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青田縣石雕博物館,位于浙江省青田縣甌南街道,展區總面積1320平方米,共有館藏作品近1000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奪天工。”青田之享有盛名,因它創造了燦爛的石雕文化,享有“石雕之鄉”之美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青田石雕歷史悠久,自成流派,具有奔放大氣、細膩精巧、形神兼備的獨特藝術魅力。其基調為寫實而尚意;手法有圓雕、鏤雕、浮雕及線刻;工序分相石,開坯,粗雕、細雕、封蠟、潤色等,是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所謂的歷史,雖然不能將“女媧補天遺石下凡變成青田石”的民間傳說算在內,但據考證,早在“菘澤文化”時期,人們就開始認識并利用青田石,出土于湖州市千金鎮磚窯的文物“青田璜”便是憑證。青田石質地溫潤、色澤雅麗、脆軟相宜、品類繁多而令人神迷,成為藝術家手中的稀罕之物。自元末著名畫家、詩人王冕首創以青田石冶印以來,青田印石便開始堂而皇之地進入騷客雅士的書齋乃至榮登皇帝、重臣的幾案;而公元1790年,兩套由青田燈光凍石制的印鈕《寶典福書》和《元章壽牒》作為貢品進獻八旬乾隆皇帝之事,則拉開了石章進故宮的序幕;自十七末十八世紀初,青田石雕經藝人帶至國外販賣,進入了國外市場,并先后在美國芝加哥“圣路易博覽會”、南京“南洋勸業會”、 美國 “巴那馬太平洋博覽會”及英國倫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上展出并獲獎;建國后,青田石雕又以其獨特的精湛技藝被外交部首選為國禮贈予前蘇聯、美、日、朝、新加坡等國元首;1992年,青田石雕被郵電部選為特種郵票發行;2001年,與壽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石,同時率先取得全國首家石刻類原產地證明商標;2006年,榮登“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現在,青田全縣有2萬余石雕從業人員,已形成了一支以6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11位省工藝美術大師為首、100多位高級工藝美術師和中級工藝美術師為中堅力量的梯隊式創作隊伍,及上規模、上檔次的石雕市場和專業的石文化研究機構。青田石雕從無到有,從衰到盛,從國內到海外,從單一工藝到藝術精品,似一條藝術長河,閃耀著一代代藝人們的智慧之光,從古奔流到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花好月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的代表作。倪大師花了近八個月的時間,創造出了精美絕倫的《花好月圓》。2010年中央電視臺《尋寶》欄目走進青田時,這件作品被評為青田的民間國寶,被視為無價之寶。2011年1月19日,倪大師將《花好月圓》捐贈給青田石雕博物館珍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豐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豐收》作者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愛廷。作品采用了夸張手法,魚巨大可以騎駕,孩童頭部碩大,卻更顯可愛活潑,發型為民間傳統形式,是源自生活的真實刻畫。整體造型為梯形,由蓮花、荷葉、如意、擊磬、孩童和魚構成,寓意連年有余,吉祥如意。作品旁邊打了一個缺口,造勢新奇,三個孩童之間互相呼應,神情歡快愉悅,形象生動,主題突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春》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周百琦的代表作。這件作品以春為主題,造型為放射形,二棵竹筍奮發向上,主次分明,棵棵大小錯落有致,健實茁壯,竹筍頂尖的筍衣部分,線條在向上扭動生長,生機勃勃。旁邊的兩只報春鳥,在紅色杜鵑花間報春,上下呼應,動靜有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展現了周大師獨特的表現手法及審美眼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高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高粱》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如奎于1964年創作完成。作品《高粱》利用了原石天然的色彩,將紅色石料做成了高粱穗子,看起來形態鮮明飽滿,層次豐富分明。作品上方和下方黑色石料,雕刻出了蛙跳、蝶舞、蜻蜓飛的畫面,使作品更加具有生機和情趣。作品中清晰的雕刻鑿跡,充分展現出林大師精湛的藝術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葡萄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此展品材質為季山夾板凍,作者是張仕寬。作者以大手筆概括出嶙峋奇峰的山體,上方遍布葡萄藤,穿插變化,精細入微,并根據石料顏色,以色取巧。葡萄葉張張薄如紙片,翻卷多姿,雕刻中,作者首創將明刀暗脈改為暗刀明脈的技法,將葉脈突出,體現了葉片老嫩質感的變化,同時也貼近于自然植物結構。在枝繁葉茂的葡萄叢中,還有幾只追逐戲食的小松鼠,在藤上,在葉間,在巖下,或昂首翹尾,或追逐嬉戲,顯得妙趣橫生,機靈可愛,同時豐富了畫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作品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佳作。當時創作背景動蕩艱苦,文化物資匱乏,即使是在如此苦難的社會環境下,作者仍以一種孜孜不倦的“匠人精神”,對石雕創作始終秉持著熱情飽滿的態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丹寨县|
乌什县|
卢氏县|
合江县|
平定县|
日土县|
阜新市|
防城港市|
盘山县|
山东省|
札达县|
巨野县|
突泉县|
封开县|
南皮县|
虞城县|
绥德县|
托克托县|
依兰县|
苍山县|
莎车县|
个旧市|
新闻|
阜阳市|
鹿邑县|
古田县|
从化市|
瓦房店市|
建瓯市|
荥阳市|
兰西县|
延津县|
邵阳县|
盐源县|
凤庆县|
轮台县|
罗田县|
凉城县|
陈巴尔虎旗|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