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所說的青嵐山,并不是什么名山,它只是我老家屋后的一個小山坡,小到周邊老百姓都沒多少人知道。而在我的心目中,它是十分寬廣而雄偉!</p><p class="ql-block">青嵐山曾經(jīng)只是一個荒山,山腳有波光粼粼的野鵝湖,山后有深不可測的冇底巖等多個天然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上亂石遍野,雜草叢生。我讀小學的時候,部分村民開始上山開荒,用于種植各種農(nóng)作物,爺爺就是那個帶頭開荒的人。</p> <p class="ql-block">風雨中的青嵐山,是另一種風景</p> <p class="ql-block">爺爺生于1921年,解放后,曾在神風鄉(xiāng)(今何公殿一帶)擔任過鄉(xiāng)主席,那時候階級斗爭非常殘酷,爺爺不忍心參與,擔任3年鄉(xiāng)主席后,自己主動辭職,回家繼續(xù)當農(nóng)民,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一家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記憶中,爺爺為人剛正不阿,性格特別堅韌,做事不辭辛勞,從沒有聽他叫過累。每次外出勞作,也不愿叫孩子幫忙,自己早出晚歸,挖土挑擔、作田種菜……什么事都干。因為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爺爺年年被縣鄉(xiāng)兩級政府評為勞動模范和先進個人,家里墻壁上貼滿了獎狀,柜子里擺滿了獎品,那都是爺爺這一輩子的驕傲。或許正是這種勤勞、豁達和自足的心態(tài),讓他成為了村里最高壽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俯瞰青嵐山下野鵝湖,水清魚肥</p> <p class="ql-block">我們村人多地少,大家生活不寬裕,爺爺決定上青嵐山開荒。那時候山上的雜草和亂石太多,先把雜草全部割掉,然后把雜草的根清理干凈,把土里的能挖動的石頭挖出來,壘成保坎,分成大塊小塊不同形狀的梯土,挖不動的石頭就順其自然的留下。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都能見到爺爺掄鋤挖土的情景。</p><p class="ql-block">其他村民在爺爺?shù)膸酉乱布尤氲搅碎_荒的隊伍,經(jīng)過村民們一兩年斷斷續(xù)續(xù)的開墾,荒山變成了土地。老百姓在山上種上板栗、揚梅、桃樹、桔樹等果樹的,也有種油菜、麥子、高粱和蔬菜等其它農(nóng)作物。</p> <p class="ql-block">青嵐山的土地,是當年祖輩們一鋤頭一鋤頭挖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每次登臨山頂,眼前都會浮現(xiàn)出爺爺開荒的身影,那山上一塊塊土地,是爺爺一鋤一鋤挖出來的;那一排排石頭保坎,是爺爺親手壘成的,他的生命似乎已和青嵐山融為一體,聳立的山體仿佛就是他倔強偉岸的身軀,山上肥沃的土地就是他廣博的胸懷。</p> <p class="ql-block">青嵐山上的冇底巖,老百姓曾在此洞躲過日軍</p> <p class="ql-block">如今,山上的樹木長得已很高大,各種植物也很茂盛。登上山頂極目四望,處處呈現(xiàn)出蒼翠欲滴,花團錦簇,碩果累累的場景。園林中蜂蝶飛舞,鳥雀齊鳴,到處生機盎然,散發(fā)著泥土氣息,以前那個荒山已變成植被繁茂的新園林。</p><p class="ql-block">是爺爺那一代人造就了青嵐山勃勃生機,是他們賦予了青嵐山新的生命,青嵐山已不是一個平凡的小山坡,它是村里百姓賴以生存的糧倉,更是時代精神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青嵐山上花正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郁南县|
石门县|
龙川县|
乳山市|
鲜城|
达日县|
城步|
张家港市|
阜康市|
镇赉县|
资阳市|
永川市|
巴彦淖尔市|
镇安县|
海晏县|
通榆县|
社旗县|
友谊县|
普格县|
濉溪县|
辽阳县|
固镇县|
滁州市|
方正县|
皮山县|
安阳市|
荔浦县|
惠安县|
临城县|
沾化县|
抚松县|
游戏|
巨鹿县|
金山区|
闵行区|
和田县|
山西省|
滕州市|
亳州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