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誤了我們五零、六零后退休人員三年寶貴時光的新冠疫情終于塵埃落地了!就像來的時候那么突然且莫名其妙,去的也那么突然且莫名其妙。從放棄死看硬守到今年春節,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全國人民紛紛染疫,春節之后,擔心由于人員大流動而引發的疫情大傳播并沒有出現,此時的人們彈冠相慶,揚眉吐氣,放飛心情,慶賀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游走于天地之間了,不再被紅碼黃碼困擾,不再為疫苗核酸擔憂,不再驚恐忽然異地隔離,不再懊惱無奈半途而歸!我們順勢而為,早早做好了出行的計劃,自己安排吃住行和游覽的景點,三月九日,十一人三部車分別從合肥和上海向第一站杭州龍門鎮進發!<div> 從合肥出發的兩輛車遭遇了罕見的春季大霧,合肥所有的高速公路口都被封閉,我們只得從環湖大道繞到巢湖市,約九點鐘才得以上高速公里。梁總夫婦從上海出發,先到龍門鎮,為大家安排好了午餐,菜的味道很好,但記不住菜名了,唯有一道“油炸面筋包肉”令我印象深刻。老板娘是熱心人,吃完飯她告訴我們不必動車,就停在她家的院子里,走路幾分鐘就到景區了。穿過公路,走過一橋,“孫權故里”赫然在望。<br><div> 龍門古鎮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游線上的國家一級景點。龍門孫氏為三國孫權直系后裔。西晉統一天下后,孫權支庶散居各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孫權第二十七世孫孫忠遷至龍門,家族繁衍壯大,傳承近40代,綿延千余年,此間代有賢才稱播于世。 村內以獨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聞名,是現今江南地區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山鄉古鎮。村后有龍門山,海拔1067米,峰巒重疊,氣象萬千,為富陽群山之冠。東漢名士嚴子陵曾游走龍門,觀山勢異常,贊嘆:“此地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古鎮也因此得名。</div></div> 石街石墻,是這里古建筑的特色。 余蔭堂,不對外開放了。這是龍門孫氏后人為孫濡修建的廳堂,用以表達對孫濡的景仰和懷念。孫濡,字孔恩,號惠泉,生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五月。孫濡從小勤奮好學,志向不凡,關心民間疾苦,十三歲就寫有“借墻角梅,濟蒼生渴”的詩句。嘉靖十一年(1532年),孫濡以選貢入太學,后被選為河南長葛縣令。在任上,他謹遵官德,恪盡職守。有人勸他奉承討好上官,他說:“用剝削老百姓的錢去奉承上官的事,我絕對不會去做?!蓖艂兎Q贊他:“孤介自持,苞且不行?!笔考潅兎Q贊他:“廉與白璧爭輝,陋一錢之尚受?!?孫濡任職期間,長葛縣旱災連年,孫濡憂心如焚,急忙回家鄉龍門變賣家產,購得抗旱耐瘠的蕎麥籽運回長葛縣,分發給老百姓播種,并親授播種技術。后蕎麥獲得豐收,長葛百姓得以度過災荒。為此,當地百姓對孫縣令感恩不盡,尊稱蕎麥為“孫公麥”,此事載入當時長葛縣志?!坝嗍a”有祖宗功德蔭庇后世之意,表達了龍門的孫氏族人對孫氏精神的延續。余蔭堂正門上有當年孫濡手書的“端履”二字,意在告誡子孫:無論為官還是為民,都要走正道,行正事,端正做人。<br><br> 余慶堂是龍門孫氏家族慶典、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全鎮重大事件的場所:一是祭祖納主,每年春秋二祭;二是在商議宗族中重大事項;三是用于族慶活動時主要娛樂場所。 孫氏宗祠,購票入場。 孫氏宗祠始建于宋,續建于明、清,現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龍門古鎮的精華所在,面積龐大,宗祠建筑雄偉,孫氏宗祠的祠堂最里間,排列著密密麻麻的先祖牌位。天井的一側是私塾,另一側是接待廳。而明前園廣場上還有一個大戲臺,有時候上面會表演當地特色的戲曲。孫氏宗祠旁邊有一個天子堂,里面有著傳說中孫權的塑像,墻上有著精美的壁畫,壁畫講訴著孫堅、孫策、孫權父子的人生歷程,處處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欽褒純孝”,大清雍正皇帝賜給孝子典范孫侖的匾。 比起我們皖南的木雕似乎粗糙了點。 龍門飲食文化與三國有著密切的聯系。<div> 龍門面筋:據傳說是孫權出征前,其母為兒特制的美食。孫權稱帝后,每逢佳節,必以此為上等佳肴,宴請群臣。孫權歷代后裔繼承本家傳統配方,用手工精制成風味獨特的面筋,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余年了,是高檔宴會、家宴和饋贈親友的佳品。品種有:紅燒三鮮面筋、面筋豬蹄煲、面筋老鴨煲、油炸面筋、冷盤等。<br> 文臺粉條:相傳孫堅(孫權的父親,字文臺)十七歲那年,在富陽龍門古鎮錢塘打擊海賊時,天大旱,眾將士饑渴難耐。孫堅遂命居在山間的農戶準備糧食。農戶家貧,家中只有地瓜,粉條,便混在一起煮熟之后供孫堅和部下食用。眾人品嘗之下,覺得異常鮮美。此時,忽然風起云涌,頃刻大雨傾盆,大旱天氣頓減。自此,錢塘、富陽就有了食用粉條的習俗,以求風調雨順。<br> 國太豆腐:孫權的母親吳國太一生節儉持家,教子有方,而且她還擅長燒各種各樣的家常菜,"國太豆腐"相傳就是由她撿了幾顆地上的毛豆而制作出來的。這道菜用陳年豬腳燉豆腐,文火煨,酥香醇厚鮮嫩可口。<br> 江東元寶:相傳,三國時孫權之母吳國太愛吃豬爪,適逢壽誕,當時有江西籍廚師回鄉探親時帶回當地特制蜜糖,取豬爪前段做成元寶形狀,文火煨之敬賀。此菜汁稠味美,酥香醇厚,頗受國太及孫權之厚愛。<br> 牛八碗:八道菜都與牛有關,包括秘制牛龍骨、老火煨牛腩、清燉牛尾湯、嫩爽牛肉絲、青蒜爆牛肚、水晶牛蹄筋、香糯牛腳蹄、高湯牛肉羹。</div> 我走進這家,問一個正在做女紅的老婦,”妊姒遺風“是什么意思,老婦用當地方言告訴我,說了很多,我卻沒搞明白,估計是說這家祖上婆媳關系非常好,受到當地官員的褒獎。回來后上網查了一下,這句話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代。西周的發展與太姜、太妊、太姒三位女人有關,她們史稱三良母,都會相夫教子。后世以“太太”作為已婚女性的尊稱,代表賢德直追三太。太姜,古公亶父(周太王)之妻,季歷(后來封王,叫王季)之母;太妊,季歷(王季)之妻,姬昌(周文王)之母;太姒,姬昌(周文王)之妻,姬發(周武王)之母。太姜與太妊是姑媳關系,太妊與太姒也是姑媳關系,她們都和睦相處。后來,夸獎婆媳關系好,多用“妊姒遺風”一語。孫權故里有這樣的匾授,體現了這里良好的民風。 很多古宅已經不對外開放了。 建于明朝的工部宅院,是一座三重檐門的建筑,非常氣派巍峨。龍門人孫坤,為明朝永樂初年工部主事,負責督造巨艦八十余艘,為鄭和下西洋立下功勞,獲朝廷恩準建造“工部”牌樓。 龍門的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是做羽毛球拍的,成為了龍門支柱產業,是國內重要的羽毛球拍生產基地。這里的產品中不乏貼牌的國際大品牌。據說網上銷售的百分之七十的羽毛球拍出自龍門。而且他們的羽毛球球拍已經通過義烏小商品市場銷往全球。這家店的店主說,在他這花百元錢買到的球拍,在網上要賣上千元。 古鎮重要的景點之一——硯池。這是龍門孫氏激勵兒孫寒窗苦讀、爭取功名的勵志實景。 月光之下肯定很美。 古鎮中的硯池,清風拂動,漾起陣陣漣漪。一位兒童,在池邊揮動大毫練字,可愛至極。用功讀書考取功名一直是傳統宗親文化光耀門楣的大事。 歷史的長河靜靜流過千年,今天的龍門古鎮,風光旖旎,古韻悠然。追古思今,感慨萬千。雖未見三國孫權之倜儻,卻領略龍門古鎮之隆興,足矣幸矣! 游覽結束后,我們驅車180公里到達衢州市,下榻維也納3好酒店(衢州店)。衢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東漢初平三年(192年),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一千八百多年的建城史,1994年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脈綿延流長,有江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古代州級城池衢州府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衢州府城墻,復建的天王塔院、文昌閣等歷史文化古跡。衢州是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是儒學文化在江南的傳播中心,歷史上儒風浩蕩、人才輩出,素有“東南闕里、南孔圣地”的美譽,位于市區的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幾年前我去參觀過。<div> 翌日,游覽江郎山。</div> 江郎山景區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5A級景區,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須女湖和仙居寺等部分組成,面積11.86平方公里,景源類型以自然景觀為主,同時也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我們主要是穿過一線天,登覽三爿石景區。<div> 傳說是古時候三個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頂變成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稱之為江郎山。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筍天柱,形狀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被中外游客稱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學家湛若水摩崕題刻“壁立萬仞”四字。江郎山不僅聚巖、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險、陡、峻于三石,雄偉奇特,蔚為壯觀,且群山蒼莽,林木疊翠,窟隱龍潭,泉流虎跑,風光旖旎。每當云霧彌漫,煙嵐迷亂,霞光陸離,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體。</div> 會仙巖,傳說是八仙聚會的地方,巖中有一洞穴,名會仙巖洞。會仙巖洞前一石如盤,說是神仙下棋之處,稱棋盤石。走進巖洞,左右兩塊巨石,形似一小一大兩只海龜,謂之“子母龜”。 煙霞亭,名出自白居易的詠江郎山詩“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舉煙霞”。在煙霞亭里向上望,巍峨的三片石,矗立天上,就像平地上豎起的三塊巨石,直插霄漢,氣象十分雄偉壯觀??上覀內r正好逆光,無法拍攝。<br> 全國最大的毛澤東手書體“江山如此多嬌”摩崖石刻。 靈峰封閉不讓游客登攀。 一線天處亞峰、靈峰之間,峰壁如削,夾一狹道寬僅3米,長約300米,垂直近乎平整,仰視觀天開一線,俯瞰見地裂一隙。道路雖是石鋪,卻平整易行。<div> 登江郎山又一次考驗了我的膝關節,還好,沒有礙事。文峰買了手杖自己未用卻讓我受益了。</div><div> 下了山,我們往浦城方向去。奇怪,這里沿路飯店極少,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飯店。</div> 下午近兩點鐘,我們參觀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這里是生產“小密包酒”的工廠,也是國家4A旅游景區。董事長黃向東是武警消防部隊的退伍軍人,2000年回鄉創辦企業,熱心于公益事業,曾入“中國好人”榜。小密包酒是一種黃酒,它的商標圖案是“金雞漏米”,借用的是流傳于當地的一個民間神話故事。“小密”是地名,“包酒”是酒工藝技法。 “包”字的本意是腹中孕育胎兒。包酒是兩種酒曲相互包容發酵制酒。此技法被列入了福建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觀通道 下一個目標是浦城九石渡景區。據說乘坐旅游船游水路可觀賞臥牛飲水、九石渡、老鼠巖等17個景點。我們按導航指引,來回找了兩遍也沒有找到渡口。倒是河邊的古樹和土墻老房讓我們感受到了時光的滄桑。<div> 晚上宿浦城縣夢筆大酒店。酒店房間小、光線暗,把我們每天晚上的必修課——摜蛋給黃了。</div> 11號早餐后出發,奔向這次自駕游的重點目的地——霞浦。全程280公里,約4.5小時。中午到達霞浦縣住宿地迪特朗酒店。事先在網上聯系的當地導游郭師傅已經在酒店等候。安排好房間,放下行李,他帶我們去姜記大排檔吃海鮮。接著開面包車帶我們開始了霞浦之旅。<div> 霞浦是著名的攝影基地、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我看過諸如牽牛、趕鵝、撒網、炊煙、灘涂日出日落等大片,對這里向往已久,這次終于如愿以償。 </div> 我看過一經典攝影作品:清晨,晨曦的道道光柱透過古榕樹的枝葉,一老農頭戴著斗笠、身披著蓑衣,背著手、牽著牛從斜斜的光柱中走過,古樸而閑雅,美極了!現在下午時分,經典畫面是不會有了,倒是遍地游客鬧哄哄,那經典畫面的重要配角——老水牛在一旁不無憂傷地看著游客。 游客們的自娛自樂。來霞浦之前我了解過,霞浦經典拍攝場景有人物參與拍攝的都是要花錢聘請模特的,要有本地攝影導游牽線搭橋,而且價格不菲。我們不夠發燒級別,就免了吧。如果巧遇別人花錢聘請模特,我們也許能蹭拍幾張,可惜沒有遇到這樣的機會。 到三沙光影棧道看灘涂養殖的宏大場景。 竹竿是灘涂養殖的重要工具,可以掛海帶、紫菜、牡蠣等。 光影棧道走到最東邊是拍攝灘涂日落的最佳點。 12號原本計劃起早看日出,預報早晨有雨,云層太厚,干脆好好休息睡個懶覺。早餐后九點出發,參觀畬族半月里。 看來是要母女同臺獻藝了。 這里出過武秀才。 這道門是抵御外侵的工事。 在郭導游的指導下拍攝出的剪影畫。 離開半月里到沙江拍攝,這里與昨天看到的灘涂養殖場景略有不同,插在海里的竹竿長且密。 三月十三號清晨天還未亮,我們抱著碰運氣的心理去北歧拍攝日出,雖然自然條件不算理想,但總算沒有白跑一趟。 回賓館吃完早餐,去下尾島和大京沙灘。 在霞浦中餐后驅車160公里奔福州市,下榻凱里亞德酒店三坊七巷店,放下行李,步行到著名古街三坊七巷游覽。<div>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此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總占地面積38.35公頃,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較好的明清古建筑計159座,其中包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被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div><div><span style="line-height: 1.5;"> 百余年以來,這里走出的名人志士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如林則徐、沈保楨、嚴復、林旭、林覺民等,因此被譽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span></div> 沈復書院 安民巷,此巷名與起義首領黃巢有關。 立本弄 這里靠近臺灣,與臺灣的民間和文化交流上得天獨厚。 鄒主任的朋友請我們在這里吃晚飯,閩菜特色,菜肴極為精致可口,一盅“佛跳墻”驚艷眾人,其清香淡恬鮮美,不像其他地方的濃湯油膩味重。佛跳墻又名福壽全,是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閩菜系。相傳,該菜品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板鄭春發研制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幫要飯的乞丐。佛跳墻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牦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br><br> 14號早晨離開福州市前往漳州南靖縣,鄒主任的朋友安排了當地的導游接待我們,有她的帶領我們節省了時間,并聽了非常細致的解說。田螺坑土樓群主要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分別是步云樓、振昌樓、瑞云樓、和昌樓、文昌樓,方樓步云樓居中其余4座環繞周圍。人們戲稱是“四菜一湯”,旁邊還有筷子和湯匙。田螺坑土樓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獨具特色的建筑形體組合,被中國古建筑保護專家組組長羅哲文稱為“世界建筑奇葩”,田螺坑土樓群建筑組合是福建客家土樓群的典范。據說南靖縣有大小一萬五千多個土樓。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土樓以石為基,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筑,配上竹木作墻骨牽拉,丁字交叉處則用木定型錨固。據導游介紹,土樓往往不是一次性建成,一般是一年或數年建一層,兩層以下叫“厝”,三層以上才叫樓。<br>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福建土樓”,由福建省永定、南靖、華安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即永定區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大地土樓群。這些土樓或方或圓,以圓為主,如珍珠般灑落在閩西南的綠水青山間。 中間的建筑是供奉神位和私塾,是精神生活場所。 一個土樓里住著一個大家族。房屋的分配是縱向的,每家都有一二三層,一樓家家有井,供生活用水和消防。 塔下村。靠山建筑是張氏宗祠德遠堂,堂前豎立24支高過10米的石龍旗桿,是中國古姓氏祠堂現存石龍旗桿最多的一處。 石龍旗桿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形式,若是族中有人取得了科舉功名,村中都會在家廟的半月池周圍豎立石質的旗桿以示慶祝。根據功名的級別高低和文武區別,石龍旗桿的長度、底座的樣式和桿身的雕刻都有區分。 石龍旗桿最初的意義是激勵子弟用功讀書,考取功名。石旗桿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鐫刻立桿的年代,旗桿主人的身份、輩序、姓名;頂端多有雕飾,若是旗桿主人做了文官,旗桿頂端便雕上“毛筆”,若是做了武官,便鐫刻坐獅。大部分旗桿是一人一桿,但也有兩人甚至三人同立一桿的,有一家祖孫三代一共立了5座旗桿。根據《張氏族譜》記載,第一座石旗桿豎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到解放前一共豎立了14座。自一九七八年以來又陸續豎立了10座。豎立石龍旗桿的資格也實現了與時俱進。1978年的第15座旗桿便與功名無關,是一位海外族人為其百歲老母而立,也開了為女性立桿的先河。2012年3月豎立的第24座旗桿則是為本族一位旅居泰國的慈善家而立。<br><br> 書陽鎮 無人居住而失修土樓的斷壁殘桓。 和貴樓又稱山腳樓,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由簡次屏公建造的,總投資一萬五千兩銀子,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樓。這座土樓建在沼澤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歷經200多年仍堅固穩定,保存完好。土樓內有兩眼井,相距不到20米,卻一清一濁。<br><br> 云水謠古鎮原名長教,位于福建省南靖縣,因電影《云水謠》曾在此拍攝取景而得名。云水謠古鎮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資源,吸引了國內外的眾多游客。 拋繡球樓 懷遠樓最大特點就是它是一座雙環圓樓,大環和其他土樓一樣為住宅,小環為懷遠樓特有的學堂,平時是簡氏子孫讀書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取名為“斯是室”,兩聯書為“斯堂詎為游觀祈計敦書開耳目,是寶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課兒孫”。 晚餐在懷遠樓附近的農家餐館,食材好、味鮮美令我們贊不絕口。宿民居,一厚道人家。<div> 15號是紅色之旅,上午先到古田后到瑞金。<br><div> </div></div> 古田會議會址,原為“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田會議決議案。“古田會議決議”被作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而載入史冊。 瑞金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葉坪、沙洲壩、烏石垅、云石山等地。葉坪在瑞金東北約六公里處,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里召開,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從葉坪遷到此,現有總辦公廳舊址、毛澤東、張聞天、謝覺哉、鄧小平等同志的故居以及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列寧小學舊址等。 當年國民黨軍隊飛機轟炸瑞金,這枚炸彈沒有爆炸。 小學課本上就有這口井的故事。 下午,我們兵分兩路,義權四人去龍虎山,其余六人去宜春溫湯鎮。<div> 溫湯鎮的溫泉十分神奇,地熱溫泉中心海撥168米,從地下470米深處花崗巖中涌出,日出水量10000多噸,水位常年不便,水溫常年保持在68℃—72℃,無色無味,水質細膩,不含硫,可浴可飲,具有低礦化度,低鈉、富硒、偏硅酸含量高等特點,有800多年歷史,為國內外罕見富硒溫泉。這里的房地產十分熱,多是為到這里療養度假的游客提供租賃服務的,上海人特別多。幾年前我去過溫湯鎮,溫泉口擠滿了人,游客和住戶用水桶提溫泉,周邊到處都是泡腳的人,秩序很亂,市容極差。2018年宜春市人大立法,頒布《宜春市溫湯地熱水資源保護條例》,把溫泉作為公共資源,政府投資加以管理,溫泉口不再允許人們靠近,成立了溫泉供水公司,通過管道把溫泉送到企業和住戶。溫湯鎮的市容市貌也有了很大改觀。</div><div> 吃過晚飯,步行游覽溫湯鎮,參觀了兩處古溫泉出水口?;氐劫e館,享受泡溫泉的愜意,睡眠極好。第二天早晨再泡一次溫泉,徹底洗卻幾天的勞累,吃過早飯,精神抖擻駕車返回合肥。</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通许县|
全椒县|
明光市|
大姚县|
双牌县|
丹寨县|
迁西县|
西林县|
沧源|
保康县|
沅江市|
中方县|
博爱县|
宣恩县|
会同县|
云霄县|
浦江县|
丽水市|
绍兴市|
镇赉县|
和龙市|
宜宾市|
吴川市|
舞钢市|
呼和浩特市|
咸丰县|
临安市|
左云县|
太白县|
连平县|
河间市|
吴旗县|
河源市|
陵川县|
大姚县|
临海市|
娱乐|
西昌市|
咸丰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