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品味書香 閱讀悅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濱河實驗學校教師組內讀書匯報會活動紀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杏林深處花香暖,桃李芳菲遍地春。為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鼓勵教師閱讀,形成全員學習、團隊學習的良好氛圍, 3月2日——3月20日,雙陽區濱河實驗學校開展了教師組內讀書匯報活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匯報會上,教師們圍繞喜歡的書籍暢所欲言,從不同的角度,暢談自己讀書的收獲,分享自己在閱讀中不斷成長、提升的感悟與體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級組教師共讀了《費曼學習法》一書,從這本書里獲得好的學習方法,并把它應用到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技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年級組教師共讀了《上有靈魂的課》一書,認識到課的靈魂在教材中,也在教學中,最終一切都在教師的理解和把握之中。有靈魂的教師才能上出有靈魂的課,有靈魂的教師,才會真正稱得上優秀、卓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年級組教師匯報形式新穎,將讀書推薦與美文賞析、感悟分享相結合,在閱讀中收獲方法,更受到名師精神鼓舞,更加堅定自己鉆研教學的決心與勇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年級組教師以好書銷售會的形式開啟別開生面的讀書分享。在分享中他們進一步認識到讀書的意義,讀書,不單單是閱讀,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自己能夠獲得思考、疑問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年級組五位語文教師閱讀經典詩詞,品詩人的百味人生。王之渙、陶淵明、晏殊、李煜、蘇軾,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感悟生命的豁達,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忙碌的班主任工作中,雖然失去了許多自由的時間,失去了許多閑適的心境,但收獲了孩子們真誠的感恩之心,換來了家長們頻頻的點頭和無聲的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位數學教師閱讀《教育的情調》一書,通過分享一個個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應有的樣子——敏感而機智,知道什么對孩子合適、什么不合適,知道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關注孩子的獨特之處,關注孩子的個體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聽”孩子。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讀懂孩子的內心,把準教育的基調,讓教育和成長變得更加美好而充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年級組教師閱讀《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一書,結合歷史,從教育改革、教學管理、師生關系等方面分享讀后的感受。她們以史為鑒,跳出教育看教育,保持教育者的人間清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科學組教師通過閱讀不同的書籍,結合科學學科從跨學科學習、名師經典教學案例等方面談了自己的感悟與收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道德與法治組教師結合《師生溝通的技巧 》、《玫瑰與教育》、《怎樣上好道德與法治課》、《學習共同體》等書籍談了學習、溝通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進入課堂,展開有實效的課堂觀察,打造學習共同體,才能走向深度學習,才有機會打開學生學習的“黑匣子”,才能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英語組三位教師結合《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以一個教師的視角進行了解讀。她們認為教育就是要蹲下,看著孩子們所看的高度,在日常對孩子愛的方式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還應該多些“等高、等距、等愛”的耐心和寬容。和孩子們做朋友,平等地對話,才能把教育逐步地滲入孩子的思想中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音樂組教師共讀了英國教育學家肯?羅賓遜與盧?阿羅尼卡的著作《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一書,他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的感悟與體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美術組三位教師圍繞《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談了讀后的感悟。她們認為“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體育組幾位教師結合《教師的五重境界》一書,以“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蘆葦”為主題,暢談了自己專業成長的歷程。通過閱讀,重新理清了教學工作的思路,對今后的教學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綜合組四位教師共讀了魏書生老師的《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從書中感悟到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教好書,育好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朱永新教授說:“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濱河實驗學校始終堅持把教師讀書、學習作為一種常態化工作來抓,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用閱讀成就教師最美的人生姿態,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蕲春县|
四会市|
罗甸县|
新密市|
乐昌市|
六安市|
长葛市|
前郭尔|
淅川县|
阿拉善右旗|
阜新市|
通辽市|
陆良县|
清远市|
长子县|
普定县|
抚顺县|
石城县|
漳平市|
鸡西市|
朔州市|
綦江县|
云霄县|
拉萨市|
博白县|
海兴县|
慈利县|
兰溪市|
射洪县|
馆陶县|
布拖县|
沂水县|
吉木萨尔县|
四子王旗|
宾阳县|
公安县|
墨玉县|
洞头县|
英德市|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