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尋訪山西北部平型關抗戰大捷、太和嶺口閻錫山平型關戰役指揮部、忻口南懷化主陣地抵抗遺址。</p> <p class="ql-block">八路軍115師林彪指揮的平型關戰場遺址,這就是當年伏擊倭寇的8里山溝_喬溝。激戰十分慘烈,是日軍侵華遇到的第一次敗仗,轟動日本新聞。也是華北戰場第一仗。</p> <p class="ql-block">喬溝激戰時,日軍沖上溝上的平坦地_老爺廟,雙方又開始剌刀肉搏相接,對鬼子兵猛沖猛打,、撕咬、同歸于盡,最終打敗不可戰勝的神話。</p><p class="ql-block"> 平型關戰役勝利后,閻錫山在南雁門關南部一個叫太和嶺口的山村窯洞內下令向南撤退,由于南口、大同失守。</p> <p class="ql-block">碑下是喬溝山溝</p> <p class="ql-block">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在喬溝東不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展覽室介紹戰役情況</p> <p class="ql-block">山西路邊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往雁門關景區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天氣寒冷,到了雁門關,空無一人。</p> <p class="ql-block">雁門關一帶的恒山山脈、五豆山等山脈。地貌特征獨特。</p> <p class="ql-block">雁門關一帶兵家必爭之地,地理要沖關口險要,楊家將多代駐守雁門關的真實故事流傳至今。</p> <p class="ql-block">太和嶺口小山村。平型關戰役指揮部閻錫山在這村內的窯洞院里指揮。</p> <p class="ql-block">閻錫山指揮部</p> <p class="ql-block">37年10月日軍占領了代縣、繁峙縣、廣武、原平等縣城,是南忻口主陣地布防的前沿防線。</p> <p class="ql-block">進入南懷化當年抗日防御會戰的主陣地1300高地。地貌多為力土層結構,坡度小,易守也易攻,中日雙方傷亡皆慘重,激戰二十多天后南撤太原。</p> <p class="ql-block">南懷化主陣地原址上建起了抗戰紀念碑廣場,銘記歷史。</p><p class="ql-block"> 山西忻口中日會戰是華北地區最大規模的戰役。37年9月,日軍兵力是中國兵力的兩倍,擁有飛機坦克車大炮現代化立體作戰,實力懸殊。 日軍向山西推進:突破南口一輕取大同一占據雁門關一茹越口一攻占繁峙一突破崞縣城等等一艱難占領原平(山東籍姜玉貞團長壯烈犧牲)。晉軍紛紛往南敗潰到忻口時,由蔣介石派中央軍衛立煌任第二戰區副司令接管山西部隊,蔣介石派了中央軍一起在忻口一帶頑強抵抗日軍猛烈進攻。主陣地南懷化村一帶有山地地形,力土結構,山坡度小,易守也易攻,敵人坦克車能輕易爬上去。日軍空中地面火力優勢,中國軍隊損失重大,但作戰勇猛,短兵相接,血刃戰不斷,咬日軍耳朵,挖眼、掐脖子,砍日軍頭胳膊腿,急紅了眼與日軍抱在一起死搏,同歸于盡,戰斗場面十分壯烈。陣地失而復得,得而復失,激戰二十多天,中國軍隊始終占領著主陣地。 之后,因從石家莊出兵的日軍攻破了娘子關防御陣地,切斷了忻口中國軍隊向南撤退的后路,忻口中國守軍不得不放棄忻口一帶南懷化主陣地,撒到太原后休整沒停,隨后衛立煌部隊撤到晉南中條山渭河一帶,以黃河南布防,與北岸日軍對待。華北抗日戰場上,犧牲最高的中國軍隊軍級將領:郝夢齡,南懷化村東的山頂上有他的遇難處烈士紀念碑,英雄千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陣地原址</p> <p class="ql-block">衛立煌統中央4個軍4萬多人,加上山西晉綏軍25萬人抵抗日軍侵略,血戰日軍,白刃相接,大刀對剩刀砍殺,中國軍隊誓死捍衛民族尊嚴,以生命血拚敵人。</p><p class="ql-block"> 這是中央軍軍長郝夢齡殉難處,是抗戰來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他以抗日為誓言,為抗倭寇而生,與傅作義一樣恨透了可惡的日本鬼子日本人。</p> <p class="ql-block">驅車沿山路一直開到山頂上,參觀抗戰陣地陣亡將士曾經戰斗過的地方。牢記歷史,薪火相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滨州市|
茌平县|
宿州市|
韶关市|
满洲里市|
西昌市|
江口县|
集贤县|
昭平县|
云林县|
大港区|
漳州市|
宣汉县|
兖州市|
隆尧县|
辽宁省|
通化县|
盐城市|
田林县|
铁岭市|
涟水县|
呼玛县|
婺源县|
杭州市|
梅河口市|
集贤县|
霍城县|
勐海县|
博白县|
郧西县|
湘潭市|
桓台县|
湖口县|
木兰县|
宝兴县|
通化县|
怀集县|
涟水县|
西充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