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工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統一全會思想,保證工會工作繼往開來的科學理論知道和承前啟后的正確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遵循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更好地發揮工會組織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五屆執行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作出了《學習宣傳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決議》。這是黨中央對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干部的政治要求,是全會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級工會組織五筆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把學習宣傳實踐活動作為全會一項重要政治人物切實抓緊抓好。廣大工會干部更應聞風而動,分離躬行,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用氣力,努力做到思想上高度統一、行動上高度自覺,不斷取得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br>動工作的新成效。加強自身建設是堅持<br>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組織保障。面對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工會組織能否不斷煥發活力,關系著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關系著工運事業的興衰成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工會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以夯實組織基礎、激發基層工會活力為重點,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途徑,創新體制機制,改進活動方式,努力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廣大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br>一、加強自身建設,工會工作創新發展<br>中國工會探索自身發展道路的過程,也是工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過程。當前,中國工會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環境中。在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參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等方面,工會任務艱巨繁重。但是,一些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的作風、能力等與形勢任務的要求還有差距,還不完全符合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不能充分滿足廣大職工的期待。不抓緊解決好這些問題,就會削弱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影響工會與職工群眾的聯系,影響工會作用的有效發揮,這就迫切要求工會把自身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從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高度不斷深化對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發展規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規律、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總結新經驗、作出新概括,使工會工作自覺適應黨的理論創新要求、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永葆生機活力,不斷開創工運事業新局面。<br>二、夯實組織基礎,激發工會工作活力<br>工會組建是工會的基礎性工作,是工會發揮作用的前提。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是工會長期的戰略任務。要針對當前大量農民工、勞務派遣工尚未組織到工會中來的新情況,繼續貫徹“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落實好“兩個普遍”要求,按照工會組建三年工作規劃,堅持“黨建帶動工建、工建服務黨建”,推動工會組建工作納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總體規劃和考核體系。要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放在農民工、勞務派遣工等主要對象上。要積極推進建立區域性、行業性基層工會聯合會,采取多種形式,把不同類型企業、不同就業方式的職工廣泛凝聚到工會中來。加強基層工會建設,增強基層工會活力,事關工會工作的全局。要始終重視加強基層工會建設,既要推進基層工會組織的建設,又要加強對基層工會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推進基層工會作用的發揮;既要推進公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工會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又要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工會工作的規范和提高。深入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最充分地把基層工會的活力激發出來,努力把基層工會建設成為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活躍、作用明顯、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br>三、創新組織體制,運用工會工作新機制<br>在長期實踐中,中國工會逐步確立起產業和地方相結合的組織領導原則,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全國建立統一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健全和完善我國工會這種組織領導體制,努力鞏固工人階級隊伍的團結和工會組織的統一,是工會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工會必須使自己的活動方式符合群眾組織的性質和特點。工會開展工作不能靠行政命令,要深入職工、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面對面地與職工溝通交流,深入了解職工的生產生活和思想狀況;心貼心地做職工思想工作,增進與職工群眾的感情;實打實地為職工說話辦事,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實現職工隊伍狀況在一線掌握、工會維權幫扶在一線實施、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一線推進、工會工作任務在一線落實、創先爭優活動在一線開展,把職工群眾工作做得更深更細更實,把廣大職工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正定县|
安康市|
洛川县|
老河口市|
南郑县|
高州市|
丰宁|
来凤县|
玛曲县|
临西县|
高青县|
德昌县|
昌平区|
东台市|
牡丹江市|
五华县|
红河县|
华池县|
黄大仙区|
南投市|
台南市|
阳朔县|
师宗县|
搜索|
广灵县|
扎兰屯市|
汉源县|
施秉县|
共和县|
楚雄市|
德安县|
怀宁县|
大邑县|
屏东市|
苍梧县|
越西县|
常德市|
贵阳市|
南皮县|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