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這個早春二月,我幾乎是懷著朝圣的心情,踏上去吉安的火車。吉安,古稱廬陵。這是個神奇的地方,宋降以來文人輩出,歷代狀元有16名,江西省的近三分之一,歷代進士3000多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廬陵歐陽修”自居的歐陽修,南宋詩人楊萬里、江南第一才子解縉、胡銓……星光璀璨</p> <p class="ql-block"> 廬陵望郡,首先是廬陵文化,他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結義堆花香”著稱于世。在《永樂大典》中有記載:天下多舉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此外在明永樂二年(1404)的科舉試中曾拿下過團體雙連冠,本次的科舉試吉安府人囊括了前7名,是中國科舉史上僅此一次。</p> <p class="ql-block">人潮涌動著去看榜,可以想見有很多人去參加了考試,有很多人上榜了,難怪吉安民間流傳:一門六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兩尚書;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p> <p class="ql-block">白鷺洲書院的廊橋,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走過時會不由得放慢腳步,安靜下來吧?</p> <p class="ql-block">一橋跨龍門,這是一條通向仕途的橋,走過去,就是始建于宋代的白鷺洲書院。文天祥曾在此讀書,理宗皇帝親提為狀元,并賜書:白鷺洲書院。此后書院揚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書院廊橋春早,兩岸楊柳青青,碧波蕩漾</p> <p class="ql-block">一段悠長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p><p class="ql-block">出自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p><p class="ql-block">書院廊橋上面,左右兩邊的上面都留有書家的筆墨</p> <p class="ql-block">水占芳名分白鷺,詩題古壁效青蓮。</p> <p class="ql-block">書院廊橋的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白鷺洲書院,江西四大書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景賢祠位于書院左側</p> <p class="ql-block">六君子祠位于書院右側</p> <p class="ql-block">道心堂,書院講學堂。知州江萬里取自《書經》道心惟微,初建于宋淳祐元年(1241),現為建筑仿清。</p> <p class="ql-block">中山院</p> <p class="ql-block">風月樓,登樓可覽江流勝景,有清風入懷,有明月可掬。</p> <p class="ql-block">浴沂亭是風月樓底層,最高層魁星閣。</p> <p class="ql-block">江萬里,白鷺洲書院第一任山長</p> <p class="ql-block">古樟樹長青,郁郁蔥蔥</p> <p class="ql-block">考生們在金牛渡辭別,進京趕考</p> <p class="ql-block">古人的文房四寶</p> <p class="ql-block">新科舉人、進士,衣錦還鄉的盛況及禮儀程序。這些榮耀也是歷朝歷代學子們寒窗苦讀的動力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尊師,每天早晚諸生給老師請安,升堂講學時須敬茶。尊師重教的學風開創出了廬陵文化,成為贛文化的重要支柱 ,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曾在此泊舟</p> <p class="ql-block">隔河兩宰相,我沒有偶遇的機會了,只希望沾點這里好山好水的仙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清流县|
安康市|
河南省|
凤山县|
宁都县|
鄂温|
合山市|
宾阳县|
九龙城区|
连平县|
甘德县|
常熟市|
孝义市|
宁安市|
泰宁县|
宝鸡市|
镇雄县|
东至县|
龙门县|
湘潭县|
日照市|
建宁县|
武川县|
永善县|
兴化市|
辽宁省|
岳普湖县|
宁南县|
商河县|
石楼县|
万宁市|
光山县|
彰武县|
江孜县|
平远县|
大兴区|
龙山县|
平南县|
多伦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