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加強文昌市第三學區各學校小學道法教師深入學習2022版新課程標準,進一步推進小學 《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工作,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2023年3月28日,文昌市第三學區道德與法治課堂評比活動在文昌市第三小學篤行樓報告廳舉行。</p><p class="ql-block"><br></p> 部署工作 開幕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清華附中文昌學校鄭景輝老師、第五小學楊再亮老師、第三小學韓顏璐老師、龍樓中心小學符國拔老師、東郊中心小學王業文老師、華僑農場小學陳麗秀老師。開幕式上邢增燕教導先致歡迎辭,并預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主持人林青云老師的宣布下,活動開始了。</p> 課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第三小學張曉敏老師執教四年級道法《我們當地的習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老師以紅雞蛋為話題引出課題,重點設置了三個活動環節來激發學生投入身邊風俗的學習和探究的的熱情,一是通過圖片展示和文字講解剃胎發、抓周等風俗習慣引出與學生成長有關的習俗,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來對身邊習俗進行了解,讓孩子了解出生、滿月、周歲時豐富的風俗禮儀中蘊含著的美好祝福和愛幼的傳統美德。二是通過兒歌激趣,讓學生了解12生肖的來歷及相關的風俗,在圖文欣賞中認識12生肖獨特的文化。三是現場送祝福,讓孩子通過現場連線家人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激和尊敬之情,還通過身邊榜樣的黃浩軒同學幫助老人的事跡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龍樓中心小學陳妹雅老師執教三年級道法《光榮的少先隊》習近平讀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老師這節課為了讓學生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以及接班人的身份有更深的認識。先讓學生重溫了入隊儀式,通過唱隊歌和重新學習紅領巾的系法以及入隊宣誓等活動,激發學生加入少先隊的光榮感和自豪感;接著通過對少先隊隊旗和紅領巾特殊含義等知識的學習來增強學生的使命感;然后通過任務單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身邊榜樣的事跡,思考和理解如何為紅領巾添光彩,反思自己來進行提升;最后通過習近平爺爺的囑托和號召來幫助學生初步明白黨和國家時刻愛著我們少年兒童,很好的落實了自己的教學目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東郊中心小學陳巧夏老師執教一年級道法《讓我自己來整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老師以玩偶米菲為切入點來與孩子們交流,給這節課營造了一種既輕松又愉悅的氛圍,從了解米菲是怎樣愛護和整理它的學習用品的方式來給學生一個正面的引導。用課件展示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自主探究,對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進行分類,老師還設置學習任務單上那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接著通過男女比賽的方式進行分類訓練,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有序的進行分類、整理的能力。最后通過黃金整理的成果秀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在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學生的思想品德,很好的促進其健康發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華附中文昌學校王曉倩老師執教三年級道法《“119”的警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師這堂課通過闖關的形式去學習,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報警方式,學會在進行消防報警時要盡量把地址說清楚,如果不記得確切的地址可以在接線員的幫助下來完成。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發生火災時自救自護,王老師通過學生生活中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很好的突破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學會自救自護,最后讓學生將今天所學習的知識傳授給身邊的人,在鞏固自身所學的知識的同時,還帶動身邊人提高自己的自救自護意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昌市第五小學林歆歆老師執教三年級道法《父母有多愛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多愛我》的課堂中,林老師<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創編的手指操《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將學生引入自己溫暖的家,消退了學生課前緊張的學習心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林老師以</span>愛為主線串起整堂課,通過發現默默的愛、愛的疑惑、愛的表達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的理解來感恩父母。安排學生認真觀看圖圖爸爸、媽媽的一天,并有規律的表達出來,從所知的生活日常入手,將生活中豐富的案例和素材引入到課堂,深入淺出,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和表達對父母的愛。</p><p class="ql-block"><br></p> 指導老師評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導老師:韓顏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老師這堂課教態端莊、語言親切、環節流暢,設計新穎巧妙、內容充實。張老師利用好身邊的本土資源,注重新課標的理念,能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板塊的整合,注重主題學習和學生生活相結合,關注學生的思維活動設計兒童化,重視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培養,從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出發,做到了以生為本,激發了學生投入身邊風俗的學習和探究的熱情中去,也了解了家鄉身邊尊老愛幼的文化風俗,以及這些風俗所蘊含的傳承的傳統美德,同時巧設課堂評價單,堅持學生有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同伴評價。課堂有了量化的評價,在情景和評價的框架下,從學生的生活風俗中遞進的開展教學,以學、教、評一致的深度對話課堂,來促進我們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張老師的環節設計合理,適合學生思考,把課堂開放成了一個活的、會動的有情感參與的世界,也凸顯了我們道法課堂的開放性,實施的活動性,讓學生個性展示,靈性飛揚。這樣子的教學落實了道法中新課標學段目標中核心素養理念的政治認同、道德素養,健全人格和責任意識,從而提高了我們課堂教學的實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導老師:鄭海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老師這堂課是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強調學習活動的實際性,通過體驗、探究、解決問題等多種學習方式實施的課堂,還通過問題引導小組的合作探究討論,榜樣的引領、實踐和體驗的教學方式來落實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好好的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陳老師的課堂讓學生有了思索,有了體驗,有了情感的共鳴,引導學生懂得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成為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學生樹立理想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也落實到了自己的教學目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導老師:王燕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程標準對于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有了明確的要求,所以本課依據課程標準健康安全的生活中第四條,提出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衛生,負責、友愛的生活中的第二條關愛父母長輩、體貼家人,主動分擔家務,盡自己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務活,來設置課程目標。這節課上陳老師主要把重點設在引導學生學會整理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的方法培養,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整理習慣,從而學會自主自立的生活,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課的難點是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不易,能在生活中主動地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男女生比賽環節中主要的設計意圖是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要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有序的進行分類和整理的能力,在這些活動進行中,陳老師通過小組評價來進行男生和女生的課堂調控,這樣的調控很有有效性,可以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中去。在最后一個板塊的黃金整理成果秀環節中,有效的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培養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的意識和責任感,從而養成從小幫助父母分擔家務的意思,這個活動讓家校雙方能夠加強共同合作,對養成學生良好品行,促進其健康生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導老師:鄭景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師本節課是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記心上的內容,課程經過多次的調整,最后設置以學生最喜歡的闖關方式去設置任務單讓學生在闖關的形勢下去學習,通過三個關卡讓學生明白正確的報警方式,學會在火災發生時有自救自護的能力,還引入了身邊具體的案例,在案例中讓學生學會自救自護這很好的突破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落實了教學目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導老師:林春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老師在《父母多愛我》的課堂中,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教給學生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整堂課的思路比較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好,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中國傳統文化一向提倡百善孝為先,本節課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懂得父母的哺育之恩,并以愛為主線串起整堂課,通過發現默默的愛、愛的疑惑、愛的表達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的理解來感恩父母。林老師還設計了觀看圖圖爸爸、媽媽的一天,并有規律地表達出來的活動,從所知的日常生活入手,讓新課生活化, 再將生活中豐富的案例和素材引入到課堂,深入淺出,使感恩這一抽象的問題詳細化,簡單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以下是我對于整堂課提出幾點建議:一是課前老師給學生發一張寫好時間點的表格,讓學生根據時間來觀看圖圖爸爸、媽媽的一天并在表格上進行標注,這樣能讓孩子們更有規律的敘述父母的一天,體會他們的勞碌和辛苦;二是在最后一個環節中,學生在表達愛的時候強調一下活動規則,這樣課堂會進行的更加順暢。從整體上看,林老師整節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并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進行探討,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課堂的效果不錯,值得我們學習。</p><p class="ql-block"><br></p> 獲獎名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等獎:文昌市龍樓中心小學 陳妹雅老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等獎:文昌市第三小學 張曉敏老師;文昌市第五小學 林歆歆老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等獎:清華附中文昌學校 王曉倩老師;文昌市東郊中心小學 陳巧夏老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希望我們文昌市第三學區的道法教師在學習了同伴們的優秀作品后,也能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知識整合能力,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享受教學!</p><p class="ql-block">編輯:梁鈞岑</p><p class="ql-block">審核:韓顏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万盛区|
梓潼县|
买车|
铅山县|
道真|
宁强县|
来凤县|
当涂县|
津市市|
东阳市|
镇原县|
西华县|
平乡县|
思茅市|
茶陵县|
黄陵县|
兴业县|
基隆市|
龙游县|
应用必备|
北京市|
阳山县|
宜君县|
云林县|
永登县|
元阳县|
东兰县|
沁阳市|
卢湾区|
隆尧县|
图片|
阳东县|
荥阳市|
苏尼特右旗|
盈江县|
冕宁县|
安远县|
陇南市|
内乡县|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