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18日,我曾撰寫了一篇“中國????疫情未來可能走向”,閱讀量還是蠻高的,可見人們對此問題的關注度。自2022年12月7日國家調整疫情防控政策至今,將近4個月,自前文發表至今也有近一個半月。目前,我國新冠疫情如何?世界新冠疫情如何?依舊是我們所有人關注的話題。</p><p class="ql-block"> 下面作者從中國????疾控中心網站摘錄的信息和從WHO網站摘譯的部分資料給出了你所關注的答案。大家可以根據這些信息自我分析判斷,也可以參閱作者給出的初步分析和結論做動態思考。</p> <p class="ql-block">一、感染監測數據(截止2023年3月23日)</p><p class="ql-block"> 全國報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 </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9日以來,各省份報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呈現先增加后降低趨勢,陽性人數12月22日達到高峰(694萬)后波動下降,2023年3月23日降至3575;檢測陽性率2022年12月25日達高峰(29.2%)后波動下降,2023年3月23日為0.7%(圖1)。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1、 全國報告人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變化趨勢 </p><p class="ql-block"> (數據來源于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 </p> <p class="ql-block">二、全國哨點醫院監測結果。</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12月上旬,全國流感哨點醫院每周流感樣病例(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數量穩定在10萬左右,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就診人數比值在2.7%-3.6%區間波動。第50周(12月12日-18日)明顯上升至8.5%,第51周達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19日)流感樣病例占比(1.8%)開始呈現增加趨勢,第10周(3月6日-12日)達階段高峰(9.1%)后開始下降,第11周(3月13日-19日)流感樣病例占比為8.8%。(圖2)。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2 、全國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數及占比變化趨勢 </p><p class="ql-block"> (數據來源于824家哨點醫院) </p> <p class="ql-block"> 2022年第49周(12月9日),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開始逐漸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間達峰值后持續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19日)新冠病毒陽性率下降至3.4%后略有反彈,近3周持續下降,第11周(3月13日-19日)新冠病毒陽性率為1.9%。2022年第49周以來,流感病毒陽性率則逐步降低,2022年12月下旬至2023年2月初處于極低水平(低于1.0%);2023年第6周(2月6日-12日)以來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第10周(3月6日-12日,陽性率為53.2%)后上升趨勢明顯趨緩,第11周為53.5%(圖3)。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3、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陽性率變化趨勢 </p><p class="ql-block"> (數據來源于402家網絡實驗室) </p> <p class="ql-block"> 三、住院診療情況</p><p class="ql-block">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結果。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達到峰值162.5萬人,隨后持續下降;3月23日下降至5881,較峰值減少了99.6%(圖4)。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4、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變化情況 </p><p class="ql-block"> (數據來源于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 </p> <p class="ql-block"> 四、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陽性重癥患者結果。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癥患者數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間每日增量近1萬,1月4日增量明顯下降,1月5日達到峰值12.8萬后持續下降,3月23日下降至5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癥1例、基礎性疾病重癥合并新冠病毒感染4例)(圖5)。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5、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陽性重癥患者變化情況 </p><p class="ql-block"> (數據來源于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 </p> <p class="ql-block"> 五、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情況。</p><p class="ql-block">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數于1月4日達到每日峰值4273例,隨后持續下降,3月23日為0例(圖3-3)。3月17日至3月23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療機構累計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0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6、全國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變化情況 </p><p class="ql-block"> (數據來源于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 </p> <p class="ql-block"> 六、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變異監測情況</p><p class="ql-block"> 總體情況。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3月23日,全國共報送3551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共存在113個進化分支,主要流行株為BA.5.2.48(45.4%)、BF.7.14(24.3%)、BA.5.2.49(9.6%)和DY.1(8.5%)。BF.7.14.1等26種進化分支構成比在0.1%-3.0%之間,83個進化分支的構成比小于0.1%共占0.8%)(圖7)。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圖7、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變化趨勢圖 </p><p class="ql-block"> 說明:</p><p class="ql-block"> 1.采樣日期: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3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2.圖中標記的數字分別為BA.5.2.48、BF.7.14、BA.5.2.49和DY.1進化分支有效基因組序列數量。 </p><p class="ql-block"> 3.“其它”指全國范圍Omicron變異株構成比小于0.1%的進化分支。</p> <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變異分省份情況。總體來看,北京、內蒙古和天津以BF.7及亞分支為優勢株;其它省份均以BA.5.2及亞分支為優勢株。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結論:人口基數在14億的大國,世界還不安定的情況下,每日報告新冠病毒感染者幾千例,且在逐日減少,這告訴我們免疫屏障依然有效。這段時間重癥患者也寥寥無幾,零死亡,也未發現新的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毒株,這告訴我們,疫情整體平穩向好!</p> <p class="ql-block"> 世界衛生組織每周全球新冠狀病毒病 (COVID-19) 疫情通報:</p><p class="ql-block"> COVID-19 每周流行病學更新 </p><p class="ql-block"> 一、2023 年 3 月 22 日</p><p class="ql-block"> 概述</p><p class="ql-block"> 在全球范圍內,過去 28 天(2023 年 2 月 20 日至 3 月 19 日)報告了超過 370 萬例新病例和超過 26,000 例死亡,與前 28 天(1 月 23 日至 2月19 日)相比分別下降了 31% 和 46% 2023 年 2 月);然而,存在顯著的地區差異,包括有些地區不是減少而是增加。截至 2023 年 3 月 19 日,全球已報告超過 7.6 億例確診病例和超過 680 萬例死亡。</p><p class="ql-block"> 二、2023 年 3 月 16 日</p><p class="ql-block"> COVID-19 的每周流行病學更新 </p><p class="ql-block"> 概述</p><p class="ql-block"> 在全球范圍內,過去 28 天(2023 年 2 月 13 日至 3 月 12 日)報告了近 410 萬例新病例和 2.8 萬例死亡,與前 28 天相比分別下降了 40% 和 57%;然而,存在顯著的區域差異,包括一些區域的增加。</p><p class="ql-block"> 截至 2023 年 3 月 12 日,全球已報告超過 7.6 億例確診病例和超過 680 萬例死亡。</p><p class="ql-block"> 三、2023 年 3 月 8 日</p><p class="ql-block"> COVID-19 的每周流行病學更新 </p><p class="ql-block">概述</p><p class="ql-block"> 在全球范圍內,過去 28 天(2023 年 2 月 6 日至 3 月 5 日)報告了近 450 萬例新病例和 3.2 萬例死亡,與前 28 天相比分別減少了 58% 和 65%。</p><p class="ql-block"> 截至 2023 年 3 月 5 日,全球已報告超過 7.59 億確診病例和超過 680 萬死亡病例。</p><p class="ql-block"> 四、2023 年 3 月 1 日</p><p class="ql-block"> COVID—19的每周流行病學更新</p><p class="ql-block"> 概述</p><p class="ql-block"> 在全球范圍內,過去 28 天(2023 年 1 月 30 日至 2 月 26 日)報告了超過 480 萬例新病例和超過 39000 例死亡,與前 28 天相比分別下降了 76% 和 66%。</p><p class="ql-block"> 截至 2023 年 2 月 26 日,全球已報告超過 7.58 億例確診病例和超過 680 萬例死亡。</p><p class="ql-block"> 結論:從這四周的數字可以看出,病例數在下降,死亡數在減少。月比較,發病率、死亡率連續幾個月都呈現大幅度下降。</p><p class="ql-block"> 全世界新冠疫情雖然存在地域差異,但整體疫情依舊趨好。</p><p class="ql-block"> 最近 ,許多國家都放寬了出入境管理政策,這一點也佐證了目前的疫情現實和我們的感知。</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這不是我們的錯覺。</p><p class="ql-block"> 正如張文宏醫生最近所說,我們離走出“新冠”這起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時間節點已為期不遠。</p> <p class="ql-block">1、國內資料均轉錄于中國CDC網站</p><p class="ql-block">2、世界衛生組織的每周疫情通報來源于WHO網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州市|
尼玛县|
临武县|
灵武市|
昭苏县|
东平县|
桃园县|
牡丹江市|
湘西|
扬州市|
平昌县|
峨山|
普陀区|
东乡县|
独山县|
融水|
托里县|
繁峙县|
兰溪市|
双峰县|
彭山县|
弥渡县|
探索|
拜泉县|
崇仁县|
蒙城县|
江都市|
津市市|
潢川县|
荔浦县|
古丈县|
密山市|
枝江市|
海兴县|
神池县|
康保县|
金秀|
徐水县|
万宁市|
垦利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