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爸爸離開我們十幾年了,每每回想起來,記憶最深的是他對濟南戰役犧牲戰友的懷念。1998年在北京去往上海的火車上,路過濟南的千佛山,爸爸深深凝望著那里,嘴唇輕動“我們在那里打過仗……”當時他的腦海里展現的都是和戰友們沖鋒陷陣的場面吧?</p><p class="ql-block"> 爸爸在濟南戰役中身負重傷,一顆炮彈片從左頸部進入右肺,血液流入頭部造成腦血腫,昏迷不醒十幾天。有四十七位戰友和醫護人員給他輸血,經過醫護團隊的多次搶救,才將他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他的連隊都折損在了濟南城下,只有他和通訊員一起被野戰醫院救治,活了下來,其他戰友們都犧牲或失去了聯系。我也是從爸爸的回憶錄中知道,爸爸是山東野戰軍九縱二十五師七十三團的一名基層連長,也是濟南戰役后被中央軍委命名的“濟南第一團”的一員。</p><p class="ql-block"> 想給爸爸寫回憶錄的時候,他年事已高;我在爸爸身邊時,又各自忙工作沒有詳細完整的聽他述說。關于他參加濟南戰役,負傷和養傷的情況,都是一點一滴,斷斷續續的聽爸爸講給我的。我現在從網絡上查了一些資料,把他親身經歷的濟南戰役的過程梳理穿插進去,有的摘錄下來,絕大部分是別人的視角和戰爭總結,用來完成爸爸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從1948年的3月份始,華東野戰軍的山東兵團在許世友司令員的指揮下,從膠濟線和津滬線清掃國民黨軍隊在山東境內的軍事存在。解放軍從小仗打起,沿著鐵道線一個據點一個據點的啃骨頭,殲滅敵人的同時,繳獲國民黨軍隊的武器彈藥裝備自己,也就是我們都看過的電影《南征北戰》的故事素材。在運動戰中,打游擊戰 攻堅戰。大一些的據點張店、周村,再到兗州、濰縣兩個重點城市被解放,四十萬的國民黨軍隊,只余青島守軍和濟南綏靖二戰區的王耀武部。到1948年8月,濟南已成津滬線上的一座孤城,為保證冬季淮海戰役的順利進行,讓華北和華東解放區連成一片,解放濟南勢在必行。</p> <p class="ql-block"> 華東野戰軍受命進行濟南戰役準備。8月29日,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召集各級指揮員共同商定濟南戰役作戰方案,最后決定將華東野戰軍分為攻城和打援兩大集團。其中,攻城集團約14萬人,分為東西兩個集團;西線集團負責主攻濟南,由十縱和三縱擔任,宋時輪任指揮;東線集團擔任助攻,由九縱和渤海總隊擔任,聶鳳智任指揮;兩線均配備特種兵縱隊炮兵和工兵,第十三縱隊作為總預備隊。阻擊打援集團約18萬人,阻擊商丘、碭山、徐州北援之敵;其余于濟寧、兗州和滕縣以東阻擊沿津浦路北援之敵。各軍區地方武裝和廣大民兵配合主力作戰,破壞敵交通,擾亂敵后方,牽制敵兵力,使主力部隊無后顧之憂。</p><p class="ql-block"> 所有參戰部隊都進行了戰前動員和學習,充分的理解前指的作戰意圖,并提出口號:“打到濟南府 活捉王耀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耀武善于帶兵,有指揮才能,是國民黨軍抗日戰場的四大名將之一。在和日軍的對戰中反包圍戰、夜戰、陣地戰、殲滅戰都很擅長。他主政的濟南第二綏靖區有三個整編師,九個整編旅,五個保安旅及特種部隊共十一萬人。王耀武以內城做為核心的防御陣地,以外城和商埠為基本防御陣地,以城郊100多個支撐點組成外圍防御陣地,各陣地內筑有眾多永備型和半永備型強固工事,形成能獨立作戰的支撐點,企圖長期固守。國民黨軍自認三道防御陣地萬無一失,再加內外城的高城墻、深壕塹,明堡暗道、火力交叉,真是城外有城,固若金湯。</p> <p class="ql-block"> 9月16日凌晨,華東野戰軍發起全線猛攻。爸爸所在的部隊在千佛山和茂嶺山一線進行戰斗,敵軍頑強抵抗,依靠著自然山勢修筑的工事阻擋我軍的進攻。因為戰前動員充分,每一個指戰員都知道這一場戰役的重大意義。戰士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土工作業加擲彈筒投擲炸藥包,攻難克堅,連續作戰,推進速度很快。四天時間掃清了外圍商埠防線,20日開始攻打外城。</p><p class="ql-block"> 濟南的內外城都有七米高的城墻,城墻外還有三十米寬的壕溝。敵軍為了防御需要,清理了壕溝外的建筑及居民房屋,讓我軍的進攻增大了困難。配給攻城部隊的特種兵縱隊炮兵和各部炮兵集中火力,抵近轟擊城門。炮火過后,我爸爸他們突擊連就開始向前沖鋒,敵人從城墻上用機槍掃射,沖鋒的戰士們一個個倒下去。我軍的炮火再次轟向城門,戰士們又向上一波一波的沖鋒。這時城門已經轟炸成一個大土坡。我爸爸也就是在進攻城門的沖鋒中被炮彈片擊中,倒在了轟倒的城門斜坡下。此時他們突擊連全軍覆沒,成建制的退出了戰場。(后續的戰斗場景都是資料中摘錄的)</p><p class="ql-block"> 西線集團第十縱隊也向城西永鎮門及普利門發起突擊,所屬第85團組成永鎮門爆破隊,在敵軍密集的火力攻擊下,以爆破掩護爆破,連續炸掉城門外的鹿砦、地堡,最后炸開永鎮門,后續部隊隨即攻入城門。預備隊十三縱從城西南永綏門突破,乘勝追擊,攻占外城西南最堅固的建筑群——紅十字會。至23日,除個別據點外,解放軍攻占了濟南外城。</p><p class="ql-block"> 此時的攻城部隊已不眠不休連續作戰六七天,指戰員們極度疲憊,有想休整一下的念頭。這時許世友司令員說:“我們難敵人也難,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后。”全體指戰員決心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發揚我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進攻濟南內城。</p><p class="ql-block"> 濟南內城城墻高大厚實,城墻下碉堡密布,城墻上射孔數層,城墻內還隱蔽著預備隊;護城河河寬水深,要想攻破如此堅固的堡壘絕非易事。23日晚,九縱和十三縱對內城發起猛烈攻擊,東西兩面打開了兩個缺口,但都被彪悍的守軍反擊奪回。突進內城的十三縱兩個連隊被敵軍壓制在少數房屋內,展開激烈巷戰;經多次肉搏后,我軍大部傷亡。空投進入濟南內城的王耀武精銳74師的一千多人,死不投降,拼命防守反擊,打的特別頑強,使我軍突擊部隊全線受挫。24日凌晨,我爸爸所屬的九縱73團經過多次攻擊,終于攻占濟南城東南角。十三縱第109團也與入城的兩個連里應外合,于拂曉攻上城頭。后續部隊跟隨突破口入城,投入縱深戰斗。經過八晝夜的激戰,華東野戰軍終于在9月24日17時全殲內城守軍,紅旗插到了濟南城,濟南回到人民手中。王耀武也在便裝出逃的路上被俘。</p><p class="ql-block"> 濟南戰役進行了八天八夜,這八天八夜打的異常慘烈。九縱73團進攻內城的突擊排戰士,全是和敵人拚刺刀犧牲的。收斂時二十多人遺體上都是刺刀傷沒有子彈傷。還有許多沖鋒在前的戰士,被敵人投擲的毒氣彈毒殺,一個個一片片倒下。許世友司令員心疼他被毒氣奪走生命的士兵,拒不接受特赦后的王耀武一次次拜訪,就是不原諒王耀武的負隅頑抗,使戰場上的士兵傷亡太多。</p> <p class="ql-block"> 在濟南戰役中,攻城部隊實際傷亡兩萬六千多人。其中九縱近一萬人,尤以第25師傷亡最大,第73團(濟南第一團)僅剩3個連。我爸爸連隊的戰友張長永、李冬松、文書高明信確認犧牲。十三縱近六千人,該縱第37師傷亡最大,第109團(濟南第二團)建制幾乎全被打亂。</p> <p class="ql-block"> 濟南戰役在我國的解放戰爭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是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階段的首個戰役。濟南的解放,開創了我軍奪取敵堅固設防大城市的先例;在殲滅敵重兵集團方面,取得了以軍事打擊為主和爭取敵人起義或投降相結合的經驗;為發起淮海戰役做好了準備,也為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提供了寶貴的經驗。</p><p class="ql-block">“正如經毛澤東主席修改的新華社社論《慶祝濟南解放》中說:攻克濟南‘證明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攻擊能力,已經是國民黨軍隊無法抵御的了,任何一個國民黨城市都無法抵御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了’。”</p><p class="ql-block"> 濟南戰役后,在內城東門外的四里山安葬了犧牲的一千多名烈士,修建了烈士陵園。1956年許世友陪同毛主席參觀了四里山,毛主席說:“這里安葬著革命烈士,應該叫英雄山!”并題字“革命烈士紀念塔”。后來濟南市政府又修建了濟南戰役紀念館。使泉城濟南又有了一個紅色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 爸爸總愛說“我是替戰友們活著。”是的,革命先烈活在祖國人民心中!他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父母的兒子,是妻子的丈夫,也有稚兒的父親,他們的血脈流淌在一代一代年輕人身上,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奮發圖強,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會忘記,為新中國獻出生命和鮮血的英雄們 永垂不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金溪县|
南漳县|
扶风县|
沂源县|
富顺县|
哈巴河县|
从化市|
板桥市|
眉山市|
闽侯县|
交城县|
凤城市|
墨竹工卡县|
南陵县|
三穗县|
班玛县|
安新县|
如东县|
呈贡县|
馆陶县|
大渡口区|
赣榆县|
高唐县|
互助|
丰城市|
兴宁市|
宜兰县|
宁安市|
弥渡县|
成安县|
潼关县|
阜新|
云龙县|
肥乡县|
澄江县|
桐乡市|
江门市|
湖南省|
淮南市|
楚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