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眺望遙遠的庫爾濱河

方良

<p class="ql-block">眺望遙遠的庫爾濱河</p><p class="ql-block">作者:方 良</p><p class="ql-block">祖國北疆有一個遜克縣,遜克縣域內有一條大河,叫庫爾濱河。因我們曾在那里生活過,度過青春歲月,所以記得。近來因讀書的緣故,更有一番對其仔細的打量,認認真真地作一次眺望。</p><p class="ql-block">稱作“眺望”,自然是一種夸張。從實際距離來看,足有六千里之遙;僅憑著一些感性認識,譬如腦海中仍存有一些依稀的記憶,有多幅任由折疊的畫面——潺潺的流水、趟河的石塊、岸邊的森林與峭壁、以及冰凍的河面,依據這些記憶也遠遠不足以解說這一條河流。所以,我們借助書面文字記載,對這條遙遠的河流作一次較為充分的“眺望”,盡可能解說這一條河流豐富的蘊含。</p> <p class="ql-block">遜克縣隸屬于黑河市管轄。</p> <p class="ql-block">遜克縣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相鄰。</p> <p class="ql-block">遜克縣城近景</p> <p class="ql-block">遜克縣城標志性建筑物——黃豆莢</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條神奇的河流。</p><p class="ql-block">把庫爾濱河放到全國地圖里看,稱不上大河;但放在遜克縣地圖里,稱作大河,絕不夸張。據《遜克縣志》,遜克縣域有17344平方公里,庫爾濱河流面積達5200多平方公里;干流的長度有248公里。在一本叫做《遜克縣庫爾濱流域水電建設管理志》的書籍里,存有一幅庫爾濱河流的測繪圖,圖形活像一片桑葉,美妙極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既然是大河,自然有著豐富的內容。從靜態看,河流從小興安嶺東北麓山脊出發,穿越崇山峻嶺,匯入黑龍江(中俄界河)。從動態看,一年四季河面與岸線上變化多端,色彩斑斕。冰河與雪原在一年之中停留時間最長,白色成為主色調,但在雪地上也有一處處漆黑的火山巖石偶爾裸露出來。河流兩岸的白樺樹很配合雪原色調,但大片的落葉松另有顏色。一到春天,河流動起來,岸邊的景色令人愉悅,達子香花開滿洼地灌木間,新鮮空氣沁人心扉。現有的《遜克縣景區介紹》說:“庫爾濱河常年水量充沛,河道彎曲,落差大,水流遄急,兩岸以懸崖峭壁為主,河水中怪石密布,在河中漂流有著驚險刺激花哨多的特點。” </p> <p class="ql-block">庫爾濱河畔的半砬山。</p> <p class="ql-block">庫爾濱河畔的霧凇景觀。</p> <p class="ql-block">這僅僅是地表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地下寶藏,最著名的是被稱作“北紅”的瑪瑙石。這些瑪瑙石在流域內靜靜地躺著有數千萬年,但在我們到達這里的年代里,被人們大量開采與加工利用。當地因瑪瑙石出了名氣,博得“北紅之鄉”的名頭,在那里創建了“寶山鄉”(最初的名稱是“反修公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樺樹林是遜克山區常見的景物。</p> <p class="ql-block">春天盛開的達子香花——東北杜鵑花。</p> <p class="ql-block">慢著,算算庫爾濱河流域最早最大的貢獻,還要算森林。在其上游區域內,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有一個國營大型林業局在那里作業。后來因作業面積之大,采伐任務改由四個林業局分任。在那半個世紀內,庫爾濱河流貢獻的木材源源不斷地支援全國各地的社會建設。</p> <p class="ql-block">再慢著,算算近半個世紀以來庫爾濱河流域的最大貢獻,或許是在清潔能源方面的貢獻。庫爾濱河流的最大落差有500多米,遜克人利用這個自然界賦予的寶貴財富,在全河流上建成5個水電站,成為“小水電建設先進縣”,并由水電站引發出庫爾濱河流霧凇效應,形成頗為壯觀綺麗的北疆景色,由此產生的旅游名牌逐漸走出本地、本省。</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條裝滿記憶的河流。</p><p class="ql-block">一百年前,庫爾濱河全流域還是處于原始狀態,只有極少數量的人群散落在那里。在下游入江口處有一點點農耕居民,居住在庫爾濱屯;在廣袤的上中游區域內,有人數不多的鄂倫春族居民過著不定居游獵生活。距今七十年前(1953年),在庫爾濱河流域游獵的鄂倫春族由政府全力協助,整體搬遷到接近農耕區域的地方,建成“新興屯”(后稱新興公社),開始了定居生活。“新興屯”似乎屬于庫爾濱河下游區域。鄂倫春族定居之后,在庫爾濱河的上游區域開始了大規模的林業開采(伊春林業管理局于1954年進行勘查遜克境內林地,1955年正式成立經營范圍全部在遜克縣境內的紅星林業局)。</p> <p class="ql-block">再到1966年3月,一批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4師轉業官兵700余人奉命開赴庫爾濱河下游區域,創建庫爾濱農場(1968年下半年成為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四團,簡稱104團。又稱庫爾濱團)。104團開始創建只有數百人,到全盛期有數千人,其中在1968、1969兩年間,相繼接受了從哈爾濱、天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來的知識青年5000多名。在那些年份里(1969-1973年),104團除了承擔協防邊境的戰備任務外,主業還是在庫爾濱河流域內墾荒種地養活自己(限于墾區狹小,全團超員。于是在1971年,大批知青被調往兵團六師;再到1973年,104團縮編,改成兵團獨立二營)。近年,有一本書名為《庫爾濱河畔的足跡》,收錄了文字長短不一的155篇文章,百余人作者均為當年104團戰士,寫滿了“難舍的庫爾濱情結”。</p> <p class="ql-block">104團指戰員回憶錄文集。</p> <p class="ql-block">另外,稍晚于104團進入庫爾濱河流域的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遜克軍馬場,該場于1966年冬成立大平臺分場,開進庫爾濱河中游的左岸區域,設立墾荒作業點,逐漸形成若干個連隊(現在稱“隊”)。</p> <p class="ql-block">遜克縣地方政府在1969、1970兩年間加大對庫爾濱河流區域的開發力度。在1968年11月,有一批來自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知識青年到達遜克縣插隊落戶,其中70余人被安置在車陸公社庫爾濱大隊和新興公社新興大隊。這些齊市知青的“足跡”也印在庫爾濱河畔。到1969年5、11月與1970年4、5月份,兩地安置了四批上海知青(新興公社149人,庫爾濱大隊49人)。上海知青的“足跡”也牢牢地印在庫爾濱河畔。</p> <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新興公社的知青在蓋房勞動,留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新興公社老知青向新來的知青傳授馴鹿技術,留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不僅于此,遜克縣地方政府在1969年開始謀劃大規模開發縣境內的東南山區、即庫爾濱河中游區域。首先在庫爾濱河右岸建立一個縣辦林場(稱作“三間房林場”);又于當年夏季,派遣一個30余人的工作組勘查一片有640平方公里的區域以及通車路段,并在庫爾濱河左岸的二皮河(庫爾濱支流)邊選定縣級開發指揮部(當時稱作“遜克縣戰備基地指揮部”、簡稱“三線指揮部”),因有特殊原因,不得不放棄不用,重新選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次年(即1970年)春,遜克縣“三線指揮部”新址,確定在與“三間房林場”相距不遠(20余華里)的庫爾濱河畔(此日是4月24日,巧遇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因此定地名為“衛星河口”)。緊接著,從5月份開始,由各個公社派出專門隊伍創建6個三線連隊(另有一處建而棄用),對縣點(“衛星河口”)加大建設力度;同時成立由各個公社派員組成的遜克縣筑路營,有700余人,修筑通往三線基地的通車公路。筑路營連續工作三年(冬季停工),初步建成兩條簡易公路。創建6個連隊的人員則基本上保留下來,建成一批永久的村屯。先是一批上海知青在6個連隊充當骨干,后有一批四川知青成為有力的后續力量。</p> <p class="ql-block">此照拍的是反修公社所在地及反修公社一連駐地。</p> <p class="ql-block">反修一連知青(社員)在冬季挑糞送往田頭。</p> <p class="ql-block">反修公社二連知青的勞動——扛大木,掙點副業的錢。</p> <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反修公社二連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反修公社三連先遣隊伍到達連隊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反修公社四連知青在屯子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反修五連女知青陳恒偉原插隊在遜河公社東新大隊。到隊不久,她就被派往“三線”。此是她在隊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反修公社六連的三位上海知青合影,拍攝于上個世紀70年代后期。</p> <p class="ql-block">反修公社附近建有縣辦小工業。此是在縣辦制材廠擔任職工的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閔斌才在反修公社派出所任警員,因兩次排險救人而立功獲獎。</p> <p class="ql-block">反修公社一連的四川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反修公社二連四川知青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靠近反修公社的地方有幾家縣辦小工業。這是廠里的青年職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那幾年里,庫爾濱河成為全縣民眾關注的焦點。庫爾濱河畔不再冷寂,有了裊裊的炊煙、忙碌的人群、歡騰的笑聲;但也有創建者的悲哀呼聲。由于當年的物質條件十分簡陋以及創建者的年幼體弱(大多數上海知青不足18周歲),在筑路或建點過程中負傷、致殘、甚至殞身(筆者在1971年2月參與庫爾濱河畔的采石勞動,遇到火災。同伴中亡者八人,傷者更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任何一份成果,都有十份的付出。在庫爾濱河畔奉獻青春的知青是最可愛的人群之一。近年來,有這樣三冊書——《雪痕泥印》《庫爾濱河畔的青春追憶》《庫爾濱河畔的歲月留痕》較為詳實地記載了上海知青在庫爾濱河畔的歷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又到知青歲月后期的1976年,遜克縣委、縣政府又一次下決心深度開發東南山區:要建水電站,還要建新的墾區。同年夏季,縣政府聯合水電部東北勘測設計院組成庫爾濱河踏勘小組,對庫爾濱河流中下游120公里河段進行實地踏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縣委、縣政府領導同志下第一線,參與電站建設工程的地質勘查。</p> <p class="ql-block">次年1月,成立庫爾濱水電站建設工程指揮部,3月,全縣調集民工營進工地現場。民工營成員來自各公社,分別編成基建連、一連、二連、三八連(即女子連),以及機務隊、修路隊。第一座庫爾濱河的水電站很艱難,經過八年的努力,終于在1984年7月1日,1號機組(1600千瓦/時)正式運行發電。到2004年(12月15日數據),庫爾濱流域水電公司年售電量達到5062萬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電站工程組成員在研究工作。</p> <p class="ql-block">參加庫爾濱電站建設的上海知青陳建華在庫爾濱河畔留影。</p> <p class="ql-block">參加庫爾濱電站建設的上海知青在工地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庫爾濱電站附近辦起了幾家廠礦。</p> <p class="ql-block">在庫爾濱河流建新的墾區,開始時間比建電站稍晚一點,進展速度要快一點。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新建墾區有4個,分別是克林、大平臺、阿廷河、小平山(以后分步合并,形成目前除了阿廷河歸入寶山鄉、其余墾區由克林鎮統管的局面)。遜克縣行政機構設置達到遠離縣城160公里之外的地方。建這些墾區的勞動者,初期有若干位知青(如北京退伍軍人、插隊遜克的林宏,見照片),絕大部分是從內地招徠的農民兄弟。他們付出的辛勞很不容易,值得稱頌。</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大平臺墾區的領導班子成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條令人神往的河流。</p><p class="ql-block">當然,《庫爾濱河畔的足跡》《雪痕泥印》《庫爾濱河畔的青春追憶》《庫爾濱河畔的歲月留痕》等知青書籍在謳歌知青歲月的閃光點之余,也有撫傷摸疤的哀痛。弦歌聲中忍著痛,字里行間參苦樂。但在近年出現的兩本庫爾濱畫冊——《神奇的庫爾濱》(于國軍著,2007年自印本)《百里畫廊庫爾濱》(張化林著,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8年版),則是高歌長嘯,驚嘆庫爾濱河畔那一片神奇的天地、美麗的河道。遜克當地攝影者張宏、王智等人也貢獻出多幀照片精品,展現出庫爾濱河畔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條有著美好前景的河流。</p><p class="ql-block">我們愿意相信,隨著遜克縣綜合實力的逐年增強、如交通設施的改善、環境保護的加強、人才引進出成效,尤其在管理體制方面的改善,庫爾濱河流域會更加出彩,成為一張遜克縣乃至黑河地區的響亮名片,叫響全省乃至全國。</p> <p class="ql-block">本文參閱書籍:</p><p class="ql-block">《遜克縣志》(1991年黑人版)</p><p class="ql-block">《遜克縣志》(2019年黑人版)</p><p class="ql-block">《遜克縣知青工作大事紀略稿》(“編后記”寫于2008年1月自印本)</p><p class="ql-block">《遜克縣庫爾濱流域水電建設管理志》(2005年版自印本)</p><p class="ql-block">《庫爾濱河畔的足跡》(2008年北文版)張世民主編</p><p class="ql-block">《庫爾濱河畔的青春追憶》(2018年版自印本)黃仁偉 方 良主編</p><p class="ql-block">《庫爾濱河畔的歲月留痕》(2020年版自印本)姜偉浩主編 黃順發 詹曙光副主編</p><p class="ql-block">《雪痕泥印》(2021年上人版)阮顯忠主編 王衛法 黃建強副主編</p> <p class="ql-block">庫爾濱河畔的半砬山。</p> <p class="ql-block">庫爾濱河霧凇景觀。</p> <p class="ql-block">遜克城鄉景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多伦县| 柳江县| 疏附县| 长宁区| 凤山市| 河曲县| 菏泽市| 裕民县| 仁寿县| 荔浦县| 德庆县| 巫溪县| 牡丹江市| 基隆市| 富平县| 桂平市| 海盐县| 施秉县| 汾阳市| 诏安县| 正镶白旗| 鹿邑县| 申扎县| 奉贤区| 甘孜县| 五河县| 鄂托克旗| 穆棱市| 乌恰县| 疏勒县| 略阳县| 津南区| 吉林市| 商洛市| 昌邑市| 亳州市| 延吉市| 丹阳市| 开鲁县|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