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偶然間看到這張照片,之前看到過很多主席的照片,但這張從來沒見過。感覺很稀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周總理摘蘋果的一張很珍貴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以及幾位工作人員正在散步,他們邊走邊聊,在經過一棵蘋果樹時,被上面長滿又大又圓的蘋果所吸引,鄧穎超說:“這上面的蘋果一定很甜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身邊的工作人員聽完,說要去搬來梯子摘幾個給鄧大姐嘗嘗,周總理連忙擺擺手順不用了,說完一躍而起,從樹上摘了一個又圓又大的蘋果遞給了鄧穎超!旁邊的攝影師趕緊按下快門,拍下了這張非常珍貴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40年代蔣百里和他的女兒蔣英坐在長椅上,父女二人懷中各抱一只小獅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與王明,那時二人都很年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7年3月,與美國合眾社駐天津記者厄爾利夫、朱德,女翻譯吳光偉于延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個人,卻只有四條手臂,中間賀龍、左邊賀炳炎,右邊只抬右臂的叫彭紹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1年,26歲的胡耀邦與李昭結為伉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4年,彭德懷、朱德、葉劍英、聶榮臻和陳毅,后來都成為元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4年,在延安與美軍觀察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5年,毛主席與李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家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6月的一天,鄧和陳毅在上海湖南路262號一處花園別墅前,把各自的夫人和孩子們召集在一起,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右起:李訥、李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9年1月5日,周恩來參加完外事活動去療養院看望鄧穎超,路上遇見一位蹬三輪的婦女,周恩來說:"我幫你蹬一會",那年周恩來61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光美、鄧穎超、陳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9年6月底,周恩來夫人鄧穎超、朱德夫人康克清、劉少奇夫人王光美、陳毅夫人張茜等在去廬山的船上輕松交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拍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6年,周恩來和鄧穎超在莫斯科看望毛岸英和毛岸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0年,莫斯科。當時,周總理赴蘇治臂傷,期間會見駐共產國際代表任弼時,這張照片就是在那時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前排最年輕的女孩是孫維世,她是孫炳文烈士的女兒,孫炳文是朱老總的結拜兄弟,也是他的入黨介紹人。孫維世是中國著名的文藝界人士,身兼演員、導演和翻譯三職,她是總理的養女,一直管總理和鄧大姐叫“爸爸、媽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孫維世的旁邊就是鄧穎超,鄧穎超右側的就是任弼時,當時的他還很年輕,穿一身筆挺的深灰色西裝,顯然精神煥發,氣色也很好,眉宇間流露出自信而從容的微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任弼時的右側的革命女杰蔡暢,她和李富春的革命愛情故事廣為流傳。蔡暢披著一件花披風,顯得特別時尚,她留著短發,面帶笑容。作為黨內著名的“大姐”之一,蔡暢有著崇高的威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總理站在后排的最左側,也穿了一身西裝。不過,不管他站在哪里、穿什么衣服,都是那么風度翩翩。當時的總理年輕而陽光,他的手分別搭在夫人和養女的肩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丶站在總理旁邊的是任弼時的夫人陳綜英,陳綜英比夫君大兩歲,但兩人感情很好。照片上的陳綜英顯得很瘦,臉略有點蒼白,但事實上陳綜英身體很好,她去世于2003年,享年高達102歲。另外,陳綜英的嫂子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她就是著名的抗聯烈士趙一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后排最右側的是張梅,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名字,但在上世紀40年代,她的大名卻無人不知,因為她是名將林彪的夫人!張梅靠自學成為翻譯和醫生,是隨林彪赴蘇治傷的,她個性活躍,喜歡社交,和林彪的深沉內斂有巨大差異,1940年,她和林彪在蘇聯離婚。</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張照片拍攝于1949年,是毛主席等和參加政協會議部分代表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張照片中,最為罕見的是,主席沒有出現在C位(中間位置),而是坐在前排最右側,這種情況非常少見,而少奇同志坐到了前排最左側,總理則站到了后排。</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整個照片最醒目的位置留給了幾位老同志,包括林伯渠、董必武、吳玉章、徐特立,“延安五老”除了謝覺哉老人之外,悉數出現在這張照片上。而主席、總理和少奇同志則非常謙虛地坐在外側甚至是站在后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的后排,除了總理、陳云、彭真和陸定一等人外,還有一些非常知名的人物,包括國學大師齊燕銘、曾任政協副主席的邢西萍、“紅色特工”李克農、革命家劉瀾濤和曾任中組部部長的安子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上所有人都穿著中山裝,雖然大家都很樸素,卻洋溢著自信和輕松,充滿對即將誕生的新中國的期待和憧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任湘潭縣委書記的華國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5年,主席在視察途中,經過長沙期間,在火車上與湖南省委主要負責人親切交談。左一為時任湘潭縣委第一書記的華國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晚清重臣李鴻章晚年的全家福,照片將古代封建社會的“尊卑有別、長幼有序”表現得淋漓盡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全家福,李鴻章作為一家之主居中央,兩個兒子坐在他的左邊,而且那個凳子比李鴻章的矮了不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幾個孫子在最前面按照長幼秩序圍地而坐,而家里的婦女則站在最后面,沒得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少女宋慶齡和母親倪桂珍,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堪稱是民國時期最傳奇的一位母親。她雖然是一個舊社會的女性,但思想卻極為開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國留學時的宋慶齡。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的凱瑟琳女士這樣評價宋慶齡:“她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學生,對國際大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12年,宋慶齡與美國的同學和摯友阿莉合影,他們之間的通信持續了60多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13年6月,宋慶齡從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畢業,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李小龍和他的師傅葉問,20世紀60年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5年,京劇樣板戲《紅燈記》主要演員和杜近芳老師合影。左起:劉長瑜、杜近芳、袁世海、錢浩梁、高玉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4年美方駐中國第二任聯絡處主任是福特上臺后派來的老布什,當時曾預言布什將來有可能當美國總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任后老布什夫婦以騎自行車的方式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流金的歲月,歷史各有評說,唯有這些老照片仿佛還在默默地陳述著當年。</b></p> <p class="ql-block">注《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后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和县|
武穴市|
栾川县|
上高县|
济南市|
玉溪市|
通河县|
恩平市|
治多县|
宜章县|
鹤岗市|
乾安县|
靖西县|
镇雄县|
工布江达县|
孝昌县|
黎川县|
河南省|
江安县|
萨迦县|
昂仁县|
溆浦县|
监利县|
微山县|
克东县|
马公市|
彭阳县|
马关县|
武宣县|
鹤岗市|
黄陵县|
当阳市|
阿拉善右旗|
开原市|
河西区|
台东县|
个旧市|
永安市|
曲阳县|
略阳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