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p><p class="ql-block"> 3月27日下午,第二屆院士專家廣東校園行(揭陽)活動在我校行政樓二樓小禮堂隆重舉行。科學家來到我們身邊,讓我們近距離感受科學家的風采,享受科學家帶來的科學盛宴。此次為我們作講座的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區域地質調查專家委員會委員,胡健民教授。與會領導嘉賓有:揭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揭東區科學技術協會領導;揭東區教育局、磐東街道教育組領導;陽美玉都實驗小學行政領導以及學校部分師生代表。此次講座由我校黃少潔主任主持。</p> <p class="ql-block"> 胡健民教授是一位科學家,曾任中國地質調查局“特殊地區地質填圖工程”首席專家,主持并組織推進我國特殊地區地質填圖試點工作,主持完成1:50000地質圖近100幅。先后參加我國第22次、第29次南極考察及中智南極合作考察。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4部,獲部委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曾入選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批杰出地質人才,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在這個科普講座上胡教授親切地就自己親歷南極科考,探索地球演化奧秘的經過展開講述。具體向我們展示最古老遙遠又最孤獨寒冷的南極洲;東南極和西南極的天壤之別;南極曾經是地球上超級大陸的核心;南極與南美大陸之間德雷克海峽打開之謎及南極洲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胡教授首先以提問的方式跟學生探討了幾個問題:南極有幾個考察站?我國赴南極考察有幾條破冰船?為什么南極降水量那么少,有的地方雪蓋卻達到四千米厚?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科學探究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接著胡教授介紹了自己的三次南極科考經歷。第一次,尋找東南極大陸最后碰撞拼貼的證據,在西南極尋找南極與南美洲大陸分離的地質學證據。第二次完成了拉斯曼地區地質填圖。第三次是中智合作考察西南極南設德蘭群島,尋找德雷克海峽打開過程相關的地質記錄。胡教授講述了自己和隊友在南極洲發現的隕石甚至是火星隕石等珍貴科研樣品,告訴學生隕石是研究外星球的重要依據。還將自己見到的有趣可愛的企鵝,經歷極晝的難受,可怕的冰山的崩塌及冰裂縫,以及穿過西風帶的驚險一一展示出來,特別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 胡教授在講到一位雪地車機械師修車的時候突遇意外,導致雪地車沉海。他冷靜機智自救后獲救的小故事,不忘教育同學們時時應存安全意識。在講到南極大陸上發現的冰冠龍恐龍化石之后請同學們猜想:南極洲上為什么有恐龍化石?一位同學說,可能是地球當時只是一個大板塊。胡教授當即表揚了這位同學,并把隨身攜帶的一本地質科普書籍送給了這位同學。最后的互動環節,同學們發言積極踴躍,情緒高漲。</p> <p class="ql-block"> 胡教授侃侃而談,就像一位慈愛謙遜的師長在跟我們聊天。他平實生動的語言風格與樸實隨和的個人形象相得益彰,大家尊敬之情油然而生,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會后老科學家們還表示想去更偏遠的地方做科普報告,要把科學的種子撒遍祖國大地,讓生活條件差的孩子們也能了解一些科學知識。科學家們這種科學精神與初心情懷尤其難能可貴。</p> <p class="ql-block"> “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讓我們乘著這科學的東風扶搖而起,傳播科學精神,放飛科學夢想!</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寿光市|
临朐县|
阳西县|
冀州市|
邮箱|
临夏市|
石柱|
农安县|
长宁区|
永寿县|
甘谷县|
温泉县|
东海县|
洛南县|
东丽区|
石门县|
邹城市|
盖州市|
关岭|
敦化市|
长治市|
义乌市|
许昌县|
华亭县|
同德县|
望江县|
叙永县|
蕲春县|
馆陶县|
灵石县|
文成县|
通渭县|
北安市|
道孚县|
绥宁县|
华亭县|
东源县|
桐城市|
射洪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