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3日至5日驅車尋訪山西八路軍129師作戰遺址,祭拜瞻仰抗日犧牲英烈,銘記歷史,弘揚民族抗戰精神。</p><p class="ql-block">尋訪了:</p><p class="ql-block">蟠龍鎮抗日軍政大學舊址(武鄉)</p><p class="ql-block">關家垴戰斗遺址(武鄉)</p><p class="ql-block">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武鄉)</p><p class="ql-block">磚壁村八路軍總部舊址(武鄉)</p><p class="ql-block">長樂村戰斗烈士陵園(武鄉)</p><p class="ql-block">響堂鋪戰斗(涉縣)</p><p class="ql-block">神頭嶺伏擊戰(黎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涉縣國道上的紅色標志物</p> <p class="ql-block">縣道鄉道的路都很好走,行進在太行山深谷綠林之中。</p> <p class="ql-block">涉縣媽蝗宮,當地叫吊廟。山腰上的懸空寺寺廟,聽說規模比不上山西渾源的恒山懸空寺。</p> <p class="ql-block">山西武鄉蟠龍鎮,抗日軍政大學舊址路標。</p> <p class="ql-block">蟠龍鎮。抗戰時期,日軍建了4個炮樓子,老百姓都跑到了山上居住。</p> <p class="ql-block">抗日軍政大學舊址,院落不很大,現村民居住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史</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干部的學校。 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p><p class="ql-block"> 1939年8月進駐山西武鄉蟠龍鎮辦學,學員達一萬多,分布周邊村建分校分開學習。十六個月后于1940年11月4日抗大總校進駐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漿水,校部就設在前南峪村,抗大在邢臺前南峪辦學為兩年半,于1943年春返回陜北緩德。</p><p class="ql-block"> 1943年起,校長徐向前,兼任中央處理委員會主任、抗大總學習委員會書記。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p><p class="ql-block"> 1936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陜甘革命根據地瓦窯堡成立,簡稱“紅大”,毛澤東任教育委員會主任兼政治委員,林彪任校長。</p><p class="ql-block"> 1937年1月19日,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并隨中共中央機關遷至延安,同時將駐甘肅慶陽地區的紅大第三科改為附設步兵學校。毛澤東為“抗大”制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并多次到校作報告和講課。他的哲學著作《實踐論》《矛盾論》就是在抗大的演講。林彪、徐向前先后任校長和代校長,李井泉任政治委員,劉伯承、羅瑞卿、滕代遠、何長工、彭紹輝先后任副校長,羅瑞卿、劉亞樓、許光達、何長工先后任教育長,傅鐘、莫文驊、張際春、李井泉先后任政治部主任,劉亞樓、許光達、陳伯鈞、王智濤先后任訓練部長,楊立三、楊至成、周文龍先后任校務部長,莫文驊、胡耀邦、徐文烈先后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抗大學員以從部隊抽調干部為主,并招收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的愛國青年。全校學員最多時達1萬余人,其中女學員1000余人。學習內容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革命戰爭和戰略問題、抗日游擊戰爭和軍事常識等,還有國內外形勢教育及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教育。采取啟發式、研究式和實驗式教學方法,軍事、政治、文化并重,特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員邊學習,邊戰斗,邊生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國抗日軍政大學舊址,在蟠龍鎮辦學約15個月,10000余人分散到蟠龍鎮周邊村分布上課學習。邊打仗邊學。1939年春遷到邢臺縣前南峪為期二年半,后返回延安。之后又遷到東北、山東等地建了一些分校。</p> <p class="ql-block">關家垴村</p> <p class="ql-block">從關家垴新村沿山路東行就到了老關家垴村</p> <p class="ql-block">關家垴村往上走行不很高就到了山頂平臺,土質層山體。參觀小路邊上很多簡介,介紹了當時彭德懷副司令員指揮129師八路軍攻擊山頂上一些窯洞的400余頑抗的日軍,八路軍付出了重大犧牲才廠拿下日軍據占陣地。</p><p class="ql-block"> 日軍抓300名民工在山頂平臺上修筑網絡形防御戰豪抵抗,一些窯洞內的日軍把窯洞相互連通,洞洞相通相連。八路軍想盡一切辦法攻取打敗了倭寇。</p> <p class="ql-block">山頂日軍炮位</p> <p class="ql-block">身后就是當年日軍據守的窯洞</p><p class="ql-block"> 關家垴戰斗,八路軍1萬對日軍800,其中敵60人被援軍接跑。</p><p class="ql-block"> 1940年八路軍在彭德懷將軍的率領下,向日軍發起進攻,殲滅了大量的敵軍,被稱之為百團大戰,當八路軍進攻的時候,日寇也向根據地發動反撲,岡崎大隊約800人,深入根據地腹地,并且進攻八路軍的兵工廠黃崖洞遭到失敗后撤離到關家垴村土山崗上據守援兵求救接應。并抓當地民夫為日軍挖掘工事。</p><p class="ql-block"> 彭德懷將軍聽聞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將這股驕橫之敵殲滅,八路軍129師共計10000余人參戰,在兵力上八路軍占絕對的優勢。</p><p class="ql-block">? 岡崎大隊本次襲擊的目的,就是襲擊八路軍總部,但是誤打誤撞,到了八路軍的兵工廠附近,被八路軍戰士發現,雙方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岡崎隊長也明白,深入根據腹地是自尋死路,偷襲失敗之后,岡崎下令撤退。如果隨意讓日寇以小股部隊進入我根據地,那么對我根據地日后的建設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重拳出擊,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這對保障我軍的日后根據地建設是非常關鍵的,因此彭德懷命令129師緊急會和,將來犯之敵殲滅。</p><p class="ql-block"> 八路軍從四面合圍,多次與日軍交鋒,主動發動了攻擊。敵人占據著地形的優勢,關家垴是一個土山崗,八路軍是仰攻,地形對日寇有利,八路軍一次次沖鋒,都被日軍壓制。八路軍攻堅不利。岡崎大隊被包圍之后向多田駿求救,他派出多路敵軍增援,如果攻取不卞就可能面對敵人的反包圍腹背受敵,這對八路軍是非常危險的。</p><p class="ql-block"> 進攻多次,都沒有效果,反而傷亡甚大,陳賡看到一批批戰士沖上去,一批批戰士倒下,非常的心痛流淚,與彭德懷爭吵,他請求改變戰術,將岡崎大隊放走,然后尋找機會再全殲這股敵人。又進攻了多次,都沒有效果,傷亡非常大,彭德懷還是不允許撤離,務必要就地解決來犯之敵。而劉伯承查閱了關家垴的地形與地勢,決定采取土方作業的辦法,一是近距離打擊敵人,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將土方挖到敵人的前沿陣地,然后在手榴彈的掩護下,發起進攻,沖進窯洞用鍘刀砍,殲滅一定數量的敵人。在山頂上挖洞往日軍窯洞內灌石灰嗆死日本鬼子等辦法消滅了敵人。 此時,敵人的援軍距離關家垴越來越近,因此八路軍被迫選擇撤離戰場。關家垴戰斗殲敵700多人,逃跑60人,而八路軍傷亡2000多人。</p><p class="ql-block"> [邢臺市橋東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窯洞</p> <p class="ql-block">窯洞遺址</p> <p class="ql-block">山頂腑視老關垴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山頂平地原日軍陣地</p> <p class="ql-block">山頂平地原日軍陣地</p> <p class="ql-block">山頂平地原日軍陣地</p> <p class="ql-block">日軍戰壕網絡作戰分布</p> <p class="ql-block">路過時發現柳溝兵工廠舊址,下車參觀,詢問村民說:原來兵工廠很大,部拆除了建了住宅,只剩下大煙囪保留下來了沒拆。</p> <p class="ql-block">原八路軍兵工廠煙囪</p> <p class="ql-block">村脾仿很有藝木性,村外路邊有個烈士紀念亭,該村犧了二十一個八路軍烈士。</p> <p class="ql-block">村紀念亭在路邊,銘記英烈。</p> <p class="ql-block">介紹</p> <p class="ql-block">該村抗日英烈名單,約21人。</p> <p class="ql-block">紅色旅游專線很多抗日紅色圣地村落</p> <p class="ql-block">驅車又來到下一站_王家峪</p> <p class="ql-block">到達了王家峪</p> <p class="ql-block">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p><p class="ql-block"> 王家峪位于武鄉縣城東四十公里的丘陵山區,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左權副總參謀長和北方局書記楊尚昆、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陸定一,總供給部長楊立三,以及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長期生活、戰斗,領導和指揮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游擊戰爭和政治斗爭。因此,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王家峪村委會社區服務中心</p> <p class="ql-block">八路軍總部磚壁舊址(轉自網絡視頻)</p><p class="ql-block">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磚壁村,位于距縣城五十公里的東部山區。這里,南、西、北三面臨崖,僅有一條峽谷小道可接通內外;東面靠山,經兩道天然壕溝,可進入崇山峻嶺之中,真乃一塊天然的戰略要地。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和左權副總參謀長等八路軍領導人曾在這里生活、戰斗,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磚壁村。日本侵華剛開始,延安派八路軍東渡黃河前線抗日,八路軍總部遷移到這個村。該村海撥高缺水,只有夏天下雨才能解決飲水,因此,總部又近到西不遠的王家峪村,等夏季有雨時八路軍又從王家峪遷回到磚壁村,兩次住了共3年。</p><p class="ql-block"> 八路軍總部朱德、彭德懷指揮了百團大戰,關家垴攻擊日軍戰斗、長樂殲村滅戰、響堂鋪伏擊戰、神頭嶺設伏戰等等1.2萬的大規模對日軍作戰。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抗日堅決徹底干凈,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拯救民族反抗日本的戰爭,…:</p><p class="ql-block"> 該村與距離不遠的王家峪為八路軍總部一體,當年在這兩個村來回搬遷,因為水源。</p> <p class="ql-block">長樂村戰斗紀念碑。1938年4月春,日軍從長治、榆社、邯鄲、武鄉、邢臺等據點抽調三萬日軍,分九路對根據地圍攻,企圖一網打盡消滅八路軍129師。接照八路軍總部命令,由徐向前前線指揮對日作戰,殲滅日軍四千余人,徹底粉碎了敵人的妄想和狂妄。,長樂一帶的勝利鼓舞了民族抗戰之決心,減輕了對國民黨的進攻壓力,增強了全民抗戰之意志,…。</p> <p class="ql-block">碑文,戰斗經過介紹。所以抗日紀念碑場所,每年清明節會有一些愛國同胞從很遠的地方來英烈祭拜瞻園獻花。</p> <p class="ql-block">導向牌_八路軍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武鄉八路軍129師犧牲烈士陵園。當年是長系村村民們收尸犧牲的烈士,并修了八路軍烈士紀念碎,入土埋了墳瑩。</p> <p class="ql-block">清明節,武鄉政府四大班子獻的花藍、鮮花。</p> <p class="ql-block">這里安放著長樂村戰斗,及周邊犧牲的八路軍烈士墓,約有二千余名。</p> <p class="ql-block">這是政府在抗日時期長樂村老百姓為八路軍犧牲的烈士捐錢修建的紀念碑和墳墓。解放后由政府重新逐個修建擴建而成的今天這樣的規模。</p> <p class="ql-block">去往涉縣、黎城抗戰遺址尋訪,按導行前行,進入武鄉至黎城太行旅游專線1號縣級公路。專線上有風景區,海拔高,太行山石巖特征,山峰雄偉,起伏連綿,氣勢恢宏。四月清明林木茂盛、松柏翠綠遍野,白雪鋪蓋。公路上不斷有些護林站護林員檢查登記和巡邏。這是我見過的最好最漂亮的風景線路旅行專線,總長約有四五十里。</p> <p class="ql-block">出了黎城太行1號旅游專線后進高速到涉縣響堂鋪村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響堂鋪紀念碑,一九八一年建。</p><p class="ql-block"> 1938年初,又是由徐向前指揮對日軍展開伏擊戰。在響堂鋪村以東以西30里的區域內發生慘烈的激戰。八路軍雖武器簡陋,但作戰勇敢頑強與日軍肉搏,經激戰殲滅日軍四百余人,炸毀汽車180輛,大獲全勝,再一次鼓舞了全民抗戰的決心,再次打擊了曰本帝國是不可戰勝的神話。</p> <p class="ql-block">作戰路線示意圖介紹。</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文</p> <p class="ql-block">黎城神頭村</p><p class="ql-block"> 這次戰役是由八路軍總部批準,由陳庚386旅幾個團參戰的一次戰斗勝利。 938年,八路軍誘惑黎城的日軍來到神頭村外的山路上,陳庚率八路軍潛伏在過去閻錫山挖的很多軍用洞里,日軍麻痹全部進入伏擊圈后,八路軍猛烈開火,頑強死殺血刃格斗,砸、捅、咬、抱、刺、手榴彈,同歸于盡,…。經激戰:殲滅日軍1500人,獲得重大勝利,震動了日本東京各大報紙。</p> <p class="ql-block">烈士公墓</p> <p class="ql-block">很多神頭嶺戰役犧牲的八路軍烈士墓群,英烈名垂千秋I</p> <p class="ql-block">慘案經過。日本人如報復,每次打了敗仗就惱兇成怒朝手無寸鐵無辜的老百姓出氣,像野獸宰殺中國人,活活燒死,奸殺等變態的殘忍手段。戰場上打不過中國軍隊時就放毒氣,日本就是一個心胸狹窄、奸詐、狡猾的民族倭人。</p> <p class="ql-block">神頭嶺戰斗經過介紹</p> <p class="ql-block">八路軍無名公墓</p> <p class="ql-block">神頭村東山上的神頭嶺。當年這一帶發生過抗日的戰斗,小山道就是日軍遭伏擊的地方。山道上林草叢中不斷有八路軍戰士雕像出現,猛然嚇我一跳,呵呵→_→。</p> <p class="ql-block">l神頭嶺,戰場舊址</p> <p class="ql-block">八路軍雕像</p> <p class="ql-block">事后得知:這就是當牢八路軍129師陳庚386伏擊曰冠的山路舊址地段。說明:視頻中講的慘案是不對的,慘案發生在村內和村東南,而不是村東北。</p> <p class="ql-block">伏擊日軍地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望江县|
伊春市|
精河县|
太谷县|
库尔勒市|
绍兴市|
旬阳县|
应用必备|
额敏县|
马龙县|
彰化县|
姚安县|
盐亭县|
东城区|
互助|
基隆市|
西和县|
青河县|
井研县|
四会市|
沛县|
太仆寺旗|
安庆市|
穆棱市|
普兰县|
甘洛县|
荆州市|
浙江省|
密云县|
名山县|
阳新县|
台安县|
吴忠市|
清丰县|
黎城县|
隆德县|
凤阳县|
织金县|
望江县|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