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關于母校的回憶之二</p><p class="ql-block"> 在勤工儉學活動中誕生的濟寧一中消防器材廠</p><p class="ql-block"> 劉建生</p><p class="ql-block"> 1970年月2月,我隨著實驗小學戴帽畢業班調到濟寧一中工作。這個班是我在1964年實小成立時從小學二年級接手的,班里學生中的干部子女較多,學習和紀律等基礎較好。由于在文革中我始終堅持盡量減少社會不良影響的原則,對學生一視同仁,班級管理一直比較穩定,是當時濟寧一中唯一的一個沒有打亂編制重新編班的班級。到了一中以后,這個班的序號為“三連五班”,直至1972年畢業。這樣,我也創造了連續七年擔任同一個班的班主任和教學工作的紀錄。當時的班主任經常到學生家里家訪,我由于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工作時間比較長,不僅對每個學生的性格比較了解,而且和他們的家長也比較熟悉。畢業40年來,師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系,每年都有師生聚會,每十年搞一次大的慶祝活動。每次聚會中,都有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們創辦的那個消防器材廠現在怎么樣了?</p><p class="ql-block"> 濟寧一中消防器材廠對于我們這個班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就我所了解的情況做一簡要說明,并請其它知情者補充指正。</p><p class="ql-block"> 1971年,學校大力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各班都根據自己優勢各顯其能。興辦了中藥廠、草繩廠、紙盒廠等,可謂是百花齊放。但由于需要依靠別人,臟、亂,占地多,內容與學習不密切等原因,這些校辦工廠大多堅持的時間不長。最初,我考慮到當時正大張旗鼓宣傳毛澤東思想,每家都安裝有線廣播,于是就領了幾個同學到城南葦廠(現光學儀器廠前身)去學壓電陶瓷喇叭制作,但因多種原因未能成功。后來,又從在儲運站、生資站等單位工作的學生家長那里了解到:單位的泡沬滅火機每年都要換藥和維修,這是個可以持續而且與化學學習有聯系的事業,于是又重點對這方面展開了調研。先到當時從事這項業務的交修社和五交站去學習有關技術和知識,再到消防隊去了解情況、辦理有關手續;最后,借來地排車分頭到供銷社各倉庫聯系泡沫滅火機的換藥裝修業務。</p><p class="ql-block"> 學校當時的勤工儉學活動沒有資金,需要班級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我就發動同學,從家里找來鉗子、搬子、螺絲刀等作為工具,另一方面則通過學生收集廢鋼鐵、賣廢品、割草賣錢等籌集資金,用來購買滅火機需要的藥品,還要拉著車到各倉庫去攬活兒。</p><p class="ql-block"> 記得第一個業務是給儲運站的滅火機換藥裝修。那天,在校園東北角的一處空地上,天氣比較冷,同學們把舊瓶中的藥倒出來,清洗瓶子、除鐵銹、換裝新藥等,完成以后再進行檢測,忙得不亦樂乎。同學們個個手凍得通紅,人人身上卻汗流浹背。裝車運去驗收后,雖然天已很晚,同學們也都很累了,卻一個個無比高興,興奮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我們干了大約一年多的時間,隨著“復課鬧革命”號召的逐步落實,我們這個班的學生也即將畢業。到了1972年初,我們班把工廠交給了學校,學校將原來的校辦機械廠調整后,改為專業生產滅火劑和維修滅火機、后來成為省公安廳定點的消防器材廠,八十年代年收入曾經達到20多萬元,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p><p class="ql-block"> 至今,濟寧一中消防器材廠仍然在為學校產生效益、為社會做貢獻。</p><p class="ql-block"> 2012年3月</p> <p class="ql-block">濟寧一中學生在校辦工廠學習實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福清市|
沙湾县|
平乡县|
石家庄市|
汽车|
玛多县|
沐川县|
启东市|
科技|
资兴市|
原平市|
天门市|
新平|
建水县|
西峡县|
内乡县|
镇原县|
桐城市|
牟定县|
台江县|
合阳县|
阿城市|
濮阳县|
三台县|
贺州市|
靖西县|
鹤壁市|
长汀县|
象山县|
兴业县|
招远市|
黄梅县|
静安区|
高淳县|
班玛县|
衡东县|
仪征市|
乐至县|
长泰县|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