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課標下,新課堂如何有效落地?跟小編一起來看河南鄭州晨鐘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王紅順最新厘定的課堂變革的40個新思維——</p><p class="ql-block">來源 | 變壓器王紅順</p><p class="ql-block">作者 | 王紅順</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課堂可以“預設”,決不能“預演”</p><p class="ql-block">天馬行空無任何預設,生成就無抓手、鋪墊,無著力點,生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本。課前預設精彩,課堂生成才更精彩。預設是為了實現(xiàn)有導向、深度的生成,是教師教育智慧體現(xiàn),故需要大力提倡。</p><p class="ql-block">而預演是一種過度彩排,會導致課堂虛假繁榮。課堂上學生目光是呆滯的,學生一言一行是被動的,學生成了表演道具。課堂缺少靈氣、意外生成,是一種不道德的教育行為。更重要的是,這種弄虛作假的作法,會對學生價值觀養(yǎng)成形成潛在的負面影響,故預演、彩排后再上的公開課應該嚴格禁止。</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學生可成為教師“粉絲”,決不能變?yōu)椤罢n托”</p><p class="ql-block">教師憑獨特的人格魅力、有品位的教學藝術(shù)、高超的個人才藝等可能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但教師決不能為了讓公開課出彩,提前安排哪個學生什么時間提什么問題,哪個學生從什么維度回答,哪個學生質(zhì)疑,哪個學生拓展,甚至連說每一句話都有劇本。</p><p class="ql-block">當然,也要引導學生不能為了討好教師猜教師的想法、動機,專說教師想要的答案,表面看是在配合教師,本質(zhì)上看一種投機行為,是一種偽善。無論學生被動當課托或是主動當課托,當休也!</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學生“過錯”不能“錯過”</p><p class="ql-block">可怕的不是學生犯錯,而是教師錯誤地對待學生的錯誤。</p><p class="ql-block">學生課堂上的“過錯”是一種難得的生成性的寶貴教育資源,教師決不能無視或錯過這一教育契機。</p><p class="ql-block">要踐行“容錯—融錯—榮錯”的化錯教育,變“事故”為“故事”,留機會給學生犯錯,不隨意截斷學生犯錯的思維進程。</p><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課堂上學生要“開心”,還要“開竅”</p><p class="ql-block">課堂上學生開心屬于興趣范疇,學生開竅則屬于思維生長。</p><p class="ql-block">一味讓學生開心,忽視追求學生開竅,是課堂膚淺的表現(xiàn)。</p><p class="ql-block">開竅后帶來的是高層次開心,會變短暫興趣為樂趣、志趣。</p><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變“參加”小組學習為“參與”小組學習</p><p class="ql-block">參加小組學習猶如參加運動會一樣,有些學生扮演的是看臺上的看客角色,游離于討論之外。而參與小組學習猶如運動會運動員一樣,參與了比賽項目,是真正的參與者、體驗者。</p><p class="ql-block">參與小組學習就要求小組成員有角色分工,不能組長一個人包辦所有事務,有序發(fā)言,真誠傾聽,有思維碰撞,討論后要么改變觀點,要么豐富觀點,要么生成了新的觀點。也就是說,參與的核心是思維參與,是思維前后有改變、有生長。</p><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既要關注活動多少,更要關注活動有效</p><p class="ql-block">一些教師格外關注課堂上活動設計頻次,活動一個接一個,多淪為淺嘗輒止甚至表演,這種滿堂亂、滿堂跑的活動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p><p class="ql-block">因此,關注活動多少,更要關注活動有效性。</p><p class="ql-block">07?</p><p class="ql-block">關注“高行為活動”,還要關注“高認知行為”</p><p class="ql-block">想學屬于高行為活動,學會需要高認知行為活動。發(fā)現(xiàn)學習、合作學習屬于高行為活動組織形式,急需高認知行為活動去匹配,急需以創(chuàng)造性學習成果(產(chǎn)品)反轉(zhuǎn)設計學程。</p><p class="ql-block">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創(chuàng)作式輸出”。創(chuàng)作式輸出,既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方式,又同時能兼顧“高認知活動水平”和“高行為活動水平”,是一種較為理想的主動學習方式。</p><p class="ql-block">08?</p><p class="ql-block">關注目標設計,還要關注目標達成</p><p class="ql-block">你準備帶學生到哪里去?你怎樣帶學生到那里去?學生到底去了沒有?這教學三問暗含目標設計、目標實施、目標達成的教學評一體化理念。</p><p class="ql-block">因此,就要依據(jù)逆向設計原則,遵循課標質(zhì)量評價指標,在教學任務、活動設計前要設計評估目標達成證據(jù)、評價,不能只關注目標設計,忽視或淡化目標的達成。</p><p class="ql-block">09?</p><p class="ql-block">課堂要“看到學生”,還要“看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先解放學生,再發(fā)展學生;</p><p class="ql-block">先欣賞學生,再研究學生;</p><p class="ql-block">先信任學生,再評價學生;</p><p class="ql-block">先發(fā)現(xiàn)學生,再成就學生。</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不僅僅是教師組織教學的起點,還是發(fā)展兒童的起點。因此,研究兒童是教師畢生的最重要課程。研究兒童重點研究什么?</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是如何學的。比如研究兒童記憶、理解、應用知識規(guī)律,又比如研究定義、概念、公式、定理(律)是如何建構(gòu)的,還比如兒童的歸納思維、演繹思維、發(fā)散思維、聚焦思維、靈感直覺思維是怎樣相互影響、相互遞進的,研究兒童敏感期等。</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的心理發(fā)育:如孩子心情、性格、氣質(zhì)、興趣、人際關系、交友等;</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自學、合作、探究的心理機制;</p><p class="ql-block">研究嫉妒、男女接觸過敏的成因;</p><p class="ql-block">研究群體行為與個體行為心理變化等;</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習慣養(yǎng)成;</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各年齡段需養(yǎng)成的行為、生活、學習習慣;</p><p class="ql-block">研究如何矯正兒童的不良習慣;</p><p class="ql-block">研究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美育,關注兒童精神成長;</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求真向善尚美發(fā)展歷程;</p><p class="ql-block">研究兒童道德發(fā)展六階段發(fā)展規(guī)律;</p><p class="ql-block">研究自學、合學、展示環(huán)節(jié)對兒童精神成長的意義……</p><p class="ql-block">沒有差生,只是我們暫時還沒有讀懂學生。讀懂學生不是一句口號,而需要讀懂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讀懂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懂學生的生活、家庭、文化環(huán)境等。</p><p class="ql-block">具體策略:</p><p class="ql-block">從課堂前測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目標解讀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課堂自學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課堂合作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課堂表情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展示反饋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追問質(zhì)疑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達標檢測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從課后幫扶中讀懂學生。</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關注“生活情境”,還要關注“生活應用”</p><p class="ql-block">生活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qū)W科,生活應用可以實現(xiàn)從學科再走向生活。</p><p class="ql-block">生活情境是一種真實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而生活應用能幫助學生在遷移中理解大概念,避免所學知識成為惰性知識,并能活化知識,讓學生感知到知識的價值。</p><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大單元教學中的“大”,不能單純理解為內(nèi)容整合的“大”</p><p class="ql-block">正如崔允漷教授所述, 可以從四個方面把握“大”的含義:</p><p class="ql-block">一是有高階位的素養(yǎng)目標;</p><p class="ql-block">二是采用同一目標、多課時實施的方式;</p><p class="ql-block">三是體現(xiàn)微課程建設,將目標、多個知識點、多課時、情境、活動、學生學習、教師指導和評價等組織成為一個課程;</p><p class="ql-block">四是有明確的組織者作為單元“骨架”,常用的單元組織者有大觀念、大問題和大任務三類。</p><p class="ql-block">大單元意味著從學科邏輯、活動邏輯走向了學習邏輯。</p><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教透不能理解為知識層面教細、教深</p><p class="ql-block">教透不能與知識層面教細、教深劃等號。</p><p class="ql-block">教透體現(xiàn)在學生明晰知識產(chǎn)生、發(fā)展的來龍去脈 ,體現(xiàn)在學生對學科大概念有深度的個性化理解,體現(xiàn)在學生能夠活用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課堂上教師要從原來在前頭“鋪路”變?yōu)樵诤箢^“補路”,學生變原來在后頭“走路”為到前頭“探路”</p><p class="ql-block">教師在前頭鋪路,是教師把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問題、困惑提前做鋪墊,仍屬于包辦、攙扶的思路,看著節(jié)省時間,實則剝奪了學生經(jīng)歷坎坷、自主探究的過程,這種學習路是走不穩(wěn)的,也是走不遠的。</p><p class="ql-block">反過來,若先讓學生自主探路,在學生思維山窮水盡無路可走時教師補路,才有水到渠成的醒悟之效。</p><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課堂要從教師先教學、學生后仿學,變?yōu)閷W生先試學、教師后導學</p><p class="ql-block">教師先舉一個示范案例,給學生教明白,再出一個同例,讓學生仿學、仿練,離了教師學生還是不會學習,這就是所謂的“先教后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體現(xiàn),是一種灌輸模式,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模仿能力,是知識遷移能力,而不是概念遷移能力。</p><p class="ql-block">先學后教(導)表面看是一種教學順序翻轉(zhuǎn),實質(zhì)是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的體現(xiàn),在自學、討論、展示中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許多一生用得著的技能,故是一種高價值、高效率的課堂。</p><p class="ql-block">15?</p><p class="ql-block">合作學習并不是自由隨意交流</p><p class="ql-block">合作學習并不是自由隨意交流,而是在一定時機、合適內(nèi)容、合理分工、有效組織的高效互動生成性的交流。</p><p class="ql-block">合作=合+作,消解合而不作、作而不合、合而亂作現(xiàn)象,強化有需求、有準備、有次序的生成性真合作。</p><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學習任務設計要兼顧學生智能公平,同一任務可以多元智能視角多元設計</p><p class="ql-block">從教學設計走向?qū)W程設計、學習任務設計是一大進步,若能從不顧學生智能水平、公共的大一統(tǒng)的同一任務設計走向遵循學生多元智能的多元個性化設計會更好。</p><p class="ql-block">這就要求教師,一則考慮任務設計、解決問題導航提示的層次性、多元化,是否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是否踮腳能夠得著;一則考慮問題設計角度、答案表現(xiàn)形式是否照顧到了學生的不同智能,是否讓不同智能學生都愿主動參與。</p><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尊重學生起點思維水平,更要引導思維發(fā)展;關注解法多元化,更要關注解法最優(yōu)化</p><p class="ql-block">因?qū)W生起點思維水平有差異,故同一問題解決路徑有多種,有的較笨、較繁;有的較巧、較簡;有的有局限性,有的有普遍性。</p><p class="ql-block">不提倡學生喜歡哪種用那種,而是要讓學生在原有低層思維中跳出來,必須引導學生在原有起點基礎上實現(xiàn)思維突破與發(fā)展,關注解法多元化,更要關注解法最優(yōu)化。</p><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減少教師“攙扶式”的糾錯,讓學生學會主動糾錯、自己糾錯</p><p class="ql-block">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原來錯在哪了,忘了什么,混淆了什么,忽略了什么,還是記錯了什么……</p><p class="ql-block">這個錯誤給你的核心提示是什么,比如要注意審題、關注某個特定知識點等。這個題你產(chǎn)生了哪些其他聯(lián)想,比如同類型題的答題策略、這個知識點的前后延伸等。</p><p class="ql-block">舉個例子:批改作業(yè)變“師批”為“生改”。</p><p class="ql-block">對于文字功底差些的,在各段文字旁作如是眉批:本段有兩個錯別宇,一個運用不恰當?shù)脑~,一個不通順的句子,請訂正。</p><p class="ql-block">對于文字功底好些的,只在文末批一句:本文有兩個錯別字,一個病句,請找出來糾正。</p><p class="ql-block">這樣一來,學生在作文發(fā)下去后,馬上就會對自己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修改,這就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p><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課堂上要從遷就學困生對其淺層次尊重、獲得短暫快樂,走向?qū)W困生高層次尊重并讓其獲得真快樂</p><p class="ql-block">課堂上教師一味迎合、遷就學生,討好、放縱學生,對學生是一種低層次尊重,是一種庸俗尊重,是一種不負責任、放任自留的尊重,甚至可以說是對尊重的一種褻瀆。</p><p class="ql-block">尊重學生要追求一種品位、等級。單就課堂上尊重學生來說,尊重學生就必須保證他們能學到東西,學有所獲;尊重學生就應該為他們有高期望值;尊重學生就應該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能讓他們施展才華與發(fā)展成長的空間與平臺。一句話,課堂上尊重學生,就要確保他們專心學習,尊重他人,從自身的學習經(jīng)歷中獲取最大收益。</p><p class="ql-block">課堂上學生能聽懂、能學會,即搞定學習,學會才是真快樂。學生也不傻,學生也有清醒時刻,學生也知道自己學生時代主業(yè)是求知,是學習。試想,學生對學習搞不定,拿不下,會真快樂嗎?主戰(zhàn)場、主時空不快樂,會長時快樂嗎?</p><p class="ql-block">總之,對學生高層次尊重,讓學困生真快樂才是為師之道,才是我們追求境界。</p><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深度學習不能與講解難題、直奔高階思維、低通路模仿遷移劃等號</p><p class="ql-block">雖然深度學習是針對淺層學習提出的,倘若教師將兩者完全割裂,只是片面強調(diào)高階思維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其結(jié)果將是:</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學生并沒有完全理解所學內(nèi)容、基礎不牢,“低階思維”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學生的高階思維因為失去了“根基”,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實現(xiàn)真正得到發(fā)展。</p><p class="ql-block">關注深度學習、高階思維沒錯,但基礎學習、低階思維訓練也不能丟。同樣,知識層面模仿遷移也不能一味揚棄,因為它是概念層面高通路遷移的前提和基礎。</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伊川县|
宝坻区|
饶平县|
栾川县|
钟祥市|
苍溪县|
嘉义县|
商城县|
峨眉山市|
遂川县|
平江县|
若羌县|
江华|
环江|
河北区|
翼城县|
外汇|
铜梁县|
凤翔县|
兰西县|
鄂尔多斯市|
庆云县|
长兴县|
巴林右旗|
当阳市|
无为县|
呼和浩特市|
潢川县|
晋州市|
苍山县|
翁牛特旗|
那坡县|
余江县|
高雄县|
桓台县|
新疆|
汽车|
漾濞|
通化市|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