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觀音橋 江南第一橋 </p><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步移景換;春風含笑,心情飛揚。趁廬山風景區內有十幾個風景點門票免費之機,與朋友結伴來到觀音橋游覽。站在觀音橋上,心中油然而生,好似闊別二十多年的老朋友重逢。</p><p class="ql-block"> 我們沿著棲賢谷旁的古道而上,古道古木森森,藤蔓垂幔,石澗溪水激流,怪石嶙峋。眺望前方的觀音橋,橋身巨大空靈,構思精巧,寓秀逸于雄偉之中,石橋顯得雄偉奇拔,堅韌古樸。觀音橋坐落在巍峨的廬山南麓峽山之中,俗稱“江南第一橋”。觀音橋原名三峽橋,又名棲賢橋。始建于北宋,已有1200多年。橋長20.14米,寬4.3米,拱跨10.45米。從橋拱頂部的雕刻資料得知,此橋由當時福建僧人德朗和僧人文秀募捐,由九江工匠陳智福、陳智海、陳智洪設計建造。觀音橋橫跨在廬山棲賢大峽谷的懸崖峭壁之上。聽當地山民講,如果夏天來到此地,遇到下雨,山谷之中,煙雨彌漫,云蒸霧繞;山澗瀑布,驚雷噴雪,搖山振岳。雨過天晴,在陽光照映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觀音橋的石拱就是一道優美的飛虹。漫步在觀音橋上,呼吸初春氣息的山風,聆聽橋下潺潺流水聲,輕輕撫摸橋欄,感受到時光的脈動……</p><p class="ql-block"> 觀音橋是中國保存完好且有明確紀年的宋代拱橋之一。觀音橋橋面,由廬山花崗巖鋪成,時光將石板打磨光亮,倍感歲月留下的沉淀。佇立在橋拱之下,仰望橋拱。祖先采用凹凸榫卯結構,將石塊連結,經千年風雨,山洪沖刷,地質變化,至今巍然屹立。拱石上刻有“上愿皇帝萬歲,法輪常轉,風調雨順,天下民安”。橋墩旁有15米見方的磐石,磐石上刻有蒼勁有力的“金井”兩字。原來橋下有一圓形深潭,潭水碧綠,深不可測,故名“金井”。自觀音橋建成后,蘇軾、黃庭堅、朱熹、唐伯虎等眾多文人墨客到此游覽,并留下贊美觀音橋的詩句和真跡。站在橋上俯瞰山澗,一泓溪流,清脆悅耳,此時此景,有蘇軾同樣感受,“深行九地底,險山三峽石。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游覽結束后,從棲賢峽谷而下,驀然回首,再次眺望觀音橋,思緒萬千。聽溪沐風覽石橋,穿越歲月春與秋。在山谷中與石橋對話,在自然界尋找祖先留下的足跡,在人世中尋找智慧。觀音橋的設計和建造,展示了祖先的智慧和超常的建筑工藝,為之贊嘆。觀音橋凝固的歷史,是智慧的結晶,是文明的象征,是一本無字的書。</p><p class="ql-block"> (眼鏡國 2023.3.22)</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海宁市|
治多县|
钟祥市|
和顺县|
江永县|
丰原市|
沁源县|
济源市|
新津县|
白河县|
馆陶县|
固阳县|
宝清县|
察隅县|
富平县|
绥德县|
库车县|
宜良县|
安龙县|
巴塘县|
宾川县|
青神县|
清新县|
枝江市|
大余县|
杨浦区|
博客|
旬阳县|
广宁县|
来凤县|
邵阳市|
登封市|
宁国市|
抚松县|
阜平县|
曲靖市|
嵊州市|
阿勒泰市|
蓬溪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