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賈生》賞析

東方欲曉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和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都寫過一首名為《賈生》的七言絕句。兩首詩寫的都是同一個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賈誼,但兩位詩人對他的看法卻是大相徑庭。下面我們就將這兩首詩逐一看來。</p><p class="ql-block"> 先看李商隱的《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宣室”是指漢朝未央宮前殿正室,在這里接見“逐臣”賈誼,可見漢文帝對他的重視程度。“求賢”和“訪”連用,則進一步將漢文帝的虔誠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任人唯賢的君王形象呼之欲出。</p><p class="ql-block"> “賈生才調更無倫”,首句寫君,次句寫臣。能讓君主如此青睞的自然不是尋常之人,“才調更無倫”是說賈誼的才華無與倫比,五個字的評價把賈誼的身價抬高到無以復加。</p><p class="ql-block"> “可憐夜半虛前席”,“夜半”可見君臣談話時間之久,“前”在這里是動詞,是說在談話過程中漢文帝不顧君臣禮儀,將自己的座席不斷前移,以拉進與賈誼之間的距離。可見他們之間的交流是多么和諧融洽!</p><p class="ql-block"> 前三句一氣呵成,極力營造君臣暢談其樂融融的氣氛,讓人感覺君是明君,臣是賢臣,但是最后一句卻出人意料地筆鋒一轉“不問蒼生問鬼神”,原來漢文帝孜孜以求的不是治國理政、澤被蒼生,而是想要求仙訪道、調養長生!詩歌到這里戛然而止,讓讀者無限唏噓。從寫法來看,這是典型的先揚后抑, 更增強了諷刺和批判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后世一般認為李商隱的這首詩是借古喻今、借古諷今,揭示晚唐統治者一味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社會現實,同時以賈誼自比,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但我認為這首詩的主旨還不止于此!試想,就連在位時以統治清明著稱的漢文帝(“文景之治”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都是這樣不堪,其他那些庸庸碌碌的君王當政時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由此看來,說全詩諷刺和批判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又何嘗不可?同時“不問蒼生”流露出詩人對人民的深切同情,表現了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不是嗎?</p><p class="ql-block"> 總體來看,這首詩應該屬于比較典型的憤世嫉俗之作,這與詩人的經歷自然是分不開的。李商隱生不逢時,雖才華橫溢卻被卷進“牛李黨爭”屢遭排擠,英雄無用武之地!于是,正如韓愈所說“物不得其平則鳴”,李商隱的大部分詩作都充斥著濃重的悲情,這首詩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再來看看兩百年之后的王安石所作的《賈生》:“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首句中的“略”是“基本上”“大體上“的意思(與“英雄所見略同”的“略“一樣),這句話是說賈誼所提出的謀議基本上得到了推行,由此作者發表感慨“誰道君王薄賈生”?誰說漢文帝對賈誼不好呢?歷來普遍覺得賈誼曾經被漢文帝貶到長沙就是君王“薄賈生”,而“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中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名句)的王安石卻語出驚人、高屋建瓴。他認為對于賈誼這樣的人來說“謀議略施行”才能真正彰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能夠充分施展政治才華遠比個人的榮華富貴重要!再看看后兩句“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古往今來很多身居高位的人所提的建議得不到采納的現象太多了,數以萬計啊!因此,作者為賈誼感到由衷的慶幸,得遇明君,遠大抱負得以施展,此生夫復何求!</p><p class="ql-block"> 很多時候,所處的地位和高度會不自覺地影響到一個人的眼界和胸襟,會決定一個人的境界和格局。王安石受宋神宗重用大刀闊斧主持變法,地位和威望如日中天,盡管后來他遭遇保守派激烈反對被迫辭去宰相職務,但他制定的新法由于宋神宗的支持還在推行,和賈誼的“謀議略施行”類似,這是他感覺最為欣慰的,所以他并不為賈誼、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悲哀,而是深感萬幸。這應該算得上是達到了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了吧?</p><p class="ql-block"> 李商隱和王安石都是名垂青史的大家,但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地位不同、個人的經歷也不同,所以對同一個歷史人物賈誼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我覺得這正是老人家所說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最好詮釋,也正是語文學科求異思維的魅力所在。這兩首題材相同主旨迥異的七絕異曲同工,兩位時隔兩百年的大師也因為這兩首詩相互輝映,在文學史上永遠閃耀著各自獨特的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应用必备| 轮台县| 阿城市| 赤壁市| 分宜县| 慈利县| 鄢陵县| 大石桥市| 明水县| 海淀区| 银川市| 漳平市| 临沧市| 龙川县| 天柱县| 江油市| 玉环县| 上饶县| 峡江县| 平乐县| 昌图县| 石阡县| 进贤县| 北辰区| 西藏| 隆昌县| 红桥区| 武安市| 泾川县| 镇康县| 丹江口市| 莒南县| 阜宁县| 开封县| 龙门县| 剑川县| 芒康县| 离岛区| 甘肃省|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