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建鄴區外秦淮河西側,景區總面積0.511平方千米,其中湖面面積0.323平方千米,陸地面積0.187平方千米,是南京主城區內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有“金陵第一名勝”的美譽。</p><p class="ql-block">六朝時期,長江南岸線北移,莫愁湖形成。南唐時期,時稱橫塘,因其依傍石頭城,亦稱石城湖。明朝初年,莫愁湖沿湖畔筑樓臺十余座;明朝中葉,莫愁湖為徐達后裔、魏國公徐氏別業,成為金陵名園之一。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莫愁湖進行大規模整治,沿湖修筑“郁金堂”等樓臺十余座;咸豐年間,建筑及花樹毀于戰火;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莫愁湖,湖景恢復舊觀。民國十八年(1929年),莫愁湖被辟為公園。</p><p class="ql-block">莫愁湖屬于淺水湖泊,由長江、秦淮河沖積平原的低洼處積水而成,原是秦淮河入江口河槽,因泥沙淤積而成湖。南北長約680米,東西寬約770米,湖面標高4米,主要功能為景觀水域和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已無調蓄能力。莫愁湖景區內有莫愁女故居、郁金堂、蘇合廂、勝棋樓、華嚴庵、莫愁水院、棋文館、粵軍陣亡將士墓、抱月樓、海棠精品園、中日友好鳶尾園等主要景觀。</p> <p class="ql-block">莫愁湖周圍地勢低洼,自古多植楊柳,清同治年間湖泊中更栽荷蓮,荷花與肥藕又成為第二綠化景觀。1964年配合地形改造,植花木1259株,其中沿湖岸增補植垂柳131株,強化莫愁煙雨之意境;陸地植以海棠類為主的花木,共植貼梗海棠30株、西府海棠200株、垂絲海棠350株,并建溫室發展秋海棠,莫愁海棠形成第三綠化景觀。“文革”后,莫愁湖及時恢復發展湖柳、湖蓮、海棠三大綠化景觀,1981年,大湖全面恢復荷蓮。至1987年,海棠已具17個品種1235株,垂柳209株,滿湖荷花飄香。此后又引進觀葉植物200余種,今已有120余種適應南京地區生長。其中有秋海棠40種,天南星科、鳳梨科50余種。溫室擴建成為330.6平方米,以栽培海棠為主的展覽溫室。</p><p class="ql-block">莫愁湖公園里有大量海棠樹,每年春季,海棠花便會盛開,有紅的、有白的、有粉的......因此莫愁湖公園每年也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海棠花會。</p> <p class="ql-block">垂絲海棠</p><p class="ql-block">垂絲海棠高可達5米,樹冠開展。小枝細弱,圓柱形;冬芽卵形。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至長橢卵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并常帶紫暈。傘房花序,具花4~6朵,花梗細弱,長2~4厘米,下垂,紫色;被絲托外面無毛,萼片三角卵形;花瓣倒卵形,粉紅色。果實梨形或倒卵形。花期3~4月,果期9~10月。</p> <p class="ql-block">貼梗海棠</p><p class="ql-block">貼梗海棠的花梗很短,因此花朵大多貼在梗上,因此被叫做貼梗海棠。開花的時候先葉而開或者與葉同開。花朵分為重瓣、半重瓣,氣味芳香。</p><p class="ql-block">貼梗海棠還經常被用作盆景制作,造型奇特,古典雅致。枝干古樸莊重,花朵嬌艷可人,老樁一般的富有意蘊。</p> <p class="ql-block">白海棠</p> <p class="ql-block">海棠花的花語:游子思鄉、離愁別緒、溫和、美麗、快樂、苦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大余县|
德保县|
连江县|
边坝县|
元氏县|
红安县|
定结县|
定州市|
高唐县|
东兰县|
富宁县|
道真|
商丘市|
济源市|
阳信县|
响水县|
铅山县|
略阳县|
墨竹工卡县|
杭锦后旗|
左云县|
太原市|
清河县|
前郭尔|
玛曲县|
思茅市|
乐昌市|
太和县|
交城县|
古浪县|
东兰县|
乌审旗|
福泉市|
封开县|
康保县|
麟游县|
泰来县|
阿勒泰市|
武隆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