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官方組團訪美國,當然是要扯橫幅整個樣子來歡迎嘛!)</p> <p class="ql-block"> 到美國去走走看看,估計是好多(不管對美國看法持那種態度或那種觀點者!)人,如有機會,內心都是會喜歡的。我就是這種情況,盡管說從懂事開始,就生活在高呼“打倒美帝國主義!”的芬圍中,思想上也烙下過“近似于在上甘嶺同美國人硬碰硬戰斗過勇士”樣的印記。但是當遇到可以爭取到美帝國去看看的機會,也還是要想方設法去抓住的。事實證明,早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就揪準機會爭取到美國去看了看,直至后來又若干次去游走……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幾十年來旅行閱歷中,最值得我擁有的一段記憶。并且對我人生經歷也是一種少有的激勵!</p><p class="ql-block"> 為啥這樣說呢?因為我首次到美國去看看,那還是改革開放初期“摸著石頭過河”的1992年9月期間的事情了。當年,國家還沒有開放民間到國外游那回事。一次同在省級機關工作的朋友聚會時,聽說“現在省上的官員們都想出國去看看”。“連專門負責經貿外事的省外經辦,也在以商務考察名義,組織官員出國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年我正在金牛區洞子口鄉政府任職,也想出國看看換下腦筋。聽朋友說,當即就拜托朋友幫忙打聽“基層人員可不可以參加?”的信息。隔了幾天朋友回話“可以”。于是我就按組織程序向上級管我的領導匯報并得到批準后,又找朋友疏通報名時,恰好當年省委的秦常委要以考察商務名義到美國去,省外經辦正在物色組團人員。真是“說得好不如來得巧”。朋友幫忙一疏通,我個小小的鄉官,竟然就被允許成為“四川省訪美商務考察團”的團員了。這就是我認為的趣事之一。</p><p class="ql-block"> 趣事之二,辦簽證填寫身份證明時,省外經辦明確告訴不能填寫“共產黨員”和“國家干部”的身份(這不是擺在明面上的造假嗎?雖有疑慮,當然也照辦。),只能以企業經營者的身份出現。并說連省上的官員也不例外。簽證辦好開預備會時,省外辦對參加考察的全體人員宣布:省委對此次赴美考察非常重視,所以由省委常委秦xx任團長帶隊,考察時間半個月。</p><p class="ql-block"> 9月13日,考察團共二十人從雙流機場飛北京轉機到美國的洛杉磯市時,秦團長和秘書、翻譯樣的幾人單獨坐輛車就被人接走了。剩下的十多名團員就由省外經辦隨團翻譯夏女士帶領,到酒店安頓下來休息。第二天開展活動時,接待我們的不是美國經濟界人士,而是旅游公司的華僑工作人員。更為有趣的事,秦團長和幾名隨行人員沒有現身。事實上的團長原來是省外辦的工作人員夏女士。這也應該說是“花樣翻新”的“有趣事”了。</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能到美國考察是件不容易的事。當然在我當年的認知中不僅有趣,更是有點神秘。所以對寶貴時間被“忽悠”了,也是用“阿Q”精神將心情及時調整到“浪漫”狀態,以“息事寧人”不惹禍,回到國內好安身(我相信多數團員都是這種想法)為準則。到了美國并沒有及時安排商務考察。而是先用三天集中“政治學習”,在酒店學相關文件和保密守則以及外交禮儀諸項后,再安排三天聽美國房地產企業推薦房地產項目的銷售講解。如對這樣安排有疑問,還用不著夏女士作解釋,幾個年紀大,派頭足的團員馬上(后來聽夏女士私底下告訴說“他們都是省級相關部門的領導,也是以企業名義辦的簽證。”)不請自顧地站起來強調“我們這樣的考察團要有政治紀律。考察期間全體成員必須集體行動,不準任何人單獨離開酒店。要防止敵對勢力的攻心活動。”聽了這些話,對于我們這些曾經歷過幾十年“階級斗爭”風險的人來說,誰還敢把“有趣的事當成無趣來理解”啊!所以我還是認為“這是花樣翻新的”有趣事。</p> <p class="ql-block">(異國他鄉整“政治學習”,圖新鮮也要留影紀念……)</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安排商務考察。參加了也覺得“有趣”。因為考察是在當地房地產銷售人員帶領下,看的是幾個開發樓盤,考察團好似購房團;其次是在旅游公司導游帶領下,參觀了幾家沒有任何生產跡象的辦公場所。我們又好似像來接受應聘的打工仔……</p> <p class="ql-block">(這是考察房產項目時留的影。)</p> <p class="ql-block">(美國人聚精會神辦公,我就借地裝個樣子留影!)</p> <p class="ql-block"> 看了企業,就叫去看美國政府機構和社會團體的運行狀態,體驗一下“曾經的敵人,現在的朋友”們是如何開展管理相關事務的。又是在導游帶領下,圍著幾棟樓的外面走了走。導游就分別指著不同建筑介紹說“這是加州的議會大廈”“這是州政府的辦公樓”“這是議員設在社區的辦公點”。……有趣的是,走了看了,別人“內鑲仔”究竟咋格長起的,啥也不知道,簡直是一頭霧水。啥子事都沒有搞清楚,只是影影約約覺得“別人家已經是使用電腦辦公了。跟我們仍然停留在手抄筆算區別大。但究竟區別有好大,同樣搞不懂。反正覺得好些地方,都不是我原來聽說的,或者由于聽說后去想像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在參觀設在社區的“美加州議員聯系點”時,跟美國的議員合個影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在政府大樓外巡邏的警察雖說黑,但樣子還帥氣。同其合個影,表示我對“靜物”和“動物”都感興趣!)</p> <p class="ql-block"> 天遠地遠的跑到美國坐下學習六天后,走走看看所謂的商務考察也告一段落。剩下的時間,才是參加考察多數人內心盼望的看景觀,解實情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美國具體現狀的活動。是啊!耍要耍得安逸。看要看得有價值。在耍的過程中去領悟此趟考察收獲了如何有價值的啟迪……這當然是有趣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是的,首先耍好萊塢環球影視城也是非常有趣的事。試想當年中國旅游業還沒有起步,而美國以好萊塢電影制作為代表的高科技旅游基地已光輝閃耀了好多年。讓我們這些當年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銀輝魔幻、影視大全的“土胞仔”們,真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眼睛都不夠用了,整得有一欏一楞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幫人也激情四射,竟然敢坐“香膠”翻滾船……雖嚇得掉魂,確也體驗了個當年國內見都沒見到過的“洋盤”!)</p> <p class="ql-block">(以下的打捆照片,都是當年分別在“迪士尼”“好萊塢”“海洋公園”等處游玩的紀念。)</p> <p class="ql-block"> 耍了好萊塢,又去觀賭城。拉斯維加斯是在曾經沙漠中崛起的現代化城市。盡管說是以博彩業為主體,但是圍繞博彩業發展起來的相關服務行業,如旅館業、餐飲業、演藝業,色情業、播影業等等也興旺發達。特別是夜晚,燈紅酒綠,熱浪喧囂,繁華輝煌……叫我們這些當年在中國境內看慣了大小城市遍布棚戶區,大街小巷“車行灰塵揚”的眼睛,也是不夠用了。眼睛在看,內心在想:“改革要開放,要學好的樣”。“看了長見識,信心有增長!”,“回國好好干,敢闖也變樣”……</p> <p class="ql-block">(賭城爆激情,風險嚇死人。都不敢下水,城內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 這里走,那里看,燈紅酒綠好洗眼,進了賭場不敢沾。自控能力不叫高,腰桿不硬沒那膽……</p><p class="ql-block"> 看了賭城又轉場舊金山。舊金山也看點多,金山大橋是重點。賞完大橋轉市容,唐人街去兜一圈。華人情節都那樣,同根同源有眼緣。商鋪一家又一家,生意興隆叫祝愿……</p> <p class="ql-block">(從賭城往舊金山走的路上,在服務區休息會。)</p> <p class="ql-block"> 美國那么大,其他沒去看。說是到美國,只是閃個圈。從舊金山又返回洛衫磯,已經是9月26號了。按計劃考察程序馬上要結束了。夏女士告訴大家,27號在洛杉磯集體行動看市容,逛商場后,東道主的美國官方要給考察團舉行告別酒會,要大家穿戴整齊出席。</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點過,我們被帶到一家背靜餐廳臨街的一個角落。沒見桌椅,更無碗筷。同已到的十多個西裝革履的美國人樣,都站在那閑聊。隔會秦團長趕到露臉時,有美國人靠前同她握手。隨行翻譯就同步介紹到場美國人中的官員:有洛杉磯的付市長、議員和工商界人士。名字一長串,啥也沒有記住。餐廳招待即刻將斟好紅酒的杯子送到每個到場人員的手中。主持人宣布酒會開始后,就請雙方人員自由交流。夏女士貼近給秦團長當翻譯。團員們都不會外語,又沒翻譯,咋格交流?只有禮節性地碰下杯,就知趣地退到一邊,看秦團長們表演……大約不到半個小時,估計雙方多數人都顯勉強,酒會也就草草結束,相互握手退場了。</p><p class="ql-block"> 參加這樣的酒會,雖說無趣,但也叫我體驗了下美國人直白的“熱情”。換個角度看,“無趣”也變成有趣的事情了。</p> <p class="ql-block">(當年沒照金門大橋,主要是膠卷太貴,就省了。這是2014年6月底又到美國時,就用手機在金門大橋橋頭閃的影。反正是我自己照的,就拉來補個缺。角度沒選好,只現吊橋索……)</p> <p class="ql-block"> 28日上午從洛杉磯乘機直飛香港逗留兩天才轉機回成都,又能順道耍香港,本來是很好的事。可這事在當年,考察團人員雖說大多是干部有地位,但都是領工資糊口,錢少腰桿軟。吃“公款”可以,自掏腰包,難上加難?!加之組團時就講明:單位所繳團費只承擔路費和訪美期間吃住。返回經香港轉機,吃住自理。還沒出洛杉磯,領隊又明確重申。那時香港還歸英國管,聽說物價貴。這可把些習慣性“吃公家,自掏腰包缺預算”的老干部團員們嚇到了,坐在飛機上就嘰咕“香港物價貴,又找不到路,咋耍?”這種情緒象溫疫樣,把好些人都傳染了。于是有趣的事產生了:團員中有個省委黨校姓夏的付校長,害怕到香港吃不起飯,在飛機上免費進餐時,就悄悄多拿盒飯裝包里,計劃到香港住雞毛店不出門,將就對付一頓回家了。可笑那知機倉溫度高,到香港從包內取飯吃時巳臭了。又如還有幾個團員,害怕掏錢坐車浪費錢,到香港就硬生生地呆在雞毛店睡大覺,好似突然對耍沒興趣了……諸如此類話題,現在想起來,我也是醉了,倍感覺得是“有趣味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好了好了,老說訪美有趣。既然削尖腦袋讓官方帶我去美國跑了趟,自己又有啥收獲呢?要細說,寫篇長文都可以。但在這里只能簡單粗暴對自已概念下:從那時經美返回后至今幾十年的歲月里,我好像愛“一分為二看美國”了。當遇到對美看法有分歧的人和事時,都樂意避開政治說實際,強調“學好避劣”不爭論……這也是導致了我后來又多次游美國的原因。要問我學美國學到了啥子?我也說不出個啥子“至理名言”的一二三!反正是內心有點小滿足,也感覺“洋盤”了好一陣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跟團官方訪美國已過去三十多年了,最近同朋友聚會閑聊擺起,都覺有趣有味道。因此我就把這段過往煙云整成霧霾撒在這里,博有心感覺者鑒賞了……)</p> <p class="ql-block"> 您說這是“無趣事”還是“有的趣事”?硬要有個說法嘛,那就只有借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來結束我這篇小文,讓感興趣的朋友自己去鑒別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西|
康定县|
常熟市|
蒲江县|
镇远县|
开阳县|
桑植县|
迁安市|
满洲里市|
双鸭山市|
砚山县|
天台县|
龙江县|
建昌县|
漳浦县|
镇江市|
西华县|
西盟|
潍坊市|
镇江市|
榆林市|
顺昌县|
闻喜县|
海城市|
永吉县|
保山市|
松阳县|
奉化市|
万年县|
涿州市|
大安市|
景德镇市|
临高县|
兰考县|
余庆县|
潼关县|
巴彦淖尔市|
邳州市|
丁青县|
高要市|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