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迅猛發展、危害嚴重。為進一步增強全體師生及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能力,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吧!</p><p class="ql-block">什么是電信詐騙?</p> <p class="ql-block"> 電信詐騙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p><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門發布《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再度明確,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詐騙公私財物價值50萬元以上的,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電信詐騙的特點是什么呢?</span></p> <p class="ql-block"> 01</p><p class="ql-block"> 犯罪活動的蔓延性比較大,發展很迅速。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通過編造虛假電話、短信地毯式地給群眾發布虛假信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布范圍很廣,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損失的面也很廣。</p><p class="ql-block"> 02</p><p class="ql-block"> 信息詐騙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有的時候一、兩個月就能產生新的騙術,令人防不勝防。</p><p class="ql-block"> 03</p><p class="ql-block"> 團伙作案,反偵查能力非常強。目前跨國跨境犯罪比較突出。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內發布虛假信息騙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發布短信到國內騙中國老百姓。還有境內外勾結連鎖作案,隱蔽性很強,打擊難度也很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常見的幾種電信詐騙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一、冒充公檢法、領導、熟人類詐騙</p> <p class="ql-block"> 通常是冒充公檢法聲稱涉嫌什么案件,要將多少錢轉入某安全賬戶(實際上是犯罪分子的賬戶);或者通過短信、微信、QQ盜號后,冒充親朋好友要求轉錢。</p><p class="ql-block"> 公檢法機關確實會通過電話聯系當事人,但是一般僅僅是通知當事人到單位辦理事情(比如領取文書、做筆錄等)。涉及到繳款事宜,都會有書面通知,并提供對公賬號。凡是在電話里要求轉錢到某私人賬戶的,必是詐騙無疑。</p><p class="ql-block"> 對自稱是親朋好友的,一定要對身份甄別確認。對通過電話、信息等要求進行資金操作的,務必保持警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虛假網站、鏈接類詐騙</span></p> <p class="ql-block"> 常見的是冒充銀行、電信運行商官網的釣魚網站。將假網址通過短信群發,說有積分可以兌換禮品或者是中了什么獎可以領取,點擊進入后界面與官網非常相似,要求輸入銀行卡賬號和密碼,一旦輸入賬號、密碼就會被犯罪分子掌握,資金馬上就會被盜取。</p> <p class="ql-block"> 常見的是冒充銀行、電信運行商官網的釣魚網站。將假網址通過短信群發,說有積分可以兌換禮品或者是中了什么獎可以領取,點擊進入后界面與官網非常相似,要求輸入銀行卡賬號和密碼,一旦輸入賬號、密碼就會被犯罪分子掌握,資金馬上就會被盜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代辦信用卡、貸款類詐騙</span></p> <p class="ql-block"> 通常是犯罪分子通過微信聊天、網站等形式聲稱可以代辦高額信用卡,或者無抵押高額貸款,但是需要支付幾百、幾千元不等的手續費。一旦支付手續費便再也聯系不上。有的甚至設置連環騙,一次一次“手續費”金額升至幾萬元。</p><p class="ql-block"> 現在第三方小額貸款信息、網站、APP可以說是鋪天蓋地,其中有真的也有假的。要注意瀏覽正規網站,不要輕易點擊彈窗廣告,不要有貪便宜的心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網絡兼職刷單類詐騙</span></p> <p class="ql-block"> 兼職刷單詐騙常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招聘”兼職刷單,日結幾百元之類,但是需要先交幾十到幾百不等的押金、手續費等,等結賬時再退,結果一交費就再也聯系不上;一種是聲稱刷單后不真實交易,貨款會全退,并贈送禮品,通常就是不退款,要么不發貨,要么發過來的東西根本就與描述不符。</p><p class="ql-block"> 付出與回報永遠是對等的,不存在在家里點點鼠標就能日賺幾百的好事。拋開被詐騙不說,“刷單”行為本身就是法律嚴厲打擊是違法行為。應當誠信做人,拒絕刷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網絡投資類詐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何應對電信詐騙?</span></p> <p class="ql-block"> 1.保持清醒頭腦,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靜分析,不輕信,不盲動,以免財物損失。</p><p class="ql-block"> 2.做好個人和家庭信息資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隨便泄露自己和家中的電話號碼。</p><p class="ql-block"> 3.不管遇到任何原因、理由要求為家人、親友寄錢、寄物的短信或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通過各種途徑調查證實是否屬實,以防受騙。</p><p class="ql-block"> 4.不貪心,要堅信:“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無論誘惑多大,都不會為其所動。</p><p class="ql-block"> 5.監管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微信號等,防止社會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或證件進行洗錢、網絡詐騙,堅決杜絕網貸、“校園貸”等詐騙行為。</p><p class="ql-block"> 6.陌生短信、郵件、社交工具中發來的鏈接不要輕易點擊,陌生應用不要隨便安裝;</p><p class="ql-block"> 7.家中老人需“科普”。由于中老年群體接觸信息面較窄,對最新的騙局常常不了解,因此年輕人要重視對家中老人的“科普”,要經常給他們講講最新出現的騙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防范電信詐騙“三不一要”</span></p> <p class="ql-block"> 1.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2.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p><p class="ql-block"> 3.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p><p class="ql-block"> 4.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并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卢氏县|
重庆市|
郴州市|
南城县|
类乌齐县|
保定市|
安达市|
瓮安县|
固安县|
西峡县|
独山县|
秦安县|
金坛市|
宜黄县|
万安县|
闽侯县|
长春市|
安徽省|
鹤峰县|
安吉县|
余干县|
兴隆县|
饶河县|
万年县|
武安市|
鲁甸县|
沈丘县|
蒙城县|
巨鹿县|
彭州市|
桐庐县|
南和县|
合江县|
顺昌县|
三河市|
丰顺县|
启东市|
孟村|
宜章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