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游古鎮,游的是心境,尋的是意境。有人喜歡原生態的古樸自然,有人喜歡麗江的風情、鳳凰的人文、平遙的古建筑, 也有人覺得古鎮大同小異,不值一游……總之,見仁見智,個人心態和閱歷使然。</b></p> <p class="ql-block"><b>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游前做做功課,了解一下該地歷史,游玩時放慢腳步,沉浸式游覽,細品慢悟,才能感受古鎮的魅力,而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式的瀏覽是體會不到的。</b></p> <p class="ql-block"><b> 對于貴州鎮遠古城,我個人印象還比較好。一個保存比較完好的明清古城,依山傍水,古韻悠悠,商業氣息不是很濃,生活恬靜愜意,而且還是一個5A級的免費景區。</b></p> <p class="ql-block"><b> 鎮遠位于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b><b style="font-size:18px;">已有2300余年歷史。該地</b><b>四周群山環繞,舞陽河</b><b style="font-size:18px;">自西向東呈 S 形穿城而過,俯瞰如太極圖,形成的“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自然風貌頗為獨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20年1月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遺存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筑群及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古驛道等160余處。</b></p> <p class="ql-block"><b> 鎮遠始建于唐朝,以前曾是布依族聚居地。明清時期鎮遠因絲綢之路貿易繁榮而興盛,成為重要的商貿城鎮。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南巡時曾在鎮遠留下“鎮遠山水不可勝收”的詩句,增添了鎮遠的美譽度。 </b></p> <p class="ql-block"><b> 河兩岸的南北</b><b style="font-size:18px;">城池皆為明代所建,</b><b>北岸為舊府城,南岸是舊衛城,現尚存部分城墻和城門,城內外保留了頗多的古建筑、傳統民居和歷史碼頭。</b></p> <p class="ql-block"><b> 古巷狹長幽深,蜿蜒曲折又四通八達,以四方井巷、復興巷、仁壽巷、沖子口巷為代表的老街巷中,散落著一些值得觀賞的深宅大院。</b></p> <p class="ql-block"><b> 如果說主街多少受到了商業的浸染,而一旦步入這些老街巷,城市的喧囂頓時消失,仿佛又把人帶回到古老的時光中,再現明清時代的生活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漫步在小街巷里,</b><b style="font-size:18px;">青石板路泛出歲月打磨的痕跡,偶見古樹與老宅相互守望,一些小院落木門半掩……處處透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b> 河兩岸的老房子里大多還住著人,當地人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很有感染力。</b></p> <p class="ql-block"><b> 古色古香的民居,還有那些開在小巷里的茶館和私房菜,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驚喜和生活氣息。</b></p> <p class="ql-block"><b> 青龍洞群是一大看點,這</b><b style="font-size:18px;">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貴州境內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b><b>坐落在鎮遠城東的中和山上,在山腰集中了道、儒、佛三種宗教的寺廟。</b></p> <p class="ql-block"><b> 這些寺廟靠山面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雕梁畫棟,構思大膽,布局精巧。</b></p> <p class="ql-block"><b> 另一個看點是青龍洞旁的老石橋,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最早叫“溪橋”,后為給康熙皇帝祝壽改為“祝圣橋”,整座橋用青石板鋪就,</b><b style="font-size:18px;">古樸滄桑,</b><b>橋上的亭子、石刻雕像、對聯等都很有韻味。</b></p> <p class="ql-block"><b> 祝圣橋連接衛城和府城,歷史上曾是西南的重要通道。該橋修建用時較長,</b><b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年,因山洪爆發數次被沖毀,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故橋</b><b>墩為明代的,而橋身卻是清代的。</b></p> <p class="ql-block"><b> 此橋是古時滇黔學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路,橋中央建有三層穿斗式青筒瓦頂樓閣名曰“魁星閣”,寓意學子金榜題名、一舉奪魁,當地老百姓又稱其為“狀元樓”。</b></p> <p class="ql-block"><b> 這是新石橋,同樣也是南北古城住民的重要生活通道,雖無古橋的滄桑歷史,但在清波倒映下也是極美的。</b></p> <p class="ql-block"><b> 在許多資料介紹中,鎮遠古城被貼上了“中國山地貼崖建筑文化博物館”的標簽。</b></p> <p class="ql-block"><b> 其實就是先民們受地形地貌所限,在背山面水的狹長地帶因地制宜修建房屋,一種生存智慧的自然體現。</b></p> <p class="ql-block"><b> 不過鎮遠古城的建筑風格到還真有兩奇:一是在貴州山區居然有成群的徽派建筑,到處</b><b style="font-size:18px;">青磚黛瓦,高封火墻,飛檐翹角,雕梁畫棟,</b><b>江南庭院韻味十足;二是古城街巷里各門戶普遍“歪門斜道”,據說頗有講究。</b></p> <p class="ql-block"><b> 鎮遠的徽州韻味從何而來?古時水運便利,鎮遠作為湘、黔、桂、渝邊緣地帶的商貿重鎮,很多徽州商人來此做生意并落地生根,久而久之將徽州建筑風格帶入鎮遠并漸成主流,足見當時徽商在此地的成功及影響力。 </b></p> <p class="ql-block"><b> 而所謂的“歪門斜道”,即各家大門不正對馬路或巷道,故意斜著開,形成不規則的美感,門前留幾級階梯通向巷道,據說這是“以南為尊”、“財不露白”的意思,也反映出徽商低調內斂、善于藏富的處事風格。</b></p> <p class="ql-block"><b> 所以,游老巷子才是逛古城的精彩環節。這是四方井巷,緊鄰興隆街,巷口立有一牌坊,上書“四方井巷”,牌坊下有古人挑水的雕像,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 四方井,因井口呈正方形而得名,始建于宋元時期,為天然活態山泉水,井</b><b style="font-size:18px;">水充沛,清冽甘甜,</b><b>即使在大旱時節也從未枯竭過,</b><b style="font-size:18px;">至今仍有汩汩清泉,滋養著一方百姓。</b></p> <p class="ql-block"><b> 從四方井巷沿不同的巷子游覽,途中會看到楊家大院、全家大院、付家民居、何家大院等建筑 ,這些大院歷史大多超過百年,每座建筑都有一段精彩故事。 </b></p> <p class="ql-block"><b> 這里,或許還有很多歲月故事等待人們去發掘,正如一壇甘冽醇香的陳年老酒,需要人去慢慢品嘗。</b></p> <p class="ql-block"><b> 很多人贊美鎮遠的夜景,說夜幕降臨后,舞陽河畔燈火輝煌,熱鬧非凡,倒映在水中的古城色彩斑斕,很美。</b></p> <p class="ql-block"><b> 古城也被染上金色的光影,翹檐飛斗,廊亭臺柱,屋脊瓦溝,被燈光勾勒凸顯了出來,給人似古似今的夢幻感覺。</b></p> <p class="ql-block"><b> 但我還是更喜歡白晝的古城,褪去了夜晚霓虹燈渲染的現代氣息后,小城顯得更加清爽,真實自然。</b></p> <p class="ql-block"><b> 清晨,行人寥寥,此時應是鎮遠最為寧靜、美麗的時候,空氣清新,在大街上溜達溜達,感受一下古城慢生活帶給我的愉悅心情。</b></p> <p class="ql-block"><b> 喜歡舞陽河的一灣碧水,群山倒映,姿態萬千,春江船行,詩意盎然。</b></p> <p class="ql-block"><b> 斑駁古老的城墻上,爬滿生機勃勃的藤蔓植物,這是古今融合之美的一種最佳呈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鎮遠古城沒有鳳凰、麗江的名氣與繁華,卻也少了些喧囂與嘈雜。</b></p> <p class="ql-block"><b> 相較之下,這里更能讓人享受到幾分安閑自得,即使銀匠鋪的小錘敲過一千年,聲音還是那么悅耳動聽,并不聒噪。</b></p> <p class="ql-block"><b> 鎮遠既有河水蜿蜒的旖旎風光,也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悠長的歷史和遺留的古建筑,都具有較高的人文觀賞價值。</b></p> <p class="ql-block"><b> 其實,人們游走古鎮,有時也是想尋找一片心靈的棲息地,像鎮遠古城這樣尚能保存較多古跡且比較靜謐舒適,</b><b style="font-size:18px;">已是難得。</b></p> <p class="ql-block"><b> 這是一個韻味悠長的古城,歲月積攢了文化底蘊,時光滄桑了獨特容顏,喜歡她的人自醉,會一遍遍地去尋覓和想象她曾經的風姿綽約與燦爛芳華。</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婺源县|
上虞市|
慈利县|
呼玛县|
大姚县|
阳城县|
平顺县|
长沙市|
施秉县|
琼海市|
肃北|
柳州市|
奉化市|
剑河县|
齐河县|
仙桃市|
凤庆县|
达孜县|
丹东市|
丽江市|
紫阳县|
满城县|
平湖市|
钟祥市|
昌江|
元阳县|
秦皇岛市|
泗洪县|
辽中县|
大方县|
和林格尔县|
太康县|
清远市|
赤水市|
石狮市|
株洲市|
绿春县|
玉林市|
介休市|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