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下杭曾是福州的商業中心和航運碼頭,早年省內多地在上下杭都設有會館。</p><p class="ql-block">古時閩江水繞過大廟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頭。這片曾經以商業的繁華而聞名的古老街區,一直以來是民俗、史學專家們研究福州商業發展歷程的重要地方。目前,上下杭街區共有各級文保單位16處,300多處傳統風貌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福州上下杭步行街位于福州臺江區,作為夜色經濟示范街區,已經成為許多福州市民及外地游客熱衷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上杭街與下杭街,承載了老福州人一代又一代的回憶。閑暇時,這里的居民總會在小店門口支起桌子打打牌、拉拉家常。搖一把蒲扇、話一段往事。在清晨,聽金雞第一聲破曉,在夜幕,跟月亮道一聲晚安。</p> <p class="ql-block">2013年,上下杭保護修復項目啟動。保護修復規劃從功能結構的角度劃分出了七個功能分區,分別為上杭路商貿會所區、下杭片商業休閑區、三捷河休閑旅游帶、龍嶺頂民俗休閑區、文化展示區、商業體驗區和創意街區。在力求不破壞原樣的同時,對沿街建筑進行了修葺,房子內部由原先的土木結構改為鋼結構,從樓梯到樓板再到屋頂全部更換,窗戶也換成了金屬窗戶。</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上下杭,在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延續歷史街區完整性和歷史延續性的原則下改造成為了以商業、居住、旅游、文化等復合功能為主,且具有濃厚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閩商文化特色的傳統街區。</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上下杭步行街里,能感受到過去與現代氣息的融合,在翻新的建筑中還坐落著一些未被修復的老房子,它們保留著原始的模樣,是老福州城滄桑歲月的標志,也是福州世紀變遷的見證。</p><p class="ql-block">延續了百年閩商文化的上下杭,如今繁華再度上演。</p> <p class="ql-block">耳聾伯百年老字號 非遺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耳聾伯元宵已經傳承四代百年,藏在福建福州的坊巷老鋪內,“</span>好吃,有嚼勁,一碗6粒”,包裹的不僅是一份美味,還有閩都文化的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創始人林炳祥,生于清光緒年間。林炳祥曾挑著擔子在福州臺江蒼霞一帶的碼頭和街巷賣了30余載元宵。但是,直到林炳祥之子林桂芳接手這一行當,“耳聾伯”的名聲才逐漸遠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林桂芳年輕時就患耳疾,</span>耳背,所以盡管店名叫‘桂芳元宵店’,但熟客都喊他‘耳聾伯’。</p><p class="ql-block">林桂芳時常跟隨閩劇戲班子“行走江湖”,在高朋滿座的戲院中,上頭唱著閩劇,下邊賣著元宵,也就是福州話說的“賣戲坪下生意”。久而久之,“耳聾伯元宵店”的生意便紅火起來。</p><p class="ql-block">百年來,福州滄桑變幻,但耳聾伯元宵的味道卻早已扎根在老福州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同利肉蒸老鋪 百年老字號 非遺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同利肉燕老鋪創始于清光緒二年,至今已傳承五代,歷經三朝,是福州一家創業一百三十多年制售燕皮的“中華老字號”。</p><p class="ql-block">在福州有“同利肉燕,百吃不厭”之說。肉燕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燕子意味著家業興旺、團圓,所以逢年過節和親友、朋友聚會一定都會吃肉燕,因此,福州又有“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之說。肉燕還是思鄉菜,福州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能吃到肉燕就仿佛回到了故鄉。</p> <p class="ql-block">門前兩顆古樹足有百年樹齡</p> <p class="ql-block">咸康參號,三層位于下杭街與金銀里步行街交匯處,門前與樓融為一體的榕樹,攀巖峭壁枝干與依附墻壁,郁郁蔥蔥樹冠高出樓房十幾米,別具一格。</p><p class="ql-block">“咸康參號”(今下杭路219號)至今仍矗立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內,它是一座磚木混搭、西式風格的古厝,是福州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老藥房。“咸康參號”于2013年1月被列為福建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底初步完成修繕。</p><p class="ql-block">“咸康參號”最早由一名興化人創辦,因其售賣假藥和偽劣藥材,聲名較差,生意也十分冷清,為了減少虧本,老板遂打算轉讓。民國24年(1935年)元旦,一名叫張桂榮的藥店老板花了23000枚銀元,全部買斷原“咸康”藥店的店氏和房產,與其弟張桂丹和張家下輩家屬共同管理店務。</p> <p class="ql-block">虎糾在閩南話里就是福州的意思,因此虎糾碼頭,就是福州碼頭。不過這個“虎糾碼頭”現在是一家著名的閩菜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足足有一兩頓重的船舶鐵錨,冰冰地躺在那里訴說著福州海事往事</p> <p class="ql-block">羅氏絲綢莊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p> <p class="ql-block">福州之福歷史上三位重要人物,嚴復、林則徐、沈葆楨,影響中國歷史進程。</p><p class="ql-block">嚴復福建侯官縣人,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他是京師大學堂最后一任總監督、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p><p class="ql-block">林則徐福建侯官縣人,中國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沈葆楨是晚清時期重臣,福建侯官人,為封疆大吏,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女婿,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p> <p class="ql-block">片仔癀博物館 原來片仔癀的主要成分是麝香、牛黃、三七、蛇膽等名貴藥材,難怪它那么珍貴,有那么多的療效了。</p> <p class="ql-block">古樹新生,后繼有人。</p> <p class="ql-block">位于下杭路96號的金典館,始建于民國22年,曾經是民國時期的民辦福州商業銀行舊址。2020年,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團將其打造成福州金融·典當文化展示館(“金典館”),綜合展示典當文化、貨幣歷史和紅色金融文化。</p> <p class="ql-block">金典館,三進院落</p> <p class="ql-block"> 清末時期,福州的莆仙籍商人(興化商幫)在上下杭集資建設了興安會館(現址下杭路82號),會館占地2000平米,貫通上杭、下杭兩條街,會館內商幫商議商事、開展鄉親聯誼,創辦興安小學等。上下杭興化幫生意興隆,樂善好施,影響廣泛,下杭街被譽為“興化街”。</p><p class="ql-block"> 為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福州市莆田商會于2021年春夏在下杭路86號貫穿上杭路77號的六進古厝復建了新的興安會館,新會館建筑面積2133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新興安會館賡續興安商脈,展示莆仙名優產品、搭建莆商交流平臺,打造莆仙文化名片,再創莆商“榕”光。</p> <p class="ql-block">永德會館坐落于福州下杭路張真君祖殿斜對面的永德會館,歷史悠久,中西融合,文化內涵豐富,極具保護價值。福州永德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年間,光緒間重修,民國20年重建,均為兩縣在榕商幫集資所建。</p><p class="ql-block">現永德會館是一座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元素相融合的近現代優秀建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岚皋县|
云阳县|
长乐市|
大埔区|
龙游县|
峨眉山市|
泰宁县|
龙川县|
隆尧县|
民丰县|
宝坻区|
广州市|
图木舒克市|
溧水县|
东光县|
齐齐哈尔市|
那坡县|
荆州市|
南雄市|
乳山市|
寻乌县|
舒兰市|
西丰县|
乌鲁木齐县|
平顶山市|
应用必备|
彝良县|
嵊泗县|
武宁县|
武陟县|
乡宁县|
元朗区|
西乌珠穆沁旗|
博野县|
汉阴县|
太康县|
鄂温|
内乡县|
平遥县|
铁岭县|