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難忘的二中歲月(二)

芳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難忘的二中歲月(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創 劉維新 百年學府 2023-05-23 07:00 發表于廣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難忘的二中歲月(二)</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高13班 劉維新</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片</p><p class="ql-block">作者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對于中國的文化革命是這樣定性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我在二中的高中歲月,很大部分時間就是在這個“文革”中度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我入讀二中的1962年,學校的高考打了“白板”,也就是大學升學率為零。這給全體師生心靈深處以極大的沖擊和震憾!于是全校上下,知恥而后勇,臥薪嘗膽,埋頭苦干,狠抓教學,使高中升大學的比率一年比一年好,到65年,高考升學率已接近80%。那是在當時大學普及率還相當低的時期,能達到這樣的比率已是相當不錯的了。而學校對即將畢業的66屆更加看好。你說,這對66屆畢業的學生們是怎樣的一個誘人的前景啊!而對67、68屆的示范和激勵作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是,接下來的形勢發展卻完全讓人始料未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6年的6月,二中全校師生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進行著緊張而有序的總復習;而66屆的大哥大姐們則是早已進入了最后的“100米沖刺”,準備收獲又一個8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6月13日,白天按表上完了一天的課程,晚上開始上晚自習之前,有人從雙峰縣城帶回來一個驚人的消息:縣城早在6月11日就開始了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我們應該立即行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于是,緊張的學習在這一刻被徹底地按下了停止鍵!從6月13日的第一個不眠之夜開始,大字報,大辯論,大揪斗,大串聯等等大動蕩,代替了校園往日的寧靜和刻苦的學習。我們進入了一個非常沖動,完全陌生,以造反為一切的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為其中的一員,我被洪流裹卷,身不由己地在極速向前。腦子卻懵了:昨天,神經還繃得緊緊的在準備期末考試,今天突然全部松馳下來,復習不要搞了,什么書都不要看了,只是跟著狂熱地“造反”!是解脫?是如愿?好象都不是。曾經每天步行三十幾里讀通學,就為了今天的造反?我百思不得其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斗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紅衛兵組織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運動在一步步地推向深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先是揪斗學校的“當權派”,連同老師也被當作“臭老九”批斗。然后運動逐步升級,矛頭指向縣、地、省,直至中央的各級“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一場又一場的批判會,一次又一次的示威游行。大字報、大標語貼滿了校園的每個角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個月后,造反派們自發地開始了走向全國各地的串聯。串聯的目的說是為文革造勢,互相學習,聯合起來造反。于是走長沙,串武漢,去往全國各個革命圣地和文化革命搞得最火熱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時的紅衛兵串聯,有兩種行進方法。一種是步行:一隊隊紅衛兵,背著背包,舉著紅旗,行進在公路上,每天幾十里,向著他們自己選定的目的地前進;一種是乘車,那時所有班次的客運火車,都向串聯的紅衛兵免費開放。沿途設有紅衛兵接待站,串聯的紅衛兵每到一個站,只需出示自己那個紅衛兵組織開具的介紹信,就有人免費安排串聯學生的吃、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往北京的串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6年9月20日左右,由學校紅衛兵總部,組織當時在校的高、初中紅衛兵師生(只限貧下中農子弟)去北京串聯,學習取經。火車免費,住宿、伙食一路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免費提供,說是“為毛主席的客人”服務。但火車上的擁擠卻是沒法形容的:過道中、餐桌上、行李架上、座位底下、衛生間、火車頂上的隔層里,所有能塞人的地方一律塞得水泄不通,人擠人擠得人透不過氣來。我們實在被擠得太受不了了,只得在武漢下車,停留兩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武漢“串聯”過哪些學校,我早已記不得了,但游覽武漢長江大橋的美好記憶,卻永駐腦海。那天晚上,我們幾個同學,相邀去游玩我們曾在書本上多次讀到過的,當時中國引以為傲的跨江大橋,給我這個第一次出遠門的鄉里伢子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站在公路橋上,眺望三鎮,那夜景,美得讓你無以言表。長江兩岸的萬家燈火,倒映在水面上,五光十色,隨著微波輕輕蕩漾,十分的迷人。江面上被燈火點綴的船只,猶如飄蕩在江面上的星星,與天上的星星合為一體,水天一色,在茫茫夜色中,整個畫面讓人仿如置身童話世界,流連忘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北京后,我們被安排在了北京市北海中學的一間教室里住下來。九月的天,每人一床毯子,蓋、墊就都對付了。吃的全是北方烙餅,聽說也都是從北京以外的各個地方調運來的。每人每歺2個,中午沒打算回來的就將中歺帶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說是串聯,其實是在北京各處游玩。天安門廣場,故宮,軍事博物館,歷史博物館,頤和園,北京動物園等等,各選所喜。我們有的同學,出去游玩得迷路了,到晚上十二點還找不到北海中學住地,最后只好請警察幫忙才解決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來計劃過完國慶,等待毛主席天安門城樓接見后再回來,但很多同學實在不習慣那種生活,我們就于國慶前夕回到了二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下來的運動,除了斗走資派,就是兩派斗爭了。當時二中的兩派搞得很厲害,各班的紅衛兵組織最后都分成兩大派,一個“湘派”,一個“灣派”,兩派勢不兩立,斗得不可開交,都認為自己是代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革命派”,對方則是“保皇派”。也有一些同學,有時來,有時去;還有一些同學很少來校,索性在家掙工分,名為“逍遙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樣一直持續到68年秋季我們正常應該畢業的時候,66、67屆接到了畢業通知后先后返鄉,68屆則被留下來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復課鬧革命”,至69年元月才離校。</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圖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時的中國,已經積存有三屆初中、高中、中專和大學的學生。為了安置這批巨量的待業青年,上面發出了“上山下鄉”和回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號召,將這批人基本上都推向了容量有很大伸縮性的農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就是我在二中高中階段的大概經歷。對于不了解這段歷史的年輕校友們,根本無法想象當年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這一切,甚至會懷疑這是不是在“編故事”。其實不,這是歷史的真實。通過這一個個普通學生所經歷的一個個很不普通的事件,匯映出我們所經歷的那段史無前例的歲月是如何的“史無前例”。我今將之曬出,意在為同輩人重拾記憶,向非同輩人述說所謂“老三屆”不堪回首的那段“二中歲月”,祈愿歷史不再重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閱讀 28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難忘的二中歲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什么是“老三屆”?老三屆是指中國文化大革命爆發時,正在學校學習的1966屆、1967屆、1968屆三屆高中學生。他(她)們在身體成長的時候,經歷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的“苦日子”;學習的時候,經歷了高中階段的文化大革命;就業的時候,又被“上山下鄉”和回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歷史給予了這一代人苦難的磨礪,也淬煉出了有作為有歷史擔當的老三屆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面就從“我”的視角來聊聊雙峰二中的老三屆在文化大革命中是怎樣度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我們進入二中的1962年,那年的高考,二中打了“白板”,也就是大學升學率為零。這給了二中的全體師生心的深處以極大的震憾!于是臥薪嘗膽,鳳凰涅槃,狠抓教學,使升學率一年比一年好,到65年,高考升學率已接近80%!那是在當時大學普及率還相當低的時候,而學校對即將畢業的66屆更加看好!你說,這是怎么樣的一個誘人的前景啊!對67、68屆的示范和激勵作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是,接下來的形勢發展卻完全讓人始料未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6年的6月,二中全校師生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進行著緊張的期末總復習;而66屆的大哥大姐們則是早已進入了最后的100米沖刺狀況,準備收獲又一個8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3日,白天按表上完了一天的課程,晚上開始上晚自習之前,有人從雙峰縣城帶回來一個驚人的消息:縣城早在6月11日就開始了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我們應該立即行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從此,讀書被徹底地按下了停止鍵!從6月13日的第一個不眠之夜開始,大字報,大辯論,大揪斗,大串聯等等大動蕩,代替了校園往日的寧靜和刻苦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為其中的一員,我被洪流裹卷,身不由己地在極速向前,腦子卻懵了:昨天神經還繃得緊緊的在準備期末考試,今天突然全部松馳下來,復習不要搞了,什么書都不要看了,只需跟著狂熱地“造反”!是解脫?是如愿?好象都不是。曾經每天步行三十幾里來求學就為了今天的造反?我百思不得其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斗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紅衛兵組織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運動在一步步地推向深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先是揪斗學校的“當權派”,連同老師也被當作“臭老九”批斗;然后逐步升級,矛頭指向縣、地、省,直至中央的各級“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一場又一場的批判會,一次又一次的示威游行,大字報、大標語貼滿了校園差不多所有角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個月后,造反派們自發地開始了走向全國各地的串聯。串聯的目的說是造聲勢,互相學習,聯合起來造反。走長沙,串武漢,去往全國各個革命圣地,如井岡山,延安,韶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時的紅衛兵串聯,有兩種行進方法,一種是步行:一隊隊紅衛兵,背著背包,舉著紅旗,行進在公路上,每天幾十里,向著他(她)們自己選定的目的地前進;一種是乘車,所有班次的客運火車,都向串聯的紅衛兵免費開放。沿途設有紅衛兵接待站,串聯的紅衛兵每到一個站,只需出示自己那個紅衛兵組織開具的介紹信,就有人免費安排串聯學生的吃、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往北京的串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66年9月20日左右,由學校紅衛兵總部組織全校紅衛兵師生(只限貧下中農子弟)去北京串聯,學習取經。車費、住宿、伙食一路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免費提供,說是“為毛主席的客人”服務。但火車上的擠卻是沒法形容的:過道中、餐桌上、行李架上、座位底下、衛生間,火車頂上的隔層里,所有能塞人的地方一律水泄不通,人擠人擠得人透不過氣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北京后,我們被安排在了北京市北海中學的一間教室里住下來。九月的天,每人一床毯子,蓋、墊就都對付了。吃的全是北方烙餅,聽說也都是從北京以外的各個地方調運來的。每人每歺2個,中午沒打算回來的就將中歺帶上。我們有的同學早晨出去迷路了,晚上十二點還找不著北海中學住地,最后只好找警察幫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說是串聯,其實是在北京各處游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來計劃過完國慶,等待毛主席天安門城樓接見后再回來,但很多同學實在不習慣那種生活,我們就于國慶前夕回到了二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下來的運動,除了斗走資派,就是兩派斗爭了。當時二中的兩派搞得很厲害,各班的紅衛兵組織最后分成兩大派,一個“湘派”,一個“灣派”,兩派勢不兩立,斗得不可開交,都認為自己是代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革命派,對方則是保皇派。也有一些同學,有時來,有時去;還有一些同學很少來校,索性在家掙工分,名為“逍遙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樣一直持續到68年秋季我們正常應該畢業的時候,66、67屆接到了畢業的通知,而68屆則被留下來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復課鬧革命”,至69年元月才離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時的中國,已經積存有三屆初、高中的學生。為了安置這批巨量的待業青年,上面發出了“上山下鄉”和回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號召,將這批人基本上都推向了容量有很大伸縮性的農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就是老三屆,特別是我們68屆在二中高中階段的大概經歷。對于不了解這段歷史的年輕校友們,根本無法想象當年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這一切,甚至會懷疑我這是在編故事。其實不,這是歷史的真實。通過這一個個普通學生所經歷的一個個很不普通的畫面,匯映出我們所經歷的那段史無前例的歲月是如何的史無前例,令人難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G13 劉維新 于貴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 .04. 0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施甸县| 泸西县| 高阳县| 黄石市| 富锦市| 邛崃市| 元江| 泸西县| 洛南县| 塔河县| 荥阳市| 金沙县| 阿克苏市| 雷波县| 柯坪县| 抚宁县| 锦州市| 句容市| 永春县| 常德市| 炎陵县| 花垣县| 莱芜市| 定南县| 含山县| 宝山区| 晋江市| 伊宁县| 白朗县| 三亚市| 临颍县| 兰考县| 扎鲁特旗| 兴安盟| 碌曲县| 罗江县| 方城县| 平谷区| 隆回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