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清明節放假時間</p> <p class="ql-block">清明節放假時間:2023年4月5日(星期三)共1天。4月6日(星期四)正常返校上課</p> <p class="ql-block">二、清明習俗</p> <p class="ql-block">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 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的農諺。</p> <p class="ql-block">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p> <p class="ql-block">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p> <p class="ql-block">1.掃墓祭祖。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p> <p class="ql-block">2.踏青。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后世影響深遠。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3.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p> <p class="ql-block">4.放風箏。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后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p> <p class="ql-block">5.蕩秋千。秋千最早叫”千秋”,相傳秋千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后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游戲。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后發展成于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p> <p class="ql-block">三、假期溫馨提示</p> <p class="ql-block">為了秉承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確保學生假期安全,請家長務必承擔起監護人的責任,和學校一起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1. 預防甲流。相關數據顯示,近期我市以甲流為主的流行性感冒病例持續性增高,部分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生流感聚集性疫情。4月仍處于流感高發季節,需要持續加強流感健康監測和防控處置工作。充分認識放假期間自我防護的重要性,重視自身和孩子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堅持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切實做好個人防護。</p> <p class="ql-block">2. 文明祭掃,過綠色清明。樹立科學意識,文明祭拜,營造綠色、環保、安全、文明的社會氛圍和環境。</p> <p class="ql-block">3. 重視交通安全。清明放假期間人多、車多,出行要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注意來往車輛,走路要靠右行,不要乘坐“三無”車輛。</p> <p class="ql-block">4. 傳染病預防。春季是流行性傳染病的高發期,請家長多予以關注,特別是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等。</p> <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長朋友,安全你我他,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文明祭祖的實際行動,共同打造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節!</p> <p class="ql-block">再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園工作的支持,新晨幼兒園衷心地祝愿大家:安全常伴,快樂同行,幸福相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西平县|
安平县|
古浪县|
卢龙县|
聂荣县|
得荣县|
涞源县|
南陵县|
西乌|
彝良县|
汉川市|
弥渡县|
舟山市|
府谷县|
孙吴县|
慈溪市|
沁阳市|
凯里市|
温宿县|
扎鲁特旗|
黄梅县|
若羌县|
延吉市|
临武县|
全南县|
团风县|
宜阳县|
炎陵县|
桃源县|
莲花县|
高青县|
舒兰市|
巴林右旗|
新乡县|
岫岩|
富源县|
卢氏县|
丰县|
彰武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