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信息淺議》是俺四年前寫的。發到美篇前,對部分內容做了一些必要的技術性修補。</p><p class="ql-block"> 圖片選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嗎?</p> <p class="ql-block"> 一年有四季是信息嗎?</p> <p class="ql-block"> 秀 美 圖</p> <p class="ql-block"> 溫故而知新</p> <p class="ql-block"> 說評書冗余信息多</p> <p class="ql-block"> 信 息 淺 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也要發出許多信息。我雖然不甚明了到底什么是信息,但不聊幾句信息好像就有點兒對不住這個信息爆炸的信息時代。那就現躉現賣吧。</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先說說信息的主要特點。</p><p class="ql-block"> 首先,信息要有信源。文字、圖片、光盤、山山水水、花鳥魚蟲、阿貓阿狗、丑男靚女等等都是信息來源。</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有信息的接收者,是謂信宿。我們這些人或者各種智能設備等等就全都是。對接收者而言,信息還必須是新東西。</p><p class="ql-block"> 當然,信息還必須有傳遞的通道,這容易理解也特別特別重要。概括起來,信息"就是人們事先不知道的報導"。報導二字就意味著信息只有在傳遞過程中才有意義。秀美圖、發美篇、視頻通話、曬賬單…都是在傳遞信息。一本書有許多內容,但你壓根兒就沒瞧過一眼,信息沒傳遞到你,那你就什么也沒獲得,就無信息可言。</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舉些例子以進一步解讀以上概念。</p><p class="ql-block"> 我曾說過:廢話是真理,但不是信息。</p><p class="ql-block"> 怎么講?像"吃飽了不餓","喝足了不渴","人總是要死的","一年有四季"等等都是大實話,常識,不言而喻。雖然,不客氣地說,這些也全是通常所貶稱的"廢話",但,這些"廢話"可確是真理。然而,如前所述,這些都不是信息。因為對接收者而言,必須有新東西才叫信息,而"廢話"沒給我們任何新東西,所以"廢話"不是信息。這也就是信息學界流行的說法:信息是新聞而不是舊聞!</p><p class="ql-block"> 再舉個例子。</p><p class="ql-block"> 當你第一次得到傳遞給你的一條消息"特朗普是現任美國總統"時,這是新聞,你弄明白了,也就獲得了信息。但第二次第三次再聽到時,你并沒有獲得新的認知,"特朗普是現任美國總統"就只是一則了無新意的老調重彈而不是信息。常言道"好話三遍淡如水"就是說,你講的我全知道,毫無新意,沒有信息,別啰嗦了!</p><p class="ql-block"> 當然,新聞舊聞也是相對的。去年報導的東西你今天才知道,那舊聞對你而言就是新聞。</p><p class="ql-block"> "溫故而知新"。若從舊聞中能悟出新道理,那舊聞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新聞。</p><p class="ql-block"> 再比如"一年有四季"對于稍有常識者就是舊聞,但對于三五歲的娃娃多半就是新聞!</p><p class="ql-block"> 總之,你知道的就不是信息,你不知道的才可能是信息,如果弄懂了才算真正獲得了信息,長了知識,你的"無知"程度就降低了。如果什么都沒弄明白,就不算真正獲得信息。所以,我們應該接收更多的"信息",把它弄懂,變成知識,增長才干,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些。</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信息與消息關系密切,但又有不同。信息是有意義的消息,是能讓人長知識、去無知的消息,但消息卻不一定都有意義。</p><p class="ql-block"> 還得舉例。</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你收到這樣一則微信:"今天晚上我請你吃飯好嗎?"。這條消息有意義,傳遞了讓你開心的信息。那你還等什么?趕緊回復:"好啊,謝謝!"。但如果你收到的是這樣一條消息:"嗎今吃?好你天飯請上晚我",那就糊涂了,無法確定對方說的到底是啥意思,實在弄不懂…應該說,這不是信息。</p><p class="ql-block"> 再如"我愛打球",有意義。但改成"球我打愛"就沒意義,怎么也不能叫信息。但如果調侃調侃,改成"球愛打我",倒有點意思,另當別論。</p><p class="ql-block"> 還有兩個問題比較棘手。</p><p class="ql-block"> 其一,亂碼算不算信息?在我與田老師等朋友討論后就可以有信心地給出答案了。</p><p class="ql-block"> 亂碼算不算信息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有的亂碼任誰來琢磨都不可解讀,實在毫無意義,不是信息。許多亂碼可被行家解讀,有意義是信息。實際上,也有不少亂碼是經高人之手有意為之的有規律的"亂",有內容有意義含信息。外行不能破譯這些亂碼就不能獲取信息,內行能破譯便可獲取信息,或部分或全部。</p><p class="ql-block"> 電報的密電碼等各種密碼也都是這樣。外行不能破譯就不能獲取信息,高手能破譯就能獲取信息。</p><p class="ql-block"> 其二,謠言算不算信息?這似乎更嚴重,有點復雜。就我所知,我的判斷如下。</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 出水才看兩腿泥。所謂謠言其實有真有假。對于真謠言,常用的詞是"假消息","假新聞","騙人"…好了,假消息就不是真正的消息,假新聞就不是真正的新聞。騙你沒商量就不能給受眾帶來真正有用的知識,不僅不能使受眾變得更明白,反而讓人更糊涂,制造了混亂。所以,就謠言論謠言而不涉及其它,則結論是明確的:謠言不是信息!</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機關單位多有"冗員",就是超過工作需要多余的人員。裁去冗員不會影響工作,甚至還能提高效率。</p><p class="ql-block"> 說話造句也常有多余的詞語,它們雖含有信息,但去掉這些詞語并不影響對整體意思的理解。這些多余的信息就叫"冗余信息"。</p><p class="ql-block"> 盜版書多有錯漏,但聯系上下文,大概意思都能看懂。為什么?因為書中有許多冗余信息,去掉一些并無大礙。</p><p class="ql-block"> 一段話、一篇文章、一部書…都會有不少冗余信息,這不可避免,常常也是有用的,甚至是有趣的,或加強語氣,或刻畫細節,或剖析心理…但太過繁瑣就不好了,令人生厭。我的切身感受是,說評書的嘴太碎,冗余信息太多,一件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能嘚啵一兩天,恨不得頭上長幾根毛兒都要去數一數…太多的冗余常令我產生不忍"卒聽"之嘆。</p><p class="ql-block"> 評書冗余信息最多,小說次之,散文再次之,詩歌最少,而古典詩詞比散文詩更少。</p><p class="ql-block"> 寫文章盡量少用一些文字,而又能傳遞更多的高質量的信息,最好。但這是需要很高的修為的,做到言簡意賅,談何容易!</p><p class="ql-block"> 舉兩個極明白的小例子以結此篇。</p><p class="ql-block"> "我今天早上吃了早飯"這句話中的兩個早字,有一個絕對"冗余",必須去掉。</p><p class="ql-block"> 人們還愛用"凱旋歸來"的說法。其中的歸來是"冗余",應該去掉。因為旋本來就是回旋、回歸之意,凱旋就是勝利歸來,再用歸來就重復了。但考慮到人們的語言習慣和懷有加強語氣的心情,愚以為,歸來二字就去留兩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瑞乘 2018年11月27曰發在微信朋友圈?,F重發到美篇。</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革吉县|
区。|
虎林市|
二手房|
阆中市|
宝山区|
桑日县|
吉林市|
青神县|
武乡县|
司法|
邓州市|
西宁市|
南汇区|
新邵县|
玛多县|
固阳县|
寻乌县|
五华县|
鄯善县|
正定县|
赣州市|
永州市|
盐边县|
隆子县|
资阳市|
昌都县|
嘉峪关市|
宝丰县|
仁寿县|
陆川县|
北流市|
徐州市|
迁西县|
广河县|
柞水县|
岗巴县|
屯昌县|
宣恩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