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紀念黃鐘大呂“黃河大合唱”唱響延安84周年 ——暨冼星海逝世78周年》

栗俊敏(4303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1931 年9 月18 日夜,日本駐中國東北的侵略軍——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并以此為借口炮擊東北軍駐地北大營。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也是抗日救亡運動的開端。</b></p><p class="ql-block"><b> 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領導了“一二·九”運動,使抗日救亡斗爭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群眾運動,促進了人民大眾的覺醒,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b></p> <p class="ql-block"><i>《黃河壺口瀑布》13*18 (CM)</i></p> <p class="ql-block"><b>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b></p><p class="ql-block"><b>  《黃河大合唱》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音樂形象為象征,慷慨激昂地贊揚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歌頌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了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展現了抗日戰爭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奮勇斗爭的壯麗圖景,并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勾勒出了中國人民保家衛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壯麗畫卷。</b></p> <p class="ql-block"><i>1939年,延安魯藝合唱團首次排練《黃河大合唱》(資料圖片)。</i></p> <p class="ql-block"><b>  “鮮衣怒馬少年時,能堪那金賊南渡?”在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一曲慷慨激昂、震撼心靈的《保衛黃河》在延安唱響——中華兒女愛國救亡的號角,無數志士仁人高唱著《保衛黃河》奔赴前線奮勇殺敵,奏響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時代強音。在血與火的洗禮中,中國人民更加勇敢,更加堅強。</b></p> <p class="ql-block"><b>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黃河大合唱》誕生于抗日戰爭最艱難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迅即傳遍延安,進而傳遍全中國。它是詩人張光年(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偉大合作的產物,是激揚文字與黃鐘大呂碰撞后的火花和結晶,成就了這部氣勢磅礴的中華民族音樂史詩。</b></p> <p class="ql-block"><b>  《黃河大合唱》的出現,是中國樂壇上一件重要的值得興奮的事情。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作為戰斗的歌聲,鼓舞中華兒女不曲不撓、前赴后繼,激勵著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b></p><p class="ql-block"><b> 如今,它已經在中華大地傳唱80余年了,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與文化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1960年被殷承宗等音樂家改編為《黃河協奏曲》。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黃河大合唱》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中共黨員。出生于中國澳門,畢業于巴黎國立音樂學院,曾于巴黎師從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作曲家保羅·杜卡斯,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冼星海從1935年-1939年間,創作了許多的抗日作品,如《保衛盧溝橋》《在太行山上》《只怕不抵抗》《熱血歌》《救國軍歌》《游擊軍》《二月里來》《抗敵先鋒隊》《到敵人后方去》《黃河大合唱》等。其中《黃河大合唱》是最重要,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聲樂套曲 。</b></p><p class="ql-block"><b> 1945年10月30日,因病在莫斯科去世,年僅40歲。</b></p> <p class="ql-block"><b>  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張光年,湖北省光化縣人,中共黨員,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著名詩歌作品有《黃河大合唱》《五月的鮮花》,其它重要著作有《張光年文集》《駢體語譯文心雕龍》,長詩《屈原》等。</b></p> <p class="ql-block"><b>  “黃河大合唱”,以實學書局1947年6月出版的《世界合唱名歌》原文照錄,一字未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b></p><p class="ql-block">說白:朋友!</p><p class="ql-block">你到過黃河嗎?</p><p class="ql-block">你渡過黃河嗎?</p><p class="ql-block">你還記得河上的船夫,拼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已經忘掉的話,</p><p class="ql-block">那么,你聽吧!</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開首的緊張情形,是船夫們渡黃河時和波濤掙扎的情形。最后一段比較轉松一點,在他們走進河岸的時候,他充滿愉快,希望與光明。經過大笑以后,情緒已達到安慰境地,氣也可以喘一喘了。最后的兩句象征斗爭的不斷性。』</b></p> <p class="ql-block">咳喲!劃喲,劃喲,劃喲,劃喲,沖上前!劃喲,沖上前!劃喲,沖上前!劃喲,沖上前!</p><p class="ql-block">咳喲!烏云哪,遮滿天!波浪哪,高如山!冷風哪,撲上面!浪花哪,打進船!</p><p class="ql-block">咳喲!伙伴哪,睜開眼!舵手哪,把住腕!當心哪,別偷懶!拼命哪,莫膽寒!</p><p class="ql-block">唉!劃喲!唉!劃喲!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線,團結一心沖上前!</p><p class="ql-block">唉!劃喲!唉!劃喲!咳喲!劃喲!劃喲!劃喲!劃喲,沖上前!</p><p class="ql-block">劃喲,沖上前!劃喲,沖上前!劃喲,沖上前!</p><p class="ql-block">(笑聲)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我們看見了河岸,我們登上了河岸,心哪,安一安,氣哪,喘一喘。回頭來,再和那黃河怒濤決一死戰!決一死戰!</p><p class="ql-block">劃喲!劃喲!唉!劃喲!唉!唉!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樂章《黃河頌》</b></p><p class="ql-block">說白:啊!朋友! </p><p class="ql-block">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p><p class="ql-block">出現在亞洲的原野。</p><p class="ql-block">它象征著我們民族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偉大而且崇高! </p><p class="ql-block">這里,我們向著黃河,</p><p class="ql-block">唱著我們的贊歌。 </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是用頌的方法寫的,帶著奔放的熱情,高歌贊頌黃河之偉大堅強,是由男高音獨唱,歌聲悲壯。』</b></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波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遭扮演!</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保育下發揚滋長!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b></p><p class="ql-block">說白:是的,黃河!</p><p class="ql-block">我們要學著你的榜樣,</p><p class="ql-block">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p><p class="ql-block">這里,我們要在你的面前,</p><p class="ql-block">獻一首長詩,</p><p class="ql-block">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用三弦做伴奏,歌詞的內容全由三弦表達出來,歐洲有一種歌詞與伴奏相互獨立的歌曲,由Wolf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國歌曲用三弦來伴奏能表達歌詞的內容而又可獨立自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的嘗試。三弦小調里除了黃河的波浪澎湃聲外,還有兩個曲調的蘊藏:一是“滿江紅”,另一是“義勇軍進行曲”,但只有一點,而無全曲,這由于曲調組織的關系。』</b></p> <p class="ql-block">  黃河之水天上來,排山倒海,洶涌澎湃,奔騰叫嘯,使人肝膽破裂!</p><p class="ql-block"> 它是中國的大動脈,在它的周身,奔流著民族的熱血。白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東山,河面銀光似雪。它震動著,跳躍著,像一條飛龍,日行千里,流入浩浩的東海。峽口龍門,擺成天上的奇陣,人不敢在它的身邊挨近,就是毒龍也不敢在水底存身。</p><p class="ql-block"> 在十里路外,仰望著它的濃煙上升,象燒著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熱血沸騰。其實潦氣逼來,你會周身感到寒冷。它呻吟著,震蕩著,發出七萬萬匹馬力,搔動了地殼,沖散了天上的烏云。</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河中之王!它是一匹瘋狂的猛獸,發起怒來,賽過千萬條毒蟒,它愛興波作浪,沖破人間的堤防。于是黃河兩岸,遭到可怕的災殃,它吞食了兩岸的人民,削平了數百里外的村莊,讓河邊的災黎,一切渴求著的人民,掙扎在饑餓線上,死亡線上!</p><p class="ql-block"> 如今兩岸的人民又受到了空前的災殃。東方的海盜,在亞洲的原野,伸張著殺人的毒焰。于是饑餓與死亡,像黑熱病一樣在黃河的兩岸傳染!</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你撫育著我們民族的成長,你親眼看見這五千年來的古國,遭受過多少災難!自古以來,在黃河邊上,展開了無數血戰,讓壘壘白骨,堆滿你的河身,殷殷鮮血,染紅你的河面!</p><p class="ql-block"> 但你從來沒有看見敵人的殘暴,如同今天這般,你也從來沒有看見黃帝的子孫,像今天這樣開始了全國動員。在黃河兩岸,游擊兵團,野戰兵團,星羅棋布;在敵人后面,在萬山從中,在青紗帳里,展開了英勇的血戰!</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你既記載著我們民族的年代,古往今來,在你的身邊,興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從不曾看見四萬萬同胞像今天這樣團結得如鋼似鐵,千百萬民族英雄,為了保衛祖國,灑盡他們的熱血,英雄的故事像黃河波濤,山岳般地壯烈!</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你可曾聽見,在你的身旁,響徹了勝利的凱歌?你可曾看見,祖國的鐵軍,在敵人后方,布成了地網天羅?他們把守著黃河兩岸,不讓敵人渡過,他們要把瘋狂的敵人,埋葬在滾滾的黃河!</p><p class="ql-block"> 啊,黃河!你奔流著,怒吼著,替法西斯的惡魔唱著滅亡的葬歌。你怒吼著,叫嘯著,向著祖國的原野,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向著祖國的原野,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樂章《黃水謠》</b></p><p class="ql-block">說白:是的, </p><p class="ql-block">我們是黃河的兒女,</p><p class="ql-block">我們艱苦奮斗, </p><p class="ql-block">一天天地接近勝利。</p><p class="ql-block">但是, 敵人一天不消滅, </p><p class="ql-block">我們便一天不能安身。</p><p class="ql-block">不信你聽聽,</p><p class="ql-block">河東民眾痛苦的呻吟。</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是齊唱的民謠式的歌曲,音調比較簡單,帶痛苦呻吟的表情。但與普通一般頹廢的情緒不同,他充滿著希望和奮斗。』</b></p> <p class="ql-block">  黃水奔流向東方,河流萬里長。水又急,浪又高,奔騰叫嘯如虎狼。開河渠,筑堤防,河東千里成平壤;麥苗兒肥啊,豆花兒香,男女老少喜洋洋。</p><p class="ql-block"> 自從鬼子來,百姓遭了殃!奸淫燒殺一片凄涼,扶老攜幼四處逃亡,丟掉了爹娘,回不了家鄉!黃水奔流日夜忙,妻離子散天各一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五樂章《黃河對口曲》</b></p><p class="ql-block">說白:妻離子散,</p><p class="ql-block">天各一方!</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們難道永遠逃亡?</p><p class="ql-block">你聽聽吧,</p><p class="ql-block">這是黃河邊上,</p><p class="ql-block">兩個老鄉的對唱。</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是用民歌方式寫的,用山西音調,最后四段的兩部合唱是用甲乙兩個主調配合起來的。三弦和二胡代表甲乙的對唱與合唱,過門比較輕松有趣。但唱的人如用動作幫助歌曲的傳達,更為生動。』</b></p> <p class="ql-block">(甲)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已)我的家,在山西,過河還有三百里。</p><p class="ql-block">(甲)我問你,在家里,種田還是做生意?</p><p class="ql-block">(已)拿鋤頭,耕田地,種的高粱和小米。</p><p class="ql-block">(甲)為什么,到此地,河邊流浪受孤凄?</p><p class="ql-block">(已)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無消息。</p><p class="ql-block">(甲)為什么,無消息,莫非來了日本鬼?</p><p class="ql-block">(已)日本鬼,把我欺,我是有家不能回。</p><p class="ql-block">(甲)張老三,莫傷悲,我的命運不如你!</p><p class="ql-block">(已)為什么,王老七,你的家鄉在何地?</p><p class="ql-block">(甲)在東北,做生意,家鄉八年無消息!</p><p class="ql-block">(已)這么說,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p><p class="ql-block">(合)仇和恨,在心里,奔騰如同黃河水!</p><p class="ql-block">黃河邊,定主意,咱們一同打回去!</p><p class="ql-block">為國家,當兵去,太行山上打游擊!</p><p class="ql-block">從今后,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六樂章《黃河怨》</b></p><p class="ql-block">說白:朋友!</p><p class="ql-block">是的,我們要打回老家去,</p><p class="ql-block">老家已經太不成話了!</p><p class="ql-block">誰沒有妻子兒女?</p><p class="ql-block">誰愿意遭受敵人的蹂躪?</p><p class="ql-block">有良心的中國人啊,</p><p class="ql-block">你且聽聽,</p><p class="ql-block">這是黃河邊上一個婦人悲慘的歌聲~</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代表婦女被壓迫的聲音,被侮辱的聲音。音調的悲慘纏綿是含著眼淚來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沒有這種情感,聽眾必然沒有同感的反應。這是值得注意的。』</b></p> <p class="ql-block">  風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閃。黃河啊,你不要嗚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訴我的仇和冤。</p><p class="ql-block"> 命啊,這樣苦!生活啊,這樣難!鬼子啊,你這樣沒心肝!寶貝啊,你死得這樣慘!我和你無仇又無冤,偏讓我無顏偷生在人間!</p><p class="ql-block"> 狂風啊,你不要呼喊!烏云啊,你不要躲閃。黃河的水啊,你不要嗚咽!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懷中,洗清我的千重愁來萬重冤!</p><p class="ql-block"> 丈夫啊,在天邊!地下啊,再團圓!你要想想妻子兒女死得這樣慘!你要替我把這筆血債清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七樂章《保衛黃河》</b></p><p class="ql-block">說白:但是,</p><p class="ql-block">中華民族的兒女啊!</p><p class="ql-block">誰愿意像豬羊一般,</p><p class="ql-block">任人宰割?</p><p class="ql-block">我們要抱定必勝的決心,</p><p class="ql-block">保衛黃河!</p><p class="ql-block">保衛華北!</p><p class="ql-block">保衛全中國!</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是一首輪唱曲。從兩部起至四部輪唱,每一句都要有力地,而且健康地、樂觀地唱出。這是全用中國旋律寫的合唱。三部至四部輪唱時,內中有“龍格龍格”是輪唱的伴奏,唱時要唱出風格,才有趣。聽來非常有趣和雄偉,一起一伏,變化無窮,只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b></p> <p class="ql-block">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p><p class="ql-block"> (反復四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b></p><p class="ql-block">說白:聽啊!</p><p class="ql-block">珠江在怒吼!</p><p class="ql-block">揚子江在怒吼!</p><p class="ql-block">啊,黃河!</p><p class="ql-block">掀起你的怒濤,</p><p class="ql-block">發出你的狂叫,</p><p class="ql-block">向著全中國被壓迫的人民,</p><p class="ql-block">向著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p><p class="ql-block">發出你戰斗的警號吧! </p> <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是一首四部大合唱。里面二三四部的單獨合唱,歌調是誠懇和雄厚,充滿熱情的鼓勵。最后兩句是不斷地唱三四次,至聽眾有了同感才轉到結尾。最好用軍號吹奏主調,用戰鼓伴奏,更可表現黃河的偉大。』</b></p> <p class="ql-block">  怒吼吧,黃河!掀起你的怒濤, 發出你的狂叫!向著受難的人民, 發出戰斗的警號!</p><p class="ql-block"> 啊! 五千年的民族, 苦難真不少!鐵蹄下的民眾, 苦痛受不了!受不了!但是, 新中國已經破曉,四萬萬五千萬民眾,已經團結起來,誓死同把國土保! </p><p class="ql-block"> 你聽,你聽,你聽!松花江在呼號,黑龍江在呼號,珠江發出了英勇的叫嘯,揚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啊!黃河! 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 </p><p class="ql-block"> 向著全中國受難的人民, 發出戰斗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受難的人民, 發出戰斗的警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黃河大合唱總譜》現收藏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冼星海主要音樂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救國軍歌》(1935年)塞克作詞、冼星海作曲。</b></p><p class="ql-block"><b> 背景:1935年一個春末夏初的晚上,塞克夜不能寐。日軍的侵略、中國老百姓的悲慘生活、自己參加義勇軍的經歷……一齊涌上心頭。他開始醞釀抗戰詩篇,“救中國”是他要表達的主題。很快,《救國軍歌》的歌詞應運而生。第二天,塞克匆匆拿著歌詞去找好友冼星海。歌詞觸發了冼星海心中的樂思和靈感,短短五六分鐘,曲譜初稿完成,這首富于號召性的進行曲。它反映了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呼聲和堅定向前不可動搖的意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救國軍歌》是詞與曲完美結合的抗戰歌曲典范。歌曲一掃此前許多救亡歌曲悲憤沉郁之風,充滿了高亢激昂的陽剛美。雖然音域只有九度,但是旋律線條起伏跌宕、錯落有致,聽起來鏗鏘有力、入耳難忘,唱起來更是朗朗上口、好唱易記。</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歌曲誕生后,很快便以驚人的速度傳遍全國,有人曾把它稱為中國抗日救亡第一歌。是當時救亡歌詠集會上的必唱歌曲。</b></p><p class="ql-block"><b> 在“一二·九”運動中,青年學生迎著刀槍,唱著《救國軍歌》前進;西安事變時,許多愛國群眾走上街頭,手拉著手、臂挽著臂,唱著這支戰歌游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為慶祝臺兒莊大捷,1938年4月10日,周恩來站在江心指揮船上,帶領武漢游行群眾高唱《救國軍歌》。</b></p> <p class="ql-block"><b> 《熱血歌》(1936年)田漢作詞,冼星海作曲——是電影《夜半歌聲》中的插曲,在影片的一場“戲中戲”里唱出。</b></p><p class="ql-block"><b> 冼星海在創作中采用了戰斗性的中國群眾歌曲的風格,歌曲的音調慷慨悲壯,已具有沖擊力的戰鼓節奏,貫穿全曲。每當唱到“誰愿意做奴隸?誰愿意做牛馬?”時,就使人自然地聯想到,當時中國人民也正面臨著淪為日本侵略者的奴隸和馬牛的命運。</b></p> <p class="ql-block"><b> 《保衛盧溝橋》(1937年)塞克作詞、冼星海作曲。</b></p><p class="ql-block"><b> 背景:</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藝的力量是無窮的。</b><b>在人民軍隊浴血抗戰的同時,一大批左翼文學斗士,以詩詞、歌曲、小說等多種形式,也投入了抗日的熊熊烈火中。文藝界抗戰的吶喊——三幕劇《保衛盧溝橋》和四幕劇《盧溝橋》。</b></p> <p class="ql-block"><b> 《抗敵先鋒隊》塞克作詞、冼星海作曲。</b></p> <p class="ql-block"><b> 《到敵人后方去》(1938年)啟海作詞、冼星海作曲。</b></p><p class="ql-block"><b> 背景:趙啟海的歌詞寫出了游擊戰爭威武雄壯的場面,塑造了游擊健兒機智勇敢的戰斗形象。冼星海對詞作十分贊賞,立即譜曲。他以挺拔矯健的旋律,活躍而富于彈性的節奏,成功地表達了歌詞的主題思想和特定意境。激越的歌聲似滾滾波濤,奔騰向前,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強大陣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7年11月9日,太原淪陷。在華北地區,以國民黨軍為主體戰場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游擊戰爭進入主要地位,從此開辟出廣闊的敵后戰場。</b></p><p class="ql-block"><b> 電影《鐵道游擊隊》正是這段歷史的真實反映。</b></p> <p class="ql-block"><b>  《游擊軍》(1938年)先珂作詞、冼星海作曲。</b></p><p class="ql-block"><b> 背景:是一首表現中國人民抗日斗爭體裁的群眾性歌曲。大調式,兩段體結構,歌曲從節奏和力度的變化中展現出了游擊隊戰士靈活機動,英勇無畏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在太行山上》(1938年7月)桂濤聲作詞、冼星海作曲。</b></p><p class="ql-block"><b> 背景:1937年前后,武漢救亡歌詠活動風起云涌,《在太行山上》是冼星海為在山西境內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日軍民而創作的一首二部合唱曲。在武漢紀念抗戰一周年歌詠大會上唱出,迅速傳遍大后方及各敵后抗日根據地。</b></p><p class="ql-block"><b> 在這首歌曲中,冼星海將充滿朝氣的抒情性旋律同堅定有力的進行曲旋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段音調開闊,輔以支聲復調,仿佛描繪了一幅紅日當空,群山之中歌聲回蕩的時代畫面;后段以進行曲的律動表現了抗日健兒的步伐和對勝利的信念。使歌曲既充滿戰斗性、現實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義的瑰麗色彩。描繪了太行山里的游擊健兒的戰斗生活和勇敢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該曲寫成后,在漢口進行首演時,觀眾大聲喝彩,掌聲不斷,隨即傳遍了全中國。太行山的游擊隊都以它為隊歌,電影《平原游擊隊》反映的就是這段歷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這首充滿了抗日軍民革命激情的旋律,使每一個中國人都肅然產生愛國主義的豪情壯志,蕩漾著莊嚴肅穆和博大浪漫主義的民族之魂。 </b></p> <p class="ql-block"><b> 《二月里來》(1939年)塞克作詞、冼星海作曲。</b></p><p class="ql-block"><b> 背景:是冼星海所作《生產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在延安首演時就極受觀眾好評,后多作為獨唱歌曲演唱。1937年后,全國的抗日戰爭如火如荼,日寇對解放區進行了瘋狂的“三光政策”。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為了打破敵人的封鎖,依靠自力更生,帶領解放區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生產自救,也就是“大生產運動”。發展生產支援抗戰也成為當時歌曲創作的主題,于是,產生了大量的勞動歌曲和新民歌。</b></p> <p class="ql-block"><b>  《只怕不抵抗》(1943年)麥新作詞、冼星海作曲。</b></p><p class="ql-block"><b> 背景:當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多年,冼星海在前線演出時深受戰士們的愛戴和贊賞。他深感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于是在沉重的戰爭壓力下,創作了這首富有號召力的歌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歌曲以“只怕不抵抗”為主題,反映了當時抗戰勝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激發了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這首歌曲很快風靡全國,成為了當時的抗戰經典之作,甚至成為了中國人民抗戰的精神象征之一。</b></p><p class="ql-block"><b> 歌曲以進行曲的節奏、平穩級進和跳躍交替出現的旋律,描繪了兒童團員們不畏強暴,英勇殺敵的戰斗精神。歌曲為三段體結構,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變化重復。最后兩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詞,突出了主題,更加深了歌曲的感染力。</b></p> <p class="ql-block"><b>參考書目:</b></p><p class="ql-block">1、《世界合唱名歌》實學書局,1947年6月出版。</p><p class="ql-block">2、《建軍五十周年歌曲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77年6月出版。</p><p class="ql-block">3、《中國民歌精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p><p class="ql-block">4、《愛國主義歌曲100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p><p class="ql-block">5、《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1-3卷)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br></p> <p class="ql-block"><b>1985年6月13日發行《冼星海誕生八十周年》是為了表達人民群眾對音樂家冼星海的深切懷念之情。</b></p> <p class="ql-block"><b>2016年12月30日,冼星海銅像在“星海故里”廣州落成。</b></p> <p class="ql-block"><b>星海公園——廣東番禺</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cxfnlnb"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8.23炮擊金門】實錄</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9zya7p9"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紀念“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線通車7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誕辰101周年!</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hvaqyp4"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紀念蘇聯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105周年</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6djkzeq"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蓬莱市| 中牟县| 咸丰县| 阳新县| 西青区| 长岭县| 丰都县| 泸州市| 准格尔旗| 同仁县| 皋兰县| 徐水县| 黄石市| 西安市| 武鸣县| 康保县| 调兵山市| 桑植县| 沙湾县| 阿鲁科尔沁旗| 蒲城县| 阿巴嘎旗| 勃利县| 仙桃市| 罗山县| 青川县| 梧州市| 韶山市| 广汉市| 眉山市| 徐闻县| 仪陇县| 冷水江市| 桂东县| 漯河市| 祁东县| 新干县| 永泰县| 铅山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