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15日,伊斯坦布爾第三天,游覽新城區。</p> 不再忍受外號,土耳其改名了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日,聯合國正式批準土耳其將其英文國名由Turkey更改為土耳其語Türkiye的請求。</p><p class="ql-block">türkiye意為“土耳其人的家園”,詞根türk有“突厥人”之意,符合很多土耳其人自認為突厥后代的身份認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個世紀以來,土耳其在英語世界里被稱為“Turkey”。</span>這個名詞在英語里面不僅是這個國家的名稱,而且還賦予了土雞、蠢貨、失敗等等這些貶義。土耳其也往往被人揶揄為“火雞國”。</p><p class="ql-block">這些都足以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無法喜歡上這樣一個國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3年,土耳其將迎來建國百年,埃爾多安也將迎來大選。這位中東強人一直有著復興奧斯曼帝國的夢想,土耳其高調更名顯然與之有關。</span></p> 入住酒店特色 <p class="ql-block">我們住在伊斯坦布爾歐洲部分的老城區,到藍色清真寺最多五分鐘,位置非常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早晨仔細打量了一下住的房間,發現前兩天看上去無感的三幅風景畫,都是伊斯坦布爾的名勝景區。</p><p class="ql-block">最上面一幅是蘇萊曼清真寺面向的金角灣。</p><p class="ql-block">下面的左圖是加拉太塔,右圖是圣索菲亞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土耳其不愧是世界十大旅游國之一。酒店對旅游宣傳很到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在游客必經的樓梯口,有奧斯曼帝國歷代36位蘇丹的畫像。</span></p><p class="ql-block">“蘇丹”是奧斯曼人對最高統治者的尊稱,相當于中國的皇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奧斯曼是從草原上興起的部落國家,公元1299年到公元1923年,長達624年。同時期的中國經歷了元朝、明朝、清朝和民國四個朝代的更替。中國只有一個朝代“周朝”超過了它,達到80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地跨亞、非、歐三大洲。帝國首都最初在安納托利亞的布爾薩,1366年遷都巴爾干的埃迪爾內,1453年占領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后遷都于此,更名伊斯坦布爾,作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470年,一直到帝國滅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根據帝國百年的傳統,為了避免外戚干政,最高統治者蘇丹不娶妻、只納妾,而后妃生下一名子女后便永遠不能再侍寢。蘇丹的妃子們幾乎都是女奴出身,并動輒達成百上千人,永遠不得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奧斯曼帝國的王子,雖說擁有同一個父親,但母系血統復雜,他們成了天生的仇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早期奧斯曼帝國蘇丹的繼承制度,實行的主要是一種開放式的競爭制度,王子成年或能夠自立的時候,派出去統領一方做封疆大吏,等到老皇帝去世后兄弟們開打,誰贏了誰上位。</span>王子們為了勝出,不惜刀兵相見,真正是勝王敗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這種制度的好處是王子們在實際治理地方的經歷中得到鍛煉,公開競爭,優勝劣汰,適者上位,能夠保證接班人的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自奧斯曼帝國的第四位蘇丹巴耶濟德一世開始,不管有沒有參與爭奪蘇丹皇位,新的蘇丹上位后都會將所有的兄弟處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這個“弒親法”就是殺兄屠弟滅子,雖然非常殘酷,但是奧斯曼帝國先期能如此強大,并能享600余年的國祚,很大程度都是因為這個殘酷的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它的前十位蘇丹都是如養蠱般誕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養蠱:在一個壇子里放著很多的毒蟲,經過廝殺最后活下來的那條就是毒王,可以用來煉蠱。)他們雄才大略南征北戰,為奧斯曼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均為明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從第14任蘇丹艾哈默德一世開始,實行了兩個多世紀的“弒親法”被廢除,開始實行長者繼承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但是長者繼承制規定,只有蘇丹才能生育后代,其余的不管是王子,還是蘇丹的兄弟都要關進深宮大院中不見天日,不能結婚生子。極大地減少了王族人數,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長者繼承制雖然看起來沒以前那么殘酷,但是在長久的囚禁當中,嚴重摧殘了繼任的蘇丹的精神和身體,腦子都變得不太正常,不是傻子就是瘋子,根本沒有能力處理一國事務,使得國家的大權被架空,頻繁發生政變,這也是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新即位的蘇丹們都要佩戴奧斯曼之劍,這是與歐洲君主加冕同樣的重要典禮。</span></p><p class="ql-block">按照奧斯曼帝國的古老傳統,蘇丹在登基之時,被授予的并非皇冠,而是一把全新的奧斯曼之劍,它不是像中國的傳國玉璽一樣,歷代傳承,而要全新打造。</p><p class="ql-block">奧斯曼帝國延續了624年,歷經了36位蘇丹。他們中有的英明蓋世,有的能征善戰,但也有酒鬼色鬼甚至精神病患者。</p><p class="ql-block">下面我們就說說影響帝國命運的幾個蘇丹。</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一世,<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奧斯曼帝國開國君主。</span></p><p class="ql-block">他23歲繼承了烏古思突厥人卡伊部落的首領之位。<span style="font-size: 18px;">1299年,41歲時</span>以他的名字建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p><p class="ql-block">他是個勇士,足智多謀,狂熱信仰伊斯蘭教,也是他把伊斯蘭教帶給了這個部落國家,開始了政教合一,也就是政治和宗教合二為一的國家傳統。</p><p class="ql-block">1326年,68歲患病去世,葬在了今天的土耳其城市布爾薩,他死后留下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屬于土耳其人的強大國家。</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帝國第七任蘇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1432—1481),執政30年,御駕親征26次,他是歐洲中世紀的終結者。</p><p class="ql-block">1453年,他帶兵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東羅馬帝國,中世紀到此結束。那時他才21歲。</p><p class="ql-block">因此穆罕默德二世也被許多史學家認為是“奧斯曼帝國真正的創建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世紀:歐洲歷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這段時期正是拜占庭帝國統治的時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于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二世占領君士坦丁堡后,蘇丹們開始宣稱自己是古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他們偶爾會使用愷撒和皇帝的頭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二世是歷史上最尚武好戰的蘇丹。他生性多疑易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19歲即位當天,他立即下令處死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弟弟,表現出他殘酷的性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77年他頒布了一條駭人聽聞的法律,宣布“朕兒子中即位的那個人,有權殺死自己的兄弟,以維護王位和國家的安寧。”這條法律在以后的兩個多世紀里,使奧斯曼<span style="font-size: 18px;">蘇丹屠殺兄弟的行為合法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此以后,每位新蘇丹登基時都會大開殺戒,1595年穆罕默德三世登基時處死了19位兄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81年5月初,穆罕默德二世被大兒子毒死,時年還不足50周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奧斯曼帝國第九任蘇丹——“冷酷者”塞利姆一世!</span>(1512年—1520年),這個人是個暴君。</p><p class="ql-block">塞利姆一世在8年的統治生涯中,將奧斯曼帝國疆域擴大了一倍!他將伊斯蘭教圣地麥加和麥地那納入了帝國的版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17年,塞利姆一世征服埃及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獲取到了哈里發之位,</span>從此蘇丹還擁有伊斯蘭教“哈里發”的稱號,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里發”象征著君主的宗教權力,而“蘇丹”則代表著君主的世俗權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位蘇丹登基后的第一道命令是派人用弓弦勒死了他的兩個兄長,還殺了五個侄子。都說虎毒不食子,可他連自己的兒子都殺。</p><p class="ql-block">塞利姆一世的二十多個兒子慢慢長大后,他覺得這么多兒子會影響帝國的穩定,造成分裂。便在仔細觀察之后挑選了蘇萊曼來繼承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之后下令處死除蘇萊曼以外所有兒子,就連尚在襁褓中的都不例外,殘忍到了極致。</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帝國第十任蘇丹,“立法者”蘇萊曼大帝,在位46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蘇丹,也是土耳其歷史上最為出彩的大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蘇萊曼大帝的父親塞利姆幫他動手清除了他的兄弟,他也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為帝國確立了法律,經濟,軍事以及社會制度,構建了國家的四梁八柱,后世幾百年帝國都在這個基礎上運行。</span></p><p class="ql-block">他的文治武功相當于中國的漢武帝,使帝國達到極盛時期,統治疆域地跨歐、亞大陸,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囊括了當今世界40多個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蘇萊曼一世在西方被普遍譽為“大帝”,在伊斯蘭發展史上與<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伊朗薩非王朝</span>阿巴斯大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印度莫臥兒王朝的</span>阿克巴大帝齊名。</p> <p class="ql-block">最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36代兼末代蘇丹穆罕默德六世,他是一個相當悲劇的歷史人物。</p><p class="ql-block">41歲登基,他繼承蘇丹僅僅一個月,1919年,一戰就結束了,奧斯曼帝國成為戰敗國,</p><p class="ql-block">凱末爾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國,<span style="font-size: 18px;">蘇丹制和哈里發制相繼被廢除,奧斯曼皇室成員</span>必須離開土耳其。</p><p class="ql-block">在位四年的穆罕默德六世淪為了奧斯曼帝國的亡國之君,延續624年的奧斯曼帝國滅亡。</p><p class="ql-block">1926年,穆罕默德六世因抑郁成疾在意大利去世,終年68歲。</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六世臨死前的一句話引人深思:“我最大的痛苦和遺憾不是退位,不是被革命推翻,而是離開我的祖國?!?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國祚600多年的奧斯曼帝國早已灰飛煙滅。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日出依然按時升起,伊斯坦布爾美好的一天開始了。</p> 試飛無人機 <p class="ql-block">出國前,兒子借了無人機,北京禁飛,來到土耳其,今天早晨找了一個停車場試飛一下,感覺挺好用。</p> <p class="ql-block">試拍了藍色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清晨,圣索菲亞教堂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p><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離它比較近,既然游客多,那就明天再參觀吧。</p> <p class="ql-block">在羅馬時代,這里還叫君士坦丁堡,建有一座瓦倫斯水道橋。它是伊斯坦布爾最古老的遺跡之一,也因此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p><p class="ql-block">現存建筑大致可以窺探當時的高檔建筑工藝。如今,水道橋已不再是水運,而是穿梭于橋拱之間,但凝望水道橋,仿佛夢回千年前。</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地面上留存的高架水渠,由衷佩服古羅馬·拜占庭時的市政建設。</p><p class="ql-block">想想,這些都是千年前的大型市政建筑工程!保留到今天太不簡單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坐有軌電車<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老城區</span>過金角灣來到歐洲新城區。</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亞、歐兩洲的旅游城市,歐洲部分又由新城和舊城組成。是世界文化遺產城市。</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歐洲新城區的建筑新穎,時尚,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p> 巴巴羅薩·海雷丁 <p class="ql-block">兒子來到新城去的第一個景點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修筑巴巴羅薩·海雷丁塑像。</p><p class="ql-block">來前,我只知道希特勒有一個“巴巴羅薩計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對蘇聯1941年發動侵略戰爭計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聽了兒子的介紹,才知道歷史上原來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海盜王“巴巴羅薩”,他是大航海時代,歷史上勢力最大,實力最強,地位最高,破壞力最為殘暴的頂級地中海海盜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33年,巴巴羅薩向蘇萊曼宣誓效忠,蘇丹賜予他“海雷丁”之名,意為“信任的美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雷丁是一個始終堅守自己原則的的海盜王。</p><p class="ql-block">他專搶基督教國家的船只,所以被恐懼籠罩的基督徒稱巴巴羅薩·海雷丁為“地獄魔鬼”!</p><p class="ql-block">他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在大海上與敵人廝殺一生且沒有被打敗過。</p><p class="ql-block">他讓時代記住了這個名字:海雷丁。</p><p class="ql-block">在蘇萊曼大帝授予海雷丁奧斯曼帝國海軍總司令職位的時候,蘇萊曼大帝曾對海雷丁說:“我將所有船只都托付給你來指揮,帝國的海岸就靠你來保護了”。</p><p class="ql-block">1538年,海雷丁率領土耳其帝國艦隊與意大利、西班牙聯合艦隊在雅典附近的海域展開了激戰。打敗了意大利和西班牙聯合艦隊。這場勝利也奠定了奧斯曼土耳其在今后33年間的地中海霸權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此沒有人能夠阻止海雷丁在地中海的勢力了。海雷丁最輝煌的年代,歷史上被稱做為“大海盜時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546年,海雷丁于伊斯坦布爾因罹患熱病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塑像的旁邊就是他的陵寢,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金角灣。每一艘經過此處的土耳其船只都會降帆鳴號,向他致敬。</p><p class="ql-block">這是世界海盜史上空前絕后的殊榮。</p><p class="ql-block">海雷丁墓是由奧斯曼帝國最杰出的建筑師錫南建造的。這座墳墓是奧斯曼帝國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海雷丁塑像不遠就是海戰博物館。</p> 新皇宮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有兩個皇宮,位于圣索菲亞大教堂北側的托普卡帕宮,被稱之為老皇宮。</p><p class="ql-block">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部分沿岸的多瑪巴赫切宮,被稱之為新皇宮。</p><p class="ql-block">參觀多瑪巴赫切宮限制1500人/天,而且只能現場排隊購票。</p> <p class="ql-block">新皇宮外的鐘塔,很有特色。離的很遠就能夠看到,像是新皇宮的標志和守護者一樣。</p> <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宮,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歐洲部分,綿延600多米,始建于1843年,1856年完工。結果建成后幾十年,1923年帝國就分崩離析了。</p><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的意思是“填海而造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極盡奢華的宮廷大門,這樣相同的大門有多個 。</p> <p class="ql-block">建筑四周有古樸的歐式園林噴水池,鮮花美不勝收,皇宮還有獨特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帝國最后的六位蘇丹以及伊斯蘭教領袖阿布都麥吉德曾住在這座宮殿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園中靜臥著四頭石獅子。</p> <p class="ql-block">新宮建于150多年前,此時奧斯曼帝國已由盛而衰。</p><p class="ql-block">皇宮內部的極盡奢華與國力的衰落形成鮮明的對比。</p><p class="ql-block">據說為了裝飾整個宮殿,一共用了十四噸黃金和四十噸白銀,并為此欠下了大量的外債。</p><p class="ql-block">雖然和歐洲的許多皇宮比起來它的規模并不大,但其奢華程度令人驚嘆,由于少有戰亂,經過150多年仍然保存完好,皇宮內所有物品都是真品。</p><p class="ql-block">皇宮內不允許拍照。這是剛進門時不知規定,拍了一張。</p> <p class="ql-block">新皇宮,在共和國成立后,土耳其國父、首位總統凱末爾也以此為官邸,直到1938年他在新皇宮去世為止。</p><p class="ql-block">凱末爾去世之后,這里便改作了博物館,至今宮中所有的時鐘都定時在他逝世的9點05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新皇宮至今還時常用來接待國賓,當今的土耳其總統由首都安卡拉前來伊斯坦布爾時也要在此下榻。</p><p class="ql-block">參觀人員必須穿上鞋套進入,內部禁止拍照。</p> <p class="ql-block">多瑪巴切宮在建設上全盤照搬西式設計,無論是建筑的外觀還是內飾都極為歐化,皇宮內極盡奢華,耗資十億馬克,寶藏令人目不暇接,豪華的水晶燈、象牙、黃金、珠寶、玉器比比皆是,有許多是來自歐洲各皇室的禮物。特別是室內到處懸掛著璀璨的水晶燈,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4500公斤重的水晶吊燈,給人留下奢靡已極的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皇宮內大量奢華的裝飾令人驚嘆不已,皇宮外觀同樣精美繁復,在精美的海邊圍欄的映襯下格外靚麗典雅!</p><p class="ql-block">沿著皇宮建筑在庭院里走走,看看旁邊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也是極其愜意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新皇宮面對著博斯普魯斯海峽,潔白通透的歐式宮墻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立在皇宮與海峽中間。</p><p class="ql-block">出口處就是著名的水門,也就是皇宮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的碼頭,當年外國使節就是乘船由此進入皇宮覲見蘇丹的。</p><p class="ql-block">新皇宮很值得一看,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如果讓拍照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海鷗在圍欄以外活動,黑色的鳥在圍欄以內活動,它們絕不越界,這是什么原因呢?</p> 彩虹臺級 <p class="ql-block">從新皇宮出來往加拉太塔行進,路過網紅打卡地“彩虹階梯”。</p><p class="ql-block">這個彩虹階梯在一片建筑中是非常顯眼的,周邊是一個畫廊,這里的色彩十分鮮艷,也是當地比較知名的一個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是詩人和藝術家的城市。</p><p class="ql-block">路上隨處可以看到涂鴉和仿佛能當電影截圖的景色,攝影師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除了商業繁榮之外,涂鴉也是一道風景。</p><p class="ql-block">涂鴉散布在城市各個角落,涂鴉內容豐富,包括漫畫、幾何圖形、文字等等。涂鴉色彩斑斕,反映出當地人熱情奔放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涂鴉已經成為伊斯坦布爾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最市井化的藝術。內容豐富的涂鴉,吸引游客拍照。</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區,在這里有街頭藝術家的涂鴉與表演。</p><p class="ql-block">穿梭于交錯縱橫的街道中,欣賞街頭涂鴉藝術也是蠻有趣的。</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歐洲新城區街道。</p> 蘇菲派博物館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聽說“蘇菲派”,昏昏然茫茫然,不知其所以然。</p><p class="ql-block">一個小院兒,一座小樓,那就進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原來這里不但是博物館,還是蘇菲派的表演場地。周圍墻上貼著圖片及看不懂的英文或土耳其語的說明。</p> <p class="ql-block">聽兒子介紹:蘇菲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伊斯蘭教的神秘主義派別,講究修行和禁欲。</span></p><p class="ql-block">它是伊斯蘭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圣人梅夫拉那創立的,以進行旋轉舞祈禱而名聲大噪。</span></p><p class="ql-block">舞者全部為男性,身穿白衣,踏著舞步不停地旋轉,將舞者引入一個神秘、空靈的世界,是一種與真主安拉溝通的形式。</p><p class="ql-block">晚上在這看表演,是需要收費的,我們過幾天去另一個城市,可以直接參觀蘇菲派的祈禱儀式,并且不收費。那就過幾天再看吧。</p> 圣安東尼奧教堂 <p class="ql-block">走在獨立大街上,路過一個很漂亮的哥特式建筑的教堂,就進去了。</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是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交融的地方,也是歷史上天主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互相爭奪的地方,所以在市中心有這么一個教堂,也不是很難理解了。</p><p class="ql-block">這個教堂是伊斯坦布爾較大的羅馬天主教教堂。在清真寺林立的星月之國,能有這樣一座天主教堂,很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門口兩側有耶穌背十字架升天銅像。</p> <p class="ql-block">另一側是諾亞放鴿子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有一棵兩層樓高的圣誕樹。剛過圣誕節不久,還沒來得及撤下去吧。</p> <p class="ql-block">教堂對外免費開放,與繁華喧鬧的獨立大街雖然僅一門之隔,但是步入教堂就感覺來到另一個時空,神圣肅穆的圣殿,虔誠的信徒和唱詩班,完全就是我們腦子里對教堂的印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想進去轉轉看看就出來,沒想到教堂門關上了,開始做彌撒,只好找個位置坐下來,體驗一下彌撒過程。</span></p> <p class="ql-block">聽不懂主祭在說些什么?下面的人們又在附和什么?只是感覺到挺靜默和虔誠的。</p><p class="ql-block">待了幾分鐘 ,實在看不懂,也聽不懂,只能悄然無聲離去。</p> 獨立大街書店 <p class="ql-block">獨立大街被稱作伊斯坦布爾的香榭大道,是連接塔克西姆廣場和加拉太塔的主干道。</p><p class="ql-block">獨立大街起始于中世紀,這一帶在奧斯曼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土耳其獨立戰爭的勝利而將此大街更名為獨立大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條步行街長約3公里,街道兩側分布著伊斯坦布爾著名的建筑,分別有:各種教堂、各國領館、飯店、書店、美術館、電影院、咖啡廳、酒吧等。吸引了很多的當地人和外國游客來此參觀、游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獨立大街展現著伊斯坦布爾充滿自由、活力和現代化的一面,獨立大街是伊斯坦布爾很受歡迎的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進到一個很有裝飾感的書店。</p> 塔克西姆廣場 <p class="ql-block">來土耳其怎么能錯過烤肉呢?烤牛肉、烤雞翅、阿達納烤肉、混合烤串……都是這家店的特色菜品,現烤現吃,特別香嫩美味,趁熱卷著餅配上洋蔥一起吃很解膩,特別有土耳其風味。</p><p class="ql-block">吃上一頓烤肉再逛逛塔克西姆廣場。</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廣場是伊斯坦布爾最大的廣場,也是土耳其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廣場。是土耳其球迷心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廣場相當于中國的天安門廣場。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市中心,制高點之一。這里有伊斯坦布爾最熱鬧的商業街,也有世界上最短的地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場南面矗立著環形獨立紀念碑,用來紀念共和國的創建者——國父凱莫爾。</p><p class="ql-block">2008年4月3日塔克西姆廣場迎來了北京奧運之火,并在廣場上舉辦盛大的慶典活動。</p><p class="ql-block">此廣場在中國人眼里,規模太小了。</p> <p class="ql-block">懷舊電車從塔克西姆廣場沿獨立大街行駛。</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舊式叮叮車是獨立大街上的另一道風景線,它會不時穿梭在你眼前,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感興趣的話不妨乘坐一回,別有一番風味,坐在紅色的叮叮車上,欣賞著兩旁的建筑,看著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是很愜意的。</p> <p class="ql-block">來伊斯坦布爾三天,到處可見凱末爾的塑像。后來到各地的游覽發現,凱末爾的塑像豈止是在伊斯坦布爾,可以說全國隨處可見。</p><p class="ql-block">當時就想他這是搞個人崇拜呀?還是全國人民真的這么愛戴他呀?</p><p class="ql-block">我對他的了解只限于歷史課本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凱末爾改革”。</span></p><p class="ql-block">他領導土耳其人民贏得國家的獨立,建立土耳其共和國,推行一系列社會改革。促進了土耳其的現代化。</p><p class="ql-block">后來在首都安卡拉參觀共和國博物館和國父陵,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加深,不由感嘆凱末爾真不愧“土耳其之父”的稱號。</p> 加拉太塔 <p class="ql-block">如果說舊城最美的景觀是藍色清真寺,那么新城的地標當屬加拉太塔。</p><p class="ql-block">自公元6世紀以來加拉太塔就聳立在此。然而它曾在13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被焚毀,直至14世紀才由熱那亞人重建復生。</p><p class="ql-block">這座歷經滄桑的古塔還曾身兼數職:燈塔,瞭望塔、監獄、天文臺等。</p> <p class="ql-block">加拉太塔聳立在金角灣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交匯的小山上。</p><p class="ql-block">到伊斯坦布爾一定要去登加拉太塔,在上面可以看伊斯坦布爾全景,是看城市夜景的最佳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此每天都會有很多游人,在此排隊等候登塔,遠眺波斯普魯斯海峽和金角灣。</span></p> <p class="ql-block">加拉太塔是該市最引人注目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伊斯坦布爾的天際線。</p><p class="ql-block">加拉達塔9層、高66.9米,在它修建時是該市最高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塔下過安檢,坐電梯到4樓然后步行到頂樓。塔上是展廳,四周是圓弧形的環繞走廊,供人們參觀市容。</p> <p class="ql-block">加拉太塔上有360度的風景,可以轉?圈看看伊斯坦布爾城。</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魯斯海峽,對面就是伊斯坦布爾的亞洲區部分。</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魯斯海峽。</p> <p class="ql-block">加拉塔大橋,金角灣對面就是歐洲舊城區。</p> <p class="ql-block">樓上展廳里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這是當年拜占庭人封鎖金角灣入口的鐵鏈。</span></p><p class="ql-block">1453年,奧斯曼蘇丹默罕默德二世,統帥近10萬大軍,虎視眈眈的三面包圍了君士坦丁堡。</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帝國的對手拜占庭,這時國力羸弱,只拼湊了不到9000疲軍,依靠三道堅固的城墻據守。</p><p class="ql-block">城北的金角灣,拜占庭人早早的用鐵鏈封鎖了入口,奧斯曼人始終是望鎖興嘆。包圍了兩年,也完不成對君士坦丁堡的“四面包圍”。</p> <p class="ql-block">后來,奧斯曼人動用5萬軍隊,并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金角灣之間鋪設一條長1.5公里的通道。</p><p class="ql-block">通道由堅實的木頭鋪成,上面涂有潤滑用的牛羊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依靠這條路上通道,用人力將戰艦從陸地上運到金角灣中,一夜之間奧斯曼人竟將80艘(約數)戰艦,通過陸路運進了金角灣。</p> <p class="ql-block">滑入金角灣的奧斯曼艦隊圍殲了殘存的拜占庭海軍,實現了對君士坦丁堡的四面合圍,并極大的牽制了守軍本已捉襟見肘的兵力。</p><p class="ql-block">最終,在5月29日的進攻中,君士坦丁堡陷落。</p><p class="ql-block">延續了千年的拜占庭帝國,也隨之滑入歷史的深淵。同時標志著歐洲中世紀的結束。</p> <p class="ql-block">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持續了千年的拜占庭帝國落幕了。</p><p class="ql-block">我們作為后人,縱觀歷史可以看到每個朝代更替,各有故事,但都大同小異。</p> 路邊景色 <p class="ql-block">街頭賣藝人。</p> <p class="ql-block">加拉塔大橋,位于伊斯坦布爾金角灣,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連接舊城區和新城區的主要橋梁。</span>是座可折疊的橋。</p><p class="ql-block">大橋被視作是伊斯坦布爾的代表建筑,而橋上的釣竿又構成了一道新的風景。</p><p class="ql-block">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釣魚的人很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咦!怎么釣的魚個頭一樣大呢?看其他人桶里也是這樣大小的魚,難道金角灣里沒有大魚嗎?</p> <p class="ql-block">10:10出去,22:20回來,走了12個小時,有些累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前郭尔|
张北县|
保定市|
云南省|
鹰潭市|
南雄市|
阿合奇县|
太康县|
天全县|
子洲县|
黎平县|
甘德县|
个旧市|
深圳市|
西青区|
多伦县|
二手房|
石柱|
眉山市|
兰溪市|
昌黎县|
贡觉县|
郑州市|
峨山|
政和县|
巩留县|
黄冈市|
会泽县|
丰宁|
鱼台县|
舒兰市|
衡东县|
蓝田县|
嘉善县|
郓城县|
弥勒县|
曲水县|
满城县|
二连浩特市|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