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學佛自省錄07】很多人認為學佛之后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其實并不是這么回事。佛教認為,大智慧者的眼耳鼻舌身五識,會轉為成所作智。所謂成所作,就是可以成辦一切事的意思。當然,在你沒有證悟之前,你所依據的是貪嗔癡慢疑的需求而做事,其中善行成分少之又少,自然成辦的事情不多。而證道之后,所作所為都會自然的圍繞饒益一切眾生,自然就所作皆成。</p><p class="ql-block">即便從成功學上來說,人的價值的體現,就在于個體對于他人的重要程度。說的簡單點,就是你要對別人有用。你對他人的用處越大,你的價值也越大。</p><p class="ql-block">另外一個誤解就是似乎佛教與政治無關,佛教徒也不關心社會。只要自己證悟成佛之后,遠離這個世俗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上座部佛教有一部經典,叫做【究羅檀陀經】,是講一個大國王請佛陀的某一世化身婆羅門主持一個盛大的清凈法會,以體現國力強盛政治清明的盛世崛起。佛陀說不行,現在你的國家盜賊橫行,百姓民不聊生,邊境也不安穩。如果你要舉辦一個如法的慶典,首先要將你的財富,分配給國民。要讓想從事農業的,給他們種子,想從事畜牧業的給他們牲畜的幼崽,想從事商業的給他們本錢,想從事政治的,給他們薪水,同時你還要降低稅收。這樣,你境內的盜賊問題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你要獎勵那些不以殺生邪淫為業的人,獎勵那些具有正知見的人。同時你不能隨意懲罰那些殺生邪淫和邪見的人,因為那是他們的業處。第三,你要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批評,你要用你的正行、正知見來破除別人的批評,而不能用權力來壓制別人的批評。最后,你在從事祭祀的時候,要善待你的奴仆,要讓他們從中感受到喜悅,而不是因為勞作導致他們愁苦。只有這樣,你才能進行一次如法的祭祀慶典。</p><p class="ql-block">但是這還不夠,在慶典過程中,你要邀請周邊國家的國王,婆羅門學者,大臣。各國進奉的禮物,要分給你的大臣學者以及供養比丘。如此,你才能辦成一個如法的清凈的祭祀布施盛典。</p><p class="ql-block">大勝國王依次而行,一段時間后,國家盜賊消除,人民安居樂業,人人向善,國力強盛,國際關系融洽。盛典如法舉行,并影響了周邊國家,人人趨向善道。</p><p class="ql-block">這是佛教影響社會的方法。其實,佛陀在多部經典中都強調,修行者首先要盡完自己的社會義務,然后精進修行。佛教并沒有要求僧侶逃避社會責任。這是一種典型的誤讀。</p><p class="ql-block">……武僧210330</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江川县|
乌恰县|
仪陇县|
溧水县|
萨嘎县|
卢湾区|
汤阴县|
临漳县|
响水县|
朝阳市|
民县|
峨眉山市|
津南区|
阜宁县|
进贤县|
万宁市|
石阡县|
高碑店市|
开化县|
曲阜市|
饶平县|
双峰县|
北碚区|
资溪县|
安岳县|
垫江县|
新野县|
慈利县|
湘阴县|
汕尾市|
通山县|
宝丰县|
宣城市|
确山县|
常州市|
万荣县|
偏关县|
理塘县|
盐城市|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