql-block">講解結束后被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給驚艷到,自行再細細參觀了一遍。</p><p class="ql-block">壁畫館門票270元,想著這國寶級壁畫隨著時間只會慢慢的風化淡化,到了陜博怎么著得看一眼飽眼福的。</p> <p class="ql-block">陜博部分陶俑,秦漢瓦當和馬踏匈奴石像。</p> <p class="ql-block">陜博部分唐三彩陶俑。</p> <p class="ql-block">明朝彩繪儀仗俑群。</p> <p class="ql-block">陜博部分古代金屬工藝品和國寶杜虎符。</p> <p class="ql-block">形狀各異的青銅器皿。</p> <p class="ql-block">我眼中陜博最美侍女俑??</p> <p class="ql-block">壁畫館沒敢偷拍壁畫,快速偷拍了三個陶俑??</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陜博已近閉館時分,在陜博文創店買了近千元的有關陜博文物的書籍,讓營業員幫忙直接快遞到滬。</p><p class="ql-block">從早上排隊等開館到閉館出來整整一天的陜博參觀很是盡興,但是腿和肚子都提抗議了。</p> <p class="ql-block">大咖說老師推薦了附近有一家必吃榜單的子午路張記肉夾饃店,雙腿酸疼不想走路了,騎了共享單車找到這家生意絡繹不絕的網紅店,這一餐吃得那個香啊!覺得肉夾饃里的肉怎么能這么好吃??</p> <p class="ql-block">在店里吃飽喝足休息好,繼續騎單車往大雁塔和大唐不夜城去,途中問詢一大爺和一小伙兒,指路指得那個詳細明了啊,覺得西安人很熱心的!</p> <p class="ql-block">天色尚早,順便逛了大雁塔附近的戲曲大觀園和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p> <p class="ql-block">陜西戲曲大觀園就在大雁塔北廣場東側,南與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相鄰,是以戲曲藝術和雕塑藝術為特色,體現出陜西本土特點的一個文化大觀園,園內梅花綻放,讓人安閑自得。</p> <p class="ql-block">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是一個彰顯著園林遺址文化、體現唐朝園林山水意境、自然、舒適的開放式景觀空間,盡管和人潮涌動的大雁塔相隔不遠,此處卻靜謐安詳很禪意,甚是令人心曠神怡,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想起柳亞子先生的一句詞“火樹銀花不夜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朝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平時不喜歡拍照,此情此景我也來一張自拍吧??</p> <p class="ql-block">一念一菩提,一片禪心的玄奘法師與大雁塔的故事讓人唏噓。</p> <p class="ql-block">地鐵返回酒店,發現住宿的酒店周圍夜景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Day3:</p><p class="ql-block">酒店的早餐廳風景獨好,自助早餐也很豐盛。</p> <p class="ql-block">碑林博物館繼續約了大咖說老師講解,不然我看了也是一知半解。</p><p class="ql-block">賓館出來沿著城墻一路走到碑林約10分鐘路程,春光明媚,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在老師徐徐道來的細致講解下,我們被碑林的國寶故事深深吸引了。</p> <p class="ql-block">在千古帝王中,李世民對自己的戰功是很自傲的,毛主席也曾稱贊他為“最能打仗的帝王”。為了紀念自己曾經馳騁疆場騎射的過往,他在修建自己陵墓時,就命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用青石鑿刻了生前騎過的六匹戰馬的浮雕,以歌頌自己南征北戰的從武之功。</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李小孩的棺槨竟然在碑林,“開者即死”早就聽說過西安有座被“詛咒”的古墓,隋朝九歲女孩墓中大量奇珍異寶,且從沒被盜過。</p><p class="ql-block">李靜訓,字小孩,她被世人所熟知,是源于國家博物館中一條最漂亮的項鏈:嵌珍珠寶石金項鏈。這個身繼北周、隋朝兩朝皇室血脈,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最尊貴的小孩夭折于九歲,真正成為了一個永遠都長不大的小孩。</p> <p class="ql-block">平時耳熟能詳的各大書法家的碑刻看得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在老師的引領下,我們依次看了碑林的鎮館之寶:</p><p class="ql-block">1.唐昭陵六駿</p><p class="ql-block">2.唐景云鐘</p><p class="ql-block">3.大夏石馬</p><p class="ql-block">4.石臺孝經</p><p class="ql-block">5.開成石經</p><p class="ql-block">6.多寶塔碑</p><p class="ql-block">7.集王圣教序碑</p><p class="ql-block">8.顏勤禮碑</p><p class="ql-block">9.曹全碑</p><p class="ql-block">10.獻陵石犀</p> <p class="ql-block">自三星堆被大咖說大魚老師的解說給圈粉后,凡參觀國家級大博物館我基本都會約大咖說老師講解,他們博古通今對文史的熟知讓我敬仰,敬業的態度讓我佩服,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著歷史和文化,讓我喜歡上了這群專業的博物館講者。</p> <p class="ql-block">碑林參觀的人不是很多,相比陜博我更喜歡碑林的環境氛圍,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讓人能靜心下來欣賞眾多館藏文物,講解結束后我照例再重新參觀一遍,溫故而知新。</p> <p class="ql-block">猜猜這些石柱在古代是派啥用場的?</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碑林博物館已近下午三點,慢悠悠沿著 書院門步行街往賓館走,走到拐角處偶遇一家很有文藝范兒的咖啡店,點了一杯咖啡拍著店里的花兒,翻看著手機,覺得退休后的慢時光慢生活慢旅游太舒服了。</p> <p class="ql-block">順便參觀了離賓館很近的于右任先生故居。</p> <p class="ql-block">回到賓館小睡一小時后趁天氣晴好準備游西安城墻,看落日晚霞。</p> <p class="ql-block">特意重新繞到碑林旁邊的文昌門上城樓,看文昌閣。</p> <p class="ql-block">然后在城墻上租了一輛自行車準備往永安門方向騎行看日落,不料騎錯方向一不小心西安城墻溜了一大圈,從文昌門到永定門一圈13公里路程,用自行車耗時1個小時40分時間丈量了一圈,好在遇見了落日余暉,盡管不是永定門落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墻夜景猶如穿越回盛唐,竟然沒覺得累,太久沒騎這么長的路程了,酣暢淋漓又實在過癮。</p> <p class="ql-block">騎行回永定門時已是饑腸轆轆。</p> <p class="ql-block">老李家biangbiang面就在永定門附近,一大碗biangbiang面全部吃完。</p> <p class="ql-block">Day.4</p><p class="ql-block">西安博物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西安博物院有3大鎮館之寶,分別是隋代開皇四年董欽造鎏金彌陀佛像、秦代玉高足杯、唐代三彩騰空馬。</p> <p class="ql-block">西安博物館部分國寶級館藏</p> <p class="ql-block">特展:“花月醉雕鞍——大唐金鄉縣主展”,通過金鄉縣主墓葬出土的金銀器、三彩器以及彩繪陶俑等文物,多角度展現這位唐代貴族女性的絢彩人生,也全面呈現出生活在長安的上層婦女生活的自由、開放與熱情。</p><p class="ql-block">(關于唐朝金鄉縣主百度百科中有詳盡介紹的。)</p> <p class="ql-block">金鄉縣主冠飾殘件中的一組銅絲和鎏金銅花飾極為珍貴,該組文物應是禮冠的殘件,為唐代二品命婦禮冠構件(尤其是花樹)的形制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陶俑</p> <p class="ql-block">仕女俑</p> <p class="ql-block">查看了百度,“花月醉雕鞍”出自唐.李白的《幽州胡馬客歌》,上一句是“翻飛射野獸”,意思是:她們能像男兒一樣在馬上翻飛,射獵飛禽走獸。像男兒一樣喝酒,醉后面如花月,依雕鞍而臥。</p><p class="ql-block">原來唐朝的女子生活竟有如此自由如此開放如此瀟灑。</p> <p class="ql-block">四天西安看博之旅就此結束了,回賓館休息一下去機場返滬。</p><p class="ql-block">關于吃的因為博物館里一蹲就是一天或大半天,我都帶著干點水果隨便解決的,三個晚餐分別是:</p><p class="ql-block">1.醉長安(南門總店)</p><p class="ql-block">2.子午路張記肉夾饃(翠花路店)</p><p class="ql-block">3.老李家biangbiang面(永安門店)</p><p class="ql-block">這三家都很有特色的。</p> <p class="ql-block">下篇為:太原 祁州 太谷隨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凤台县|
卓资县|
五大连池市|
读书|
桦南县|
桃园市|
中西区|
安溪县|
延津县|
甘孜县|
商洛市|
景泰县|
吉水县|
博湖县|
南乐县|
东乡族自治县|
通海县|
贵南县|
平舆县|
桐乡市|
左权县|
陆川县|
将乐县|
翁牛特旗|
西畴县|
资源县|
桐梓县|
吉木萨尔县|
宣化县|
广安市|
湖州市|
吴旗县|
蒙阴县|
石柱|
班戈县|
炎陵县|
榆树市|
时尚|
南溪县|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