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的西四大街,位于西城區東北部。按照老北京的說法:東單西四鼓樓前,屬于北京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明清及民國時,十字路口的東、西、南、北設有四座牌樓,上書:大市街。這里與位于皇城東側的東四牌樓相對應,俗稱西四牌樓。簡稱:西四。</p> <p class="ql-block"> 意達里,是西四大街的一條小胡同。別看現在不起眼,當年可是乾隆皇帝長子,定親王永璜的府邸所在地。意達,是一打的諧音。據說,這里曾經有過十二座小洋樓(現在已沒有了蹤跡)。</p> <p class="ql-block"> 末代皇后婉容她姥爺毓朗(曾任朝廷軍機大臣兼京城步兵統領),就住在這條胡同里。</p> <p class="ql-block"> 胡同里的內容,比外面要精彩的多。例如這株藤子,就靠著頑強的生命力,把陰冷的胡同,裝扮的生機勃勃。</p> <p class="ql-block"> 這所教堂的名字,反映出它的所在地。沒錯,就是當年的賣水缸房瓦的集市。不過,人家現在信奉的是基督教,與缸瓦沒什么關系。</p> <p class="ql-block"> 街邊的小吃,迎來了午餐的高峰時刻。店名起的非常貼切。吃面條(或者米線)嘛,當然會滋溜一下子由口進肚了。</p> <p class="ql-block"> 西四一帶自元時起,即為北京城的重要商業區。西四大街,店鋪林立,商業繁華。至今,這里仍然保持著旺盛的貿易狀態。</p><p class="ql-block"> 今天去西四的目的,其實不是為了逛街,而是按圖索驥。沒有老婆的熱情參與,逛街是件沒有樂趣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這里才是今天出門的真正目的地:北京正陽書局。不知道它為什么出名,反正是來這里的人可是不少。</p> <p class="ql-block"> 這塊玻璃上的字跡,似乎點明了空間的主題,原來是想讀懂磚啊。</p> <p class="ql-block"> 一座磚塔,是個跨越幾個世紀的古跡。收集起來的門板,同樣是存世時間不短的老玩意兒。工工整整的對障,顯示出原來主人的品味。</p> <p class="ql-block"> 一對胡同門板,連同上面蒼勁的書法家訓引人注目。院子里的石頭門墩兒、木質雕花門梁,懸掛于墻的老北平地圖、“中華興”牌匾,資料庫中成箱的老照片和底片……</p><p class="ql-block"> 門板加石墩,書法配云紋,勾勒出當年的文化底蘊和匠人風采。</p> <p class="ql-block"> 一張方桌,四條板凳,四面漏風的亭子,這肯定是茶余飯后的聊天場所。家不長,理不短,三個蛤蟆六只眼,扯閑篇唄。</p> <p class="ql-block"> 萬松老人塔,是金元時期著名僧人萬松老人的靈骨塔,該塔是北京城區內僅存的一座八角九層密檐磚塔。</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磚塔由原來的七層加至九層。民國十六年(1927年)再次集資重修。磚塔通高16米,清塔中包著元塔,古樸典雅。</p> <p class="ql-block"> 今天,正陽書局已從一家單純收藏、展示書籍資料的書店,向文獻出版、影像數字化和實物收藏展覽等多維度的北京文化窗口蛻變。北京的歷史,在這里得以通過更多形式被大眾所了解。例如:這份北京的立體地圖。</p> <p class="ql-block"> 正陽文庫已出版的圖書達數十種,圖書銷量達數萬冊,由書局收藏的老北京衍生文創產品也成為大眾喜愛。</p> <p class="ql-block"> 現代畫家,用素描寫生的方式,為游客展示了北京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 立體的收藏品,也可以轉化成平面的藝術品。而且,便于運輸和再加工,也便于推廣和數字化。</p> <p class="ql-block"> 院落兩側是書屋,院子中也擺放一些書架,陳列書籍和紀念品。這就是正陽書局,一座專門講述北京故事的書店。</p> <p class="ql-block"> 比如說,就用出版物的形式,就把古塔和書局,介紹給了千家萬戶和世界各國。</p> <p class="ql-block"> 這是元代戲劇里的一個留言條,后人模仿了字體,放大了紙樣。文中提到的羊市角頭,就是現在十字街北側的羊肉胡同。</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書店還收集了不少老物件。例如:這輛二八大杠自行車,是不是勾起了許多回憶?我用它載過朋友,帶過老婆,馱過孩子。工廠分福利,也得靠它幫忙……</p> <p class="ql-block"> 鑄鐵的碳火烤爐(相當于現在的暖氣),可不是尋常百姓家能見到的玩意兒。那提梁,那獸腳,那桃葉,那腰線,都是不多見的東西。</p> <p class="ql-block"> 當年的電風扇,四葉鐵籠,威風八面。不過,需要固定在別的物體上。噪音肯定不小,因為動平衡不好做。</p> <p class="ql-block"> 至于鬧鐘、火鍋、茶壺、茶葉桶和酒壺,更是耳熟能詳的物件。那個時代的產物,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有些東西的由來和歷史,專家學者在書本里面都做了介紹。喜歡這些的讀者,也是常來正陽書店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在正陽書店,閱讀是免費的。你可以坐在那里,點上舊時的臺燈,被花香圍繞著,進入歷史的某個瞬間。</p> <p class="ql-block"> 讀累了,可以看看盆景,調節一下視神經。</p> <p class="ql-block"> 迎春花開了,開的熱火朝天,開的鋪天蓋地。很多人都為它們所陶醉,贊嘆春天的美麗。</p> <p class="ql-block"> 偉大的科學家李四光的雕像,也在西四大街的一側,供人們憑吊。是他,奠定了中國地質的理論,幫助國家找到并開發了大慶、勝利、華北等油田。</p> <p class="ql-block"> 竹葉狀灰巖,屬于裝飾材料。自然形成,而頗具有藝術性。</p> <p class="ql-block"> 石頭蛋,也是沉積結核。</p> <p class="ql-block"> 馬路對面,就是廣濟寺。當然,也在西四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 廣濟寺,現在是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廣濟寺,初建于金代,重修于明代。清順治、康熙、乾隆等皇帝曾到廣濟寺,留下諸多詩文軼事。民國年間,政軍大員、巨商名流、文人才子川流于此,孫中山先生也曾在此演講。</p> <p class="ql-block"> 兩側建筑有鐘鼓樓、東西配殿、僧寮、東西方丈室等。此外還有東西跨院,尤其在寺院西北隅,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用漢白玉砌成的戒壇,真可謂雕欄玉砌,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整個寺院布局嚴謹,整齊對稱。寺中有院,錯落有序,庭院深深,曲徑通幽。古樸素雅,莊嚴寂靜,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官式佛寺建筑。</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塊千佛硯臺,不是用具,屬于藝術品。是現代的物件,但同樣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 庭院內,綠植豐盛,花卉眾多。春天到了,生命開始萌發。</p> <p class="ql-block"> 陽光明媚,花蕊伸展,為古老的廟宇增添了生機。</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三個大字,是時代巨匠——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書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廟宇的中心主體建筑,一般都是大雄寶殿。而這里,卻稱之為大雄殿,足見其另類和不羈。</p> <p class="ql-block"> 兩側對稱的回廊,是遮陽避雨的設計。從一側看過去,有非常明顯的透視關系。</p> <p class="ql-block"> 很多寺廟都有五觀堂,可能是和尚們齋戒用飯的場所。當代著名書畫家,雍正皇帝的九世孫啟功先生,為此題寫了匾額。</p> <p class="ql-block"> 懷遠堂緊閉大門,我們猜這里大概是一間會議室。那幾個大字寫的不錯,凝厚穩健而又俊逸瀟灑。據說,是現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字帖大師劉炳森的墨寶。</span></p> <p class="ql-block"> 圓通殿,是供奉佛祖的殿堂。有些善男信女,在大門外磕頭禮拜。</p> <p class="ql-block"> 寺廟的建筑,永遠都是最高等級的,沒有之一。雕梁畫棟,飛檐彩繪,五脊六獸,風鈴鳴響。</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斕,與自然和諧共生。偈語深邃,伴蒼天普度眾生。</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位資深信眾,在旁若無人的大聲誦經。不過,經文過于拗口,聽不懂讀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 沿著西四大街繼續前行,路東出現了護國寺街的字樣。說句心里話,有些驚喜,這是買一送一啊。護國寺是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沒點肚量還真不敢去。</p> <p class="ql-block"> 北京鹵煮,好吃不貴,是名小吃上榜品牌。我吃過,但是不能常吃,痛風患者需時刻保持警惕。</p> <p class="ql-block"> 稻香村,也是北京品牌,主要是各式糕點。到了北京,得把糕點叫餑餑,不能說點心。至于為什么?聽一段郭德綱的相聲就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 驢肉火燒,原是保定府的小吃,如今飯店開到了北京城。不知道味道怎么樣,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驢肉?</p> <p class="ql-block"> 這家號稱鋼镚兒的火鍋店,倒是符合北京人推崇的飲食習慣。東來順涮羊肉,幾十年前就吃過,那叫一個熱鬧。</p> <p class="ql-block"> 門釘肉餅,屬于地道的北京小吃。像門釘那么大,飽含著爛肉和湯汁。咬上一口,閉上眼睛能回味半天。八塊錢一個,不貴吧。</p> <p class="ql-block"> 那些北京大爺大媽,人家都是想開了就好。有空兒不帶孫子,帶著親老伴兒,買幾樣好吃的果子,把它們就地正法。</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北京的風俗,吃什么都是講究。墻上的畫,描述了當年北京城的小吃,是怎么成為百姓口福的。</p> <p class="ql-block"> 西域方向來的人,講究的是伊斯蘭風格,就像這所房子的裝飾。隔著老遠,似乎就能感覺到羊膻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護國寺街,有許多岔路胡同。現在好了,除了手機導航,還有路標指示,就像前鐵匠胡同。</p> <p class="ql-block"> 注意,路標上除了漢字,就是拼音,沒有英文。老外來中國旅游,得先學三年漢語和漢字。</p> <p class="ql-block"> 路口,是梅蘭芳紀念館。這位老兄把家安在這兒,肯定是沖著那些小吃來的。是啊,沒有北京小吃,哪來的京腔京韻。</p> <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路上的行人多了起來。我猜,除了游客,還有一部分本地人。他們在下班的途中,可能也會順路買一點小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涪陵区|
仁怀市|
南和县|
曲松县|
双辽市|
登封市|
凤山县|
黄龙县|
南郑县|
腾冲县|
湟源县|
南城县|
长沙县|
柳州市|
万州区|
格尔木市|
富川|
泰兴市|
林口县|
肇东市|
阿拉善左旗|
洛隆县|
昭觉县|
重庆市|
福泉市|
丹凤县|
铜陵市|
阜南县|
长宁县|
琼中|
蕉岭县|
水城县|
界首市|
伊吾县|
怀集县|
华池县|
中牟县|
新泰市|
深泽县|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