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思考的旅程中,收獲的愉悅里時光一晃即逝。3月22日至3月28日由安康學院承辦的“中小學思政及法治教育教師培訓”轉眼就結束了,各位培訓主講講師的分享讓我享受到一次思政課方面的饕餮盛宴,收獲頗豐,受益匪淺。</span></p> <p class="ql-block"> 首先分享兩點感受:一是“副課”也要轉正了。去年11月份我參加了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相隔不足半年又參與了中小學德法教師培訓,目前還在進行勞動教育網絡培訓,這一系列的密集培訓,不再單單是語文、數學和英語的培訓了。在每次培訓中專家都會分享中央近期出臺的若干指導意見,這些意見中都無不例外提到了要認真落實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022版《新課程標準》修訂指導原則中指出“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都預示著課程再也沒有正副的區別了。二是要做學習型教師。去年參與了科學教師培訓,凡參與培訓的老師一個共同的感受是科學教師必須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物、生、理、化必須樣樣精通。在本次德法教師培訓中也讓我們都感受到,德法教師不僅要有家國情懷,還得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康教研室副主任吳萬強老師主講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德育價值及實現路徑》中指出思政教師應保持用敬畏之心對待課程,用仁愛之心對待學生,用工匠之心對待事業,用進取之心對待自己的四個初心。同時,指導了思政課程“大練兵”和省級教學能手評選的經驗,分享了思政課教師專業成長的秘訣是要樂于工作、善于學習、敢于創新、勤于積累,為思政教師前進方向指明了道路。結合安康“三重融合,三全德育”的德育實踐模式介紹了先進的德育教育管理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胡田庚教授主講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修訂的新突破與變化》,首先回顧了本世紀課程改革和思政課程改革的各個重要階段,讓我了解了思政課程改革的歷史背景,思政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滿足時代變化的需要。其次講解了新課程標準的變化。一是課程定位的變化。課程價值更加凸顯育人功能;課程目標更加強調核心素養;課程特點更加明確政治性、思想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二是課程核心素養的凝練和課程目標的變化。課程核心素養包含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制觀念、健全人格和責任意識五個方面。課程目標主要凸顯了目標結構的新總分設計、目標內容的素養導向和三位一體、目標設計的一體化構想。三是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的調整。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以道德與法治教育為框架,分學段按主題設計;強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革命傳統和法制教育;學段銜接、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四是提出了學業質量評價。五是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的變化。聚焦核心素養,著眼學生發展;倡導議題式教學,活動教學;改革學業水平考試。六是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探索。國家層面有政策要求;課程層面有規劃設計;教學層面有實踐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時代基礎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基本背景和基本精神》的講解,我認識到基礎教育發展已經進入了新階段,面對基礎教育還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回歸初心。加強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在教學中要思考如何將評價指南落到實處?如何基于核心素養評價教學?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吳老師和胡教授兩位老師的講座為我們奠定了德法課程教學理論基石,漢濱區漢濱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肖靜老師《素質教育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探索》的講座則是更加側重于德法課程教學的實踐方法指導。圍繞2022版《道德與法治新課程標準》分析了核心素養和學習主題兩大板塊。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中的實例,以教材為背景重點分析教材各課時之間的聯系,如何在每課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如何進行情感交流,甚至連板書課題時應板書目錄中的課題這些細節都要求授課教師要關注。肖校長的講座實踐性強,可遷移性強,通過真實案例,運用已有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自然地、潤物無聲地設計好思政課程、講好思政課程,各類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的融入思政課程。在講座結尾肖校長總結一位好的思政教師一定要做到“三讀一看”,即讀《新課程標準》、讀《教師用書》、讀《憲法》和看時政熱點要點新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學評價對于德法老師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面對學生德育的評價不知從何下手。安康市教研室趙玉萍老師的講座《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學評價》正好為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趙老師通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評價的內涵、依據、分類、原則、內容和方法六個方面作了指導。我認識到評價的重要性,在評價過程中既不能過于較真,又不能完全統一標準,要有針對性的多角度進行評價。要依據課標中指出的“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等要求。在評價中要堅持以評促學,教、學和評的統一,堅持主體多元,注重激勵。既要有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又要有對學生學科學業質量的評價。趙老師分享了旬陽市評價具體細則,對我今后在對自己思政課程教學和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方面有了初步構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安市灞橋教師進修學校楊婉麗老師《新課標背景下的好課標準》講座,從鄉村教師梁俊帶領學生登上央視的故事詮釋了“苔花如小米,也學牡丹開”的真正含義,這也是教師應有的情懷。聽了楊老師的講座,我深深體會到一節好課必須是以學生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和具有文化基礎的,讓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一節好課一定是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三有”時代新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要科學合理,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學生活動要真實高效,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教學評價及時有度。</span></p> <p class="ql-block"> 胡苗苗、曹倩、汪小立3位老師的示范課精心設計、在教學中和藹的和學生的對話,以問題引領學生深入理解,通過課前讓學生體驗、以任務單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走進學生心靈,讓學生內心產生共鳴。通過教學實現了學生對家國情懷的認同,增強了學生責任意識。</p><p class="ql-block"> 漢濱小學謝鵬老師《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示范》,讓我在今后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有了大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單林波教授從法理相關知識、憲法、民法基礎知識三個方面用通俗易懂和案例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講解,讓我以后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了法理基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什么樣的思政課教師才能成長為符合黨和國家寄予厚望的標準呢?習總書記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項要求,為思政課教師成長指明了方向。參加了這次洗禮教育觀念、升華教育理論、感悟教學藝術、思考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困惑的七天培訓,我將在今后的思政課教學中踐行以培養德才兼備的人為己任,當好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探路人。</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靖西县|
临安市|
城步|
平遥县|
乌海市|
虹口区|
昆明市|
浪卡子县|
湖北省|
龙口市|
台州市|
柳林县|
桂林市|
延长县|
崇礼县|
福安市|
巩留县|
开鲁县|
牙克石市|
沁阳市|
仁寿县|
灵寿县|
芜湖市|
泉州市|
宁都县|
常山县|
新邵县|
长泰县|
安塞县|
潜山县|
衡阳县|
海盐县|
方城县|
闸北区|
抚州市|
翁源县|
和林格尔县|
朝阳区|
新乡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