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嫂家有一本家譜,讓我這個“文化人”去看看,說了好久,今天終于成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我一直打趣調侃的二嫂是西夏國主李元昊的后裔。收斂了對二嫂的不敬,取笑二哥“不小心做了駙馬”,大家轟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嫂是樂都高廟人,早知道李姓是當地大姓,卻沒料到竟是這樣的來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譜記載,高廟李氏祖上為沙陀人,因幫助李唐剿滅叛亂的戍卒,唐僖宗咸通九年,皇帝李儇賜姓。此一支由沙陀而來的李姓,在歷史上有幾個響當當的名字:李克用,李存勖,李元昊……世居靈州。元末,李氏后人李南哥遷西寧州同知,自此落戶河湟。</p> 顧炎武說:“言姓者本于五帝,見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就是說,中國最早只有22個姓。姓是用來“紀世別類”的,早期的姓是氏族的稱號,如黃帝的姬姓,炎帝的姜姓等等。人口繁衍,由同姓的不同分支產生了氏,后來姓氏不分,原來的氏也成了姓。由此看來,從人群中隨便抓出一個人來,往上推延他的祖先,不是帝王就是將相,沒得跑。<br><br><div>祖先崇拜似乎是國人永遠的信仰,動不動就追思祖上偉業的人不在少數,甚而認為“凡是古的都是好的”。幾千年里,從孔老夫子的“信而好古”開始,復古的情節從來就沒有消散過。</div> 常常聽到有人慨嘆“可惜那些老東西沒有傳下來”,言語中透露著無限的遺憾和惋惜,但我每聽到這樣的嘆息卻總不免起幾粒雞皮疙瘩,在我看來,丟失的東西都是該丟失的,如果那些“老東西”于后世的人們還有用,那么大概率是不會丟失的。只要扔掉的,基本都是沒用的東西。<br><br><div>數典忘祖,是國人罵戰中惡毒的言語,只要有人被冠以“數典忘祖”的名號,就一定十惡不赦,該開除出祖籍鄉籍國籍,簡直就不是人類。</div> <p class="ql-block">一代槍王沙子龍,在夜色中獨自操練槍法,卻絕不外傳,不是不想傳,而是他知道自己的斷魂槍已經不再適用于前進了的時代,扔掉是唯一的選擇。然而,總有一些人喜歡抓住祖先的陰魂,妄圖從中找出幸福和甜蜜來,生出一絲莫名的驕傲,并以是否尊祖法祖來判斷人的善惡好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被二嫂家的族譜嚇了一大跳,這是調侃的笑話,當不得真,但我由此想到了一些人和事,倒真的嚇了我一大跳。(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彭山县|
衡阳县|
明溪县|
富宁县|
元谋县|
盘山县|
镇原县|
郎溪县|
资中县|
兴文县|
沙湾县|
伊春市|
长寿区|
泸定县|
绥滨县|
长岭县|
安龙县|
临夏市|
绥德县|
冷水江市|
西安市|
台湾省|
宜春市|
彝良县|
江川县|
自贡市|
蓝田县|
九龙坡区|
体育|
绥芬河市|
旌德县|
南宁市|
隆德县|
长沙市|
乌兰浩特市|
和林格尔县|
黄平县|
大兴区|
夏邑县|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