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新冠肆虐疫情不斷,在居家防控時,偶然翻出了多年前隨單老師幾次去過多地,隨手拍的照片,記錄著一段難忘的實習經(jīng)歷,后來<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因工作變動搬家等多種原因,沒有及時的整理被動封存了差點遺忘,此時再次翻出來看觸動靈感,何不制作成美篇便于隨時翻看和保存,也可與朋友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看著照片思緒冉冉</span>在斷斷續(xù)續(xù)的記憶里,尋求著一條條線索,有時候雖然覺得虛幻,但卻可以讓人在內(nèi)心深處蕩起可笑自省的漣漪。<span style="font-size:18px;">想來有30年了,這些照片的每張都有多彩的故事,也記錄了當時快樂艱難的情節(jié)瞬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時間推前93一94年左右,單老師因科研和教學實習的需要,帶學生和學校一個攝制組走訪了安徽、浙江、廣西等地,</span>安徽黃山的云谷山莊,屯溪老街,秀美山村 黟縣西遞、宏村、壯觀龍脊千層梯田,廣西壯、侗、苗鄉(xiāng)的桿欄木寨。攝制組完成了上百分鐘的教學電視片和科研項目的成果錄像帶,是從幾百分鐘的資料帶中精編成集,其中西遞、宏村兩部錄像片在中央臺科教頻道中和學校電視臺多次播出。是最早通過電視把西遞、宏村介紹給了全國,解說詞是單老師配寫的非常優(yōu)美,請當時著名主持趙忠祥解說,同時也拍了許多的現(xiàn)場照片記錄了過程。</p><p class="ql-block"> 認識單德啟老師很久了,我八二年在清華建筑系建筑藝術(shù)視覺實驗室,跟趙庭誡老師學習攝影和暗房技術(shù),接觸和認識許多青年教師和老教授,這其中就有單老師,也是因他人到中年平宜近人,授課認真風趣耐心,理論系統(tǒng)思想創(chuàng)新,甚有好感。</p><p class="ql-block"> 單老師主教建筑設(shè)計,既有點線面、平立剖基本功,有高大尚的建筑流派,兼有民居民族傳統(tǒng)形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他60年代,從清華大學建筑學專業(yè)畢業(yè)留校任教后,師從名導課業(yè)精深,培養(yǎng)的學生碩果累累,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建筑學這個學科很古老且悠久,國際流派多,他沒有追求國際高大尚流派,而是選擇鄉(xiāng)土課題,開始研究了特色民居。</span>他是安微蕪湖人,認識皖南民居是中國傳統(tǒng)民居,在安徽皖南深處上百年的民居老屋,在深山僻壤比比皆是,出現(xiàn)在水墨畫里小橋流水馬頭墻,溶化在青山綠水之中,百姓世代建造桿欄木樓才是建筑精華,由其是為躲避戰(zhàn)亂,少數(shù)民族苗、侗、壯族寨民為了生存,世代在高山上修建梯田,居住的桿欄木樓,更是藏在深山無人識,隨時代發(fā)展更新保護問題很多,單老師在調(diào)研中關(guān)注到,展開專題研究以解決改變當?shù)嘏f有居住模式,做出了改造成果,并在廣西當?shù)卣匍_省建委組織的現(xiàn)場會,在多地推廣,我也有幸跟隨參加了。</p> <p class="ql-block">單教授近照主要成果</p><p class="ql-block">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與居住環(huán)境——中國民居》、《中國傳統(tǒng)民居聚落的保護與更新》、《城市化和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化背景下的城鎮(zhèn)結(jié)構(gòu)更新》等</p><p class="ql-block">項目課題;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了專著《中國傳統(tǒng)民居圖說》徽州篇、桂北篇、越都篇、五邑篇;《中國民居》;以及主持編寫了第一部地區(qū)建筑國家標準圖《地方傳統(tǒng)建筑(徽州地區(qū))》(03J922-1)。</p><p class="ql-block">完成或合作完成數(shù)十項規(guī)劃設(shè)計:黃山《云谷山莊》、《玉屏樓》改建;《廣西融水整垛村干欄木樓改建》、《九華山行政中心》、黃山湯口《藝術(shù)家接待中心》、紹興《魯迅故里保護規(guī)劃》、《奇墅湖國際旅游度假村》以及《威海文化路城市設(shè)計》等。</p> <p class="ql-block">這幅單體提字中仿佛流露出<b>詩歌、建筑、音樂,激蕩起我們的某種奮斗心情,不能停止,</b></p><p class="ql-block"><i>“傳統(tǒng)告誡我們要不停地吸取新事物 ”</i></p> <p class="ql-block">單老師九十年代主持設(shè)計,具有顯著皖南特色黃山云谷山莊酒店,這也是黃山景區(qū)的第一座上星級酒店,從此黃山接待能力獲得很大提升,可以與國際接軌。這個藏于密林山谷之中的皖式建筑直到今天都不過時。</p> <p class="ql-block">單德啟教授把被人稱道的廣西壯鄉(xiāng)、苗鄉(xiāng)的桿欄民居,農(nóng)村建筑作為他研究對象,并連續(xù)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他申報主持這個基金課題,<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融水苗族民居的更新實踐中,從方案設(shè)計、工程實施等諸多方面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對于傳統(tǒng)聚落的更新實踐有重要的借鑒意義;</span></p> <p class="ql-block">單老師與法老師桃李碩博學子們,現(xiàn)在各學術(shù)建筑專業(yè)發(fā)揮骨干作用。</p> <p class="ql-block">(寨口留影 左一是單德啟老師)整垛寨是我們?nèi)サ牡谝徽荆彩乔迦A單老師主導完整改建的第一個寨子,村子不大有幾十戶人家壯寨,壯族世代居是桿欄木樓,樓下養(yǎng)牲畜樓上住人,因生活用火經(jīng)常失火燒樓,有時火燒連營,全村燒光,也是可怕的自然災害,這也是當?shù)卣推髽I(yè)所關(guān)注的問題,一亇當?shù)氐钠髽I(yè)看到商機,創(chuàng)造改建木樓為水泥磚瓦結(jié)構(gòu),牲畜和生活用火都分開的方式,拆收木樓的舊木料,對新居面積要求蓋大一點村民自己也出多點,就解決的建樓的成本,一舉多得,先試點再全面受到當?shù)刂С郑迦A的參與也得到地區(qū)建委重視,似推廣在當?shù)卣匍_全自治區(qū)現(xiàn)場會。</p> <p class="ql-block">整垛寨前小廣場神柱前歡慶蘆笙隊合影,現(xiàn)場會令這個寨就像過節(jié)一樣的歡迎代表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忘記了是在那個寨子,是個什么日子,這么隆重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也第一次聽到了侗族大歌,百人蘆笙舞,深刻認識到了壯、侗、苗民族文化遺產(chǎn),他們雖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但仍舊可以使自己的歷史延續(x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是永遠的課題。</p> <p class="ql-block">我們隨行是學校最強的一個攝制組,哥們朱宏也是學校電教最好的攝、錄、編老師,用的設(shè)備也是學校最好攝錄設(shè)備,在三十年前這些設(shè)備在重點高校也是值的驕傲的,得到世界銀行的貸款購置,在當時地方也見不到,兵強馬壯令地方很是羨慕。旁邊跟隨我們的是司機師傅,車是日本的豐田商務子彈頭,也是當時地方最好的車了。記得朱宏助手李安德帶還帶了當時最流行的一盒帶,是流行歌手蘇芮唱的"跟著感覺走"只要一上車就放,桿欄木樓村娃牧童,青山綠水一路放歌。甚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出自單老師之手電視片”西遞人家"的片頭提字,也是我一直收藏的墨寶,想起當年請單老師為父母的金婚50年寫的祝壽條幅,父母看了也高興了好幾天。如今父母都已離世,他們是否在那邊也很想念我們。</p> <p class="ql-block">路中小息,<span style="font-size:18px;">盤旋曲折山道大部份是走鄉(xiāng)道村道,路況不好比較顛簸,走一段就要歇車,路是隨河谷山勢走向而上下盤旋迂回,路面是沙石路,有水就有寨子,我記得一次過一條寬河沒有橋,汽車也得上擺渡船危險有趣,現(xiàn)在可能都改善了,但我又不能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可以點開圖中三角,真實播放歌曲)</p><p class="ql-block">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 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快活 盡情揮灑自己的笑容 愛情會在任何地方留我 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 藍天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 心情就像風一樣自由 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完全不同的我 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 希望就在不遠處等著我 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 夢想的事哪里都會有 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 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快活 盡情揮灑自己的笑容 愛情會在任何地方留我 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 藍天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 心情就像風一樣自由 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完全不同的我 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 希望就在不遠處等著我 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 夢想的事哪里都會有 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 希望就在不遠處等著我 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 夢想的事哪里都會有噢。</p> <p class="ql-block">這個更新改建新村寨項目建筑施實方林總,也是他首先發(fā)起收舊木料換新屋,先個別戶后全寨,又同步整修了村寨道路和村民活動廣場,人畜分離山泉水入戶。村容村貌換然新,得到村民的認可和支持,當然林總的公司通過回收舊屋木料轉(zhuǎn)贖也收回了成本,一舉多得互利雙贏三贏。這張照片搞笑是拍照時我怕蚊蟲螞蝗叮咬,穿著高桶襪扎起褲腳不顧外容,但還是不能幸免,回看很是狼狽。</p> <p class="ql-block">《小桃源》——唐代李白</p><p class="ql-block">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p><p class="ql-block">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p><p class="ql-block">市向晡前散,山經(jīng)夜后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秀樓是西遞村里最有特色的一景,“桃花源里人家”藏在大山深處普通的農(nóng)舍家,當然除了民居,最有特色是先民規(guī)劃村中的水系引入各家各戶,村外建有水圳口控制水流,吃用排水自動解決,西遞村整體呈船形,四面環(huán)山,兩條溪流串村而過。村落以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為主要骨架,構(gòu)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tǒng)。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對于看貫了水泥鋼筋城市來的人,真是到了世外桃園。<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想而知這里人生活是有多有情趣,要知道這里百年前就這樣了。</span></p> <p class="ql-block">隨手拍的一些現(xiàn)實景照,山水畫一樣的村寨處處是景,不專業(yè)的構(gòu)圖和曝光,但拍出照片也是美感十足,可見這個村莊人生活多么愜意。</p> <p class="ql-block">出入相友,友愛相助,這是孟子說的,也是這個偏僻鎮(zhèn)民百姓為人處事的重要行為準則。</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雕梁畫棟的老屋中,老屋已成古董但村民的生活習以為常。</p> <p class="ql-block">家家房梁上都掛著臘肉,糧倉也擺在中堂屋中也是村民富足表現(xiàn)。百年老屋,男耕女織,互夫教子,農(nóng)村田園愜意生活。怕人害羞的囡囡,警惕看著我。</p> <p class="ql-block">見到村莊里最多的是老人和孩子,當時己盛行男人和壯年人外出打工,由其是江南地少人多農(nóng)村地區(qū)更是如此,村中留守老人婦女兒童,中國三十年的高速發(fā)展離不開二億多農(nóng)民工的努力付出,這個感覺只有走出去才有認識,只有發(fā)展才有體會。</p> <p class="ql-block">行走村中路遇一群留守村娃子,正是吃飯時間當街聚餐,端著大碗吃得很香無拘無束不攀不比,當時被什么情景所吸引目光定格,夢一樣的童真沒有城市孩子靦腆傲氣。當年這些娃子現(xiàn)在都30出頭,早已嫁的嫁,娶的娶已是社會家里的棟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體會一下,皖南農(nóng)戶家里烤火木桶,真得很享受。</p> <p class="ql-block">皖南民居是中國的魄寶,徽州文化內(nèi)涵豐富,在各個層面、各個領(lǐng)域都形成了獨特的流派和風格。如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y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領(lǐng)域,有的雖然沒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學者和杰出人物,則如秋空繁星,不可勝數(shù)。這在當代己被許多人認識到了,微派民居和北京的四合院一樣,已是老板們的追捧之物,前幾年就聽說安徽皖南休寧縣黃村老房子蔭余堂起死回生經(jīng)歷,被當?shù)厝藷o視陳舊準備拆掉的老舊民居,被國外懂行的整體高價買走,又花費重金遠渡重洋在美國迪美博物館重建,當文物藝術(shù)品一樣珍藏展示。如今我們國內(nèi)的老板,也開始了關(guān)注,這是深圳的一個科枝園老板從江西九江整體買來一幢老房子“大夫第”,一磚一瓦重建后座落在總部園區(qū)內(nèi),在玻璃水泥森林之中作為應景鬧中取靜。在高樓大廈玻璃幕墻的現(xiàn)代材料環(huán)境之中能有這樣一幢清磚黛瓦馬頭墻的老房子,使消耗腦汁流連工作之余后人們心情頓時一絲平靜了,中國建筑的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文明完美恰如其分結(jié)合了。</p> <p class="ql-block">科興科學園·大夫第(介紹)</p><p class="ql-block">“大夫第”是古代文官居住的府第,屬清代康熙年間的贛派古建筑,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由正中集團從江西九江遷移至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內(nèi),占地約300平方米。房子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皆按原樣拆解、復原。</p><p class="ql-block">此建筑為磚木結(jié)構(gòu),外觀以飛檐翹壁、青磚黛瓦和馬頭墻為顯著特點。為提升建筑整體的觀賞性,特在外圍建造一處微縮式的庭院山水景觀,青翠欲滴的自然景觀與沉穩(wěn)含蓄的古建筑交相輝映,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p><p class="ql-block">該類建筑以“三雕”(磚雕、石雕、木雕)最為著名,外墻與正門飾以磚雕和石雕,墻體采取磨磚對縫,頂部屋檐微翹。室內(nèi)則以穿斗式木構(gòu)架為主,一進兩堂、每堂兩層,雕花窗面和木質(zhì)屏風髹以桐油,質(zhì)感渾厚。室內(nèi)兩處天井除采光、通風之用,作為建筑風水亦極其講究,銜四面屋脊,使雨水沿屋脊流入,意在“納四方之財入府”,是為“四水歸堂”。廳堂明亮,雕梁畫棟,采“高浮雕”、“透雕”的手法,技藝十分精湛。木雕與石雕皆以神話人物、梅花鹿、松鶴、花卉、如意等祥瑞之物呈現(xiàn),精雕細琢,惟妙惟肖,極盡詮釋著古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p><p class="ql-block">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化都市里,科興科學園鬧中取靜,開辟此處寧靜悠然之地,使科技氛圍濃厚的園區(qū)再添人文氣息,讓逐夢者在砥礪前行時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座“大夫第”彰顯了正中集團對建筑之美的藝術(shù)追求,以及對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和保護。</p> <p class="ql-block">圍圈吃火鍋,是當?shù)卣埼覀兂3缘囊环N形式,方便快捷,我記得在一次去龍脊山寨的一次體驗中,從上午出發(fā)爬了近一千米的大山,全部都是石踏步梯,中午簡單吃了干糧沒休息,晚上六、七點多上燈前才趕到了一山寨農(nóng)家,山中天黑早,寨家準備的飯就是火鍋,我們早己是精疲力盡饑腸轆轆,趕上又停電點著蠟燭,看不清吃的食材就涮到了鍋里,不管生熟就狼吞虎咽了,那飩火鍋的終生難忘,吃完就睡在寨樓客房,晚上大山上漆黑一片,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更沒有網(wǎng)絡(luò),沒有星光月光只有犬聲風聲,人生第一次刻苦銘心,還真睡著了一覺天明,心靈改變發(fā)現(xiàn)一個完全不同的我。</p> <p class="ql-block">單老師有大師風范教授風格,但又不失俗,抽煙喝茶是他特點又是工作習慣,由其酷愛喝濃茶,飯后一杯濃茶一根煙,是他必需,學識的深厚什么人都能拉得話題。我記得在廣西融水住一小旅店,晚上吃飯喝了點小酒后聊天講笑話,一個窮秀才落破在一有錢東家,一年老東家做壽要他寫字做畫,醞釀了幾天不急不慌什也沒干,眼看祝壽日臨近管家急了但沒辦法,最后祝壽前一晩,秀才用屁股給老員外做的一副壽桃圖提上字送上,老員外高興的掛在壽堂,眾人開懷大笑齊稱妙手,我們聽的也是一樣回味大笑,風趣活力是我們愿接近單老師,他也成我們的良師宜友。</p> <p class="ql-block">與單老師在路上一個改建的小山村前合影,村子看著不遠但下到了村里可不是容易,來回要個把小時,我記得單老師要去看看,我看他單薄身體,想替他跑一趟,但他說不可以,你能替我的體力,但替不了我的感受,我從此認識做學問來不得半點的虛假,親力親為哲理簡單道理深奧。</p> <p class="ql-block">經(jīng)千年之歲月,傳幾代之家邦,民族俗常。這個小片較能說明龍脊梯田的概貌。(可點開放,可適當放大音量)一首歌詞說的好藍天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心情就像風一樣自由。</p> <p class="ql-block">宏村南湖及南湖書院,在“南湖”的環(huán)繞下,宏村顯得寧靜、端莊和秀氣。</p> <p class="ql-block">難得的一張工作間合影照,桂林山水做背景,已是圖畫中人,</p> <p class="ql-block">“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p><p class="ql-block"> 明代湯顯祖的詩句,把美麗南湖切入詩詞</p> <p class="ql-block">南湖學童“遠山嶺上白云悠,倒影湖中景色柔”</p> <p class="ql-block">與壯胞小伙合影,他嚴肅表情我都不好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在程陽橋上與盛妝姑娘合影心情愉悅</p> <p class="ql-block">攝制小分隊在轉(zhuǎn)場路上。</p> <p class="ql-block">這個苗族大姐非常愿意和我合照留影,她的笑容特別自然和難忘。</p> <p class="ql-block">背景馬胖鼓樓,這也是廣西最大最美的鼓樓省級文保單位,也是壯、苗、侗寨特有的建筑,有的大寨子可能有幾座,例如貴州黔東南的千戶苗寨。鼓樓是村寨一些重大活動場所,寨民集會迎親嫁娶,姑娘小伙約會對歌等。</p> <p class="ql-block">背景程陽橋是全國文保單位,也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留影已是歷史,也是我最值的回憶和品味的。</p> <p class="ql-block">分享當?shù)夭煌包c留影,心情愉悅愉于言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過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枯水期河流的水也不小,洪水期此河是萬萬不能過了。</p> <p class="ql-block">古老大水車,非常原始在城市看不到,綠色能源至今也在發(fā)揮作用。</p> <p class="ql-block">橋口也是村口,很多廣西的村寨都由樓橋、鼓樓、神柱廣場等特有標志。背山臨河易守難攻也寨人最舍得投入,最有壯族特點的建筑,也是游客最喜留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與領(lǐng)導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個幾個領(lǐng)導是自治區(qū)的建委領(lǐng)導,我記不出姓名了?</p> <p class="ql-block">拜會東浦鎮(zhèn)領(lǐng)導,書記兼鎮(zhèn)長,他留給我們印象深刻,與我們說起鎮(zhèn)上的工作如數(shù)家珍,一針見血當前最重要的就是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一說起他的工作特點就是廢寢忘食晚睡早起,早晨四五點鐘頭腦最清醒時躺在床上,思考一天的工作,定出1、2、3、4,還要親力親為,這在當時實屬難得,所以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的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中國黃酒出紹興,紹興黃酒出東浦,東浦酒廠是個老酒廠有百十年了,我們有興參觀了酒廠最亮眼的不是酒味道,是一個個酒壇子堆成小山,單老師非常喜歡這些酒壇特地留影,喝酒吃飯后東浦酒廠的領(lǐng)導,又特請單老師為他們酒廠設(shè)計一個地標式的標志,單老師為此還攪動腦汁,用這些酒壇子為背景給他們設(shè)計了一個酒廠大門,與茅臺鎮(zhèn)的大酒瓶地標有得一拼,我后來看過那個設(shè)計草圖,高大氣派后來不知什么原因,沒有建很可惜。</p> <p class="ql-block">紹興的東浦鎮(zhèn),主要還是釀造黃酒出名,古時就有名酒坊酒肆很多,街道上空氣中彌漫著酒香氣味,著名品牌女兒紅很多都是出口了,當時還有紡織品也是當?shù)氐慕?jīng)濟支柱,是浙江的鄉(xiāng)鎮(zhèn)小龍頭之一。</p> <p class="ql-block">去魯迅先生書中提到的咸享酒店,體會一碗黃酒配一盤回香豆,也是種精神反饋。</p> <p class="ql-block">聽取紹興東浦鎮(zhèn)領(lǐng)導的規(guī)劃介紹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浙江的名勝之地,王羲之的鵝碑亭</p> <p class="ql-block">與村長老合影</p> <p class="ql-block">西遞村族人胡福基,也是履福堂的現(xiàn)堂主。履福堂位于西遞村建于清康熙年間,為收藏家、筆嘯軒主人胡積堂故居,在徽州人眼中,“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循環(huán)方是經(jīng)世不敗之道,光讀書不經(jīng)商太窮,光經(jīng)商不讀書入仕又沒有權(quán)勢,說白了就是如果家里有兩個孩子,一個讀書作官,一個經(jīng)商發(fā)財,兩全其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遞村履福堂迎聯(lián)</p><p class="ql-block">忍片刻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p><p class="ql-block">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p><p class="ql-block">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p> <p class="ql-block">西遞村口胡文光牌坊前與族人長老合影,當年居說有十三座,現(xiàn)在只剩這座了。</p> <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此段之行記錄是30年前,可惜記錄較零碎,記憶也不完整了,時間順序存在顛倒,但現(xiàn)在都不重要了,好在有近百張照片展現(xiàn),顏色雖有點退色,但不影響使我重新燃起了當年的回憶,當?shù)匾舶l(fā)展改變許多,30年時光在歷史長河也是一瞬間,中國是古老的又是嶄新的,不變的是改變,改變的是生活習慣,不變是民族遺風,文化依然在傳序,父輩<span style="font-size:18px;">們創(chuàng)業(yè)故事講了幾個世紀,民風民俗延續(xù)了幾百年,傳到了今天,也留給了明天。有一句話說的好</span>今天之所以區(qū)別于昨天,恰恰是因為昨天的感受依然留在我們心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绥德县|
彭阳县|
泾源县|
苏州市|
南江县|
博兴县|
陇川县|
开原市|
壤塘县|
开鲁县|
余姚市|
黄骅市|
公安县|
墨玉县|
呼伦贝尔市|
黔西县|
偏关县|
株洲市|
西和县|
方正县|
周口市|
蓬安县|
博湖县|
东乌珠穆沁旗|
汝州市|
普兰县|
龙游县|
衡阳县|
寿宁县|
桂阳县|
革吉县|
高雄市|
巫山县|
洪江市|
祁门县|
安溪县|
铜鼓县|
东丰县|
泰顺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