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節,亦稱踏青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有清潔明亮之意。它不僅是人們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美妙時節,也是一個中華民族祭祀祖先、弘揚孝道、緬懷革命先烈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傳統節日,加深對清明節的了解,2023年4月3日—4日,鄒城市興隆小學附屬幼兒園開展清明節—“憶民俗 寄哀思”主題教育活動。</b></p> 清明節起源 <p class="ql-block"><b>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b></p><p class="ql-block"><b> 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b></p> 清明節習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明祭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按照傳統習俗,人們會在清明節或祭祀的節日前后為親人上墳祭掃,并通過放鞭炮、燒紙錢等舊習俗表達懷念之情,但這一方式具有噪聲擾民、污染環境、樹木減少、還帶來火災隱患、紙灰清理麻煩等不利因素。在當下,提倡文明祭祀。用健康環保的方式,對親人或者先人的祭祀追憶,包括獻花、植樹、朗誦、折紙船、網上祭奠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緬懷革命先烈</b></p> <p class="ql-block"><b> 梨花微雨,燕過清明;緬懷先烈,祭奠英靈!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英勇戰斗,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我們要向先烈致敬!向先烈學習!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踏青</b></p> <p class="ql-block"><b> 踏青,是指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習俗由來已久。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后世影響深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插柳</b></p> <p class="ql-block"><b> 插柳是一種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b></p><p class="ql-block"><b> 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放風箏</b></p> <p class="ql-block"><b> 放風箏是民間傳統游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于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后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于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吃青團</b></p> <p class="ql-block"><b> 青團是江南人家在清明節吃的一道傳統點心,據考證青團之稱大約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逢清明幾乎都要蒸青團,古時候人們做青團主要用作祭祀,雖然青團流傳千百年,外形一直沒有變化,但它作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時令性很強的小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拔河</b></p> <p class="ql-block"><b>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據說它發明于春秋后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后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蕩秋千</b></p> <p class="ql-block"><b>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之一。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b></p> 清明節古詩詞 主題教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各班教師用ppt課件、視頻等形式讓幼兒了解清明節的文化和習俗。講述英烈事跡和清廉家風故事,學會感恩與敬畏。</b></p> 畫清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手中的畫筆,畫出清明時節對逝去親人、革命先烈的哀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節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文化和習俗,講述英烈事跡和清廉家風故事,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進一步加深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對已逝親人的思念之情。</b></p> <p class="ql-block"><b>親愛的家長:</b></p><p class="ql-block"><b> 您好!</b></p><p class="ql-block"><b> 我們即將迎來了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首先衷心感謝您一如既往對我園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b></p><p class="ql-block"><b> 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有意義的假期,現將放假時間安排及注意事項通知如下,敬請家長配合,做好孩子的監護、教育工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明節假期安排:</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4月5日(星期三)放假。</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4月6日(星期四)正常入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明假期安全小提示</b></p><p class="ql-block"><b> 1.做好幼兒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b></p><p class="ql-block"><b> 清明假期正值春天,是各種春季傳染病高發季節,節日期間家長們做好各種疾病預防工作。引導孩子們注意個人衛生,積極鍛煉身體,確保身體健康。</b></p><p class="ql-block"><b>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b></p><p class="ql-block"><b> 教育孩子注意飲食衛生安全,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不暴飲暴食,少吃生冷食品,不要、不吃、不喝陌生人給的東西。同時要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食物中毒,不吃路邊無證經營攤販的食物。</b></p><p class="ql-block"><b> 3.加強假期外出安全教育。</b></p><p class="ql-block"><b> 孩子應時刻在家長的視線與監管范圍內,不把孩子單獨留室里、車內,不讓孩子在無成年人陪同情況下外出活動。</b></p><p class="ql-block"><b> 帶孩子外出時,切記"珍愛生命,安全第一",文明祭掃,禁止在山上玩火。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時刻關注孩子,教育幼兒外出時一定緊跟家長,以免走失。</b></p><p class="ql-block"><b> 4.注意孩子假期的穿著。</b></p><p class="ql-block"><b> 孩子穿著要注意,乍暖還寒的清明,晝夜溫差大,天氣容易變化,小朋友們出門,要隨時調理穿衣。背部、小肚子和小腳丫要注意保暖,頭部和心胸要注意散熱。</b></p><p class="ql-block"><b> 5.科學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b></p><p class="ql-block"><b> 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時候,注意動靜交替。控制幼兒看電視、玩手機或其它電子設備的時間,保證幼兒充足睡眠,鞏固良好的生活習慣。</b></p><p class="ql-block"><b> 6.親子陪伴很重要。</b></p><p class="ql-block"><b> 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開展親子活動,如睡前閱讀、親子手工、親子游戲等;鼓勵孩子在家中參與家務勞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意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祝愿各位家長度過一個平安、健康的清明假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編輯:趙蘇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初審:趙蘇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終審:李愛新</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天峨县|
汾阳市|
晋州市|
西青区|
沧源|
改则县|
修文县|
西峡县|
溆浦县|
洮南市|
北宁市|
怀来县|
华阴市|
信宜市|
高青县|
五原县|
库车县|
弥渡县|
西华县|
冀州市|
成都市|
敖汉旗|
湖南省|
辉南县|
望谟县|
安庆市|
正宁县|
长岛县|
福贡县|
平阳县|
彰化市|
莆田市|
温宿县|
兴安盟|
遂平县|
西安市|
木兰县|
应城市|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