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杭嘉湖平原上,古鎮硤石在經濟總量名列前茅,古鎮規模錯落有致,江南水鄉橋如棋布,水網縱橫小橋流水,是具有了典型的一座江南古鎮風貌城鎮,從明清時期到八十年代古鎮硤石的橋梁匯集呈現。</p> <p class="ql-block">老塘橋,亦名會源橋、三環洞橋,石拱三孔,明建文四年(1402)始建,清順治八年(1651)改建,嘉慶十七年(1812)重建。橫跨洛塘河,跨徑28米,寬3.5米橋北面是三聯軋花廠,橋南為伊橋南郊大隊。</p> <p class="ql-block">1959年在塘橋西150米處建公路木橋,1965年改建為鋼混 T 型橋梁。跨徑28.65米,寬度5米,橋南為環城南路西端,橋北是人民路南端,沿用塘橋名。</p> <p class="ql-block">1985年新塘橋再向西延80米,橫跨洛塘河,貫穿海昌路南北走向。</p> <p class="ql-block">虹橋,亦名絲廠木橋,位于硤石方便弄西面,跨市河,跨徑34米,寬度5.1米,民國16年(1927)建大蕩木橋,1954年9月修建。1960年改建為肋拱橋,橋南為中絲三廠,橋北是西南河街,1981年3月拆建。</p> <p class="ql-block">新橋亦名鼎新橋,嘉慶十年(1805)重建,為板凳石橋。1965年改建水泥橋,橋東為南大街,橋北是大弄口,1981年市河拓寬再次修建雙曲拱水泥橋,新橋北工人路東端,新橋南為河東街,跨市河,跨徑34米,寬11米,鋼架拱橋。</p> <p class="ql-block">茅橋,亦名會通橋,清光緒28年即1902年修建,為板登石橋,民國28年又重修,橋東面為中大街,橋西為小街和干河街丁字路口,1979年,市河拓寬,跨經33.5米,寬度11.6米,橫跨在干河街中段,橋的樣式中承式肋拱橋。</p> <p class="ql-block">周家橋,橫跨在老市河上,是一座典型精致的單孔石橋,光緒元年重建,橋的位置在硤石下東街十字巷口,橋的走向是東西向,西面是小街,東面是下東街和北大街的交接處,1978年市河拓寬時拆除。</p> <p class="ql-block">平橋,亦名大虹橋,明崇禎末年建造,清乾隆55年重建,橋墩建在東山西山腳巖石上,傳說是秦始皇鑿山開河之處,平橋位于硤石北大街,橫跨老市河,是東西走向,橋的東面是北大街,橋的西面為河西街新埭街的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老高陽橋原在河東街中段,橫跨殺羊浜,老橋是南北走向,是單拱小石板,橋面為拱型石板,1978年市河拓寬,將殺羊浜回填,現為硤石路。隨后將新高陽橋橫跨在市河中,跨徑為36米,寬度為5.1米,為雙曲拱橋,橋為東西走向,在硤石路的中段。九十年代高陽橋再次拓寬,橋名還是沿用老橋之名。</p> <p class="ql-block">北關橋,亦名崇慧橋,石拱大跨度單孔橋,明洪武35年1402年建造,清康熙甲午年間1774年和光緒七年1881年二次重建,抗日戰爭前一年,在原北關橋北面150米處建木橋,建國前被毀,1959年重建木質汽車洋橋,1972年10月將木質汽車洋橋拆除,建造混凝土雙曲拱橋,取名為大慶橋,1977年市河拓寬,老北關橋單孔拱石橋拆除,1984年大慶橋拆除,重建雙曲拱橋,繼續沿用北關橋老名。</p> <p class="ql-block">解放橋,1978年市河拓寬時將原有通往鵑湖的水壩的基礎上建造的,跨徑36米,橋寬5.1米,橋為雙曲拱橋,橋東是解放路,橋西為六角亭,1978年6月建造。</p> <p class="ql-block">由拳橋由拳路西段,跨市河,跨徑40米,寬12.5米,鋼架拱橋。1986年11月建,連接海鹽桐鄉公路。因秦時由拳縣治于此,取名由拳橋。</p> <p class="ql-block">森橋由拳橋北,跨市河,跨徑40米,寬2.4米,肋拱橋。1981年4月建,木村公司倉庫專用行人橋。</p> <p class="ql-block">聯橋,橫跨新開河,1965年中絲三廠建木橋,1982年重建雙曲拱橋,橋的走向為南北向,北邊是中絲三廠,南邊是南郊大隊。</p> <p class="ql-block">橫港橋,亦名里人橋,橫跨在橫塘河,跨徑32.9米,寬度6.5米,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造,光緒十四年1888年改建為三孔板登石板橋,1964年12月橫塘河拓寬,拆除石橋,將橋西移100米,肋板梁橋,三孔南北走向,橋南是機床廠大門,橋北橫埭街中段。</p> <p class="ql-block">九曲港,1987年4月20日建,橫跨在橫塘河上,鋼架雙曲拱橋,橋南北走向,地處趙家漾路中段,因橋位置在原九曲港小平橋的地方而取名。</p> <p class="ql-block">海青橋環城東路北段,跨洛塘河,跨徑34米,寬7米,雙曲拱橋。抗日戰爭前一年建五孔木橋,建國前毀。1959年重修。1968年木橋拆,1980年12月重建為雙曲拱橋,橋走向為南北向,北面是告家嶺橫頭西街口,南面是東山南路,</p> <p class="ql-block">景轉橋,橫跨橫塘河,原名棘秀橋,俗稱東關橋,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單孔石拱橋,跨徑27米,寬5米,走向為南北向,北面橋堍是施王廟,南面為石路鄉,1968年石橋拆除,1969年4月西移100米重建,名命大寨橋,雙曲拱橋,1985年改為景轉橋名。</p> <p class="ql-block">水泥廠橋,橋位于水泥廠門口,跨橫塘支河,跨徑20米,寬度5米,雙曲拱橋,1980年水泥廠自建。橋是南北走向,南面是水泥廠門口,北面是東山南路。</p> <p class="ql-block">聯盟橋,亦名王家木橋,跨在橫塘河之河,跨徑25米,寬5米,1975年由石橋改為雙曲拱橋,橋南北走向,北面是東山北路,南面為郊區。</p> <p class="ql-block">電廠橋,亦名楓橋,跨市河,跨徑20米,寬2米,原為木橋,1965年12月改建為雙曲拱橋,東西走向,東面是東南河,西面為小蕩,因舊時硤石發電廠在小蕩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瑤橋,亦名大岸橋,跨萬碌浜,跨徑4米,寬度3米,石拱單孔橋,光緒17年重建,橋是南北走向,北面為西南河,南面是南關廂口。</p> <p class="ql-block">石灰橋,位于硤石米市街,橫跨在芙蓉溪口,是座板登式的小石橋,橋是南北走向,跨在米市街的中段。</p><p class="ql-block">小瑤橋位于硤石西南河中段,跨芙蓉溪,在石灰橋的西面,嘉慶年間建造,是座街面的石板平面橋。</p> <p class="ql-block">萬安橋,亦名混堂橋,在小瑤橋西面,跨芙蓉溪,南北走向,橋南南長埭,橋北北長埭。</p> <p class="ql-block">大平橋,位于硤石太平弄,建于明代,由硤石沈拓所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建,更名為大平橋,單孔石橋,跨芙蓉溪,南北走向,北面太平弄,南面西南河后街。1980年市河拓寬而拆除。</p> <p class="ql-block">暖橋,位于硤石周家廊下和吳家廊下,暖橋都是大戶人家的內部通道,橋的樣式和廊橋一樣。</p> <p class="ql-block">聚龍橋,位于硤石沙泗浜,橫跨沙泗浜,混凝土平橋,建于民國時期,東西走向,建在沙泗浜路東頭,1979年填浜拆除。</p> <p class="ql-block">見龍橋,位于硤石沙泗浜,跨見龍浜,混凝土平橋,建于民國期間,東西走向,東大弄未,西到周家廊下,1979年填浜拆除。</p> <p class="ql-block">藥橋,位于硤石太平弄北口,是一座木頭橋梁,橋為東西走向,北是是郵政局,南面是太平弄。</p><p class="ql-block">牛逼橋,位于硤石建設路和工人路間,1963年建設路延伸而建,是混凝土平板式橋梁。</p><p class="ql-block">南寺橋,俗稱福橋,康熙七年重建,跨沙泗浜,南北走向,北面為南寺街,北面是工人路,1980年橋拆除。</p> <p class="ql-block">羊壩橋,位于磚石南寺街,單孔石橋,橋為東西走向,在南寺街東面,1958年建造建設路時拆除。</p> <p class="ql-block">相院橋,原在硤石河西街和小街的接壤處,橫跨倉基河,晉尚書張延光宅前橋,元末東移,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毀后重建,1983年重建,相院橋最大的標志在橋的東北面有個牛頭水位,每年的梅雨季節,這要水位不到牛嘴,那么就是沒有澇災了,現在看來是個黃海標高,相院橋南北走向,北面是河西街,南面是小街。</p> <p class="ql-block">菜市橋,橫跨在倉基河上,跨徑為8來,寬度2米,1954年建木橋,1964年12月改建平板混凝土橋,橋南面是牛屎弄,橋北為新埭街,橋名因橋北有個北菜市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建設橋,橫跨在倉基河上,在硤石建設路的中段,南北走向,1960年新建,1985年加寬。</p> <p class="ql-block">紫微橋,亦名西寺橋,硤石惠力寺前跨倉基河,跨徑8米,寬度3米,石拱單孔橋,元大德七年1303年建,凊雍正八年1730年修建,嘉慶元年1796年改建。橋是南北朝向,北面是惠力寺,南邊是南寺街。</p> <p class="ql-block">絲織廠橋,亦名西關橋,在原絲織廠門口跨硤西河,跨徑19米,寬度2.5米,雙曲拱橋,1967年12月海寧絲織廠建造,橋是南北走向,南面是絲織廠門口,北面為硤西街。</p> <p class="ql-block">下渡橋,孝廉橋西面,跨凌家浜,跨徑6米,寬度2.5米,單孔石橋,該橋曾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重修,2010年下渡橋被列入海寧市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花園橋,位于硤石河西路和花園浜路口,跨花園浜,橋南北走向,民國時建造,為單孔混凝土橋。</p> <p class="ql-block">迪秀橋,位于硤石東南河街,嘉慶十七年1812年重建,為街面平板石板橋,橫跨水月亭河,南北走向,橋南為東南河,橋北為南大街,橋底早于湮塞,1979年市河拓寬拆除。</p> <p class="ql-block">通津橋,位于硤石中大街,清嘉慶年修建,為街面平板石板橋,橋南北走向,橫跨通津河,橋南為南大街,橋北為中大街,橋南有爿保和飯店,歷史上通叫保和橋,1979年市河拓寬拆除。</p> <p class="ql-block">保和橋,位于保和弄中段,是一座報登式石橋,橋走向是南北向,北面是久豐煙店后門,南面是保和弄。</p> <p class="ql-block">水和橋,位于吳家廊下,是座平板石橋,橋是東西走向,東面往景云橋,西面是保和橋。</p> <p class="ql-block">趙衙橋,又名彩霞橋,草鞋橋,橋位于硤石北大街和中大街,是一座街道平板石橋,橋的走向是南北向,南面是中大街,橋東是上東街,該橋在1979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小木橋,位于上東街中段,橋是南北走向,南面是曹家當行,北面是上東街。</p> <p class="ql-block">大木橋,位于硤石上東街東段,照片人物是偽縣長譚裕卿,橋是南北走向,南面是幫岸上,北邊是上東街東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景云橋,位于硤石幫岸上,南是南北走向,北面是幫岸上,南面是北石路。</p> <p class="ql-block">丁家橋,位于硤石下東街與東關廂接壤處,</p> <p class="ql-block">楊王橋,亦名江家橋,位于硤石趙家匯,橫跨在石魚涇河,是一座平板石橋,南北走向,北面是東關廂,南面是趙家匯。該橋在1979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棋子橋,位于硤石東關廂,是一座老式小拱石橋,橫跨在石魚涇河上,橋是南北走向,橋的南面是光明路,北面是東關廂。該橋于1982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登云橋,位于硤石東關廂東首,跨蓄荷池,橋是東西走向,東面是東山進山門,西面是東關廂。</p> <p class="ql-block">硤北橋,跨隆興港,跨徑20米,寬7米,原名,隆興橋,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石橋,1959年改建木橋,1980年重建命名硤北橋,橋為南北走向,橋在硤北路中段。</p> <p class="ql-block">綢廠橋,位于海寧調廠,跨俞家橋河,跨徑16米,寬6.4米,雙曲拱橋,1979年11月海寧綢廠自建。</p> <p class="ql-block">桃園橋,俞家橋新村桃園浜,跨徑8米,寬度16米,板粱橋,1989年12月建造,因跨桃園河而故名。</p> <p class="ql-block">俞家橋,跨俞家橋河,原為板登石橋,1971年改建平板水泥橋,,1985年再改建加寬,橋南北走向。</p> <p class="ql-block">海獅橋,跨俞家橋河,雙曲拱橋,跨徑16米,1979年5月建造,橋為東西走向。</p> <p class="ql-block">東山大橋,橫跨長山河,1978年5月建造,跨徑為60米,寬度6米,雙曲混凝土拱橋,南北走向,北面為由拳路,南面為獅嶺鄉,靠東山腳下而名東山大橋。</p> <p class="ql-block">海絲橋,位于硤石六角亭,橋走向南北方向,南面是解放路,北面是海寧絲廠大門,1964年建造,九十代拆除。</p> <p class="ql-block">太陽橋,位于硤石東南角,橫跨麻涇港,跨徑為27米,寬度5.5米,原為板登式石橋,1959年重建木質公路橋,1971年太陽橋斷裂,重建雙曲拱橋。橋的走向是南北向,南面是環城南路,北面是環城東路。</p> <p class="ql-block">黑木板橋,橫跨九虎河,1959年建公路木橋,1967年改建雙曲拱橋,1978年板面再次加寬。</p> <p class="ql-block">輕工機械廠橋,輕工機械廠后門跨褚家浜,跨徑15米,寬度3.6米,1975年輕工機械廠建造。</p> <p class="ql-block">泗安橋,跨坍橋浜,1959年建公路木橋,1967年改建雙曲平板,1978再次改建,橋跨徑6.5米寬9.5米,橋在環城南路。</p> <p class="ql-block">許家石橋,橫跨白漾河,原為平板石橋,1978年改為公路橋,橋在聯合路的東段。</p> <p class="ql-block">煤球廠橋,橋位于煤球廠口,跨白漾河,跨徑10米,寬度4米,板登板,1969年8月硤石煤球廠自建。</p> <p class="ql-block">拱港橋,在硤石火車站西面火車站港,跨徑20米,橋寬1.7米,拱橋單孔,1964年海寧食品公司建造。</p> <p class="ql-block">鹽生橋,在硤石火車站西火車站港,跨徑17米,寬1.5米,單孔拱橋,1981年建。</p> <p class="ql-block">孝廉橋,又名太平橋,鐵路115號橋西跨火車站港,跨徑10米,寬度2米,脅拱橋,1964年由石橋改建。</p> <p class="ql-block">滬杭線115鐵路橋,跨硤西河,1908年建造,九十年代拆除,在原位置建西山橋,后鐵路改成西山路。</p> <p class="ql-block">滬杭線114號鐵路橋,位于硤北橋西100米,跨隆興港河,1908年建造,九十年代拆除,在原位置上建隆興橋,鐵路改成西山路。</p> <p class="ql-block">滬杭線113號鐵路橋,跨長山河,1908年建造,現為滬杭復線鐵路橋。</p> <p class="ql-block">西立交橋于1985年建造,立交橋東西走向,東西走向,西面為洛隆路,東面為西立交橋路。</p> <p class="ql-block">東立交橋于1986年建造的,位置在硤石西山路和由拳路的交匯口。</p> <p class="ql-block">古鎮硤石在1977年前,還基本上保留著硤川續志圖和1936年硤石關廂圖原貌,出海工程開通后,硤石水利河道發生了時代性的改變。資料來源網絡和其他方面並將回憶有機結合,但小部分照片是記憶中極為相似的圖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石家庄市|
林西县|
怀宁县|
磐安县|
牟定县|
南城县|
井研县|
行唐县|
孟州市|
贡山|
辽阳市|
武城县|
镇坪县|
东丽区|
罗山县|
巴中市|
高雄县|
黄浦区|
竹山县|
中山市|
开平市|
九龙坡区|
奉节县|
道孚县|
达州市|
夹江县|
齐河县|
阿城市|
徐汇区|
邮箱|
曲周县|
自贡市|
英德市|
南召县|
六安市|
仪征市|
萨嘎县|
南川市|
吉林省|
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