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琵鷺</p> <p class="ql-block"> 琵鷺(學名:Platalea leucorodia),為6種長腿涉禽的統稱。主要以蝦、蟹、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甲殼類、軟體動物、蛙、蝌蚪、蜥蜴、小魚等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琵鷺為荷蘭的國鳥。</p><p class="ql-block"> 琵鷺是一種候鳥,體長60~95厘米。體長約60~80公分(24~32吋)。頭的一部分或全部裸露。大部分種類的羽毛呈白色,有時帶玫瑰紅色調。</p><p class="ql-block"> 琵鷺常成群活動。偶爾亦見有單只活動的。休息時常在水邊成一字形散開。長時間站立不動,受驚后則飛往他處。性機警畏人,飛翔時兩翅鼓動較快,平均每分鐘鼓動達186次左右。飛翔時常排成稀疏的單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飛行。既能鼓翼飛翔,也能利用熱氣流進行滑翔,而且常常是鼓翼和滑翔結合進行,在一陣鼓翼飛翔之后接著是滑翔。飛行時兩腳伸向后方,頭頸向前伸直。</p><p class="ql-block"> 琵鷺覓食主要在早晨和黃昏,也常在晚上覓食。還結成小群,偶爾也見有單獨覓食的。多在不深于30厘米的水邊淺水處覓食,在海邊常在潮間帶和河入海口處覓食。繁殖季節有時飛到離營巢地10~20公里的地方覓食,甚至有的到離營巢地35~40公里遠的地方去覓食。覓食不是通過眼睛直接捕食可見食物,而是一邊在水邊淺水處行走,一邊將嘴張開,伸入水中左右來回掃動,就像一把半圓形的鐮刀從一邊到另一邊來回割草一樣。嘴通常張開5厘米,嘴尖直接觸到水底,當碰到獵獲物時;即可捉住。有時甚至將嘴放到一邊,拖著嘴迅速奔跑覓食。</p><p class="ql-block"> 琵鷺繁殖期為夏季,在中國的繁殖期一般為5~7月份,喜集群繁殖。通常營巢于葦塘深處的蘆葦叢中或臨水上,成群營巢,巢與巢之間距離很近,一般1~2米,巢一般呈圓筒狀,用樹枝、蘆葦、葦葉等編成,內墊草莖和草葉。每年繁殖1次,每窩產卵3~5枚。卵呈白色,長橢圓形,孵化期21天。雌雄親鳥共孵、共育。28日離巢,35~40日能飛。10月中旬南遷至越冬地。</p><p class="ql-block"> 琵鷺棲息于開闊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岸邊及其淺水處;也棲息于水淹平原、蘆葦沼澤濕地、沿海沼澤、海岸紅樹林、河谷沖積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類生境,很少出現 在河底多石頭的水域和植物茂密的濕地。(拍于黃河濕地保護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原县|
长阳|
天全县|
郑州市|
昭通市|
离岛区|
苏尼特左旗|
冀州市|
平泉县|
漳州市|
舟山市|
怀远县|
宝应县|
务川|
保山市|
乐业县|
余庆县|
广饶县|
武乡县|
乐业县|
高要市|
原平市|
会泽县|
苍山县|
丰宁|
井冈山市|
秦安县|
军事|
辉南县|
岳阳市|
德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肥西县|
沂源县|
桓台县|
辰溪县|
个旧市|
类乌齐县|
河间市|
新民市|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