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牡丹是“吾國名花天下知”(陸游)。牡丹以其姿色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愛好,始盛于唐朝,歷代不衰。到清朝末年,牡丹曾一度定為國花;建國后,國花幾次評選,牡丹總是名列前茅。雖然國花一直沒有正式確定,但早就有人說:“非牡丹何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牡丹和芍藥同屬毛茛科,文字記載晩于芍藥,初依芍藥得名,稱為木芍藥。李正封詩:“國色朝酣醉,天香夜染衣”。自此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唐舒元與《牡丹賦》中說牡丹“脫落群類,獨當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滿室。葉如玉翠,擁抱櫛比。蕊如金屑,妝飾淑質。”形象地概括了牡丹的特性、花姿和氣質。正是牡丹花大、型美、色艷、香濃,葉亦美觀,普遍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被譽為“花中之王”。又有“艷冠群芳”“花甲天下”之稱。古往今來,無論城鄉,也無論喜歡花卉與否,擁有一株牡丹,是人們一致的向往與追求。</p> <p class="ql-block"> 記的小時候,看果園的爺爺賞了我和伙伴每人一株牡丹,我們用鏟刀挖出,帶著母土,捧著花苗,高興地回家移栽。在胡同口,伙伴突然提出要“和我換換”。都是一擎兩葉,差不多大小,為什么要換呢?我不知其故,就沒答應。不多時,伙伴松開手,原來他那株根鏟斷了,所謂的牡丹已是無根之木。我慶幸沒有輕易答應。這件事我印象很深,這位伙伴也深印在我的腦海里,雖為鄰居,年齡相仿,且沾親帶故,但我與他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什么深交,我說不清為什么。</p><p class="ql-block"> 扯遠了,還是回到牡丹上來。我的那株牡丹栽下后,盡管澆水施肥一樣不落,但最終沒有成活,我很為之惜。奶奶見我一副傷心相,安慰我說:“牡丹花不好伺侯”。是的,奶奶的小院里,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可沒有一株牡丹。牡丹花富貴,難入尋常家啊!雖說如此,喜愛牡丹,欣賞牡丹卻成為我的一種高雅行為和美好情結。</p> <p class="ql-block"> 前幾年,一友人翻新了老家的房子,院子里種上了牡丹,春來花開,他往來頻繁,有時甚至在老家住上幾天,與牡丹朝夕相處,日夜相伴。先看牡丹的葉子,三杈九頂,形態各異,非常受看。葉色初發嫩綠微紅,展開后,碧玉一般,又有大小、稀密、舒曲、寬窄、深淺之分,有的長可盈尺,有的小僅及寸,和花相襯,雅氣十足。郭沫若先生曾假托牡丹說:“我們并不是什么花中之王,也并不曾懷怉過富貴之想,我們的花只有色沒有香……只多謝園藝家的細心載培,使抽出了碧葉千張,比花還強”。郭老的觀點,比一般只贊美其花者,高出一籌,但他畢竟是在寫詩,自有夸張的一面。如果當真認為葉子勝過了花,或者花只是有色無香,那就欠公允了。去年牡丹盛開之時,友人相邀,我們小院造訪,只見紅、白、紫、黃等五六種花色的牡丹競相開放,如火如雪如霞,整個小院姹紫嫣紅,春意濃濃。徜徉花間,邊賞邊贊,駐足于最大花株前,禁不住近前撫摸。“別動我的女人!”友人朗聲一句,讓我吃了一驚,嚇了一跳,趕緊縮回了手。原來,這株紅玉牡丹,是友人的至愛。林逋有梅妻鶴子之說,友人已將此花視為他的紅顏知己了,喜愛之情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 在我老家的東院墻下,母親也植有一株牡丹,已有八九年了。每到盛花期,紫色的牡丹花沉甸甸地,綴滿枝頭,多的年份達26朵。現在正值蓓蕾孕育之時,幾乎一個枝頭一朵花蕾,這個時候花朵數量一目了然。有一年,我問母親今年牡丹開了多少?母親說:“22朵。”我反復數,數了幾遍,每次數量不一。母親來到花前,一一核數,才數得出來。看來,整日面對牡丹,欣賞牡丹,哪一朵先開,哪一朵最晚,哪一朵最大,哪一朵最艷,母親如數家珍,是錯不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前幾天出發在外,喝茶偏少,寢食欠佳,我惦念起牌友的小院,想起小院的牡丹,想起了小院氤氳的茶香來了: </p><p class="ql-block"> 小院近賞牡丹花,</p><p class="ql-block"> 廳堂再品龍井茶。</p><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何處去?</p><p class="ql-block"> 鄑邑城南第一家。</p><p class="ql-block"> 朋友說,牡丹快開了!歡迎我返程后喝茶賞花。友人的舊宅在市區之南,是一座二層樓院,門前綠樹成蔭,院里繁花如錦。其中,南窗下種植三株牡丹、一株芍藥,我們常周末品茶,“一期一會”。牡丹花的成長自然歷歷在目。春寒料峭之時,牡丹便開始萌芽。她那一叢干枝之上,枝頭處冒出一個個點兒,顏色嫣紅,模樣像極了花苞,紅紅的小芽苞不斷膨長,一天一個變數,芽苞漲開了,小葉片貼著苞體伸出一只只小手,恰似飽醮了朱砂的筆甩開了頭,春風春雨中,描抹春色了……出發歸來數日,友人卻因事去了威海,相隔十數日,想必牡丹花早已蓓蕾高懸,滿枝彩葉了。遲日麗陽,牡丹花開,茶香四溢,我期待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玉昌</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1日 初稿,4月6日清明節后略作改動。 網絡圖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泰宁县|
上饶县|
方正县|
泾川县|
乡城县|
夏津县|
玛曲县|
军事|
铁岭市|
章丘市|
大新县|
当雄县|
成安县|
安塞县|
西乡县|
铜川市|
区。|
桃园市|
鲜城|
松江区|
通榆县|
万全县|
喀喇|
台安县|
广西|
崇州市|
宝丰县|
瑞安市|
涿鹿县|
平乐县|
太和县|
多伦县|
固始县|
陈巴尔虎旗|
武山县|
海兴县|
清新县|
莲花县|
朝阳区|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