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D20天: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陰</b></p><p class="ql-block"><b> 早上起來,天陰沉沉的,七點半,我們一行就踏上了旅途。今天的行程是趕到九寨溝住宿。</b></p> <p class="ql-block"><b> 汽車穿過街道,經過一座體育場,只見門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路旁的大紅牌子上寫著“2021馬爾康第九屆嘉絨鍋莊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為10月28日,看來今天是個好日子!</b></p><p class="ql-block"><b> 馬爾康市是藏族嘉絨文化腹地,是四川省首批民間藝術之鄉,也是嘉絨鍋莊的故鄉,其原生態嘉絨鍋莊,被譽為“中國圈舞的活化石”。</b></p> <p class="ql-block"><b> 掠過城市,汽車在「馬爾康東」駛上了高速公路,此路就是2020年才完工的“汶馬高速”。汶馬高速與G317平行布線,全長172公里,起于汶川縣城以南,與映汶高速相接,止于馬爾康市城區以東,時速80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汶馬高速沿線橫跨邛崍山系和岷江上游,海拔落差大,地形多變,大部分路段為隧道或橋梁。瞧,我們才駛上高速不久就接二連三的過了幾個隧道。</b></p> <p class="ql-block"><b> 駛出全長8.8公里的鷓鴣山隧道,大家都眼前一亮,不約而同的呼聲響起:哇!好漂亮呀!只見車窗外的大地已然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外衣,好一個靜謐的銀白色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鷓鴣山位于馬爾康與</b><b style="font-size:18px;">理縣的</b><b>交界處,因山體形如喜歡朝著太陽飛的鷓鴣鳥而得名,海拔四千多米,作為國道317的第一座雪山,鷓鴣山孑然世外。而鷓鴣山隧道則是海拔3000米以上全國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海拔高,這里儼然已進入了冬季。</b></p> <p class="ql-block"><b> 行駛在一片浪漫如童話般的白雪世界中真是一種特別的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汶馬高速途經之地均是森林覆蓋率極高地區,雪花覆蓋下的莽莽森林仍是非常的壯觀。</b></p> <p class="ql-block"><b> 汶馬高速沿線共設置有4處服務區。老張在車上的隨拍:高速路上的“米亞羅服務區”。</b></p> <p class="ql-block"><b> 這里也是藏羌漢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區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一路上,連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面對如此美妙的雪景,拍照的“咔嚓”聲當然也是響個不停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瞧這些毛茸茸的玉樹瓊枝,粉裝玉砌,皓然一色。</b></p> <p class="ql-block"><b> 只有冰雪才能見證松柏蒼翠的剛毅和梅花的暗香浮沉。</b></p> <p class="ql-block"><b> 穿過米亞羅一、二號隧道,路邊的條格護坡上,鑲嵌著三個紅色的大字“米亞羅”。</b></p><p class="ql-block"><b> 米亞羅,藏語意為“好玩的壩子”。米亞羅風景區位于美麗的鷓鴣山南麓,曾是全國發現并開放的面積最大的紅葉風景區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海拔落差等因素,聽說這里的紅葉期可達一個半月左右。路上雖說沒看見成片的紅葉,但我們依然能欣賞到密密匝匝的彩林。</b></p> <p class="ql-block"><b> 汶馬高速沿線從海拔2500米的馬爾康梭磨河谷升至海拔5150米的邛崍山,又將降至海拔1340米的岷江河谷。汽車又鉆出一個隧道后,我們驚喜的發現,路邊的風景好似舞臺上的布景,已悄然轉場,變回了秋天的景色,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啊!</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多變的地形,我們許多時候都像是在橋梁和隧道中“騰云駕霧”,讓人體驗到一種在山區的高速路上行駛的特殊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暢跑在這條路況好車又少的高速上,只用了2個來小時我們就到了汶川的「克枯」收費站,過路費228元。</b></p><p class="ql-block"><b> 汶川縣,位于四川省境中部,隸屬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因岷江(古稱汶水)而得名,從漢武帝設汶山郡開始,迄今已有兩千多年郡縣史。</b></p> <p class="ql-block"><b> 汶川由于2008年“5·12大地震”而聞名中外。前些年我們已到汶川的震中地帶映秀鎮參觀過,今天就沒在汶川城區停步了。在路邊的「胖哥服務站」稍事休息后繼續沿著汶川的雜谷腦河畔行駛。</b></p> <p class="ql-block"><b> 汶川素有“大禹故里、熊貓家園、康養汶川”之美譽,是全國四個羌族聚居縣之一,是藏、羌、回、漢等各族群眾交匯融合的地帶。大山中的羌寨碉樓群也別具風格,很可惜我們沒有進去參觀。</b></p> <p class="ql-block"><b> 過了汶川,進入茂縣境內,經過「將軍巖棚洞」。美觀大方的棚洞,其作用是防止山體滑坡和崩塌,實際上是一個棚式明挖隧道。</b></p> <p class="ql-block"><b> 隸屬于阿壩洲的茂縣是全國最大的羌族聚居縣,又稱為羌城、茂汶、茂州。處于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帶。</b></p> <p class="ql-block"><b> 走國道213穿過茂縣的“石大關隧道”。全長1780米寬敞明亮的石大關隧道建成于2021年5月25日。</b></p> <p class="ql-block"><b> 此前,每逢雨季,該地段經常發生泥石流和塌方,也曾發生車毀人亡的事件,所以隧道的建成使得進出九寨黃龍變得更加安全和便捷。</b></p> <p class="ql-block"><b> 幽幽漫谷的懸崖邊嵌著“茶馬古道”。驛道逶迤,遺風遠溯。?</b></p> <p class="ql-block"><b> 這里也是人文景觀雄厚、自然景觀豐富的一個地區。</b></p> <p class="ql-block"><b> 穿行在雄奇險峻的峽谷山巒間。</b></p> <p class="ql-block"><b> 山青水秀、云霧繚繞,車在畫中走,人在畫中游。</b></p> <p class="ql-block"><b> 路牌指向了“松潘”,繼續沿G213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呀!前方出現了一座巨大的土黃色城堡,看上去是古代邊防重鎮的模樣,城墻上書有「蠶陵重鎮」。(“蠶”是蠶的繁體字)蠶陵, 古縣名。漢元鼎間置,因在蠶陵山下得名。東晉以后廢。夏后,便是蜀族活動之地,夏初曾建都于蠶陵。</b></p> <p class="ql-block"><b> 現重建的蠶陵重鎮主要是重現古蜀文化,當然也是茂縣的一個旅游亮點景區哦。</b></p> <p class="ql-block"><b> 中午一點,我們在附近的李莊白肉野菜館吃中飯,七人共計295元。</b></p> <p class="ql-block"><b> 餐后,繼續前行,當穿過「海子山隧道」后,一個被大山環抱著的碧綠的海子豁然出現在眼前,當然是要停車拍攝的了。</b></p> <p class="ql-block"><b> 原來這里名叫「疊溪海子」。墻上貼著的簡介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1933年這里發生的大地震陷落了一座城,折斷了一條江,形成了一串高原堰塞湖。如今這里的疊溪古城遺址,為當今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毀壞遺址。</b></p> <p class="ql-block"><b> 地震最主要的遺跡是長達10公里、一大一小兩個前后相連的迷人湖泊,它的名字現在叫疊溪海子。疊溪海子實際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b></p> <p class="ql-block"><b> 如今位于岷山腳下海拔2258米的疊溪海子也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海子的周圍青山環抱,湖岸翠草叢生,湖水碧波蕩漾,景色優美迷人。</b></p> <p class="ql-block"><b> 呵,好一頭又肥又胖的萌白牦牛啊!“坐一下打個卡吧”,“好咧”。花20元就可美美的留個影了。</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地震,這里形成了“四面山巒回峰映,一潭碧水峽口流”的美景。茂縣那個已消失的古羌城是否就在此地呢?</b></p><p class="ql-block"><b> 啊!由于大地震而形成的“疊溪海子”,是一個美麗而令人傷感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告別茂縣,進入松潘境內,路過鎮江關。鎮江關鎮位于岷江與熱務曲河匯合口,山高水急,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故名鎮江關,地處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過渡的邊緣地區。</b></p> <p class="ql-block"><b> 隨后,來到了松潘縣城。松潘縣古名松州,是歷史上有名的邊陲重鎮,被稱作“川西門戶”,古為用兵之地,也是漢民族與少數民族茶馬互市的商貿集散地。 </b></p><p class="ql-block"><b> 史載古松州“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屏蔽天府,鎖陰陲”。故自漢唐以來,此處均設關尉,屯有重兵,是歷代兵家必爭的邊陲軍事重鎮,</b></p> <p class="ql-block"><b> 城內,方圓十里的城門城墻高大古老,保存完好,是我國現存城檣中首屈一指的古城遺址。古城入口處的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塑像,向人們述說著千余年前在此發生的文成公主入蕃和親的千古佳話。</b></p> <p class="ql-block"><b> 原本想上到古城墻上去盡興的游覽一下的,但黃師傳說如果要去九寨溝就必須在五點之前通過弓杠嶺,否則道路結冰就過不去了。于是我們就沒在松州古城停留了,松潘加油330元,繼續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路上,遠遠的就看見黃燦燦的山頭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塑像,黃師傅說前面就是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到達門口后,我們立即下車進園參觀。</b></p><p class="ql-block"><b>?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位于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是在去九寨溝、黃龍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地上。這里有別于其他地區修建的紀念紅軍長征某一事件或某一戰斗的紀念建筑,而是紅軍長征總紀念碑。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 園內的廣場上迎面就是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的碑園名——「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b></p><p class="ql-block"><b> 此碑園是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為紀念紅軍長征這一人類史上的奇跡而決定修建的。主要由主碑、大型花崗石群雕、陳列室三部分組成。 </b></p> <p class="ql-block"><b> 紅軍長征時爬的雪山大部分都在四川境內,過的草地也大多在松潘,很多革命偉人和紅軍將士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也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b></p><p class="ql-block"><b> 紀念園奠基于1988年6月12日,1990年8月落成。老張拍下了碑誌。《碑誌》體現了中央在此建碑園的深遠意義。</b></p> <p class="ql-block"><b> 在陳列室的前方有一座別具匠心的“黎明火種”的雕塑:在三塊倒置的黑灰色巨石下放置著一顆直徑為60厘米的亞金銅球,像征著在風雨如磐的舊中國,深受三座大山重壓下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一切進步勢力,就像火種般可以燎原,推翻舊世界,創建新中國。</b></p> <p class="ql-block"><b> 打算進陳列館內參觀,可惜沒有開門。聽說室內展品反映了紅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的征戰歷程及各地修建的長征紀念建筑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聳立于元寶山頂的主碑,高41.30米,由紅軍戰士銅像、碑體,基座組成。</b></p><p class="ql-block"><b> 紅軍戰士銅像高14.80米,雙手高舉成“V”字形,象征勝利,一手持步槍,一手執花束。碑體高24米,亞金銅貼面,三角柱項,象征三大主力紅軍。漢白玉基座高2.5米,墨綠色磨石地面。</b></p><p class="ql-block"><b> 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氣勢恢宏,當夕陽西下時,金光四射,尤為壯觀,被譽為“中華第一金碑”。</b></p> <p class="ql-block"><b> 主碑下方,青松翠柏環繞著的大型花崗石群雕高12.5米,長72米,寬8米,刻畫的人物共九組,分別為開路先鋒、勇往直前、團結北上、山間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禮、前赴后繼、回顧思考、英靈會聚,藝術地再現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是我國規模空前的現代藝術群雕。</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在即如紅旗飄展又如燎原之火的紅軍宣言書雕塑前留影后,結束了參觀。</b></p><p class="ql-block"><b> 汽車經過川主寺鎮后,繼續往九寨溝方向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川主寺鎮隸屬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是四川通往九寨溝、黃龍風景區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經之地。位于鎮內的川主寺始建于1270年,簡稱“卓侖貢巴”,有如此悠久的歷史,應該很值得一看,但看著鉛灰色的天空中,烏云密布,我們就不敢再停下腳步了。</b></p> <p class="ql-block"><b> 前行中忽然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一團團一簇簇仿佛無數扯碎了的棉花球從天空翻滾著,簌簌地不斷往下落,織成了天幕雪簾。霎那間我們又從秋季穿越到了大雪紛飛的冬季。哈,也是一種很夢幻的真實體驗。</b></p> <p class="ql-block"><b> 黃師傅說,這里就是弓杠嶺。弓杠嶺位于九寨溝縣塔藏鄉境內。藏語“都喜歡山”。埡口海拔3690米。弓杠嶺因其嶺如弓之杠得名。弓杠嶺也是岷江與嘉陵江的分水嶺,據說只有在6-9月份山頂的積雪才能全部融化。</b></p> <p class="ql-block"><b> 飛舞的雪花,似煙非煙,似霧非霧,仿佛整個世界都籠罩在茫茫大雪之中。非常慶幸我們在五點之前通過了弓杠嶺,否則汽車在結冰路面上打滑行駛,后果則不敢想象。</b></p> <p class="ql-block"><b> 穿過「神仙池隧道」,我們在霏霏雨雪后又迎來了一道色彩繽紛的秋色風景線。</b></p> <p class="ql-block"><b> 場景轉換速度之快又一次讓人驚喜萬分!只見層巒疊嶂的山頭上擠滿了斑斕多姿的彩林,如畫的風景,隨手一拍即是心頭所好。</b></p> <p class="ql-block"><b> 路旁出現了村寨,旅店和停車坪,巨大的花藍上寫著“魯能勝地歡迎您”。下午五點半,我們一行終于到達了九寨溝風景區。</b></p> <p class="ql-block"><b> 黃師傅考慮的很周到,在路上就給我們定好了旅店。瞧,就是這家「馨雅酒店」,住宿費:140元/標間。</b></p> <p class="ql-block"><b> 安頓好后,我們在隔壁的「老灶房」吃晚餐。色香味美的飯菜,七人共計311元。</b></p> <p class="ql-block"><b> 旅行就是這樣,一天之內可以體驗到隔山不同天仿佛是季節在轉換的奇妙感覺,且景色的變幻總是讓人收獲一種非常的欣喜,路上所見的每一道風景都來自大自然的純真;天晴有天晴的美好,下雪有下雪的樂趣,煙雨蒙蒙有煙雨蒙蒙的意境,就如同在品一杯美酒讓人沉醉其中。所以旅行實際上也是一種心靈的享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3年4月12日</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苍溪县|
泰来县|
清水县|
新民市|
西安市|
明星|
顺昌县|
武清区|
永春县|
甘泉县|
南和县|
延寿县|
女性|
阳原县|
开原市|
江阴市|
和龙市|
南平市|
中超|
黄龙县|
宜城市|
庄浪县|
宣武区|
贵德县|
威信县|
南岸区|
会昌县|
五大连池市|
安仁县|
崇义县|
赣榆县|
综艺|
汨罗市|
滨州市|
安义县|
正蓝旗|
甘泉县|
双辽市|
乌鲁木齐县|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