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緬懷先烈 致敬英雄 </p><p class="ql-block">http://nj.jstoutiao.cn/guonei/20210/cb612303342.htm</p> <h5><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攝影:趙龍、傅偉、鄭小萍、劉哲穎、施立群等</b></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年前的一天,許久沒有聯系過的朋友王兵給我打來電話:“老兄,想請你一起玩玩話劇。你知道,我是有這個情結的……”</p><p class="ql-block"> 這位老兄一直在文化部門工作,做事認真,為人真誠,熱心公益。但是,他過去的職業生涯沒有與話劇交集,不過,他的父親曾經就是南京衛崗那個著名話劇團的前輩。這也算血液里的話劇情結吧?現在退休了,難免會進入思想橫飛、興趣斜杠的狀態。 </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這是王兵工作的地方,為全省讀者提供閱讀保障。</h5> 我答應了這個邀請。<div> 當我走進這個話劇社才知道,這是一個情結+情結+……</div><div> 這個劇社的人都是六七十歲的退休人,又都是有軍旅生涯的人,父輩又都是曾經抗槍打鬼子的軍人。</div><div> 這個劇社正在準備排練一部原創劇目《大海里有條英雄的魚》(以下簡稱《海》劇),是反映抗戰大反攻時期新四軍浴血奮戰的真實事件。<br><br></div> 來到劇社不到半個小時,我就被那些退休小老頭老太的執著與情懷感染了。已經不是“玩話劇”這件事情了,最重要的情結已經轉化為對先烈與英雄的致敬! <div> 這個小劇社名稱為“鐵軍大眾劇社”。劇社發起人施立群是個有心人,生活中認真記錄下父母說的那些戰爭年代的歷史事件、新四軍里的那些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創作成劇,矢志要搬上舞臺。<div> 于是,一群父輩都是從抗日烽火中走過來的軍人,自己也有軍旅生涯的退休人,為了共同擁有的“情結”,為了每一個心愿而相聚在了一起。<br><br></div></div> 在我們的父輩有生之年,我們從不懂事到忙忙碌碌,卻很少有心地去關心、詢問,或者沒有認真聽過他們述說“過去的故事”。許多故事就隨他們的離去而消散了……<br> 當父輩離我們而去時,才發現我們并不了解他們,更不了解他們過去在戰爭年代舍生忘死地浴血奮戰……<br> 遺憾的是,父輩經歷的許多許多我們都不知曉啊!只有當自己安靜下來,才會去追尋父輩曾經的蛛絲馬跡……<br> 為了不該忘卻的紀念,拾起遺憾的心愿,讓自己再回頭看一眼父輩的熱血年代…… 為了劇中的一幕情節“掃墓求歌”,我專門去了淮安流均鎮去尋找那個“陸軍新編第四軍淮寶支隊挺進淮寶地區抗日陣亡紀念碑”。在鄉村深處,一個挺偏遠冷清的地方找到了這座紀念碑。<div> 在不遠的村莊,我看見一個農戶家的自留地旁種植了蜀葵,便提出買花愿望。農戶聽說我是要去紀念碑表達敬意,爽快地遞過鐮刀說,不用買,你自己割吧。還向我介紹與這座紀念碑相關聯的戰事……</div> 劇社的活動與目的純粹是一個公益行為。在無經費、無場地、無設備、無服裝、無道具的狀態下運行,就是去部隊、去戰役發生地、學校、社區演出的一切開銷也都是自費。被社員自嘲為“全無劇社”。<div> </div> <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5年《海》劇獨幕劇首場演出后,</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劇作者施立群與新四軍研究會</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四師分會會長戰平合影。</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南大附中)</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海》劇故事淵源來自于中間的老者施光華,</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劇作者施立群的父親。</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無錫青山中學)</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5年《海》劇早期獨幕話劇時</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赴原20軍演出的劇照。</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海》劇主人翁海有魚的所在部隊新四軍十八旅,<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就是這個部隊的前身。</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原20軍部隊首長上臺祝賀演出成功,</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并與演職人員合影。</h5> <p class="ql-block"> 這個劇目從2015年的獨幕劇,衍生出廣播劇,再發展到現在的七幕話劇,先后經歷了七、八年時間。</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5年時《海》劇是獨幕話劇,</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那時的演職人員都還年輕,</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主要演員基本在六十歲左右。</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導演:白素勤 </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形體指導:葛忠澤 </span></p> <p class="ql-block"> 劇社的演出服裝是百家服,社員各顯神通、道具四處借用、自行網購;藝術指導的老師,都是藝術院校的大咖,也是義務奉獻;劇照拍攝、舞美音效制作、影像資料錄制都是友情相助……</p> <p class="ql-block"> 《海》劇的排練場所也是五花八門,快餐廳、茶社、社區、圖書館、單位會議室……</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小視頻)新四軍研究會四師分會戰平會長</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到瑞金路社區排練場所輔導刺殺動作。</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最好的排練場所是金陵圖書館提供的視聽室。</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由此,劇社的人們也成為圖書館志愿者隊伍成員。</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1年《海》劇的演員們都長了好幾歲,</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六十左右變成了七十左右。</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七幕《海》劇的導演:沈 瑩、葛忠澤、施立群</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視頻)省戲校老師沈瑩、葛忠澤老師</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金陵圖書館說戲。</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他們友情義務做《海》劇導演、藝術指導。</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沈瑩(右)老師演出前輔導。</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葛忠澤(左)老師編導、示范,進行動作輔導。</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李勇軍(左)幫助編輯影像、音效與演出錄像。</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音效、投屏影像編輯師曉沒老師(前)</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音效背景投屏演出現場保障 高麗老師</span></p> <p class="ql-block"> 無論多么艱難,這個劇目堅持走到了今天,為了緬懷烈士,致敬先輩!為了讓“后來的人”還能記住曾經為了民族、為了新中國、為了人民而熱血灑疆場的先烈。</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藝術基金審查專家與《海》劇主創人員合影</h5> <p class="ql-block"> 可喜的是,今年三月《大海里有條英雄的魚》這個劇目通過了藝術基金項目管理機構組織的審查驗收,有幸成為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現在,該劇有了名份——由南京潤企信佰文化公司出品,由鐵軍大眾劇社主演,南京市藝術基金2022年資助的項目之一。接下來,將會按照要求在更大的范圍有多場演出。</p> <p class="ql-block"> 該劇是以一個22歲的新四軍戰士海有魚,在蘇北高郵三垛河口伏擊戰中與鬼子刺刀拼殺,用盡最后的力氣將敵人頂死在土墻上,站立而亡慘烈犧牲的真實事件為線索而創作的小話劇。</p><p class="ql-block"> 劇情梗概如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序 幕</b></h1><p class="ql-block"> 軍旅作曲家新四軍老兵黃葦在九十歲時回訪當年戰斗過的地方,看到當地為紀念高郵三垛河口伏擊戰壯烈犧牲的新四軍烈士建立了雕塑群像,激動萬分。 </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宣傳股長 黃葦,黃老(張繼軍 飾)</h5> <p class="ql-block"> 地方領導楊書記陪同黃老來看紀念碑旁的雕塑群。</p><p class="ql-block"> 黃老一個一個地細細端詳著這些雕像,仿佛又見到了戰友們英勇拼殺的身影,那個軍歌鐵馬的歲月又重現眼前……</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地方領導楊書記(姚瑩 飾)</h5>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場 解放﹒參軍</b></h1><p class="ql-block"> 1943年,抗日大反攻時期,日偽頑軍被俘后愿意留下參加新四軍的稱作“解放戰士”。劇目故事主要線索人物海有魚就是這樣一名“解放戰士”。</p><p class="ql-block"> 這一天,海有魚剛被俘虜,留下后被分配到二班。二班戰士李小四領著海有魚來見班長。</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戰士李小四(施立群 飾),二班長(王兵 飾)</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班長召集班務會歡迎海有魚加入新四軍。</h5> <p class="ql-block"> 海有魚是個孤兒,山東人,黃河上的漁民,家里人都被鬼子打死了。他一心想報仇,投奔抗日的軍隊,結果遇到了國民黨部隊,在那里待了六年。他對戰友們說,你們就叫俺“小侉子”吧,聽著順。</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二班副金大勇(左前,朱建民 飾)介紹自己。</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朱小羊(劉哲穎 飾)向小侉子介紹自己:</span></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打起仗來可是一只猛虎。</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老班長對小侉子說:</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你參加了新四軍,</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我們就是一家人了,</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就是親兄弟。</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班長將繳獲的槍重新授予小侉子。</h5> <p class="ql-block"> 剛巧,當年還是宣傳股長的黃葦(中 張繼軍 飾),帶著新創作的歌曲到二班來教唱,遇到“解放戰士”海有魚。</p><p class="ql-block"> 海有魚第一次見到黃股長。</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r></h1><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場 摸魚風波</b></h1><p class="ql-block"> 老班長打仗時負了傷。小侉子下河摸了兩條魚,想給老班長養養傷。滿心歡喜的小侉子,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戰友朱小羊。 </p> <p class="ql-block"> 老兵朱小羊告訴小侉子:新四軍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你摸了老鄉家的魚就是違反了紀律,怎么還改不了頑軍的壞習慣!</p> 小侉子被朱小羊揭短激怒了,與朱小羊懟起來。一氣之下跑開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間,老班長(王 兵 飾)在河邊找到小侉子,談心、做思想工作。</p> <br> 隨后,魚塘主人陳大叔、大嬸聽說小侉子氣跑了晚飯都沒有吃,也找來了過來,還為小侉子煮了面…… <h5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陳大嬸(鄭曉云 飾),陳大叔(楊小棟 飾)</span><br></h5> 小侉子看到大家像親人一樣的關心、愛護他,激動地說:俺小侉子已經不是孤兒了…… 小侉子:大嬸下的面真好吃!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h1><br></h1><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三場 練兵場上</b></h1><p class="ql-block"> 小侉子刺殺技術好。連長讓他給戰友們做示范。</p><p class="ql-block"> </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連長(左 劉 京 飾)</h5> <p class="ql-block"> 班長集合隊伍,讓小侉子進行刺殺示范。</p> 在練習刺殺時,黃股長也來到練兵場,助威練兵。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h1><br></h1><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四場 掃墓求歌</b></h1><p class="ql-block"> 老班長在一場戰斗中不幸犧牲了。</p><p class="ql-block"> 駐地民眾為淮寶支隊抗日陣亡的58位烈士樹立了紀念碑。</p> 小侉子終于有機會轉戰到這里,特地來紀念碑掃墓,看望犧牲的老班長。<br> 小侉子在老班長的督促下學文化,已經會寫信了。拿出寫好的信,念給老班長聽……<br> 正巧,宣傳股長黃葦也來到紀念碑看望犧牲的戰友。<br> <h3> 小侉子與黃股長(右 張繼軍 飾)都是22歲,此時他們已經是熟悉的戰友了。</h3> 在紀念碑前,小侉子向黃股長說出了自己的一個心愿:俺小侉子不怕死!要是有一天,俺也光榮了,死了,你也幫俺寫一首歌多好! 像寫陶營長、葉營副那樣,在全團唱響亮了。俺想讓后來的人記住咱們這些人,俺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鼓舞戰友們! <br> 黃股長含淚答應:一定寫,一定寫! 看著小侉子離去的背影,黃股長:多么好的戰士啊!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h1><br></h1><h1>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五場 戰前準備</b></h1><p class="ql-block"> 1945年的春,部隊為準備大返攻,為三垛河口伏擊戰做準備。</p><p class="ql-block"> 鄉親們也在為部隊做戰斗準備。</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陳大叔(楊小棟 飾)在為部隊準備打仗用的擔架。</h5> 小侉子說:俺小侉子報名參加了突擊隊,一定將鬼子消滅在三垛河口。 <p class="ql-block"> 陳大嬸(鄭曉云 飾)對小侉子說:你們要狠狠的殺敵,也要照應好自己,一定要活著回來!</p> 陳大叔:我要看著你們一個個的活著回來!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h1><br></h1><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六場 戰斗犧</b> </p><p class="ql-block"> 伏擊戰打響了。戰斗十分慘烈。</p><p class="ql-block"> </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連長(右 劉京 飾)與偵察員(左 郭志猛 飾)探察戰場形勢</h5> 連長命令:渡過深水河,占領新莊!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渡過深水河的新四軍戰士勇猛拼殺……</h3> <p class="ql-block"> 小侉子頑強拼殺,登上高垛一躍而下:高呼:讓我們用刺刀殺出威風來啊!</p> 金大勇用砍刀掩護小侉子:小侉子當心! <p class="ql-block"> 小侉子在與鬼子刺刀拼殺中不幸被敵人刺中腹部,但是他還是站穩了腳步,用最后的力氣刺向敵人,艱難地一步一步挺進,將鬼子釘死在了土墻上。</p><p class="ql-block"> 他渾身鮮血直流,浸透了腳下的一片土地,可他卻怒目圓瞪,站立而亡。</p> 三垛河伏擊戰的悲壯情形化為雕塑佇立在紀念碑旁。<br> 黃老深情地說:戰友們,老戰士黃葦又來看你們了。我們說好的,誰都不能死,要共同看到勝利的那一天,可是你們還是走了,你們沒能等到抗戰勝利,沒有看到新中國成立…… 我的戰友們哪,你們為抗擊日寇、為民族獨立自由解放英勇戰斗,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在我的心里,你們的生命依然如夏花一般絢爛,你們的精神依然與日月同輝!你們為中華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你們的英名永遠寫在新四軍血染的戰旗上,你們的形象鐫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七古·清明再憶抗戰英烈海有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記《海》劇成功復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王 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是黃河漁戶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攜仇奔命浪天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偽頑兵里冤無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四軍中愛有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勇護民旅長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堅強抗日眾人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圓瞪怒目驚寰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熱血青春燦若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晚輩如今話劇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懷滿腹不言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線上社區汗水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轉院夜陪病榻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現高郵鏖戰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輩躍馬正揮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觀眾專家掌聲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泫然欲泣謳軍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肃宁县|
越西县|
田东县|
南溪县|
锡林郭勒盟|
太谷县|
汕尾市|
保亭|
呼伦贝尔市|
台东市|
荆州市|
永清县|
武义县|
贞丰县|
色达县|
普兰店市|
彝良县|
喀喇沁旗|
梧州市|
西宁市|
朝阳县|
济南市|
秭归县|
临湘市|
会东县|
大英县|
花莲县|
淳化县|
昌平区|
丰县|
广丰县|
祁东县|
龙川县|
进贤县|
淄博市|
朝阳市|
建始县|
祁东县|
泰兴市|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