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老師、同學、家長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手機等電子產品逐漸成為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伴”,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低頭一族”。然而,手機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給成長中的青少年帶來許多隱患:視覺疲勞、視力下降、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迷戀網絡游戲、崇尚網絡暴力……可以說,孩子們隨身攜帶電子產品、隨手玩手機,無異于沾染新時代的“精神鴉片”,而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更是有百害而無一益。</p><p class="ql-bl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明確規定:“學校應當合理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2021年1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21〕3號)再次強調“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為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汾陽市教育科技局倡議全市中小學校禁止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并誠摯建議家長積極配合,共同教育學生遠離手機、健康成長。具體倡議如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清醒認識手機對青少年的危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不利于身心健康。</span>長時間接觸手機,受到電磁波的輻射時間過長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容易出現頭疼乏力、睡眠失調、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甚至可能導致神經衰弱。實踐表明,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視力,成為少兒視力的第一殺手。長期沉迷手機,很容易形成對手機的極度依賴而患上網癮,甚至心理疾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不利于學習成長。</span>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很容易被手機上各種新奇的事件吸引,導致學習不用心,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容易導致“玩物喪志”或“樂不思蜀”的精神狀態,“不經意”間走向消沉和迷失而荒廢了學業與前程。不少孩子借助手機完成作業,養成投機取巧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自主學習能力降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3.易受到不良污染。</span>中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沒有社會經驗,缺乏自我判斷能力,是非觀不強,容易受詐騙和誘惑。手機短信、微信、微博隱蔽性強,有些不健康的東西和內容,長期接觸易形成心理上不健康的閱讀快感,產生巨大的負作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4.易造成攀比心理。</span>手機型號在不斷翻新,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為比較的對象,學生之間攀比心理自然會影響到學習或學生的心態,也增加了家庭經濟的負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5.易形成不良學風。</span>如果手機被孩子帶入校園,會嚴重影響學習風氣。孩子的目光不再停留在書本上,注意力必然從課堂中轉移至手機上。即使是少數學生的“隱蔽”行為,也是在挑戰校規校紀,踐踏書香校園,敗壞課堂紀律,容易滋生學生矛盾與沖突,考試作弊等系列校園不良現象發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積極倡導手機不進入校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人人積極響應。</span>全市中小學師生積極行動起來,響應號召,按照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堅決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以不帶手機為榮,不互相攀比為榮。老師以身作則,不在教室里、課堂上玩手機。學生自覺遵守,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不以各種理由索要手機,加重父母經濟負擔。學生主動培養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告別和遠離手機,以防沉迷游戲、泄露信息、網絡詐騙等不良現象在自己身上發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班干率先垂范。</span>班干、組干,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率先示范,以身作則,堅決不攜帶手機進校園,帶動和影響身邊更多的同學共同遠離手機。發現身邊同學帶手機進校園,積極加以勸導,勸導無效的及時向老師報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3.家長擔起責任。</span>家長當好培養孩子的首任教師,認真擔負起監護人責任,加強教育引導。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不當孩子面玩手機。合理安排自己與孩子的生活,放下手機,親近自然,陪伴閱讀,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親子活動,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4.開展督查行動。</span>學校組成聯合督查組,德育處、保衛處、年級等部門,將不定期開展督查行動,進教室、進寢室、進考場清查,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肅查處攜帶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進校園情況,嚴厲打擊利用手機拍攝、傳播、轉發不良視頻的行為。如仍有攜帶手機進校園情況,一經查實,學校應將手機沒收代管,交家長領回處理。</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老師、同學、家長朋友們,望所有師生、家長一起抵制手機進校園的不良現象和行為,望各位家長給予支持和配合,讓手機問題不再是學校,家庭的管理負擔。讓我們攜起手來,還校園一片純凈的天空,也給孩子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汾陽市教育科技局 </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1日</p> <p class="ql-block">汾陽市教育科技局政教股 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陵市|
镇江市|
大港区|
吴旗县|
宜兰县|
北流市|
宁化县|
黔西县|
页游|
嵊州市|
祁东县|
独山县|
桓仁|
普兰店市|
汕头市|
吴旗县|
左贡县|
哈巴河县|
蚌埠市|
汶上县|
汕头市|
中牟县|
湘潭县|
电白县|
荔浦县|
澄江县|
宣威市|
醴陵市|
义马市|
清丰县|
常熟市|
齐齐哈尔市|
宁强县|
四会市|
桦川县|
偏关县|
曲周县|
朝阳区|
象州县|
利津县|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