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學(xué)佛自省錄06】佛陀的教法,是深入的,而不是泛泛而談的。佛教的每一個名相,都可以細(xì)分到一個個可以在生活中貫徹執(zhí)行的細(xì)節(jié)。比如佛陀說的智慧,并不是我們所認(rèn)為的聰明,或者理解能力強(qiáng)。因?yàn)檫@些我們世俗人所認(rèn)為的智慧,仍舊是很可能產(chǎn)生不定性,甚至將其可以運(yùn)用到導(dǎo)致惡因惡果的方面。而佛陀所講的智慧,則是一種不偏離正道的智慧。</p><p class="ql-block">佛陀說證悟菩提,意識轉(zhuǎn)為妙觀察智,或者妙分別智,這個妙觀察智就是智慧。這個智慧,可以細(xì)分為七個方面,在佛教稱為七覺支,或者叫七菩提分。分別是擇法覺支、精進(jìn)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念覺支、定覺支和行舍覺支。</p><p class="ql-block">其中第一覺支就是擇法覺支,也就是說這種智慧首先可以善分辨法,哪個是究竟法,哪個是世俗法,哪個是善法,哪個是惡法。如果不具備擇法覺支,就容易誤入歧途,甚至把生活搞得一團(tuán)糟。</p><p class="ql-block">我皈依佛教以后,在90年代有幸親近過某位活佛,只是我那時很懶惰,在密法上沒有什么修持。但是這位活佛給我建立了一些在佛教中不可動搖的根本法則。比如苦空無我、因果觀和三法印。其中三法印便是印證一個法則是否為佛法的標(biāo)準(zhǔn)。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符合這三法印的就是涅槃?wù)溃绻环线@三法印,便是邪師說法,應(yīng)當(dāng)遠(yuǎn)離??嗫諢o常、因果觀和三法印,就屬于擇法覺支的標(biāo)準(zhǔn)。</p><p class="ql-block">所謂的法,就是邏格斯,就是道,也可以稱之為真理。這個法其實(shí)在世間是無處不在的。辜鴻銘曾經(jīng)罵袁世凱,除了老媽子倒馬桶不需要學(xué)問,其他事情沒學(xué)問就沒有能辦得好的。其實(shí)辜鴻銘先生還是說錯了,老媽子倒馬桶也還是有學(xué)問的,不信她把馬桶倒在主人的被窩里試試。</p><p class="ql-block">佛教不是溫溫沌沌的好好先生,佛教是善惡分明的,世出世間清晰了然的。擇法覺支就是使人清楚的知道應(yīng)該堅(jiān)持什么、舍棄什么的一種智慧。前幾天寫過,自由就是選擇的自由,但是具體到個人如何的選擇,這就需要智慧,需要在選擇面前的各種可能性中,依照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做出最有益的選擇。</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喜覺支。我經(jīng)??吹揭恍┓鸾掏叫欧鹬蟾油纯唷S腥苏f越清醒越痛苦。其實(shí)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的這個清醒還不夠清醒,因?yàn)橐磺猩品?,一定是使人?dǎo)入喜、安樂、輕松的。如果這個法沒有將你導(dǎo)入喜樂輕安,要么是這個法錯了,要么是修行錯了。我們這個社會嘗試過很多看起來高大上的偽法,最終導(dǎo)向的卻是深重的災(zāi)難。就是因?yàn)檫@個看上去具有人類崇高理想的所謂的“平等”,實(shí)質(zhì)上是以消滅精英為目的的結(jié)果的平等,最終卻以惡斃屠戮數(shù)千萬人而收場。這就不是法面前的平等,他是諸行有常的、法中有我的,是人定勝天的。</p><p class="ql-block">因此,佛教的智慧,緊貼著苦空無我。這世間是苦,是不自由的,這個作為主人公的我在湍急的世俗洪流中是恒不自在的,是隨波逐流的。世間萬物是無常的,是沒有一個自性在里面的。而所有的人類意識與思想中,包括起心動念都是根本沒有我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其中的,只是我們在其中妄執(zhí)一個我,以為這個我在主動的抉擇罷了。</p><p class="ql-block">……武僧 21032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巢湖市|
黄平县|
灵寿县|
曲麻莱县|
峡江县|
五原县|
潼关县|
昌宁县|
武川县|
雅江县|
上犹县|
漯河市|
巴塘县|
安宁市|
乌拉特后旗|
合肥市|
五大连池市|
苗栗市|
南昌市|
黔江区|
新安县|
勐海县|
化德县|
永康市|
乐安县|
黎川县|
磐石市|
托克托县|
天门市|
昌平区|
静海县|
松桃|
咸阳市|
许昌县|
右玉县|
商城县|
临潭县|
合水县|
汝南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